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振
蘇東坡偉大,還是李白偉大
剛才主持人對我的介紹,我不知道是詩還是廣告。你們說,當面聽人家說好話,是不是應該表現(xiàn)出某種羞答答的表情?
(學生答:不用哦)但是,我覺得我感到臉上有點發(fā)熱了。我特別不認同她的一句話,你們猜猜是哪一句話?(學生笑)她說我“八十高齡”。(學生大笑)你們看我像八十歲嗎?(學生笑答:不像)像十八嗎?(學生笑答:像)我覺得也像也不像。實際上我是九九八十一,已經不止八十高齡了。(掌聲)但是,那是九九相乘,如果是兩個九相加呢,二九十八。怪不得你們看我像十八歲,容光煥發(fā),有童顏而無鶴發(fā),是不是?(同學鼓掌)我好多同學已經去上帝那里吃糖果了,有的都走不動了,有的耳朵聾了,我還被你們弄來享受你們的掌聲和笑聲哈??匆娔銈兦啻簾òl(fā)的臉龐,就想起我當大學生的時候,聽報告,懷著比課堂更高的期待,在課堂上聽膩了一本正經的話,總想聽到一些聞所未聞的怪論、歪論,沖擊大腦。
我之所以愿意到你們這里來,就是因為心里有一些怪論,不知道是不是不同凡響,反正是有一種不平則鳴的沖動。
主要是啊,經常為蘇東坡感到委屈,想為他鳴不平。
中國的古典詩歌實在是中國的驕傲啊,上千年前的作品,現(xiàn)在讀起來,居然好像墨跡未干,還很鮮活;而且,老少咸宜,雅俗共賞,膾炙人口,心中潛在的情感常常被它點醒。成年人,脫口念上幾句,增添情采和文采,連牙牙學語的孩子都能背誦許多杰作。這在中國司空見慣,但是,和歐美人一比,就很了不起。20世紀90年代,我在美國南俄勒岡州的阿希蘭,那是個英倫風格的小鎮(zhèn),每年有莎士比亞節(jié),但是,就是大學生,不要說背誦,有閱讀興趣的也鳳毛麟角。我曾經去聽一場莎士比亞的詩歌朗誦會,就是穿上莎士比亞時代的服裝,聽眾只有二十幾個,多數(shù)還是退休者。
一講到中國古詩詞,就想到偉大詩人李白、杜甫,其實,王維也挺偉大啊。他的古風歌行、律詩、絕句都相當精絕,許多詩作,不亞于李杜??蜌庖稽c說,各領風騷;嚴格一點說,有的還比李杜強?!对娊洝窌r代,就強調情動于衷,講究激情,但是,王維卻寫了許多物我一如、無動于衷的禪宗詩風,開辟了一個流派。他后期的詩,有仙氣,但沒有像李白被稱為“詩仙”,也沒有像杜甫那樣被稱為“詩圣”,原因可能是為人不夠理想,大節(jié)有虧。安祿山攻破長安,他接受了偽官,就像周作人那樣,當了漢奸(后來找了個很勉強的理由,赦免了他)。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也很了不起,是中國古典敘事的瑰寶。但是他的全部詩作,稀松平淡的也不少,渺小的也不罕見,例如歌頌他的小妾“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贊美女性的肉體,就不夠高雅,不過廣州人很奇怪,居然把他們的標志性建筑,叫作“小蠻腰”??偟恼f來,白居易不但在思想上,而且在藝術上和“詩仙”“詩圣”沒法比肩,很難談得上偉大。
在中國古典詩歌史上,只有一個人能和李杜有得一比,那就是蘇東坡。他真是偉大,甚至比李杜還偉大,可就是沒人講他偉大。今天我要來發(fā)一點狂論,用蘇東坡的話來說,那就是“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其實,蘇軾寫這首詞的時候在山東密州當行政長官,那時他還不滿40歲,38歲吧。按今天的標準來說,應該是青年,居然敢稱老夫。這也許是宋朝的風氣,年紀稍大一點,稱老就容易受人尊重。歐陽修才40歲左右,就自稱醉翁。當然,那時人的壽命比較短,據學者研究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秦漢時20歲;東漢22歲,唐朝27歲,宋朝平均壽命才30歲,歷代皇帝的平均壽命,也才39.2歲。(數(shù)據來自1996年第5期《生命與災禍》中林萬孝的《我國歷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一文。文章因為加密,網上看不到全文。)平均壽命這么低,有一種說法,原因是兒童死亡率高。如果不計兒童死亡率,則宋時平均年齡為五十多歲。
