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鑫剛
商周青銅器文化是中國古代燦爛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時期的青銅器類別多樣,形制紛繁,紋飾繁縟富麗,鑄造大氣精美,展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技藝的精妙融合。湖南省地處長江中游,是這一時期南方青銅器文明的杰出代表,迄今共出土了上百件商周青銅器。這些青銅器中,有不少外形為鳥獸狀的器物,奇特的造型,加之精良的鑄造工藝及華美的紋飾、裝飾,令人稱奇贊嘆。湖南省博物館所藏的一件青銅象尊,更是難得的珍品。
一、形制、裝飾、紋飾及類器
象尊為大象造型,體態(tài)肥碩敦實。象首較大,頷首揚鼻,鼻豎直并略向后仰,鼻頭回卷,向前平伸,鼻口大張,上小而下大,鼻緣斜平。鼻端上有一鳥,鳥喙自鼻口端上緣前出,長而尖,近三角狀,且邊緣具一定弧度。兩側(cè)眼珠巨大而圓突,中間凹下為瞳孔。眼珠后為翅膀,似牛角,鳥足收于翅下,鳥爪蜷曲。整只鳥體態(tài)較為扁平。一伏虎之尾壓于鳥上,虎尾長而粗壯有力,鳥似動彈不得。虎尾兩側(cè)有縱向陰線勾勒,尾端向上回卷?;㈩^較大,而軀干所占比例較小?;⒖诰o咬住一蛇頭,只露出蛇的圓突大眼,蛇身即為象鼻背側(cè)的扉棱,虎巨目圓睜,中有凹點為瞳仁?;㈩~頭有菱形陰線,兩耳長尖,聳起后伸,耳面有十字形下凹?;⑸韮蓚?cè)有近方塊狀陰線,勾勒出強壯的肌肉。四足前探抓地,足上以陰線勾描肌肉。
象鼻前后兩側(cè)裝飾高起的扉棱,扉棱上有I、L、T形陰線。象鼻前側(cè)扉棱形象為一蛇,蛇頭向下,蛇尾延伸至鼻口下方后回卷形成尖鉤狀,頸部扉棱盡頭連接蛇頭,蛇頭近三角形,細尖嘴,兩較大的圓形下凹鼻孔,最為突出的便是蛇眼,占去頭部近一半?yún)^(qū)域,眼呈環(huán)狀,中間下凹為瞳孔,外側(cè)凹陷以勾勒出眼眶。雙眼圓瞪,令人不寒而栗。象鼻兩側(cè)有水波紋陰線飾。象鼻根背部近兩眼之間有尖桃形陰線。象嘴微張,兩側(cè)向下斜出粗壯但不長的象牙,下嘴唇呈三角形。熊傳新先生認為象鼻下端與頸部連接處有嵌銅痕跡[1]。
象眼斜豎,眼眶分明,眼珠大又突出,中間也有點狀下凹的瞳孔。眼上方有高突的眉,近刀形。眉間略上位置有菱形突起,周遭有陰線。前額有對稱的兩個鼓包,上有半浮雕的蟠蛇裝飾,蛇身向內(nèi)盤曲,蛇頭為三角狀,蛇眼與象眼相似,巨大而圓突,且同樣有凹點狀瞳孔。蛇身有突出的脊,兩側(cè)飾以較密的橫向平行陽線,尾細而尖。
頭兩側(cè)為巨大的蒲扇形耳,右耳微殘。兩耳平展外張,耳面有近十字形內(nèi)凹,耳沿上有陰線勾勒。耳下飾夔紋,半浮雕,挺胸顧首,有長而彎的巨角,身為拉長S形,中有陰線,有腳,尾回勾。耳背后有半浮雕龍紋,眼圓睜,突出,寶瓶形獨角,C形大耳,喙嘴。身呈S形,雙翅下飄。脖頸冠飾下垂。
整個軀干均略外鼓,四肢粗壯有力,使得象的外形有些許憨態(tài)。象背平直,背部有橢圓形口,應(yīng)為一蓋口,蓋遺失,據(jù)同類器及本器風格推測,蓋鈕也當有一象或其他動物為飾。蓋口周邊加厚。象前肩及腹上部飾淺浮雕夔紋,巨眼方圓,有同形下凹以為瞳孔,眼上方緊貼刀形眉,頭頂有葉形冠飾。眼后有巨大的彎耳,耳面有一陰線,耳與冠飾間有長而彎的巨角,耳、角緊貼。夔嘴微張,前唇上翹,下唇回卷。身子所占比例極小,卷曲,其下有足,尾部回勾。
象臀中央有長條形扉棱,兩側(cè)有I、T形陰線,延伸至象尾,尾短下垂,末梢尖,尾端截面為T形,兩側(cè)飾人字形陰線。臀部飾獸面紋,以扉棱對稱展開。眼珠圓凸并由下凹瞳孔。一對巨角向內(nèi)勾卷而近呈C形。臀尖飾淺浮雕夔紋。
