劉靜
摘要:小學教育管理是基于學生的初始認知階段,對學生思維思考的干預,以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形式,促使學生規(guī)范舉止,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小學管理人員應意識到培育祖國幼苗的重任,從學生的理解范疇出發(fā),導入“以人為本”的理念,創(chuàng)設全新的管理觀念,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 契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使得管理也貼近學生的內心感受,搭建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拒絕直截了當?shù)呐u管理方式,教育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性格特點,順應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潛在智慧,在“以人為本”的理念照拂下,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以人為本”理念;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引言:
小學生有著自身明顯的特點,自尊心較強,容易模仿別人的言行,對待問題的嚴重性、活動中的安全性意識較差,現(xiàn)象空間較為寬泛等,管理中應避免主觀臆測的猜測學生的喜好,可創(chuàng)設自由的情境,與學生主動進行溝通互動,充分的了解小學生的心理訴求,針對實際的情況,扭轉學生的認知錯誤,引領學生向著朝陽的方向不斷的成長,管理中滲透愛心與責任感,均衡的分配教育資源,使得學生在愉快而自由的空間里茁壯發(fā)育,汲取校園的陽光玉露,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做好奠基。
一、改變小學管理思想
傳統(tǒng)的管理思想與應試教育的方式,是一種配套的管理模式,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傳統(tǒng)的固化管理模式已經不再使用小學的教育方針,管理中應打破書面成績衡量學生優(yōu)勢的單一觀點,從綜合的視角為學生的優(yōu)勢突顯提供機會,啟蒙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教育的管理人員更應以身作則,不斷的推陳出新,以新奇的管理思路,有效的管理措施,推進小學管理的變革。例如:教育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的成績較為落后,沉迷于繪畫、音樂、體育等,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特長,小學的教育雖然并沒有開設特長班,而是統(tǒng)一化的文化課教學,但可收集學生的意見,多舉辦校園的藝術活動,除了在特定的節(jié)日,兒童節(jié)、教師節(jié)等舉辦表演活動外,還可以在業(yè)余時間開設校園運動會,校園球類競賽,校園演講比賽,繪畫比賽,文藝演出等,并創(chuàng)建對外的演出機會,通過其他小學校園的聯(lián)合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團體榮譽感,并在活動中彰顯出學生的特點,讓教師也看到學生出彩的一面,而非憑借書面成績就肯定或者否定一個學生,管理中應盡可能的為學生開辟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學生只有從小學階段樹立信心,才能夠基于自己的長板獲得持續(xù)的進步。
二、建立小學管理制度
針對小學的管理應構建健全的制度,使得學生明確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基于制度內容合理的管理,而非憑借教師的喜好,或多或少的去責備學生,管理的制度不僅是對學生的一種提醒,同時也能夠約束教師的言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下,要關注教師的創(chuàng)新力度,同時在管理中通過獎勵措施,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新積極性。例如:每年的教師節(jié)可對“最受學生歡迎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教師”等進行獎勵,傳統(tǒng)的獎勵中,過于關注教師帶出的學生成績,以學生的考試結果來評定教師,這些做法反而制約了教師的教育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檔案評語測評的時候,也可以在管理中開設有關教師的反饋意見,學生可以匿名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師,使得往后的教育中,教師更加關注與學生的互動,能夠落實課堂上的以人為本,管理中針對個別學生課堂擾亂秩序的問題,應追根究底的從學生的身上與教學方式的雙重視角去找原因,改變以往對學生的直接批評,以免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
三、成立學生管理隊伍
小學的管理可發(fā)揮學生的自我管理能量,同時也在學生的集體中樹立榜樣,以同齡人的視角改變學生的認知錯誤,使得學生從小構建正確的思維觀念,在生活與學習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德育內容。例如:每個班級抽調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學生,進行校園“擔當區(qū)”的衛(wèi)生檢查,可選擇班長等去各個班級查看衛(wèi)生等,與教師一同為班級評分,查看班級自習紀律等,這樣也能夠使得各個班級之間進行對比,激發(fā)各個班級自主的行為規(guī)范制約性,可讓各個班級的干部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學生更加清楚彼此之間的情況,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與集體管理能力,同時還強化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可有效實現(xiàn)綜合視角的管理干預。
四、創(chuàng)造良好管理氛圍
將小學生局限于一定的空間環(huán)境中,管理的氛圍低壓,教師始終較為嚴肅,那么師生之間的距離只會越來越遠,管理中可拓展空間,營造輕松的管理氛圍,使得學生在充滿人文氣息的校園環(huán)境里,無憂無慮的自在成長。例如:將學生的活動照片等收集起來,貼放到學校的公示欄里,樹立正確的校園風氣,目前在我國部分小學,教師節(jié)期間有學生集資為教師準備禮物的現(xiàn)象,校園應嚴厲遏制此類行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尤其避免教師對部分學生的“特殊照顧”,避免學生感受到身份地位或者家庭條件帶來的不公,從而沖擊幼小的心靈,打擊學生的求知進取心,通過獎狀、獎勵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前進動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人為本契合現(xiàn)階段的教育指標,應采取科學的管理措施,創(chuàng)新管理辦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基于對教師與學生的各個方向管理,以公平的態(tài)度導入教學資源,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在人文環(huán)境下,提高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周海濱.淺議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在小學管理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5,(6):158-159.
[2]其美.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2):234-235.
[3]卜志廣. 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研究[J]. 內蒙古電大學刊, 2016(3):101-103.
[4]劉紅麗. 小學教學管理中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滲透研究[J]. 新課程研究旬刊, 2016(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