蘇東坡接近40歲和號稱萬歲爺?shù)钠骄挲g差不多,那當然是可以自稱老夫的,我今年擁有蘇東坡兩倍以上的年齡,更有資格倚老賣老,“聊發(fā)老年狂”。
蘇東坡的才情、豪邁、瀟灑、浪漫,可與李白相比,但是他有超越李白的強項,那就是學問。李白有天才,蘇東坡也有天才,但是李白沒有學問,蘇東坡有。蘇東坡做的那些策論如論先秦六國之敗、諸葛亮為政之失等雄文,皆是俯視千載,驅遣經史,筆陣橫掃,情思奔瀉,針砭時敝,規(guī)制國運,富鐵肩道義之雄風,有倒流三峽之詞采。這是李杜望塵莫及的。他在流放的時候研究《論語》,著有《論語說》五卷。《論語》是語錄、對話,蘇東坡在邏輯上把它系統(tǒng)化了。按余秋雨的研究,說是到了朱熹那個時代,《論語》才系統(tǒng)化了的,蘇東坡早過朱熹差不多一百年。他還研究《易經》,著有《易傳》九卷。《易經》那多難懂啊,簡直是天書,李白肯定沒有耐心做這樣的學問。
最關鍵的是,蘇東坡還是個政治家,大政治家,李白、杜甫連小政治家都不是。雖然杜甫誠心誠意想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他的政治理想,叫“致君堯舜上”,如果得到重用,能使皇帝超越堯舜的水平,“再使風俗淳”,使得黎民百姓的道德、精神境界高度純凈。杜甫不能成為政治家,有一個原因,他不會考試!考了兩次都失敗了!他自己公開說過:“忤下考功第,獨辭京尹堂。”(《壯游》)和他差不多同時的,賈至、李頎、李華等人都考上了??疾簧暇筒豢剂?。39歲還獻了《三大禮賦》歌頌皇帝圣明,唐明皇讓他試了一下文章,給了他一個小官:京兆府兵曹參軍。《新唐書·職官志》說:“兵曹參軍事各一人,正九品上。”九品,是個芝麻小官。安史之亂,皇帝逃到甘肅靈武,他追過去盡忠,連一個非常小的官都不會做,還不識時務。他的朋友書呆子房琯打了敗仗,杜甫傻乎乎去為他辯護,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李白一直沒有參加科舉考試有一種可能是,他不是官宦出身,也不是農民出身,而是商人后代,工商雜類,無與仕伍,沒有資格參加科舉。他就不走這條高考的獨木橋,干脆寫詩營造名聲,再通過某種門路,直接讓皇帝賞識。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才氣太大,不拘一格,考試的種種規(guī)格他受不了。
蘇東坡之所以能夠成為政治家,后來還那么有名,虧得科舉這道門檻。歷代科舉,錄取率是很低的,難度是很大的,孟郊考了多次,窮到把家具都賣了(借車載家具,家具少于車),到五十多歲,才考中進士,才寫出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而蘇東坡一考就中,才21歲,而且是兄弟兩個一起考中。當時的考試程序相當復雜,先是開封府考一場,及格了,還不算數(shù)。第二年正月,禮部復試,又及格了,還不算。最后由皇帝殿試,從21歲考到22歲,和他19歲的弟弟同時進士及第,這在當時被傳為美談。
我們現(xiàn)在講素質教育,他素質又好,應試也行。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不要老是埋怨高考太刁難。