象前足上飾淺浮雕夔紋,作虎形,腹中部下方僅一夔首。象兩后足外側(cè)位置各有散列獸面紋之一半,二者共組一完整獸面。獸角后方也即象足與腹部相近處也飾倒立夔紋。象四足足掌分五趾,掌近橢圓形,無底,足中空,泥芯已掏出。
兩前足之間有兩小乳頭,突起不高。頸下部有陰線勾勒。頸部及象身、足部紋飾均以云雷紋襯地。
象尊通高22.8、長26.5厘米,兩耳間寬14.7厘米,重2.78千克。與自然界真實的大象相比,象尊軀干與頭部比例略小,象鼻與象足均較粗大,當是設(shè)計者和工匠們有意為之。盡管比例有所失真,然而象的形象并未受其影響,依然栩栩如生,反而多出幾分憨態(tài)可愛。其揚而卷起的象鼻略呈S形,既有凝重感,線條流暢又不呆板。象目圓睜,象耳張開,象尾垂下,四足而立,體態(tài)自然,活脫脫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象。象鼻中空,與腹相通,可作流口,背上有橢圓形蓋與口,酒可以從此注入。藝人們化尊為象形,實現(xiàn)了其作為酒器或祭祀器的使用價值,同時又將其變成了一件技術(shù)與藝術(shù)完美結(jié)合的絕佳技藝品。器上裝飾龍、鳥、虎、蛇、獸面等浮雕紋飾,尤其是象鼻上的鳥和虎浮雕,在保持了象鼻特點的同時,又加入了更多動物裝飾元素并完美結(jié)合,絲毫不顯突兀。由此可見,藝人們在一定的制作約束下具有相對的發(fā)揮自由,而且喜用線條紋飾,紋飾余白處填充云雷紋,在象尊上將可表達的元素極盡施展。全器附飾20余只動物形象,寫實寫意,巧妙融合。
此象尊品相較佳,器表呈綠漆古之碧綠色,光亮精美,加之造型新穎逼真,紋飾巧妙富麗,實屬難得的國寶級青銅尊。1975年,此尊出土于湖南醴陵獅形山距山頂十多米的山坡上,距地表15厘米左右深度,系當時公社社員挖土植樹時發(fā)現(xiàn)。據(jù)器型及紋飾判斷,這一件象尊年代當在商晚期至西周初期。目前存世的象尊已知的有四件,除此象尊外,還有三件。
一是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藏商周象尊,是目前所知的動物型尊中最大的一件,高65、長96厘米,象鼻大部分被毀,頂蓋遺失。飾有獸面紋、鳥紋、龍紋等紋飾,并以云雷紋襯地。據(jù)傳出土于湖南長沙,但已無處查證,不過依據(jù)其自然寫實的造型和紋飾風格,專家判斷其可能為長江流域中部盆地的工匠所造,年代在商晚期至西周初期。
二是美國弗瑞爾美術(shù)館藏的商代夔紋象尊,高17.2、長21.2、寬10.6厘米,重1.3千克,很是小巧。象體豐滿,長鼻中空,上揚后回卷鼻端向前伸展,兩尖牙露出口外。象背有一橢圓形口,口上有一蓋。蓋鈕為一形態(tài)相同的小象,從而視覺上是大象馱小象。全身飾滿獸面紋、夔紋、四瓣花紋等紋飾,地紋仍為云雷紋。整器造型精美,紋飾精細,有華貴之感。出土地點未知,據(jù)傳可能也出自湖南。從形制、尺寸、紋飾及鑄造工藝等方面推測,這種可能性很大。
三是1973年湖北黃岡市汝王城外豐衣出土的象尊[3],其造型與上述三件象尊差別略大。象頭前伸,大耳,嘴中露出長牙,象鼻不長,上揚且鼻頭翻卷。象后足后蹬,前足前伸,作奔跑狀。象背近圓形開口,起高口沿,并沿背縱向置鏨。其年代也應(yīng)為晚商到早周時期。
此外,還有兩件所謂“象尊”,其造型只是類象或部分為象,所以單獨論之。一件是容庚、張維持先生《殷周青銅器通論》所收錄的遽父己象尊,外形與大象相似,但鼻粗短,無出露牙,身形、四足也與大象有異,形象更似貘,故而有學者稱其為貘尊。另一件是1974年陜西省寶雞市茹家莊出土的所謂“鳥紋象尊”,其除了有上揚而鼻頭翻卷的長鼻和嘴中伸出兩顆長牙這兩處象的特征外,其余均不能確切看作是象的造型,倒是與豬的形象貼近,體格圓碩,比例失調(diào),雙眼圓鼓,小耳高立,四足粗短似蹄,背部拱起,有近方形開口,帶蓋,蓋上縱列兩環(huán)狀鈕。紋飾主要飾以鳳鳥紋組成的圓形圖案,器蓋飾以四組卷體蛇紋。
