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
摘 要:人民幣國際化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世界各國普遍認可并廣泛使用的一種過程。早在幾年前,學術界就提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相關論題,但直到現在,美元在國際貿易中仍擁有主導地位?,F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流通雖已經大大加快,但這并不等于國際化。國際流通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經之路,然而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影響事件,如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一帶一路”倡議等。本文著重探討人民幣國際化的阻礙因素,并基于美國挑起的全球貿易戰(zhàn)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 美國貿易戰(zhàn) 貨幣戰(zhàn)爭 阻礙因素
中圖分類號:F8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0(b)-076-02
1 國際貨幣的發(fā)展歷程概述
國際貨幣的含義有三個方面:一是指流通性,即在國際上有一定的流通度,貨幣得以在國際上流通是一國貨幣國際化的基礎,也可以稱為貨幣的認可程度;二是指以該貨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上各金融機構的投資工具,這主要是與資本市場掛鉤,一國貨幣的國際化程度越高,該國發(fā)生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傳染性越強;三是指在國際貿易中,使用該貨幣的交易達到一定比重。
縱觀全球貨幣體系,歷史上出現了幾次國際貨幣的重大變革。19世紀,歷史上第一個國際貨幣制度誕生,金本位制度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黃金為本位貨幣的制度,黃金作為國際結算貨幣可以自由輸出輸入國境。一戰(zhàn)后,金本位演變?yōu)榻饏R兌本位,黃金依然是國際貨幣體系基礎,而各國紙幣規(guī)定含金量,代替黃金執(zhí)行流通、清算和支付智能。
二戰(zhàn)前,國際貿易體系進入了長達十幾年的混亂時期,形成了英、美、法三國為中心的三大貨幣集團,三大集團以各自國家的貨幣在全球范圍內爭奪國際貨幣金融主導權,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xù)到二戰(zhàn)結束。二戰(zhàn)結束后,美元取代英鎊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導貨幣,塑造了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各國貨幣以美元為中介與黃金掛鉤,出現了諸如特里芬難題的根本缺陷,造成發(fā)達國家貨幣政策溢出效應。直到20世紀70年代,IMF通過《牙買加協(xié)定》,形成了牙買加體系,確定了匯率浮動的合法性,繼續(xù)維持全球多變自由支付原則。但浮動匯率制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混亂和動蕩,匯率投機、套匯等短線交易頻繁,并引發(fā)多次金融危機。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作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四大支付貨幣和第六大外匯交易貨幣的人民幣,其地位雖然已經大大提升,但與中國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還不完全匹配,這使得中國宏觀經濟的發(fā)展受到諸多限制。尤其是自2015年以來全球經濟下行環(huán)境下,美聯儲多次加息以及2018年美國多次貿易加稅使得中國市場遭受很大打擊。因此,擺脫美元主導地位,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對于扭轉當前國際貿易非對稱情況具有重大作用。
2 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因素
2.1 國內因素
靠人不如靠己,人民幣要想走向國際社會也必須從國內抓起,國內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國國際地位的核心指標,也是人民幣在世界市場是否具有權威性的判斷標準,因此政治經濟實力,制造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以及金融市場的深化程度成為影響人民幣走向國際的決定因素,也是能夠自主掌握的影響因素。
