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娟
陜西歷史博物館近年征集了一批戰(zhàn)國金銀器,大都是一些裝飾器,但從紋飾題材、制作工藝等方面來看,應是不同文化類型的器物。本文對入藏的幾組金銀器及其相關問題略抒己見,以求教于方家鴻儒。
一、蟠龍紋金飾
2008年征集。長7.1、寬6.1、高2.6厘米。主體圖案為龍蛇爭斗,由上下兩層組成,下部為八條龍相互卷曲盤繞的身體,上部中央為兩個龍頭一首一尾地咬住一條大蛇的脖頸與身體。龍身上裝飾密集的、凸鼓的圓珠。模鑄成型(圖一:1)。
與這件金飾紋飾相類似的器物還有,1986年陜西省鳳翔縣秦雍城遺址出土1件金獸[1](現(xiàn)藏陜西歷史博物館),2001年陜西省鳳翔縣上郭店村出土春秋秦時期的龍首蟠龍金帶鉤[2](現(xiàn)藏鳳翔縣博物館)。秦雍城遺址出土的金獸高2.5、長4.4、寬3.8厘米,重58克。金獸為立體透空造型,正面獸面以鼻為中心,左右對稱。獸身由軀體盤繞糾纏的龍構成,龍身滿布表示鱗甲的密點,爪間還握有小虺。背面保留有澆鑄痕跡,應是其他物品的裝飾件。鑄造成型。上郭店村的蟠龍金帶鉤(圖一:2)長4.8、寬2.6厘米,重40克。鉤首為龍頭,龍?zhí)倚坞p耳外張,圓目環(huán)形凸起,吻部寬大。鉤身盤踞著兩條龍,龍身上滿布細密的圓點紋象征鱗甲,兩龍各咬一條蛇,蛇身上裝飾短直線。身鉤尾背側有一長方橋形鈕。1979年陜西省鳳翔蘭付村出土的兩件春秋晚期金帶扣(分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和風翔縣博物館),標本0373,長4.1、寬3.4厘米,重77克,主體部分為長方體,其上飾纏繞蟠虺紋,底下的槽用以連接皮帶,長方體一端接出一獸面,它有卷角和顎下舌狀突出,形制與上述雍城遺址所出一致[3](圖一:3)。在鳳翔西村戰(zhàn)國秦墓車馬坑(Sl)出土的龍形銅帶扣(長5.8、寬4.8厘米,現(xiàn)藏陜西考古博物院)上,同樣造型的獸面,也被結合進一個復雜的造型中,使其成為一個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件帶扣的主體部分是兩條纏繞翻騰的龍,造型復雜[4]。
近幾十年來,在陜西已發(fā)現(xiàn)秦國黃金制品百余件,主要有金帶鉤、金節(jié)約、金方策、金虎、金串珠、金泡、金戴勝等。如馬家莊宗廟建筑,位于雍城的中部,地勢高,視野開闊,修建于春秋中期,廢棄于春秋晚期,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先秦高級建筑群。這里出土的純金器物共29件,總重量達302.6克,主要品種有圓策、圓泡、方泡、節(jié)約、異獸飾等。
1992年5月,陜西省寶雞市南郊益門村發(fā)現(xiàn)了一座春秋晚期的秦國墓葬——益門二號墓,是中原地區(qū)出土金質(zhì)隨葬品較多的先秦墓葬,金器有劍柄、刀柄、帶鉤、帶扣、馬絡飾、串珠等,而沒有耳環(huán)、頭飾、牌飾等裝飾品。
秦雍城遺址、上郭店村墓葬、益門二號墓的年代都是春秋中晚期,金器器型較小,造型簡單。金帶鉤、金牌飾的紋飾以中原地區(qū)傳統(tǒng)紋樣龍紋為主,紋飾結構追求復雜和精致,出現(xiàn)了多層透雕結構的花紋。但這一時期紋飾的內(nèi)容比較單一,都是以龍為主題,與北方草原地區(qū)的風格完全不同。這一時期中原地區(qū)銅器傳統(tǒng)紋樣是獸面紋、蟠螭紋、夔龍紋,影響了金器的紋飾題材,與北方草原地區(qū)的風格完全不同。參照同時期、同類型的器物年代,故陜西歷史博物館新人藏的蟠龍紋金飾的時代也大致是春秋晚期。