二、商周時期象之源考與象之形、習、能
大象在今日中國充滿了異域色彩,而在遠古的殷商時期卻是在中原和南方常見的,當時的氣候條件比今天更為溫暖濕潤,適宜大象生存。半坡遺址發(fā)現(xiàn)不少竹鼠和水麈遺骨,殷墟出土了大量竹鼠遺骨以及亞熱帶的水麞和四不像鹿、圣氏水牛等動物遺存,這些都是當時氣候更濕暖的佐證。胡厚宣先生通過對甲骨文的研究指出“殷代氣候,不特稍暖,且遠較今日為熱”,并依據(jù)甲骨文所說“打獵時獲得一象”的內(nèi)容判斷殷墟發(fā)現(xiàn)的亞化石象必為土產(chǎn),而非從南方引進。竺可楨先生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文中有較為詳細的論證,并認為“仰韶和殷墟時代是中國的溫和氣候時代”,西安和安陽地區(qū)有十分豐富的亞熱帶動植物[3]??脊虐l(fā)掘表明,中原地區(qū)新石器時代的地層中多有象骨的遺存,甚至北京地區(qū)也發(fā)現(xiàn)人工飼養(yǎng)象的遺骸,可見象的分布與象的飼養(yǎng)較之現(xiàn)代是北移的。
有關(guān)這一時期象的文獻記載也不少。《殷墟文字乙編》七三四二記載殷墟卜辭“貞,象,令從侯,歸”;《呂氏春秋·古樂》記載“商人服象,為虐于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于江南,乃為三象”;《左傳·定公四年》日“王使執(zhí)燧象以奔吳師”;《孟子·滕文公下》也記載說“周公相成王……驅(qū)虎豹犀象而遠之”。這些歷史記載都表明象在商乃至周時期都是較為常見的。日本學者白川靜研究認為,殷人在修建宗廟等大型工程時,可能馴化大象以搬運木頭等耗費巨大人力的重型材料[4]。河南古稱豫,豫字即一人牽象,也似乎暗示中原河南在遠古時期與象的聯(lián)系。時至今日,我們已難以想象當時的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與大象到底有多么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
有學者認為現(xiàn)今世界各地都有象的遺跡發(fā)現(xiàn),我們所發(fā)現(xiàn)的商周時大象遺跡并非確定是本地生長,可能從如今泰國、緬甸等南國引進而來。如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量象牙,便可能是中外交流而得。但無論象是來自本地還是他處,可以確定的是,商周之時象已存在并且不是罕見之物了。
大象體格龐大健碩,長鼻強壯有力,耳大似蒲扇,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同時大象性格溫馴,行動略顯笨拙,憨態(tài)可掬,意寓著似君子的德行。另外,馴化后的大象可用長鼻運物,其勞動力也不是牛、馬等家畜所能相比的。象鼻還會讓人聯(lián)想到強大的生殖能力,易令古人產(chǎn)生生殖崇拜。除此之外,象牙還是珍異的材料,質(zhì)地堅固細膩,無論是用來雕刻、裝飾還是作為它用,都是藝術(shù)、財富的象征,代表了擁有者的財力、權(quán)利和社會地位。象牙在古人的意識中還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是與神溝通的法寶,至今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象牙仍然被賦予這樣的意義。
三、古人“制器尚象”“視覺中心”的理論及“神人以和”思想
