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明
【摘 要】一直以來,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了很大的地位,同時閱讀在整個語文中也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內容,是整個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為了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得到提高,教師就必須關注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方式,從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策略研究 教學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138
語文閱讀之所以是整個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是因為閱讀是一個綜合性的存在,包括語文教學中的字和詞,也包括各種語文句式。另外,大多文章都是為了表達一個故事或抒發(fā)作者某一時刻的感情,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年齡小,缺乏生活閱歷和情感經歷,在閱讀理解上有很大的困難,為了幫助學生奠定好的閱讀基礎,教師要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弄清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以便在制定教學策略時符合學生的需求。教師在新課改的推動下,要懂得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不好的部分,用新觀念設計教學,明確新時代下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新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習得自主理解閱讀的能力,從而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建立屬于自己的閱讀思維體系。本文在以往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做出了如下的策略研究。
一、教師要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加民主
想要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不一樣的效果,教師首先就要有不一樣的教育觀念,擁有新時代的教育思想。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推崇民主教學,所謂民主,就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主張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將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教學中,這就需要教師有過硬的教學掌控能力,通過一定的教學情節(jié),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使學生充分配合自己的教學。民主化的閱讀教學同時強調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要懂得調節(jié)自己的課程進度,做到松弛有度,在講課時,盡量不要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應該與學生共同討論,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來解決問題。為了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教師還需要與學生打好關系,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改變對教師傳統(tǒng)的看法,不再認為教師就是嚴肅的,難以接近的,也不畏懼和教師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使閱讀教學更加的輕松和有趣。
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就目前來看,由于閱讀在語文教學內容中是很枯燥的一部分,很多學生一提起閱讀就十分畏懼,且在每次語文考試中閱讀都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的分值,且眾多閱讀問題都是需要學生結合全文去理解的。但是,很多學生一遇到閱讀就束手無策,所能取得的分值也是少之又少,以致于長期下來,學生對閱讀就更加的畏懼,沒有什么興趣可言。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語文教師就要以小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幫助他們掌握一些閱讀技巧,形成好的閱讀習慣。比如,在平常上閱讀課前,教師要督促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提前了解文章的大致結構脈絡和故事情節(jié),以便學生在上課時不會摸不著頭腦,從而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形成做筆記的好習慣,將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或者不認識的字用筆記本記下來,以便在課堂上跟教師共同解決,也成為自己聽課的重點。在閱讀課后,學生還要養(yǎng)成復習的好習慣,要深知溫故而知新的重要性,將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內容進行復習和鞏固,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解。
三、教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
閱讀是一個綜合性的內容,學生在閱讀方面想要取得成效,就要掌握多種有效的閱讀方法,在這過程中,教師依然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比如,教師可以教學生目標閱讀法,這種方法無論是在平常的文章理解中還是在考試中都是比較適用的方法,尤其是在考試中,學生可以先看閱讀后面的題目,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自然就能夠抓住閱讀的重點,找到問題的答案。另外,教師還可以教學生快速閱讀法,這種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盡快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大致情況,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一定要注意力集中,才會有所收獲。另外,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要養(yǎng)成記筆記,做標記的好習慣,將自己認為重要的部分勾畫出來,比如一篇文章的中心語。只有掌握了好的閱讀方法,學生在閱讀學習或者在閱讀考試中才會事半功倍,使自己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
四、鼓勵學生閱讀各種書籍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閱讀能力的提高跟學生廣泛閱讀各種書籍是分不開的,只有學生廣泛閱讀,才能形成語感,才能從中獲得更多的閱讀經驗,對學生今后理解文字類的東西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要督促學生廣泛閱讀,鼓勵學生讀各種體裁的文章,但是,在鼓勵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真正的參與閱讀,教師一定要采取措施進行監(jiān)督。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征,選擇適合小學生的書籍并推薦給他們,在學生閱讀之后,組織一個閱讀分享會,讓學生分享自己所閱讀的書籍,并給同學講這本書籍的大致故事。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新穎,還能讓學生感到閱讀的樂趣,在向同學分享的過程中,還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交際能力。
五、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會
語文閱讀是一個理解的過程,也是學生情感體會的過程,想要使學生能與文章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離不開教師對學生情感上的引導。比如,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可以采取情境法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比如“難過”、“快樂”這類的情感,教師可以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去體會自己面臨這件事時的心情,或者讓學生自己講一些開心的事或者難過的事,學生有了情感基礎,在今后的文章理解中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
六、結束語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一個打基礎的最佳時期,而閱讀教學是考驗小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為了今后學生能夠輕松理解文字性內容打基礎的最佳階段,所以,我們教師必須對閱讀教學引起高度重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對小學語文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靈活,教師在此現(xiàn)狀下,更要使自己的教育思想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為了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備有效性,達到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教師要懂得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趣且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只要教師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個性,符合當今教育的要求,相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一定能夠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