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娜
【摘 要】智培兒童是基礎教育中的特殊群體,其由于智力以及生理心理方面發(fā)展的不健全,導致其在受教育方面和普通兒童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需要進行針對性教學。而本文中我就將以一個特殊教育教師的身份,以語文教學為例,實際探究當前教學環(huán)境下我們應該如何做好智培兒童的語文生活化教學工作。
【關鍵詞】培智教育 語文教學 生活化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018
對于我國現(xiàn)存的學校教育形式來說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教育,這里所指的普通教育囊括了我們通常意義上所理解的普通基礎教育以及職業(yè)教育兩種形式,這兩種教育形式都是針對于智力即身心發(fā)育健全的普通學生所設立的,目的在于通過知識的層層深入傳遞,培養(yǎng)學生某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素養(yǎng)和技能,從而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主要的動力支撐;而另一類則是特殊教育,所謂特殊教育即是針對特殊受教育群體所設立的教育形式,本文所要探究的培智教育就是特殊教育眾多呈現(xiàn)形式的一種。
特殊教育所囊括的特殊學生群體通常是身心存在一定缺陷的,所以在受教育過程中需要進行“有區(qū)別”的對待,進而最大限度的補足其某一方面的不足,挖掘出學生某一方面的潛力,最理想的教學成果則是幫助其達到普通學生素養(yǎng)水平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其獨一無二的閃光點。所以相對于執(zhí)教于普通學校教育的教師來說,從事特殊教育職業(yè)的教師所面臨的教學問題往往更多、更復雜,需要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也就更加重大,因此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
語文是學校教育中最為基礎的學科,尤其是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其傳承中華民族母語——漢語以及五千年歷史與文明的重要載體。并且囊括語言和傳統(tǒng)文學的語文學科也是學生眾多學科中基礎最為牢固,積淀最深的一門。所以在培智兒童智力低下,生理及心理發(fā)育普遍存在缺陷的大前提下,語文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在知識傳輸方面的難度相對要小得多。并且語文是一門集工具性和人文性為一體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并且構(gòu)建學生基礎的思維,從而逐步鍛煉并提升智培兒童的生活能力、學習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本文中,我就將站在教師教學的角度,談談在當前經(jīng)濟不斷繁榮,國家各項福利政策普惠萬民,更加重視特殊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應當如何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并以語文的生活化教學為例,談談實際教學開展方面的經(jīng)驗,以期望能夠?qū)ζ渌麖氖绿厥饨逃慕處熖峁┮恍┲桥嘟逃矫娴膯l(fā)和教學靈感。
一、場景化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智培兒童來說,其智力方面存在缺陷,所以在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也就相較于普通學生來說有差異,尤其是對于陌生內(nèi)容容易產(chǎn)生抵觸情緒,對于抽象化的知識難以理解,進而難以建立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我們要將抽象的知識內(nèi)容具象化的呈現(xiàn)出來,通過具體的場景和事物呈現(xiàn),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有一個直觀性的接觸和理解,進而最大限度的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對于智培語文教學來說,最初的教學內(nèi)容通常是認識事物,然后在認識事物的基礎上,開始將事物和抽象的漢字聯(lián)系起來,一步步實現(xiàn)包含字音、字形的學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通常會借助實際的事物或者場景來進行演繹。例如,在學習水果時,我會將具體的水果帶到課堂上,從學生日常常接觸的水果開始,如蘋果,它的形狀、顏色甚至是吃起來的聲音等等,讓學生先了解這種水果,然后再引申到梨、桃子等相似的水果上,引申到對應的漢字上,讓學生從熟悉的事物中逐步過渡到新的事物上,引導學生敞開心扉逐步學會接受新事物,擴大其知識視野。
其次,對于智培兒童來說,相對于普通兒童其注意力更難以集中,對于事物的興趣也更難保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采取游戲的方式來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躍性,維持其精神的集中性。如在認識顏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打地鼠”的方式,隨機抽取不同顏色的彩紙,讓學生互相搶答,通過互動營造一種寬松的氛圍,引導學生放下警戒心,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讓其感受到趣味性,進而激發(fā)其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二、對話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漢語是日常交際的媒介,所以對于智培兒童教學來說,我們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進而培養(yǎng)其生活交際能力。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要做好引導工作,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因為智培兒童本身智力較低,所以情緒感知能力也相對較弱,語言表達和情感輸出能力匱乏,沒有引導就很難與外界正常溝通,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模擬交際場景,引導學生多開口講話,多交流,培養(yǎng)其主動表達的意識和能力。其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通過生活場景的構(gòu)建,引導智培兒童產(chǎn)生“群體”意識,進而激發(fā)起其對外交流和表達的意愿。如構(gòu)建“打電話”的場景,讓學生利用日常用語進行角色扮演,如設定給父母打電話,給朋友打電話等場景,引導學生學會表達關心,表達友好等情緒,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
三、做好德育,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思維
智力方面的缺陷,直接會影響學生在是非對錯方面的判斷,進而形成錯誤的思想認知和行為習慣。所以,語文教師要將文學和生活相結(jié)合,傳遞正能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健康個性和人格的養(yǎng)成。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文學轉(zhuǎn)化為實際生活,將文學中所呈現(xiàn)的真善美更為直觀、具體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尤其是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通過語音、視頻等形式給學生呈現(xiàn)生活化的故事,引導學生感受其中積極地價值觀和正能量。其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學生認知上的“燈塔”,我們可以將樂于助人、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等等一系列的優(yōu)秀精神和正能量通過生活化的場景引入課堂中,如做游戲,排演情景劇等,讓學生在實際行動中親身感受,在游戲玩樂中傳遞生活中的真善美,吸收精神上的正能量,進而成為一個熱愛生活,心向陽光的人。
總之,智培兒童是需要社會特殊關注的群體,其相對于普通學生來說,在智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在知識學習和事物認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也就需要作為特殊教育教師的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付出足夠多的耐心和愛心,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讓每一個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都能得到精神上的引導和心靈上的陶冶,成為一個智力有缺陷,但靈魂飽滿且豐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