我年輕的時候素質大概也不錯,(同學笑)那是20世紀50年代。我也很會應試,我本來對數(shù)理化有點興趣,但不是特別有興趣,我更喜歡文學。當時我們備考文理不分,我偏文科,可毛主席號召全面發(fā)展,我是共青團員,我不能不響應偉大領袖的號召,多多少少上點心,考試往往就有靈感,常?;斓酵玫姆謹?shù),好像到了奧林匹克賽場上,能夠超常發(fā)揮。當然,毛主席也不知道我在混分數(shù)。(同學笑)有個女同學說我是“考試機器”,看見我眼睛都有點發(fā)亮,挺漂亮的,可惜當時,我沒有感覺,因為我是團員,原來叫作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那年改成共產主義青年團,我都宣過誓,要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而奮斗。共產主義還沒有實現(xiàn),就想著個人幸福,太可恥了。(學生鼓掌,大笑)等到上了大學想起那美麗形象,可是為時已晚。人家寫給我的信上說,你太驕傲了。我實在是太冤枉了,那時,還有一個原因,突然出了一套《東坡樂府》,線裝的,沒有注解,但是,我一看就著迷了,還找字典查不認識的字,把課外時間都全部奉獻,數(shù)學作業(yè)兩個月不交,(同學大笑)那個女同學發(fā)亮的眼光,當然不如莎士比亞筆下的朱麗葉。(同學大笑,鼓掌)回想50年代真是比較自由,老師也不管,期中考試57分。媽媽也不聞不問,老師很疼我,寬容得很,把我叫到講臺前,就說了一句:“你怎么搞的?”行了,我心里有數(shù)了,怎么辦?我把《東坡樂府》放一放,努力兩三個禮拜,好,下一次考試,89分,好了,夠了!沒有必要考太多分!分數(shù)又不能吃!
(同學大笑,鼓掌)太多了,還妨礙我看蘇東坡,浪費生命。因為沒有把生命浪費在考試上,我后來,托蘇東坡在天之靈,一不小心,考取了北大。(同學大笑,熱烈鼓掌)因為這一點,我特別感激蘇軾兄弟,在應試和素質統(tǒng)一這一點上,我們應該是遙遙相對,息息相通的。(同學大笑)
李白和杜甫在應試這一點上,就不行了,都沒有文憑,不如蘇東坡,不如諸位,甚至不如我。(學生大笑,鼓掌)李白和我都是把生命奉獻給詩,這一點是相同的,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他老有一種大政治家的幻覺,說自己“奮其智能,愿為輔弼”,把全部智慧和能耐發(fā)揮出來,可以當宰相。我就沒有這種雄心大志,我在中學里,最大的官,就是小班學習委員,(同學大笑)連當學生會主席的野心都沒有。當然,我不如李白有心機。他通過某種后門,據說玉真公主,還有他的道士朋友吳筠進入最高權力中心,得到了皇帝的欣賞,可以發(fā)揮他的“智能”了吧?可是呢,他對官場明規(guī)則、潛規(guī)則一竅不通,極端的自由散漫。當時杜甫就寫他“李白斗酒詩百篇”,這顯然夸張,至今李白留下來的詩大約是九百多首,如果按杜甫的說法,就是李白喝了九大杯酒的結果。但是,詩是想象的,是有權夸張的。但是杜甫又是很現(xiàn)實的,接著說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你要當宰相,皇帝請你去議事,你說不行,你要睡大覺,我是酒界的仙人,這怎么成?當然,后世有人同情他,說他得罪了權貴,小說家演繹,什么高力士脫靴啦,楊貴妃捧硯啦,不太可靠。事實上,李白是有點俗氣的,現(xiàn)在《唐詩三百首》中還有他吹捧楊貴妃的詩《清平樂》三首。說她是生活在王母娘娘群玉山頭,美麗得如瑤臺月下仙子。(“若非群玉山頭見,定向瑤臺月下逢?!保┻€有什么“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這顯然牽涉到性事,將之詩化,是不是很肉麻?何況那時楊貴妃民憤很大,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唐明皇出逃,半路上,兵諫,不把楊玉環(huán)殺了,就不干了。歌頌她,應該是李白的最大敗筆,人生的最大污點。就藝術水準而言,所用語言,大抵也是套話,陳詞濫調,二流半水平。但是,《唐詩三百首》的編者,那個蘅塘退士,居然把它當作杰作選進去了。他在藝術鑒賞上,說得好聽一點,是看走眼了,不好聽,就是糊涂油蒙了心!
