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艷萍
美國青春成長電影是青年群體對美國社會影響漸強,在影視藝術作品中深刻體現(xiàn)與反映的結果。美國視閾內的青春是包容的,青春的成長是開放的,這種強烈的包容性與開放性直接激活了美國青春成長電影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大繁榮,這種事實上的類型化電影對于電影體系而言可謂意義非凡,尤其是將其作為最終成長結果的參照系,顯然使得青春的過程變得更具有多重值得深刻品味的含義。
一、 敘事的人性視角表達
(一)復雜多元的人性化視角
在整個北美文化市場上,青春成長電影絕對算不上是一枝獨秀,但是,它卻以其類型化而成為一種不可或缺且無法忽視的存在,并為北美影壇帶來了一種清新、靚麗、跳脫的風尚。美國青春成長電影相對其他類型片而言,以較少的虛構視角進行了復雜多元的人性化表達。例如,《野丫頭》與《賤女孩》兩部影片,將青春向成長的轉化透過一種人性化的視角表達得令觀眾感同身受,而《怦然心動》一片則以平實化、切近化、在場化的敘事視角建構起了一個簡單、平凡、質樸的女孩形象,不僅如此,影片更以多元化與復雜化的視角將貧困問題、殘缺問角、性格問題等紛紛有機地融入到了平實的視聽語言表達之中,令觀眾在這種臨場式的敘事視角中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強烈的基于人性化的共鳴,從而油然地滑至深度沉浸的狀態(tài),進而與女主角形成了一種移情式的意識體認與靈魂交互,并為影片建構起了一種青春成長的初級人性化表達。這種多元與復雜化的視角在簡潔、質樸、平凡的表達中,形成了一種針對心靈的強烈共鳴、感染、震顫、沖擊。
(二)顯隱自洽的人性化視角
美國青春成長電影的復雜多元人性化表達為觀眾帶來了一種籠統(tǒng)式的青春成長類型化電影的宏觀印象,而從微觀進一步剖析,則不難發(fā)現(xiàn)美國青春成長電影有著較為明確的顯隱自洽性,即青春的顯性化表達與成長的隱性化表達,二者在表象化方面有著顯隱互為表里的自洽性。例如,《少年時代》即是一部典型的青春成長電影,令人驚訝的是,影片的創(chuàng)制者匠心獨運,為了完成這部震鑠影史的杰作,在長達12年的漫長歲月里,以紀錄式的真實視角跟蹤拍攝了主角青春成長的全過程,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映現(xiàn)過程中,觀眾追隨著影視藝術時空完成了奇妙的十二載的漫長歷程,這種青春的成長式濃縮表達展現(xiàn)了一種微觀的人性化。由此可見,美國青春電影中的青春與成長二者,互為表里地以不同視角占據(jù)著不同的維度指向、存在指向與道德指向,以這種顯隱自洽性的敘事視角漸進式地由膚淺而深刻地將青春的成長真諦與意涵蘊蓄在敘事的光影之中,為觀眾帶來了一種細膩的青春體驗。
(三)紀錄式的人性化視角
美國青春成長電影的敘事視角著力于大學時代簡單的生活與年輕激情的美好,以歲月?lián)u滾著時光、搖滾著青春;其特質在于,能夠以一種在場式、切近式、直觀式的視角,紀錄片一樣地映照青春時代。例如,《各有少年時》即將關注的視角聚焦于年輕人在其青春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經(jīng)歷的叛逆時期,誠然,青春最不缺乏的就是年輕氣盛的叛逆式表達,影片中視覺時空的五天四夜,夜夜笙歌,每一天的敘事視角都是從下午作為一天的起始,而午夜過后作為一天的結束,同時,影片的敘事視角亦以美化的進階修飾將這種叛逆性進行了完美化的視聽語言表達。電影中開著車聽著音樂去上大學等經(jīng)典鏡頭,已成為美國青春成長電影的標準配置,青年離開家庭失去傳統(tǒng)意義上的束縛,徹底放飛自己的心靈,使得青春成長更迫切地需要知道自己到底是誰以及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影片最難能可貴的是,能夠以紀錄式的客觀現(xiàn)實與擬真式的鏡頭敘事,完美和諧且高度一致的視角進行一種更為進階的敘事表達,從而令觀眾陷入到擬真式鏡頭敘事之中無法自拔,并更加深刻地體味紀錄式視角人性化敘事的魅力。