就工藝而言,出土物除秦公一號大墓出土的一件金箔系鍛打之外,金帶鉤、鴨首金帶扣等為圓雕制品,金柄鐵劍、方泡等為透雕作品,有些金器除了有一層或兩層的裝飾圖案外,還鑲嵌有料珠、綠松石和寶石。以密集的或凸鼓或稍平面化的圓珠填充圖案空隙,是此期金器的特有裝飾手法之一,均系澆鑄而成。其他金器均為鑄造成型,明顯受到當時青銅工藝的影響。而金串珠全為“炸珠”,珠粒大小均勻,經(jīng)打孔后穿系。考古證據(jù)顯示,炸珠最早出現(xiàn)于公元前25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蘇美爾文化的烏爾(Ur)墓中,并在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伊特拉斯坎( Etruscan)文化時期達到高峰。炸珠工藝也通過文化的傳播,在春秋晚期秦國的金器上廣泛應用了。
二、 雙豕紋金圓牌
2012年征集。直徑5厘米,重4.3克。金片錘揲成型,豕首相交,互咬頸部。眼圓睜,長鼻拱起,桃形立耳。身體卷曲盤繞,軀干鏨刻出細線紋,近邊緣鏨刻一周凸棱,邊向內(nèi)折,折處有一圈等距離穿孔,兩豕的嘴邊各有一個穿孔。飾片一周有穿孔,應為縫綴在其他器物或衣物上的裝飾品(圖二:1)。與之類似的牌飾也見于馬家原戰(zhàn)國墓地,M16出1件金帽飾(M16G:4)[5],直徑5.1、高0.5厘米,重7克。用薄金片剪切成圓形,沿內(nèi)折(圖二:2)。牌飾內(nèi)鏨刻向心的是三組卷云紋,牌飾中央亦有兩個穿孔。兩個圓牌大小相同,紋飾布局相似,制作手法一致。圖案不同。但馬家原戰(zhàn)國墓地M4出土的雙豕相斗紋金腰帶飾[6](圖三),紋飾和新征集的圓牌飾相同,都是豕首相交,互咬頸部。圓目凸出,長鼻,桃形立耳。只是因為金腰帶飾呈長方形,所以軀干和腿部的姿態(tài)與圓牌不同。M16的圓形金牌飾,放置于墓主頭頂部。故推測此件雙豕紋金圓牌很可能也是縫綴在帽子上的裝飾。
這種圓形金牌在我國境內(nèi)最早發(fā)現(xiàn)于新疆吐魯番,1976 1978年發(fā)掘的位于阿拉溝東口墓地的木槨墓30號墓,出土有8塊虎紋圓金牌,直徑一般為5.5-6厘米,厚約1毫米,重15.72-21.25克。圖案為一老虎形象,虎頭微昂,前腿舉至領下,軀體卷曲成半圓,后腿翹起,通體構成圓形。模壓成形(圖二:3)。在金牌內(nèi)側,出土時曾發(fā)現(xiàn)黑灰,原來似附于木質(zhì)或皮質(zhì)物品上[7]。阿拉溝墓葬出土的虎紋金飾牌,虎身后肢翻轉180度,肩部鬃毛上卷,這些特征與伊塞克“金人墓”虎紋金飾牌十分接近。
三、一組金帶飾
2012年新人藏了一組金帶飾,由2件鏤空的長方形牌飾和5件雙鳥紋金飾組成(圖三:1)。
1 龍虎爭斗紋金飾
長10.5、寬6.4厘米,總重12.7克。以薄金片剪切鏨刻,以類似剪紙鏤空的手法制作而成。兩件尺寸大小、紋飾圖案完全相同,是左右對稱的鏡像(圖三:2、3)。
腰飾牌形狀為一端方形另一端圓角弧形。邊框上鏨刻雙細線,在細線中又鏨刻出等距離的圓點紋,有釘孔8個。虎頭略低,嘴大張咬著龍尾部,龍緊緊纏繞著虎的四條腿,龍頭上揚,雙目圓睜,兩桃形耳豎立,嘴大張死死咬著虎的后腿。呈龍虎相斗形象,虎的鬃毛末梢卷曲成彎鉤狀,尾上卷于背部,呈橫向的S形。鬃毛的彎鉤與虎尾的彎鉤相背。虎的軀干與四肢鏨刻有曲線,曲線由內(nèi)填圓點紋雙細線構成,足部鏨刻斜線利爪。龍身上鏨刻呈麥穗“一”紋的短直線。飾片一周的穿孔,應是縫綴在其他器物或衣物上的裝飾品。慶陽縣塌頭出土的龍虎相斗紋透雕銅帶飾,表現(xiàn)5條蛟龍與虎搏斗的情景[8]。
