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慧
【摘? ? 要】為了提升中國的綜合教育水平,讓學生受到比較良好的教育,所有學科都在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質,希望學生能夠在高中階段獲得比較良好的教育,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更加容易,學生的學習進程也會更快,以此來讓學生更好地應對高考,讓他們能夠在高考中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 培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052
信息技術雖然是高中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科目,同時也是學生畢業(yè)的一道門檻,如果學生信息技術的成績不合格,那么他們將不會獲得畢業(yè)證,所以這門學科對于學生而言也比較重要,但是它的重要性永遠比不上語文數(shù)學這樣的文化科目,所以很多學生并沒有把這門科目當作自己學習的重點。相反,有一些學生把它當作自己放松的學科,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堂課上舒緩自己緊張的心情。正是因為如此,老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逐漸的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以此來更好地學習這門科目,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間接的重視信息技術,畢竟它對學生而言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學生學好這門科目也會給他們自己帶來很多的好處。
一、調整課程內容
很多老師在講解信息技術知識的時候都會圍繞課本的進度來進行,課本如何寫的老師就按怎樣的順序來講解,雖然制定課本的人會結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學習狀況,但是每一屆的學生的學習狀況都是不同的,同時每個班的學生也是不同的,所以老師在講解知識的時候要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他們的學習進度來講解內容,同時也要按照學生的理解情況來選擇自己講解的知識。正因為如此,老師需要調整課程內容,讓課本只是成為學生知識的來源,而不是老師講課的來源,當然老師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同時,老師也要讓學生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讓他們說一下自己現(xiàn)階段的情況,這樣老師調整的課程內容會更加適合他們。如果老師想要真正的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yǎng),就一定要合理的實施這些方法,對于各類學習的板塊進行比較深層次的處理,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強化他們的信息倫理。
在講解的過程中,老師也要結合現(xiàn)階段的一些發(fā)展趨勢,畢竟我們現(xiàn)在處于時代飛速發(fā)展的一個階段,高科技產品的產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之處,同時它的前途也是無限的,老師如果能夠在課堂上發(fā)展信息技術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學生可以學習更加深層次的知識,核心素養(yǎng)自然而然會被培養(yǎng)。最重要的是,老師要對一些內容進行具體化,畢竟信息技術與科技產品有著密切的關系,而現(xiàn)階段的學生可以說是正在遠離新時代,畢竟他們現(xiàn)在把精力都放在學習上,很少去關注外界發(fā)生的一些事情,至于各種科技產品也不會有太深的了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老師不把內容具體化,容易會出現(xiàn)學生不能理解的現(xiàn)象,這對學生培養(yǎng)信息技術核心素質而言有著非常嚴重的影響,甚至會有一些學生覺得自己根本無法聽懂這些內容,漸漸的開始遠離這門學科。
二、認同信息技術
由于學生把信息技術當作一門興趣類的學科,他們覺得這門學科和音樂美術體育這樣的學科有著共同的效果,所以在這門課上學生并不想花費太多的精力,只是希望在這節(jié)課上稍微放松一下自己,讓自己能夠更好的學習其他文化課。正因為如此,老師才需要在課堂上認同這門課程,同時也要讓班主任告訴學生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讓他們能夠重視這門科目,進而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時候能夠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除此之外,老師也要讓學生知道信息技術和現(xiàn)在時代的聯(lián)系,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將這門科目利用起來,當然,老師也需要告訴學生這門科目和其他科目的關系。畢竟學生現(xiàn)階段學習的重點還是文化課,信息技術對他們而言是提升自己能力的一門科目,同時也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他科目的一門科目,如果讓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這些,那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這門課,老師培養(yǎng)起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也會更容易一些。不過由于現(xiàn)階段的學生與時代脫軌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他們可能不會認識到這門課的重要性,所以這就需要老師一點點的滲透,讓學生能夠逐漸的改變自己對這門課的看法,以此來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核心素養(yǎng),而且這樣可以讓學生建立的核心素養(yǎng)更加牢固,學生這門課的基礎知識也會更加牢固。
三、轉變教學方法
其實現(xiàn)在還有很多老師一直在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他們并沒有將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使用于自己的課堂,學生一直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學習信息技術。但是現(xiàn)在時代在不斷的發(fā)展,教學內容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現(xiàn)階段的學生,所以老師需要轉化自己的教學方式,讓自己的學生能夠在新穎的教學方式中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當然,如果老師定期采取一種教學方式,這樣學生終歸會出現(xiàn)厭煩,同時也會出現(xiàn)走神現(xiàn)象,這對學生學習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也并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所以老師需要定期更換自己的教學方式,在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的時候,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把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到教學方法中,以此來確保自己的教學方式是適合學生的。
由于信息技術這門課需要用到機房,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往往都是老師在講臺上操縱一臺電腦,學生仿照老師的步驟進行,雖然這樣可以得到老師想要的結果,但是對學生而言這并沒有太大的作用。他們完全是在按照老師的步驟進行,根本沒有加入自己的理解,在這種情況下,上完一節(jié)課之后學生基本不會獲得太多知識。因此,老師需要讓學生自己去理解這些內容,讓他們在自己的理解下去操作,以此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去學習這些內容,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自然會被建立。當然,老師也需要結合不同老師的教學方法,把其他老師的教學方法中比較新穎的內容加入到自己的課堂中,以此來擴充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教學方法,讓他們擁有更多學習的方式,而且還可以讓他們在這些方法中不斷地培養(yǎng)自己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四、結束語
總之,老師需要定期更換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這些教學方式中不斷地學習有用的信息技術知識,當然老師也要合理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保自己的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以此來逐漸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這門學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