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 李莉
摘要:闡明校園傳教的本質、指出廣西高校校園傳教的特點,分析高校校園如何成為傳教場所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校園傳教防范工作的對策和建議,以期維護好高校這一國家人才培養(yǎng)主陣地的政治環(huán)境。
關鍵詞:高校;校園傳教;對策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2.077
高校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歷來被境內外敵對勢力視為傳教的重點對象。廣西地處我國西南邊陲,緊鄰東南亞,其獨特的政治地緣正逐漸被境內外反華勢力作為傳教的主要陣地。為此,廣西各高校應該提高政治敏銳性,充分意識到校園傳教的巨大危害及其防控的嚴峻形勢。本文首先闡明校園傳教的本質,指出廣西高校校園傳教的特點,然后分析高校校園如何成為傳教場所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校園傳教防范工作的對策和建議,以期維護好國家人才培養(yǎng)主陣地的政治環(huán)境,為切實培養(yǎng)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基礎性貢獻。
1校園傳教的本質
校園傳教實際上屬于傳教滲透的范疇。傳教滲透是指:“表面上并無明顯政治意圖,而是出于宗教的普世性,就是要傳播宗教、傳播福音,通過傳教以達到控制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在我國境內非法建立和發(fā)展宗教組織和活動據(jù)點”。有研究者據(jù)此對高校校園傳教滲透進行了明確界定:高校校園傳教滲透,是指宗教組織以宗教的“普世性”為旗號在高校傳播宗教,在校園非法建立和發(fā)展宗教組織和活動據(jù)點,以達到在精神上影響和控制我國大學生為目的的傳教活動。其表面上并沒有明顯的政治目的,但本質上是為政治服務的,是為顛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破壞我國統(tǒng)一為主要目的。
由上可知,高校校園傳教其實是敵對勢力對我國大學生進行宗教滲透,以在精神上影響和控制我國大學生為目的,與宗教方面的正常往來是迥然相異的,往往以“普世性”、“傳播福音”為幌子。在實際接觸中,有深受宗教組織影響和控制的傳教人士在校園傳教時甚至坦言,他們遠從江浙的教會奔赴廣西,重點選擇在廣西高?!皞鞑ジR簟本褪强吹搅藦V西毗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地理位置特點,以復興東南亞的基督教,將“福音”傳遍世界。這種打著“普世性”旗號,實則是反華勢力有組織、有預謀并極具針對性的校園傳教現(xiàn)象在各地高校,特別是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校園屢見不鮮。身為廣西高校師生的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政治敏銳性,提高對宗教滲透的辨識力,充分認識高校校園傳教的實際危害,堅決抵御和防范高校校園傳教。
2廣西高校校園傳教的特點
結合廣西高校校園傳教事例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廣西高校校園傳教存在以下特點:傳教組織體系化,傳教場所碎片化,傳教內容的嵌入方式具有迷惑性,傳教手段高明,并且這些特點是相輔相成的。
2.1傳教組織愈發(fā)體系化
在與傳教人員的對話中了解到,傳教組織的資金來源穩(wěn)定、不同群體人員的任務分工明確、選擇被傳教對象及傳教場所均極具針對性,傳教組織體系化愈發(fā)增強。以一起典型的廣西高校校園傳教事件為例,江浙某教會以工作群體會員的會費和捐贈作為其穩(wěn)定的資金來源,針對廣西的地緣特點,打著通過廣西輻射東南亞將基督教福音傳遍全世界的旗號,特地讓江滬等地的會員從上海遠赴廣西南寧、貴港等地開展傳教活動并重點選擇南寧地區(qū)的重要高校進行傳教,讓學生會員、成人會員以暑期調研、社會實踐等名號潛入學校食堂、學生宿舍區(qū)、校園校道等場所對大學生進行傳教,影響惡劣。
2.2傳教場所碎片化
近年來,由于傳教組織緊緊抓住被傳教對象的行動軌跡力求全面覆蓋其活動場所從而使得傳教場所呈現(xiàn)由分散性向碎片化轉變的特點。以高校學生來說,以往傳教組織主要分散在校園各大校道、圖書館附近等學生人流量大的地方對學生進行傳教。近年來,從不同學生親歷的被傳教過程來看,還新增了學生食堂、宿舍區(qū)、校門口、學校附近的超市等學生經常活動的場所,以學生移動場所為目標,呈現(xiàn)碎片化的特點。
2.3傳教內容的嵌入方式具有迷惑性
隨著高校預防校園傳教工作的開展,同學們開始認識到校園傳教的危害,很多學生對“同學,你讀過圣經嗎?”等簡單直接的開場白已經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傳教組織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改變傳教內容的嵌入方式,使其具有迷惑性。例如,傳教對象不再使用簡單直接的開場白,而是在和學生談論“信仰”、“生命”、“幸?!薄ⅰ案R簟钡仍掝}中融入傳教內容。表面上看是與學生進行開放性討論和思想交流,但本質上其實是為傳教服務的,具有極強的政治意圖,依然是以在精神上影響和控制高校學生為目的。
2.4傳教手段高明
傳教組織針對不同階段的高校學生群體進行更加細化、多樣、隱蔽的傳教活動。例如,不少傳教人員會利用新生開學季,假借幫助新生的幌子,行傳教之實。每年9月新生報到季,在廣西某些高校門口總會徘徊個別“熱心”的叔叔阿姨,他們會熱情地幫助只身來學校報到的新生拿行李、帶路,然后再慢慢取得學生信任之后進行傳教。針對中高年級的大學生,則會利用該部分學生想要積極提升學習和綜合能力的心理特點,打著為學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學習研究、交友聚會的機會等旗號,在學生參與上述“名義活動”的過程中行傳教之實。
3廣西高校校園傳教活動滋生的原因
3.1高校學生群體的特殊性