后來,唐明皇覺得李白根本沒有什么政治才能,就很客氣地“賜金放還”,送了點錢讓他走。他就索性游山玩水,求仙問道,“五岳求仙不辭遠”(《廬山謠寄盧侍御舟》),可實際上是不甘寂寞的。等到安史之亂發(fā)生,新接位的皇帝肅宗李亨,讓他的兄弟永王李磷在東南這一代鞏固后方。這位李磷呢,可能有點雄心,也許是野心,就擴大地盤,招兵買馬,無非是大展宏圖吧。抓槍桿子不夠,還要抓一下筆桿子,擴大社會心理認同感。正好李白就在附近(廬山),把他請去了,其實把他當花瓶,清客。李白卻興奮起來,就歌頌李磷,(《永王東巡歌》一寫就是十一首?;孟刖透蛎浟?,說是“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你是要用我,我是謝安吶,隨便下下棋談談天,苻堅的大軍就望風披靡啦。李白本來想象自己是政治家,現(xiàn)在又變成軍事家了。這樣吹吹就算了,但是,他實在是頭腦發(fā)熱,連話語都犯了原則上的錯誤:“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稱永王為王,可以,但是稱他為“君”,這個問題就比較大。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永王成了君,把北方的真命天子往哪兒放?連起碼的政治常識都沒有,還想吃政治飯!北方的皇帝老哥,本來就擔心老弟在南方這塊富饒而未經戰(zhàn)亂的土地上坐大,功高震主,尾大不掉,就找了一個借口,派一個大將去把他消滅。討伐永王磷可能是個冤案?!杜f唐書》卷十《肅宗本紀》至德元載十二月:“甲辰(二十五日),江陵大都督府永王磷擅領舟師下廣陵。”他是江陵大都督,當然有權下江陵,說他“擅領”是沒有理由的?!杜f唐書》卷一百七《永王磷傳》:“十二月,擅領舟師東下,甲仗五千人趨廣陵……磷雖有窺江左之心,而未露其事?!笨梢姴]有確切的證據說明他有謀反之意。派的誰呢?也是個著名詩人——高適。(《舊唐書》卷一百一十一《高適傳》:“上奇其對,以適兼御史大夫、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jié)度使。詔與江東節(jié)度來瑱率本部兵平江淮之亂,會于安州。師將渡而永王敗,乃招季廣琛于歷陽?!庇衷疲骸拔催^淮,先與將校書,使絕永王,各求自白?!保┻@個人詩寫得不如李白,打仗可比李白強多了。三下五除二,永王磷逃到嶺南死于非命。李白就當了俘虜。這下可慘啦。下了江西潯陽監(jiān)獄,罪名屬于謀反的性質,要殺頭的。幸虧當時掌握軍權的宋若思欣賞他,保他,優(yōu)待他。但是,死罪可恕,活罪難饒,就判了個流放夜郎。為什么是夜郎?不是有個諺語“夜郎自大”嗎?典出《史記·西南夷列傳》,這在唐代文人中應該是常識。(“滇王與漢使者言日:‘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你不是會吹嗎?那就到那個最會吹的地方去PK吧。李白這時不僅政治上犯罪,而且道德上破產,在士大夫中絕對孤立,杜甫在懷念他的詩里說“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不見》),整個中國除了杜甫,沒有一個人同情他。
流放是個什么罪名?隋唐時期,答、杖、徒、流、死五刑制正式確立,流放僅次于死刑。雖然不像“笞”“杖”那樣要打爛屁股,但是,要被押解到邊遠地方去勞改。流放的遠近,按照罪行的輕重劃分,以首都長安為起點,分為三千里、兩干五百里和兩千里三等。到達流放地后還要自己種一年田。除非得到皇帝的赦免,終身不得返鄉(xiāng),妻妾必須要跟隨。但是,李白流放時,有沒有小老婆,似乎是沒有。不過他結過幾次婚,現(xiàn)任太太沒有隨行。李白有寫給她的詩說“南來不見豫章書”(《南流夜郎寄內》),說明太太還留在南昌。有一種可能,戰(zhàn)亂時期,綱紀廢弛,又是著名大詩人,官方睜一眼閉一眼了。