虎噬動物紋牌飾、動物相斗紋牌飾是北方草原早期游牧藝術中最常見的題材,在中國北方地區(qū)戰(zhàn)國晚期的遺存中有較多的發(fā)現(xiàn),尤其以甘肅和寧夏地區(qū)為多。中國北方地區(qū)的動物紋樣應是對歐亞草原上流行動物紋樣的吸收與借鑒[9]。在出土和傳世的腰牌飾中,大多牌飾相同,成對使用。這些黃金制品特別是牌飾上的圖像往往呈左右對稱的鏡像(mirror imase),即便非以鏡像方式呈現(xiàn)者,也多屬側視表現(xiàn)。
馬家原的牌飾、車輿飾上常見的、以薄金片剪切成型的虎,如M4出土的虎紋金帶飾[10],M3墓明器車車廂側板上的金箔虎飾的鬃毛與尾巴都向上卷,形成兩個相對的卷曲紋(圖三:4、5)。Ml墓隨葬明器車車廂側板上的銀箔虎軀體瘦長,使用縱向條紋與橫斷的節(jié)段紋表現(xiàn),四蹄及角部有用于固定的小孔。這種具有剪紙效果的鏤空虎形等動物紋金銀車飾,顯然受到我國“北方青銅文化”的影響,但其造型手法和使用方式在“北方青銅文化”中也屬罕見。
2.雙鳥紋金飾
長6.2厘米,長方形。一共5件。以錘揲法在薄金片上錘打出相對的雙鳥,鳥圓睛、勾喙較大,兩鳥向內(nèi)反轉,鳥頭相對,鳥身細長。正面隆起,背面凹陷,邊緣經(jīng)剪切。四周有釘孔6個(圖三:6)。清水劉坪出土一組雙鳥紋金帶飾與之相似[11],帶飾中部為一略凸起的圓形,兩側各有一正反相對的鳥,雙目圓睜,鉤喙。四角各有一個釘孔。長5.8、寬3.4厘米(圖三:7)。在鄂爾多斯地區(qū),還常見青銅的雙鳥形青銅飾件,與劉坪出土的完全相同,都是在帶飾中部有一凸起的圓形。鳥紋是鄂爾多斯式動物紋的重要母題之一,圖案化的鳥紋是一種最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一般只刻畫頭部,而且鳥喙為鉤狀,彎曲略呈環(huán)狀。腰帶組件中的對鳥形金飾片以薄金片錘揲成型,通過模壓、鏨刻、拋光、鉆孔、鑲嵌等工藝制作,四角有固定用的穿孔,中心為圓珠紋,鳥首大嘴、圓目,四翼展開,上壓印有曲線形羽紋。這種腰帶是中國北方地區(qū)早期鐵器時代常見的腰帶形式,腰飾牌和帶飾多為青銅質(zhì)地,黃金質(zhì)地的比較少見。
縱觀甘肅省馬家原墓地出土帶飾的情況,M16是一座九級階梯式豎穴偏洞室墓,屬于中型墓,在墓主腰部有金帶飾的腰帶3條[12];M14為7級階梯式墓道長方形豎穴偏洞室墓,屬于次中型墓,出土一組金腰帶17件,由2件和15件對鳥形飾片組成[13]。M15為5級階梯式墓道長方形豎穴偏洞室墓,屬于小型墓,出土金帶飾1組,由1件斷成兩截的虎噬羊帶飾和9件羊頭紋帶飾組成[14]。M20是一座小型墓出土1件虎筮羊腰帶飾[15]。
陜西歷史博物館新人藏的這組金腰帶,由2件龍虎相斗紋牌飾和5件雙鳥紋金飾組成,目前還不能確定這是不是一套完整的金腰帶,但并不影響我們判斷它的時代、出土地、用途。
四、金劍具
2012年征集,長約42、最寬處7.4厘米,總重量101克(圖四)。
由6件金飾組成。1件圓牌形,直徑5厘米,重4.9克;長柄形劍具1件,長24厘米,重50克,柄部呈束腰形,柄身為長方形,外緣有一周凸棱,柄身正中起脊,裝飾一道鋸齒紋。3件長方形金片,表面有鍛壓的等距離凸棱紋,短邊內(nèi)折,像是包在某器的表面;1件正方形金片,表面有鍛壓的等距離凸棱紋8條,短邊內(nèi)折。從形制來看應當是劍鞘上的裝飾,以如此大量的金作為劍飾可見其豪奢。
早在西周初期金屬劍鞘已經(jīng)出現(xiàn),白草坡M2:25的金屬劍鞘“6],與琉璃河IM52:28、IIM:25:3:47的劍鞘在紋飾和形態(tài)上幾乎一致,卻與寶雞竹園溝BZM14:22、BZM25:59、茹家莊BRM1乙:68[17],以及少陵原西周墓M280:2的劍鞘[18]存在細微差別,這種龍蛇相交,鏤空盤繞的劍鞘形式一直延續(xù)至春秋早期。梁帶村M27出土的金鞘玉劍,金鞘上的吐舌龍、蛇在西周中晚期的青銅器、玉器上均有發(fā)現(xiàn)。也就是說,這些出土于中原的金屬劍鞘,紋飾選取青銅器上流行已久的母題,均可在中原的傳統(tǒng)中找到淵源(圖五)。