高校大學生一方面是同齡人中的精英群體,是我們黨新生力量的重要來源,因而極易成為反華勢力竭力爭奪的對象。另一方面,大學生處于青春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雖然生理發(fā)育已基本趨于成熟,但因為閱歷少,社會經驗欠缺,對人生和社會問題的認識較為膚淺,很容易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和影響。特別是在反華勢力的精心偽裝下,高校大學生很容易被煽動從而成為其所利用的對象。高校大學生的政治信念和科學理論素質有待加強。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話時指出,“現(xiàn)在在高校學習的大學生都是20歲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很多人還不到30歲;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時,很多人還不到60歲。也就是說,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你們和千千萬萬青年將全過程參與。”的確,高校大學生將是我黨事業(yè)的強力軍。作為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之重任的高校,必須要積極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澄清良好的校園政治環(huán)境,竭力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長為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3.2學生對宗教認識的不足
誠然,大家對于宗教并不陌生,但它并不是每個人的生活常態(tài),除了專業(yè)學習以外,大多數(shù)人對于宗教知之甚少,或是停留于舊時人們對于宗教的認識,容易過分夸大宗教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加之校園傳教者對于宗教的非科學式宣傳,使學生對宗教缺乏科學、客觀、全面的認識。例如,有學生干部質詢對其進行校園傳教的學生,告知傳教學生宗教活動應該在宗教場所進行,在校園等非宗教場所進行傳教活動是違法的。傳教的學生竟回答說,耶穌剛開始進行傳播“福音”之時也是沒有固定場所的。從上述如此荒謬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樣“信教”的學生并沒有客觀、全面地認識宗教,甚至缺乏對宗教相關基礎知識的了解。
3.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
新時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嚴峻形勢對高校校園管理產生強烈沖擊,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復雜性和難度系數(shù)。目前,不少校園傳教研究結果表明,心理因素是學生信教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李鐵華、楊麗霞參與的課題組對上海民辦高校的宗教信仰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從該課題組的調查數(shù)據(jù)來看,上海民辦高校信教學生的信教動機中,家庭和心理因素分別為65.8%和32.9%,結合訪談情況進一步發(fā)現(xiàn)突發(fā)事件(失戀、家庭變故等)、疾患、學業(yè)上的失敗、好奇心等,是促使學生信教的重要原因。宋建設認為,高校學生現(xiàn)實中遇到困難不能得到及時幫扶,事后又沒有相應補救和心理干預措施,為校園傳教勢力的“俘獲”提供了可乘之機。總的來說,心理不夠健康的人不懂得怎樣合理的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就很有可能用偏激的方式去釋放自己或者尋求宗教的慰藉。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援助不到位的高校大學生很容易在遭受心理挫折時被校園傳教“乘虛而入”。
4防范高校校園傳教的對策和建議
根據(jù)前述針對高校學生傳教的原因分析,本文梳理出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由于高校學生是反華勢力進行校園傳教的主要對象,因此這些對策和建議主要以高校學生為出發(fā)點和著力點,以引導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念、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政治敏銳性為主,以防范應對校園傳教滲透為輔。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4.1提高對防范校園傳教工作的認識
學校領導層應該進一步提高對防范校園傳教工作的認識,將其納入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高校校園傳教從本質上來說屬于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之一,構建積極有效的防范校園傳教滲透機制才能更好地嚴守高校意識形態(tài)這一重要陣地。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宣傳思想部門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職責,必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在高校工作實踐中我們認識到,我們守的土,就是高校意識形態(tài)這一陣地。換言之就是要把握好大學生的思想方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此,學校領導可針對防范高校校園傳教召開專項會議,組織協(xié)調學校宣傳部、學生工作處、信息網(wǎng)絡中心、保衛(wèi)處、后勤處等多個行政部門以及各級黨組織,明確分工,加強監(jiān)管防控力度。特別是各級黨組織部門,要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深入了解和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是否有或被傳教滲透的現(xiàn)象,嚴守高校意識形態(tài)這一重要陣地。