偉大詩人,本來心雄萬夫,當不成大軍事家、政治家,求仙學道,弄個長生不老也不錯啊,可是到頭來,落得個勞改犯的下場。我才疏學淺,沒有研究過唐朝流放犯的具體待遇,是不是像《水滸》中的林沖、宋江那樣臉上刺字?那種制度還沒有形成。至于夜郎,現(xiàn)在學者有爭議,按司馬遷說,是在云南,也有學者說在貴州遵義附近:銅梓,還有說在湖南西部。反正是兩三千里之外啊。李白后來夸張地說:“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這么遠的地方,可不是旅游,騎馬、乘車是不可能的,官路驛道還好,可是有些地方是沒有官路的,免不了翻山越嶺,也有些連腳都難走的路。當然,有時也走水路,從江西逆長江而上,李白《上三峽》中有云:“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崩畎椎靡鈺r寫到生命苦短,也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邁,這次長江航行不但沒有了奔流到海的氣勢,相反有一種度日如年的哀痛:“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蔽樽玉愠鎏映^昭關,一夜愁白了頭發(fā),那是傳說,李白這下子,可真正體會到了三夜就白頭的煎熬。這樣痛徹骨髓的絕望感使李白失去了一貫的浪漫。想想看,他已經58歲了,身份是個老囚徒,律令規(guī)定是要戴上某種刑具的,是不是像京戲里那樣戴上枷鎖?不過京戲里的枷鎖是道具,很輕的,囚犯的枷鎖可能是有相當分量的。是不是要像林沖那樣受到解差的虐待?無從查考了,但是沿途的餐飲住宿都要自己支付。沒有銀子,官家墊付,到了流放地官家分發(fā)農具、種子、牛羊等,一年后償還,還要給國家繳納稅賦!
我們的浪漫詩人,當年賀知章在長安一見他就說他是天上謫仙人,這是天上下凡的,他自己也常常在詩里面飄飄欲仙,連皇帝的召見都要搭架子,居然弄到戴著刑具徒步千里的程度,可真是海船翻到陰溝里了?!鞍退隹杀M,青天無到時?!绷鞣欧傅目嗳兆訋缀跏菦]有盡頭的。他嘆息收不到太太家書的時候,那是乾元二年二月,公元759年,安史之亂第四年,《大唐詔令集》卷八四(《以春令減降囚徒制》載:“其天下見禁囚徒死罪從流,流罪以下全免?!崩畎状筮\亨通,流放犯全部赦免。但是,這時交通不便,赦書還沒有到達,老人家,還要徒步走幾百里的冤枉路。皇帝為什么大赦呢?關中大旱。李亨可能覺得老天對我有意見了,做事情太過分了。這就是李白后來在詩中所說的“五色云間鵲,飛鳴天上來。傳聞赦書至,卻放夜郎回”(《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天才詩人李白的命運戲劇性太強了。真是樂極生悲,否極泰來,一會兒被命運寵愛,一會兒又被命運懲罰,噩運壞到極點突然好運從天而降。李白逆來順受,連苦笑都沒有學會,就時來運轉了。真心的大笑本來是不用學的,但是,他畢竟老了,不會像當年得到皇帝詔命的時候那樣“仰天大笑出門去”,但是,寫了《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政治上、道德上的壓力一下子解除了,政策落實了,恢復了自由身。同樣是舟行,完全沒有了“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的悲苦。