政治經濟因素是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基本因素,也是人民幣成功國際化之后能繼續(xù)站穩(wěn)腳跟的關鍵,是必不可少的。在政治因素中,國家主權是政治實力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國際社會,國家主權永遠是一個不能跳過的話題,國家主權也是確保人民幣能夠自主發(fā)行的基本原則。政治因素的另一個表現形式是軍事實力,是指現有武裝部隊規(guī)模和軍事力量的總水平,軍事實力是國家主權的保證,也是人民幣合法自主的保證。經濟因素是與人民幣國際化相掛鉤最好理解的部分,有了經濟的支撐,人民幣在國際市場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效應,才能有更多的國家愿意在國際結算中使用人民幣,經濟因素是人民幣權威地位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在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逐漸取代計劃經濟,人民幣的結算方式也日益重要,并推動經濟增長,加之金融領域的不斷刺激,如此良性循環(huán)。
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二個影響因素是制造業(yè)生產領域的競爭優(yōu)勢,中國在數年前就已經是制造大國,制造大國和制造強國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制造大國講的是量,制造強國是在量的基礎上加入質的保證并輔之以技術創(chuàng)新。談起國產,許多人仍有一些老觀念,認為國產比不上進口,雖然近些年有些改變,如民用互聯網科技方面,但在某些領域,國外廠商仍然壟斷了核心技術,提高了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優(yōu)勢,一旦某個國家的生產品具有競爭優(yōu)勢,其必將加快本國貨幣的流通,為貨幣走向國際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三個因素,涉及金融領域,金融市場是一個特殊的市場,特殊性在于其市場上買賣的商品是貨幣,金融領域的深化與人民幣國際化相關的有政府放寬外匯管制,政府取消對匯率的人為干預,以及金融創(chuàng)新。金融深化旨在穩(wěn)定貨幣的風險,而降低風險的貨幣在國際市場總是樂于被使用的,因此,金融市場深化程度因素通過影響人民幣的風險穩(wěn)定,進而影響人民幣走向國際。
2.2 國際因素
人民幣國際化的國際影響因素主要是指國際政治及貨幣格局,這里主要講美元和歐元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不得不承認,當今的世界,仍是以美國為首的發(fā)達國家主導的世界,國際政治格局雖然出現多極化,但由于各自都為自身的利益,以及實力的不足,不敢于提出新的國際貨幣秩序,在以美國為國際霸主的貨幣政治格局必然產生以美元為主導的貨幣體系。2012年以來,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美國為穩(wěn)定美元的地位而出臺一系列量化寬松的政策,而這些政策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并且美國境內長期的失業(yè)率居高不下。新世界國際貨幣格局的變動都是在巨大的世界動蕩中產生的,即使貨幣格局的變動先于世界格局已然的變動,也將導致一系列沖突。
在當今的國際貨幣市場上,歐元是美元霸主地位的最大挑戰(zhàn),歐元的市場份額與美元勢均力敵。在二元爭霸的國際貨幣市場下,香港首先允許發(fā)行人民幣債券,人民幣正式從國內金融市場逐步轉向國際市場。在香港的金融市場中,人民幣占據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一半,超過了美元的份額,這說明人民幣在香港的金融市場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但是香港畢竟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發(fā)行人民幣,必然會因其管轄所屬,金融市場的導向偏向于人民幣,但是如果放眼國際貨幣,據統(tǒng)計,人民幣無論是在國際貨幣市場還是國際債券市場,其計價結算所占份額尚未超過2%,這無論是與中國的人口或是經濟發(fā)展程度甚至是資本總量相比是完全不匹配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中國支撐人民幣的金融市場還遠遠不夠達到承載國際貨幣運行的高度,在不穩(wěn)定的、高風險的金融市場若要運行國際貨幣的職責,恐怕會產生一系列金融貨幣問題,乃至經濟危機的再次爆發(fā)。因此,在當下的國際貨幣市場中,美元、歐元仍是主導貨幣,人民幣國際化還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2.3 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tǒng)一
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與決定是多種多樣的,但歸根結底,其分類不外乎兩個方面:理論與實踐。理論先于實踐并為實踐服務,同時又因實踐的結果做出權衡調整。在理論層面上,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并用于結算的工具,國際化的貨幣是在此基礎上為了滿足國際貿易發(fā)展的需要而產生的,隨著世界經濟發(fā)展,國際經濟貿易與金融市場的關系不斷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人民幣國際化的決定因素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擴展,而趨向多元化。同時,貨幣國際化的問題也不斷顯現,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并由此產生一系列處理國際貨幣問題的理論。