但這與新人藏的金劍具明顯不同。我們只有另辟蹊徑,轉而向北,在北方草原文化中找尋。1981年內(nèi)蒙古敖漢旗熱水湯出土了長31.6厘米的被稱作“護牌”的銅器,正中起一圓棱,寬端似飾一獸面紋,雙目突起。背面一端和中間緣部有兩橋狀鼻,鼻殘仔革條兩條,兩鼻間和兩側有突起的鉚釘。背面存經(jīng)緯較顯的編織紋[19]。
寧城小黑石溝收集到的一件B型銎柄雙刃器柄與刃身交界處的紋飾相同(圖3.2-2:9),而該墓同出鋒刃殘器可確認為C型銎柄雙刃器圖,因而其與“護牌”很可能配成一套,所謂護牌實際上是銎柄鋒刃器的鞘。并裝飾虛幻的動物紋樣。1977 1982年在云南曲靖珠街的八塔臺墓地中發(fā)現(xiàn)了帶鞘的銅矛,銅(Ⅱ土M119:2)配有長20.6厘米的鞘,即板狀銅器內(nèi)面邊緣有8個半環(huán),與木板結合制成矛鞘[20],1986年在云南昭通營盤墓地出土了與八塔臺的矛鞘同形的,長29.8厘米的銅器(M151:2),發(fā)表時定名為劍鞘?!鞍怂_M119、營盤M151的鞘出土時,其中分別擺放著矛與劍。兩個鞘其實都是劍鞘,八塔臺M119所出鞘中的矛是作劍使用的,發(fā)現(xiàn)時的位置在被葬者的腰部?!盵21]
敖漢旗熱水湯出土的“護牌”與八塔臺Ⅱ土M119的“矛鞘”、營盤M151的劍鞘,造型和用途當是一致的,類似的劍鞘或刀鞘在西伯利亞也有發(fā)現(xiàn),但關系似乎還不是很緊密(圖六)。
2000年俄羅斯與德國聯(lián)合考察隊在圖瓦共和國烏尤克盆地國王谷發(fā)掘阿爾贊2號墳家,這座墳家絕對年代在公元前7世紀,男性墓主腰著金腰帶,并佩有木柄包金鐵劍和小鐵刀,劍首、柄、翼有表現(xiàn)虎搏羊的動物圖案里面裝有三棱形鐵鏃數(shù)枚。脊和刀首、柄部位貼金箔,男性身旁還有包金箭一個,有的鐵鏃表面貼金箔,表現(xiàn)“S”形水波紋和鷹搏羊的圖案,是南西伯利亞薩彥 阿爾泰地區(qū)盛行的武器貼、包金,包括短劍、箭箙、箭鏃表面的貼、包金。在哈薩克斯坦南塔吉斯肯早期塞種人文化的墓葬中出土的木質(zhì)劍鞘,外面包金箔。內(nèi)蒙古伊克昭盟西溝畔戰(zhàn)國末匈奴墓就出土過劍鞘金飾片共l5件,均用薄金片壓成,有各種動物紋圖案,邊緣有釘孔,包在劍鞘外面,接縫處有的尚有金泡[22]。這一傳統(tǒng)影響到了馬家原。在馬家原Ml:28出土了一件錯金銀鐵箭 ,兩邊錯金銀鐵條箭箙,中間4組銀箔飾“十”和“S”字鏤空飾,箭箙殘損,出土時內(nèi)存銅箭鏃9枚。箭箙應是固定在車廂廂體外。長74、寬13.2厘米。
內(nèi)蒙古敖漢旗到云南曲靖、昭通的直線距離約為2000 2200公里,中間區(qū)域未發(fā)現(xiàn)類似的劍鞘。童恩正曾指出,“新石器時代后期到青銅時代,中國東北到西南存在一個半月形文化傳播帶”[23]。北方草原的劍鞘多是木鞘,在木鞘上裝飾金、銅、骨等不同材質(zhì)的“護牌”。陜西歷史博物館新人藏的這組劍具也是受了草原文化的影響,是貼附在其他材質(zhì)上,這與西周青銅劍鞘是兩種不同文化體系的產(chǎn)物。
五、鋄金銀鐵車飾
2013年征集到的一組鋄金銀鐵飾,最大一件長13、寬6厘米(圖七:1)。這組車器成瓦形,鐵質(zhì),凸起的一面金銀卷草紋。
甘肅省考古所在甘肅張家川馬家原戰(zhàn)國墓地發(fā)掘出土一批鋄金銀鐵車飾,與新人藏品形制相似的有M14出土的長方形鍰銀鐵軛首飾(M14:61),一組兩件,共2組。裝飾于軛首的前后兩側。形制相同,均為長條形,背四角各有一釘。正面變體鳥紋形金箔片兩組(圖七:2)。