既然商周時期象為人所常見,人們鑄造銅尊為象形,便不是無所依據(jù)。至于古人將尊制作成象的造型的全部內(nèi)涵,的確值得討論研究。張光直先生曾提出“薩滿通靈說”,認為獸面紋、夔紋、鳥紋都與天有關(guān),是人與神進行溝通的媒介,襯地的云雷紋則是天的象征,人騎上這幾種鳥或獸,便能上天與神或祖先交流[5]。但象又是如何呢?或許象具有同樣的意義,即使是陸生動物,也能向上升天。自然辯證法告訴我們,物質(zhì)決定意識。商時期的人類社會,農(nóng)業(yè)與狩獵并存,畜牧業(yè)和手工業(yè)有零星出現(xiàn),總體來說社會生產(chǎn)力較為低下,生產(chǎn)工具落后,人們在自然生存中時刻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他們需要不停勞動養(yǎng)家糊口,需要抵御自然災(zāi)害、猛獸、疾病等各種侵襲,而大多數(shù)人更是要在殘酷的奴隸制度下卑微生存,飽受苦難。即使是身為統(tǒng)治者的奴隸主階級,雖不用擔憂衣食住行,然而落后的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技術(shù)、工具等使得他們同樣無法抵抗自然的力量,無法掌控國邦的興亡,同樣要面臨生、老、病、死。宇宙觀、自然觀以及自身認知的極度匱乏,對生命渺小而脆弱的體驗和認同,時人以原始的思維方式,對自然和命運產(chǎn)生恐懼、神秘與敬畏,繼而萌發(fā)信任神靈的存在,尋求神力的庇護。這一過程中,動物崇拜或者以動物為媒介與大自然的神靈溝通便是在這樣的特殊物質(zhì)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
動物于人而言,天生具有極強的適應(yīng)自然的能力,這些人類自身不具有的動物屬性,對處于被動的人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神奇力量。一方面,大象外形、習性等特征惹人喜愛;另一方面,大象體型龐大,不怒自威,而其四足有力,堅固的象牙和有力的象鼻都是很好的武器,厚皮也是不錯的防御,似乎處處宣示著其絕非自然界的弱者,這些都會讓人感應(yīng)到力量和強大,加之象鼻會帶來生殖力強的印象和聯(lián)想,綜合來看,就不難推測出入們會對大象存在動物崇拜和生殖崇拜的意味。此外,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不發(fā)達的時代,象在生產(chǎn)關(guān)系中與人密切,地位較高,龐大體型或可寓意豐收之美好景象。而其性格溫順,壽命較長,也能更多參與到與人的互動聯(lián)系,易被看作祥瑞之獸。
故而商人存在“制器尚象”[6]的理念,通過對現(xiàn)實中象的了解認知,鑄造青銅尊并以象為形,模擬真實存在的象,使其成為強大與力量的化身,人們借以崇拜,祈求保佑。也許這其中還有托物喻人的情感表達,設(shè)計制作者和擁有者以象自比或借代他人,寄托和流露出自身或他人獲得象所具有的超自然的力量的期望,并幻想得之而滿足,意愿繼續(xù)擁有和傳承。另外,商時期人們尊神事鬼,作為祭祀禮器,他們迫切希望通過祭祀天地,以求神靈庇佑得以人畜安寧、五谷豐登。象的形象便是一個好的媒介選擇,去承載起神和神的載體角色,成為人們期望和訴求的傳播通道或歸宿。