二、 敘事的普世性視角表達
(一)普世心理視角
世界電影早在20世紀中葉,即已開始了針對青春成長電影的探索與表達,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青春成長電影已成為世界影壇的一個重要分支與類型。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美國的青春成長電影更具有實踐性與歷時性支撐,同時,更擁有著既活潑又靈動的特質。美國青春成長電影中的具象化視角,多以社會與社團、派對與酒吧、浪漫激情與肆意揮灑表達為主。例如,《成長邊緣》一片即是一部較為典型化的青春成長電影,該片中的女主角娜丁雖然有著同樣的青春、熱血、活力,然而,卻有著更為強烈的自卑、孤獨、任性。影片在這種雙重矛盾的視角下真實地刻劃了每一個年輕心靈都必須經(jīng)歷的那種僅屬于青春的自卑、孤獨、失落等自我迷失的邊緣化心理;而恰恰是這種成長過程中的邊緣化心理,極易使得年輕人將青春與成長本末倒置。從普世性視角而言,青春是過程與經(jīng)歷,這一過程極易為形形色色的表象所迷惑,而成長則是狀態(tài)與結果,青春過程改變了成長狀態(tài),而青春經(jīng)歷則改變成長結果。[1]
(二)普世勸誡視角
美國青春成長電影,一直在以視角建構起來的具象化圖景之中,尋求著向抽象化的不斷突破,同時,更以這些漸趨復雜化、抽象化、多元化的視角建構起一種嶄新的成長邏輯。這種成長邏輯最終在視聽語言的充盈之下,完形為一種青春成長過程中不斷進階、不斷疏離、不斷勸誡的普世性表達。例如,《珠光寶氣》一片與《壁花少年》一片,都屬于一種較為另類的青春成長電影,雖然在敘事的表象化方面,二者并無相同之處,然而,從抽象化象征性視角觀察,二者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兩部電影以光影映像近乎同步地建構起了青春成長過程中,危險與矛盾的潛意識以及正能量人際關系疏離等全新的視角。這些視角均為此類電影創(chuàng)制帶來了一種抽象化的多元參照,從而以這樣的表達形成了一種由視聽語言具象化抽象化表達,進而以青春成長的一種全方位的勸誡,向年輕善變且極易為外物所影響的心靈,提出了物質與精神、虛榮與現(xiàn)實、野心與實際的深刻拷問。[2]
(三)普世規(guī)訓視角
雖然部分青春成長電影僅僅只是透過關注的敘事視角,聚焦一個或幾個年輕人,然而,從象征性的意義而言,這已為整個成長著的青春建構起了一種群像化的效應。這種個體向群像勾勒的抽象化視角為青春成長同時建構起了一種反觀社會的參照系,該視角在透過影視技法擘劃的視聽符碼過程之中,針對青春成長進行了敘事視角的選取、切入、置換,并且,在一系列的影視藝術時空對位的過程當中,更煥然為一種針對青春成長的普世化規(guī)訓。例如,電影《初戀有病》即為青春成長建構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視角表達,該片的敘事不僅囊括甜蜜浪漫的愛情,而且更將青春成長中的活潑好動作為一種突出的特質進行了輔助視角的表達,同時,更在愛情與成長的過程中,平行化地建構了一種友誼視角,三視角聯(lián)動式敘事的創(chuàng)制為影片帶來了一種既精致又別出心裁的敘事風格,在三重視角融合的過程,創(chuàng)制者更以一種普世化的規(guī)訓而將三重視角相揉式地合而為一,進而有機地建構起了一種高級的普世性規(guī)訓表達。[3]
三、 敘事的價值觀升華視角表達
(一)所指與意指的表達視角
與其他國家的青春成長電影相較,美國青春成長電影有著極為鮮明的成長、追求、內涵、信仰等意象化視角,而所謂的青春則往往只是一種表象化的形式而已。青春的喧囂終將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為成長所取代,最終其亦只能成為敘事視角的一種表象化形式,就如同青春終將隨著成長流逝一樣,由此可見,青春成長視角從意象化而言,更是一種涉及機能與情感的存在。例如,《死亡詩社》一片即以一種男性化的敘事視角,攝取了青春成長過程中的極端事件,在極端視角表達青春的過程中為成長帶來了一種新的啟示,有了那些本不屬于青春的舍棄,人們才得以更深刻地把握住成長的意義。由青春的軀殼之中“向死而生”演進出一種成長的嬗變,并由此獲得一種自覺覺他式的青春與成長的覺醒。這種青春成長表達以一種更加復雜的視角建構起了一個象征性體系,敘事視角中的人、事、物均各有其能指之上的所指以及所指之上的意指,從而建構起了一種形而上的價值觀表達。