4.2進行科學理論的正面教育,不斷鞏固大學生的政治信念
沒有理想和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的“缺鈣”,思想就容易被外力所占領。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片面的價值觀會對他們的認識事物、為人處事產生嚴重的影響。為此,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切實運用馬列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行思想武裝,使大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提高政治敏銳性。思政課是培養(yǎng)和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主戰(zhàn)場,也是進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防范和抵御宗教滲透的主渠道。就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現(xiàn)象而言,高校思政課要加強無神論和馬克思主義宗教文化觀的教育,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包括校園傳教現(xiàn)象在內的各種社會現(xiàn)象。此外,可以利用專項講座或主題班會澄清校園傳教的本質和危害,把握宗教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宗教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guī),正確認識到宗教信仰自由不等同于“傳教自由”,明確兩者的不同邊界。
4.3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前述原因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樂觀的現(xiàn)狀成為傳教滲透的突破口。高校應該要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并切實給予學生以精神和心理的關懷,用有效的心理援助對心理不健康、經濟危機等困難學生進行對應幫扶,避免校園傳教乘虛而入。具體而言,高校首先要扎實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根據(jù)調查結果篩選出有心理癥狀的學生并約談,再根據(jù)面談分析,區(qū)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干預,使大學生在入學之初就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其次,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活動,包括積極組織大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日或宣傳周、觀看心理電影、心理沙龍等活動,經常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等;最后,充分發(fā)揮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作用,增設多種形式的服務,使之成為大學生心理質素教育的有效途徑。
4.4加強對防范校園傳教工作的研究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之一。隨著廣西與東盟各國之間人員往來以及文化交流的頻繁,社會文化和價值沖突也日益多元和復雜。這使得廣西高校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面臨新的嚴峻挑戰(zhàn),其中就包括反華勢力利用宗教組織對廣西大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校園傳教滲透。廣西高校的防范校園傳教工作亟待解決,但目前關于這方面的調查研究,基本還沒有看到。為了有效推進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工作,應該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對其進行全面而系統(tǒng)的研究。在理論研究方面,可以對宗教與傳教滲透的定義進行對比分析、對校園傳教滲透的國內外因素進行深入剖析、還可以借鑒其他地區(qū)防范校園傳教經驗進行對比研究;在實踐研究方面,可以對廣西高校的學生信教情況進行實地調查研究,還應該對每一階段的防范校園傳教滲透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總結反思,進而形成實踐報告等等。
參考文獻
[1]王新安.面向新世紀的中國宗教和宗教工作[M].北京:學習出版社,2000.
[2]張永遠.論構建地域高校校園傳教滲透工作長效機制[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9).
[3]于麗榮主編.大學生入黨培訓教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25
[4]李鐵華,楊麗霞.民辦高校學生宗教信仰及宗教觀教育現(xiàn)狀調查——以上海民辦高校為例[J].黃河科技學學報,2012,(5).
[5]宋建設.新時期校園傳教現(xiàn)狀分析及防控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6).
[6]習近平.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 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報,20130821(01).
[7]王新舉.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防范宗教滲透[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