《尚書·舜典》及《史記·五帝本紀》中均提到了“神人以和”的思想,即神和人通過詩歌音樂可以交流思想情感,達到協(xié)調(diào)一致,交融和諧。商人在祭祀中,希望與神靈溝通,追求神人以和的理想狀態(tài),愉悅神靈,得到內(nèi)心的滿足和神靈的恩賜保佑。不同場合不同功能的祭祀,也許會有共同的神靈與載體,更可能存在各自不同的神靈與媒介。神靈要么是人們內(nèi)心意識的反映而虛構(gòu)的語焉不詳?shù)膫€體,要么是具有某些動植物特征的意象,要么是現(xiàn)實中具象的物體等等。象與其他諸如虎、鳥等動物被直接用于器物的造型,便是這種神人以和思想追求的體現(xiàn)。同時由前所述,將象的形象器物化,也是一種對其喜愛、喻人言情的表達方式。當然,象尊上一般還附加了其他動物造型或浮雕紋飾,也當有此類似功能,并通過多種動物的搭配匯集來得到情感表達和寄托的最大化。尤其是這件湖南醴陵出土的象尊,20余只動物附飾,特別是虎和蛇的浮雕紋飾非常顯眼,足見藝人和所有者對器物外形的追求之苛嚴,對念想神靈之崇拜和虔誠,對情感愿景寄寓之強烈。此象尊并非來自墓葬,出土時獨此一件,并無共存和地層關(guān)系,有學者根據(jù)臨近縣市有類似情況的青銅器出土且都用于山川、湖泊祭祀推測,其可能為當時的奴隸主貴族祭祀名山、河流或湖泊所用,祭祀結(jié)束后埋葬。而關(guān)于此象尊的產(chǎn)地,從鑄造工藝、器形與紋飾等角度出發(fā),多數(shù)學者研究認為是湖南本地鑄造,但若是將尊上虎的裝飾與“巴人崇虎”聯(lián)系起來,是否能取得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或可值得一番細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象造型還是其他動物紋飾,幾乎所有動物形象中的眼睛都大而圓突。眼為心靈之窗,在神話與巫術(shù)盛行的殷商時代,人們便已經(jīng)懂得并加以運用了。視覺心理學中存在一個“視框效應(yīng)理論”,即在一個視框內(nèi),只有一個視覺中心,而那些逼近、突兀的東西更容易刺激人的視覺,從而形成視覺中心。商人在設(shè)計與鑄造青銅器時,有意識或潛意識都會將眼部特征放大,在強調(diào)動物外貌特征的同時,以大面積和突出的形態(tài)吸引視覺注意力并形成視覺中心,強化觀者的想象及與觀者的情感連接,產(chǎn)生視覺和心理的共鳴。除了眼睛,象鼻也是一個視覺中心,同樣會給觀者帶來類似的視覺和心理效應(yīng)。在古人常見的祭祀儀式中,這樣一件大象造型及多種動物浮雕紋飾組合的青銅尊無疑是合適的,所有祭祀者的肢體動作、語言、神態(tài)甚至服飾、器具等都承載于以之為橋梁和中心的精神世界營造的場景中,巨而圓突的眼睛時刻強化著這種感應(yīng)和連接,帶給人們心里美好的愿景——神人以和。
尊為盛酒之器,酒作祭祀之飲,古人以象為形,鑄銅為尊,盛以佳酒,托物喻人而寄志,渴求人靈相接,神人以和,祈得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萬事佳吉。
[1]熊傳薪:《湖南醴陵發(fā)現(xiàn)商代銅象尊》,《文物》1976年第7期,第49 50頁。
[2]馬強:《商周象紋青銅器初探》,《中原文物》2010年第5期,第57 63頁。
[3]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氣象科技資料》1973年S1期,第2-23頁。
[4]文競恒:《中原在先秦前有大象》,《科學大觀園》2016年第12期,第57-58頁。
[5]張光直:《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中國青銅時代》,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3年9月,第313-342頁。
[6]肖清風:《制器尚象——中國古代的造物方式》,《湖北美術(shù)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第93-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