(二)女性主義的表達視角
美國青春成長電影不僅有著所指與意指的表達,且更有著基于女權主義信仰式的視角表達。肇起于美國的女權主義之所以蓬勃活躍恰恰在于青春成長過程中的女性,視同信仰的獨立自主性抉擇的話語權。例如,電影《朱諾》即是一部典型的美國式青春成長電影,該片緊緊圍繞著青春少男少女偷嘗禁果、共赴巫山完成愛的締結這一過程,以及圍繞其后果所展開的精彩故事建構了一種較為典型的理想型敘事。影片中的女主角朱諾是一個敏感纖細且靈性十足的酷女生,其一波三折的選擇過程為敘事帶來了一種“無視-揶揄-尊重”的三段論式敘事過程。由此可見,在落于俗套的敘事架構之中,創(chuàng)制者難能可貴地為這一過程與后果置入了一種令人聳然動容的溫情,女主角朱諾的善良、虔誠、自信的濃濃青春朝氣亦由此撲面而來,即便是其自身陷入到一種進退維谷之際,亦未曾減損其對于顯性愛情與隱性女權主義的執(zhí)著信仰,從而將一個青春少女的隱性女權主義成長、蛻變、升華的敘事過程透過精彩的理想型價值觀敘事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從隱喻敘事視角而言,該片亦以針對美國保守主義的“不良信仰”與移民困境等進行了的揶揄。[4]
(三)自覺覺醒的表達視角
美國青春成長電影既有著形諸于青春閃耀的艷麗視角,又有著形諸于抽象化的引人入勝的敘事戲劇化視角,同時,更有著形諸于意象化的高級敘事升華視角。誠然,青春成長表達的意義在于以影視映像探索青春蓬勃的生命,在于透過視覺語言追尋燃情青春的快樂生活,亦在于通過
擬真的光影視角所描驀的現(xiàn)實尋找人生幸福。美國青春成長電影的敘事視角可以精練為“性符公理、心合道理、身近情理”,換言之,其在人性化表達層面上,有著更加符合人類社會普世化公理的表達。這種人性化表達更能夠指直心靈、觸碰心靈、勸誡心靈、規(guī)訓心靈,并最終達致一種自覺覺醒,由此敦促年輕人更深刻地以意象化表達的情理參透并理解人生的道理,進而使得年輕一代認清使命與責任,將生活、愛情、夢想進行有機的三位一體深度融合。美國青春成長電影以一種不羈的青春與不滅的夢想進行了一種相輔相成的敘事視角來表達銀幕上跳脫著的光影,一如青春的倒影,同時,亦如青春的夢境,并在二者的深度融合之下建構起了一種青春成長敘事的精神內涵升華,進而為觀眾帶來了青春的自覺覺醒的表達與升華,從而將青春成長表達上升到了一種價值觀敘事的至高境界。[5]
結語
美國青春成長電影是好萊塢影視創(chuàng)作體系中獨具特色的存在,其自有獨特性,而這與美國社會文化特質息息相關,相對于日本的蛻變式青春成長表達,美國的以人性化、價值觀、普世性等為主旨的奮斗式的青春成長表達更具正能量的積極意義,因此,就其本質而言,青春與成長一表一里,一顯一隱,一急一緩,共同形成了美國青春成長電影的多元一體兩面,其中的成長、追求、內涵、信仰等才是真正的敘事主題。
參考文獻:
[1]陳虹樾,劉俊玲.論美國青春成長電影的敘事傾向與文化映照[J].電影評介,2018(5):34-36.
[2]張捷.論美國青春啟示電影的表現(xiàn)主義風格[J].電影評介,2014(11):70-72.
[3]楊柳.在青春的俗套里成長——好萊塢青春喜劇的發(fā)展及其借鑒意義[J].當代電影,2014(6):76-80.
[4]孟大偉,陳雪.書寫灑脫不羈的青春——淺析好萊塢青春電影對中國青春電影的影響及反思[J].電影評介,2012(9):13-14,18.
[5]王中祥.不羈的青春 不滅的夢想——從《名揚四?!房疵绹啻弘娪暗娜宋年P懷[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0(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