馬家原墓地出土的車輛除少數(shù)外,大多以髹漆、金銀飾件、銅飾件以及料珠裝飾車輪和車輿。這種裝飾豪華的車輛基本無法行駛,因而車輛應該不是實用車輛,而是一種禮儀性質(zhì)的用車,代表墓主人的等級和身份。車的裝飾,顯然與商周時期中原文化傳統(tǒng)不同,目前考古發(fā)掘的車僅在車輿上裝飾。山西北趙晉侯墓地一號車馬坑的部分車輿外就發(fā)現(xiàn)裝有銅甲片,發(fā)掘者謂其形如“裝甲車”[24]。甲片也都呈長方形,上端平直,方角;下端為對稱弧線,困角,中尖。高9 .18、寬6.16、厚不足O.ll厘米。正面有三重與銅片外形相同的類陽線紋樣。上端靠外側各有一組兩個小孔,但其上末見任何金屬釘,應是用皮條或繩索結于欄外。
阿拉溝M30的木槨底部有明器木車一輛,輪徑長約18厘米,輪軸均包銀箔,這種裝飾手法與張家川的十分相似。顯然馬家原對車的裝飾受歐亞草原阿爾泰文化影響。
結語
根據(jù)考古資料對陜西歷史博物館新人藏的這幾件(組)金銀器的時代、文化類型作了分析推論,這些器物均是一些裝飾器,或裝飾人體,或裝飾車馬,有屬于秦文化的,有屬于西戎文化類型的。在梳理過程中對春秋戰(zhàn)國北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金銀器的大量使用,特別是裝飾品多用金銀制作的傳統(tǒng),是歐亞草原地帶的斯基泰、巴澤雷克等文化和中國“北方青銅文化”的主要特征,與中國中原地區(qū)的傳統(tǒng)文化主要用玉來制作裝飾品的傳統(tǒng)不同。在中國,黃金的使用最早見于齊家文化;到了夏代,中國北方出現(xiàn)了喇叭形金耳環(huán),黃金開始作為人體的裝飾品而使用;商代,對黃金的使用有了進一步認識;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早期,出土大量金器的墓葬,戰(zhàn)國中晚期,金器的制作工藝和金銀鑲嵌技術日臻成熟。馬家原墓地已發(fā)掘的墓葬中未見到任何玉器,而金制品主要是各類人體、衣服的裝飾和車上的裝飾件。從文化傳承上來說,這應是吸收了中國“北方青銅文化”、西北地區(qū)傳統(tǒng)文化和歐亞文化因素的結果。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北方是一個由多種考古學文化相互滲透、沖撞和融合的多文化的交匯區(qū)。在這個多文化交匯區(qū)里,各種文化因素的融合和發(fā)展往往會形成一個有自己特點的新的文化區(qū)塊,互相之間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1]陜西歷史博物館編:《神韻與輝煌·金銀器卷》,圖版3,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鳳翔縣博物館:《鳳翔遺珍》,圖版164.陜西出版集團·三秦出版社,201 2年,鳳翔縣博物館:《陜西鳳翔縣上郭店村出土的春秋時期文物》,《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1期。
[3]吳永琪主編:《陜西出土秦金銀器》第29頁,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4]李自智、尚志儒:《陜西風翔西村戰(zhàn)國秦墓發(fā)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6年1期,第8-35頁,圖15:40。
