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偉
摘 要 《水滸傳》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jié),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的故事。忠義思想是《水滸傳》中表達主要思想傾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宋江。
關鍵詞 《水滸傳》 忠義觀 價值與意義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英雄傳奇小說,以宋江為首的好漢們從替天行道到受招安,最后滅亡,其中表現的忠義思想,可謂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1作者的忠義觀
在《水滸傳》中,所謂“忠”就是忠于大宋皇帝,這是《水滸傳》所一貫標榜和宣揚的書名《忠義水滸傳》,梁山原來的聚義廳后被宋江改成“忠義堂”。無論是“九天玄女授天書”,還是宋江臨死表白“寧可朝廷負我,我不可負朝廷。,這種“忠君”思想當然是封建正統思想,它給起義事業(yè)帶來了莫大的危害,終于使得艱難締造的義軍接受“招安”,導演出悲劇的結束。
而《水滸傳》中的“義”,主要在于被壓迫者之間的相互幫助的關系。“義”與“不義”,在很大程度上指是否同情與支持被壓迫被剝削者,是否參加與堅持革命反抗。具體來說,魯智深打抱不平,是“義”,李逵誤信人言而要殺宋江,也是“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品自始至終均把“義”放在“忠”和“孝”之下,使“義”服從于“忠”,服從于“孝”。
總之,《水滸傳》中的“忠義”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基礎,又有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維護現實秩序的一面。這正是小說成書以來,被各階層普遍接受和廣為傳頌的原因。
2宋江的忠義觀
宋江作為梁山英雄的核心人物,他的思想內涵無疑是整個《水滸傳》思想的高度集中,他也就成為了忠義思想的最大承載者。他有別于其他好漢的最大特點是:忠義集之一身又相互矛盾沖突,即努力使之協調又無法真正將二者完美統一?!爸摇笔顾扒邦櫤?,優(yōu)柔寡斷;“義”使他傾向革命,不滿現實。這種雙重性格,不僅造成宋江的個人悲劇,也造成了整個起義軍的悲劇。
圍繞“忠義”這一核心,作者大致是按照三個階段來演繹宋江生活的軌跡:一是俠義英雄時期;二是亡命江湖、落草為寇時期;三是招安以后。
第一個時期是俠義英雄時期。作者突出描寫了宋江的 “義”,結交江湖好漢,扶危濟困,救人之急,至有“及時雨”之稱,甚而私放了劫取生辰綱的晁蓋等人。此時的宋江,仗義疏財,扶貧濟困,是一個心懷忠義,品格完美的英雄人物。
第二個時期是亡命落草時期。從宋江因怒殺閻婆惜逃走江湖,到后來亡命清風寨,再到落草梁山,骨子里是對封建王朝的“忠”,與行動上的不忠矛盾地糾纏在一起,甚至寧可淪為朝廷的囚徒,也不肯落草為寇與朝廷為敵;落草之后,宋江為壯大自己,不擇手段地籠絡人才,將呼延灼、關勝、盧俊義等“逼”上梁山,直至放童貫、釋高俅,皆為表忠心。
第三個時期是招安賣命時期。宋江先后破了大遼,平了方臘,一次次證明他的忠心,均只一廂情愿,從未得到宋徽宗的信任。反以“義”為借口,讓眾多兄弟成了“忠”的祭品。
綜上所述,對宋江忠義思想發(fā)展過程的分析,不難看出,忠義固然是宋江性格的核心,但忠與義的矛盾卻始終存在著,只不過在各個時期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罷了。而 忠對義的主導作用,又使得宋江一人充滿悲劇色彩,而《水滸傳》也在這種悲劇色彩中落下了帷幕。
3“忠義”思想的現代意義和價值
當今的中國是一個處于發(fā)展中的國家,要實現“中國夢”,提倡“忠義”思想更具有現實意義。
首先來看“忠”。從宏觀層面講,忠是對國家、對民族的忠誠。有了對國家和民族的赤膽忠心,就會自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就會自覺地遵紀守法,就會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做構建和諧社會的自覺公民。從微觀層面來看,忠就是一種忠厚、忠誠、忠實的處世哲學和道德觀念。是人與人之間赤誠相見、真誠相待的和諧精神的內在品格。
再來看“義”。從社會角度講,是正義感,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客觀要求。正義感又引發(fā)出責任感,就是對國家、對社會要有責任意識。從個人角度講,是對家庭、對親友都要有責任心。更多地表現為“信義”,即誠實守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和諧社會,弘揚“義”的思想,尤其顯得需要。
總之,我們今天討論水滸“忠義”文化的現實意義,提倡所謂的“忠義之士”,是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并賦予了新時代內涵的“忠義”思想,不斷加以完善、光大。
參考文獻
[1] 施耐庵.水滸傳[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 李贄.忠義水滸全傳[M].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02.
[3] 陳曦鐘等.《水滸傳》會評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4] 羅宗強,陳洪.中國古代文學史[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