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澤明
【摘? ? 要】數(shù)學是高中一門重要的課程,它不僅僅是考試必須考查的課程之一,并且數(shù)學知識對于學生的影響十分深遠,所以必須要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但是現(xiàn)如今的數(shù)學課堂存在一定的問題,使得教學效果達不到教師預期,所以要對數(shù)學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本文通過多種課堂活動下的高中數(shù)學課堂構建來改善數(shù)學教學現(xiàn)狀。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 課堂活動?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66
傳統(tǒng)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沒有參與到課堂當中來,難免會覺得課堂沒有參與感,從而沒有學習的興趣,老師應該在課堂中開展各種課堂活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老師要通過課堂活動將課堂知識穿插在其中,讓學生在無形中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能力。
一、小組討論活動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對于人來說更是這樣,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外貌特征各不相同,思維模式更是不同,所以當學生們進行交流討論時,實際上就是學生思維的碰撞,從而讓學生摩擦出思維的火花,讓他們能夠取長補短,全方位的理解問題。因此在課堂上老師應該讓學生積極的進行交流和討論,只有當他們都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時,他們才能夠活躍自己的思維,積極思考問題,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積極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先將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時老師要考慮將學生軍訓分配,例如一個組內應該有基礎知識好的,還應該有思維靈活的,讓具有各種不同特色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從而在討論時能夠有更多的想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進行《隨機事件的概率》教學時,課堂開始前,老師首先通過一些多媒體圖片給學生展示一些相關圖片,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針對這些圖片中的事件是否會發(fā)生,發(fā)生的概率又是多少進行討論,圖片要是一些生活中的事物,讓學生能夠各抒己見,并且在討論時老師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學生的討論已經偏離或者超出他們現(xiàn)在的學習范圍,此時老師就要給他們一定的引導,讓他們向正確的答案靠攏,通過學生間的激烈討論,問題往往被很快解決,極大的提高了老師的授課效率,比起之前老師一個人在課堂上講,學生在臺下置若罔聞,教學效果要好得多,學生們自己參與到討論當中來,他們對于知識的記憶就會更加深刻,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問題探究活動
應用問題來進行教學是現(xiàn)代課程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并且由于數(shù)學知識考察時的基本形式都是通過數(shù)學題目,所以這種教學方式對于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意義更大。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問題教學法走入了一種誤區(qū),一部分老師將學生題目不會做歸結于他們做的題目不夠多,這就讓學生陷入反復做題的數(shù)學學習誤區(qū),并且由于老師布置習題質量不夠高,問題教學法沒有發(fā)揮預想中的作用。但是學生通過問題探究的確能夠提高他們的思維和解題能力,因此老師需要針對問題教學展開課堂問題探究活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先注重問題的合理設計,問題要貼合課程教學內容,并且要難度適宜,且問題需要對學生能力有針對性的提高,并且問題需要有引導意義,讓學生通過這一道題能夠聯(lián)想到其他的知識,從而做到全面提高學生能力。并且老師的問題形式也可以多樣,不僅僅是在課后作業(yè)中給學生合適的題目,在平常教學中也可以以提問的方式來進行問題教學,每節(jié)課前老師可以針對基礎知識對學生進行提問,課內可以通過課上做一些習題,再結合課后作業(yè)達到復習知識的效果。例如在教授《幾何概形》時,老師可以給學生由易到難布置幾道問題,先針對之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其中還要包括一些這節(jié)課需要教授的新內容,給學生一個引導和鋪墊的作用,讓他們能夠對下一環(huán)節(jié)的知識產生學習興趣,從而積極學習課程知識。
在課堂上實行問題探究活動極大的調動了課堂氛圍,讓課堂不再是以往的死氣沉沉,并且讓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老師在問題探究時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個體化的問題教育,一個班上的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必然不同,有些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并且他們的反應也比較快,老師就可以針對他們提出一些比較難,有一些提高性的題目,通過這些題目來擴展他們的知識面,讓他們的數(shù)學能力得到提升,到如果是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老師在問題設計時要注意多提問一些基礎性問題,讓學生能夠將基礎知識掌握完全,并且老師在布置作業(yè)時也應該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教育,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較大的進步。通過問題教學輔助課程教學的方法,不斷提高高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
三、動手操作活動
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表明了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重要性,人們總是通過自己手動操作一遍才能夠真正的理解知識,語言上的表達由于過于抽象,學生可能一時難以理解,但是如果結合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的實操性,他們就會在以后的數(shù)學學習中更加如魚得水。當他們自己通過動手驗證一些知識,他們就會對這個知識點印象深刻,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
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在進行數(shù)學課程授課時完全沒有讓學生進行實操性的課堂活動,僅僅是先講知識,后進行習題練習,學生對于一些知識都處于懵懂狀態(tài),知識掌握了做題的套路,然后進行生搬硬套,從而讓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非常的模糊。老師要積極開展動手操作活動,一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更好的鞏固學生學習的知識。例如在進行概率題學習時,老師可以對擲骰子題目進行實操性動手活動,老師首先將問題給學生進行敘述,讓他們根據(jù)問題進行擲骰子實驗,從而驗證以前通過數(shù)學方法做出的概率是否正確,當學生通過這種方法將知識進行驗證時,他們就能更立體的理解知識的由來和合理性,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
在數(shù)學課堂中,老師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的課堂活動,并且把數(shù)學知識結合到課堂活動中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老師可以通過構建小組討論活動、問題探究活動、動手操作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將課程知識在活動中得以鞏固,從而使得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趙華麗.高中數(shù)學課堂探究活動的優(yōu)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2]黃蘭妹.高中數(shù)學課堂活動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欽州學院學報,2006(05):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