[5]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西戎遺珍——馬家塬戰(zhàn)國墓地出土文物》,第64頁,文物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
[6]同[5],第36頁。
[7]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阿拉溝豎穴木槨墓發(fā)掘簡報》,《文物》1981年第1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深圳博物館《絲路遺韻——新疆出土文物展》,文物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8]劉得禎、許俊臣:《甘肅慶陽春秋戰(zhàn)國墓葬的清理》圖12-14,《考古》1988年第5期。
[9]單月英、盧巖:《匈奴腰飾牌及相關問題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5年第2期。
[10]同[5],第34頁。
[11]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水縣博物館編著:《清水劉坪》,圖版118,文物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
[12]《張家川馬家螈戰(zhàn)國墓地2008-2009年發(fā)掘簡報>,《文物》2010年第10期。
[15]早期秦文化聯(lián)合考古隊:《張家川馬家塬戰(zhàn)國墓地20072008年發(fā)掘簡報》,《文物》2009年第1 0期。
[14]同[6]。
[15]《張家川馬家塬戰(zhàn)國墓地2009-2011年發(fā)掘簡報>,《文物》2012年第8期。
[16]甘肅省牌物館文物隊:《甘肅靈臺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
[17]盧連成、胡智生:《寶雞漁國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
[18]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少陵原西周墓地》,科學出版社,2009年。
[19]邵國田:《內(nèi)蒙古敖漢旗發(fā)現(xiàn)的青銅器及有關遺物》,《北方文物》1993年第1期,第22頁。
[20]王大道:《云南曲靖珠街八塔臺古墓群發(fā)掘簡報》,《云南考古文集》,第369頁,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
[21]轉引自《中國北方青銅器的歐亞草原文化因素》,第80頁,文物出版社.2011年8月。
[22]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內(nèi)蒙古文物工作隊:《西溝畔匈奴墓》,《文物》1980年第7期。
[23]童恩正:《試論我國從東北至西南的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文物與考古論集》,第17頁,文物出版社,1986年。
[2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北趙晉陜墓地一號車馬坑發(fā)掘簡報》,《文物》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