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的新課改程度不斷加深,為響應新課改的要求和理念,我國大多數(shù)的學校都開始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同時,也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各個學校也已經逐漸從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改變?yōu)橄冗M的教學觀念,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多的動力。在這種背景要求下,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應該遵循新課改的要求,在穩(wěn)定中求發(fā)展,不斷地改革課堂教學的方法,改善教學理念,讓新課程的改革為課堂學習服務。本文對新課改要求下的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模式展開探討,并分析高中生物理學習的自主性,從而得出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物理自覺性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鞏固物理教學目標,提升物理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
由于我國一直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模式通常都枯燥乏味,難以使學生提起學習的興趣。過去的課堂教學只注重理念的教育,而不注重實踐教育,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迫接受理論知識而與現(xiàn)實脫離,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知識的含義,而物理學習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則更是如此。因此,課堂不僅僅需要教師教授知識,更重要的還需要學生自主地接受知識,并對知識進行歸納和整理,從而理解知識,這就需要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含義如下。
一、 自主學習概述
(一) 含義
自主學習,是與“機械學習”恰好相反的學習方式,強調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能動性”,提升學生本身的能力。自主學習是每個高中生的必備能力,是我國素質教育要求下的基本目標。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夠真正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養(yǎng)成“學而不倦”的精神。而過去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基本上為“填鴨式”教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斷地為學生灌輸知識,卻不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更沒有答疑解惑的過程,使學生習慣了被動地接受知識,所以自主學習的習慣很難養(yǎng)成。所以,雖然自主學習是每個學生均應必備的能力,但是我國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仍然較少。
(二) 特點
自主學習概念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具有創(chuàng)新性,二是具有能動性,三是具有實踐性。自主學習的創(chuàng)新性體現(xiàn)在,要求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并鼓勵學生進行知識和實踐內的探索,在探索過程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從而達到發(fā)散思維的目的;自主學習的能動性體現(xiàn)在,課堂上不再以教師為主體,學生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并以認真的態(tài)度參與到每個課堂環(huán)節(jié)之中,在課堂中體會知識的含義;自主學習的實踐性在于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銜接,這是物理課堂教學最為核心的內容,古語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一展宏圖??梢?,有效的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提升理論知識的理解水平,理論和實踐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綜上所述,物理課堂教學的自主學習模式需要具有創(chuàng)新性、能動性和實踐性,在進行物理課堂改革使應注意以上三個特點,以創(chuàng)新性為基礎,以能動性為紐帶,并以實踐性為方法,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 原則
物理課堂教學的自主學習模式需要遵循三個原則,分別為目標性原則、獨立性原則和合作性原則。
1. 目標性原則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為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首先應遵循目標性原則。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應對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習水平進行充分的了解,具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才能有所體現(xiàn),若果學生自己都不知道學習的目標,那么自主學習無異于紙上談兵,自主學習的課堂模式也會失去其意義。
2. 獨立性原則
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離不開課堂教學的獨立性原則。獨立性在于教師不能一味地抓住學生不放,給學生施加壓力,而是應該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合作性原則
在遵循獨立性原則的同時,還應遵守合作性的原則。學生獨立思考的部分尤為重要,但是在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之后,與他人進行合作討論的部分則更加重要。學生獨立思考后得到的結果也許會不完整,所以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以偏概全的現(xiàn)象,如果能夠進行合作性學習和探討,那么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將會更上一層樓。
二、 物理課堂自主學習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 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于不斷地培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這之前,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師應利用各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課堂疑問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在物理課堂自主學習的教學過程中,課堂疑問猶如整個課堂學習的目標。教師應將整個課堂學習內容的精華部分提煉出來,然后以課堂學習內容為基礎依據(jù)設置課堂問題,并給學生足夠自主思考和合作思考的時間,在課堂結束時由學生來對課堂問題進行解答,做到課堂學習的首尾呼應,使學生能夠在回答課堂問題的過程之中回顧整個課堂過程,回想學到的知識以及討論的內容,并分析自己思考的成果,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鞏固并扎實學生的學習成果。
(二) 鼓勵學生分組討論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單獨學習的效率遠遠低于合作學習的效率。因此,學生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能夠快速提升學習的成果。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多增設與學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多提出問題,并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具有解答問題的機會,而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在課堂學習中設置討論環(huán)節(jié),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教師也參與到討論之中,從而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分組討論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降低學生的自我中心感,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
(三) 注重實驗教學
物理學科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之中存在大量的實驗內容,一些理論知識必須要以實驗內容為依托,才能得到正確的解釋。因此,學生在學習物理學科的過程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實驗,才能證明知識的真理性。教師在布置課堂學習方案時,必須要引入大量實驗內容來充實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信服。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離不開教師正確的引導。因此,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盡量理解物理自主學習模式的特點,并遵循物理自主學習模式的原則,從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志峰.中師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4.
作者簡介:
王金釵,福建省石獅市,福建省石獅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