從實證分析上講,目前國際上的外匯儲備除美元外,主要是以歐元,日元和英鎊為主,強大的經濟體可以為本國貨幣提供堅實的后盾,并為其國際化鋪路架橋。實證分析只對在經濟中發(fā)生的事情,特定經濟現象作出一對一的分析,從分析這些案例中找出方法,而不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在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過程中,應當著手從實證出發(fā),分析結果并總結產生理論,實現理論與實證的統(tǒng)一,這樣才能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3 美國貿易戰(zhàn)給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
貨幣戰(zhàn)爭是國際沖突的另一種形式,無硝煙的戰(zhàn)爭或許更為致命,它的影響可能并不是即時的,但在之后的發(fā)展進程中,往往受限于曾經的一點點妥協(xié)。貨幣戰(zhàn)爭有兩種形態(tài),一種對于其可以操控的貨幣進行排擠,其目的是擴大自身的貨幣影響,或者從中謀取利益。另一種,是新興的貨幣因其影響程度的不斷擴大,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對現有國際主導貨幣帶來沖擊的戰(zhàn)爭。貿易戰(zhàn)是貨幣戰(zhàn)爭的一種體現,中美貿易戰(zhàn)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包括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前者指中美建立貿易關系以來,美國單方面直接向中國發(fā)起貿易戰(zhàn)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進而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如加征關稅遏制中國出口貿易活動等。后者指美國與其他國家發(fā)起貿易戰(zhàn),削弱美元的國際公信力,對于人民幣國際化的間接影響。
人民幣的國際化問題觸及美國的根本利益,因此,歸根結底還是中美兩國關系的問題,縱觀近代歷史,中國與美國的關系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即使是建交,也是為了滿足雙邊利益的需要,在這種近似敵對的狀態(tài)下,美國對中國的經濟一直采取遏制的對策。數據顯示,美國58%的電信設備和電子產品來自中國,40%的紡織服飾和鞋類、木材和家具從中國進口,可以預見,對占比如此之高的進口產品征收關稅,最終會推升美國的通貨膨脹,并放緩其經濟增速。而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較好,經濟穩(wěn)健增長,股市受挫反而降低了資本市場的風險,資本市場的積極因素也不斷涌現。
另外,美國與歐盟的鋼鋁貿易戰(zhàn)打響,并對包括日本、英國、加拿大等在內的發(fā)達國家的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直接導致美國鋼材價格大漲40%,引起了民眾對美國政府政策的強烈不滿,加之美國不斷退出國際協(xié)議,如《巴黎公約》《伊核協(xié)議》,激化了國際矛盾,美國的國際公信力在下降,國際上討伐美國政府的聲音也不斷涌現。這雖然沒有撼動美元作為國際主導貨幣的地位,但大大降低全球投資者對美元的預期,這對于人民幣走向國際是一個機遇。中國政府應積極把握這一歷史性機遇,增強民眾信心,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4 結語
前面通過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雖然人民幣的國際化腳步正在不斷加快,但在這一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對人民幣國際化的風險與考驗。首當其沖的便是國內金融市場發(fā)展程度低,金融市場的發(fā)展程度成了限制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瓶頸,一旦資本賬戶對外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將很難抵御來自國外的沖擊。國內宏觀監(jiān)管審慎機制不健全也使人民幣國際化難以維持市場的穩(wěn)定與安全,一旦國際貨幣市場積累的不穩(wěn)定因素爆發(fā),對于脆弱的國內監(jiān)管體系來說,恐怕將難以為繼。因此,人民幣國際化不僅僅是貨幣領域的問題,還需要綜合考慮金融市場,監(jiān)管體系,經濟水平乃至綜合國力和國家主權。
參考文獻
[1] 沙文兵,劉紅忠.人民幣國際化、匯率變動與匯率預期[J].國際金融研究,2014(8).
[2] 梁中華,余淼杰.人民幣升值與中國出口企業(yè)盈利能力——基于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14(7).
[3] 李建軍,甄峰,崔西強.人民幣國際化發(fā)展現狀、程度測度及展望評估[J].國際金融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