那兩岸的猿聲,本來在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是“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這時,卻不但一點悲涼之感都沒有,相反把李白陶醉得忘記了千里之遙、崇山之險,歸心似箭的軀體,變成了輕舟飛越萬山。這首詩被后世的詩評家認為可以列入唐人七絕“壓卷”之作。到湖南岳陽樓的時候,又寫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這個人連勞改犯的心靈傷痕一點也沒有留下,一下子又飄飄欲仙了。我也說不清,他是太孩子氣了,太可愛了,還是太健忘,太可恨了,用福州話說,就是太沒心沒肺了。雖然如此,由于流放路上的折磨,元氣大傷,剩下的壽命不過兩三年了。
從氣質上看,他就不是政治家的料,可是蘇東坡是政治家。
蘇東坡有過政治實踐,一度掌握過中央的相當權力,對國家有擔當,有政治主張,大義凜然。作為一個正直的政治家,他的人格是很有光彩的,堅持自己的觀念,不顧安危。王安石變法,當然是對的,但是搞得太猛,吏治太腐敗,好事變成了壞事。比如說有一種叫“方田均稅法”,土地多交的稅少,土地少的反而多了。王安石提出,重新丈量一下,田多多交,田少少交。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丈量的人收了賄賂,地主的田變少了,農民的田變多了,農民就非常惱火。好多人咒罵王安石,在家里點了香詛咒,但愿他早死。在這種情況下,蘇東坡就變成了反對派。雖然他和王安石互相欣賞,但是互相爭辯,毫不容情。對于變法,他曾經多次上書批評皇帝,小而至于宮中節(jié)日購燈與民爭利,皇帝聽從了;大而至于變法,作《上神宗皇帝書》不過癮,又來個《再上神宗皇帝書》,其中有這樣的語言:“今日之政,小用則小敗,大用則大敗,若力行不已,則亂亡隨之?!保ā稏|坡全集》,《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北宋建隆至靖康,卷五十一)
這樣的行文,雖然是在盡爭諫之責,但是,意氣用事,情緒化也躍然紙上。厲行變法的神宗居然沒有龍顏大怒,實在是夠寬容,但是,內心的不快也是可以想象的。
有一次他主持科舉,有一個我們福建邵武的考生阿諛變法,呂惠卿(王安石的手下,一個品質惡劣的小人)把他弄成第一名,蘇東坡堅決反對,殿試最后皇帝拍板。他認為這是原則問題,評價準則應該批評時政,這個考生阿諛逢迎,將敗壞科場風氣?;实鄱?,無法改變。他沒有像杜甫那樣,去歌頌皇帝寫什么(《三大禮賦》,而是寫一篇同題而唱反調的文章《擬進士對御試策》,抨擊時政,把當時轟轟烈烈的變法比喻為“乘輕車,馭駿馬,冒險夜行,而仆夫又從后鞭之”,這等于說皇帝推行新政無異于盲人瞎馬。
作為考官,居然這樣放肆,個性太張揚了,太任性了,也許還太天真了。這樣得罪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并不是個別的,但是,確系中華文化精神的精華所在。在皇帝專制絕對化的傳統(tǒng)下,這樣犯顏直諫,不但政治前途危險,而且也有生命危險。但是,就是在君權天授的體制下,中國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孕育出了成仁取義的豪杰,前赴后繼,不亞于西方的布魯諾,在羅馬鮮花廣場,反抗“地心說”,在火刑中獻身。
當然反對派中也有正派人,如王安石不理解他的思想,破壞他的任命,但是,對他的人格學問還是很尊重的。而且他有政績,在蘇州留下了蘇堤,千年以后,蘇堤還是著名的人文景觀。在徐州救水災,親臨第一線,置安危于不顧。遭難時,許多老百姓為他焚香祈禱,朋友冒著風險上書解救,遭到懲罰。連司馬光都被罰了三十斤銅。
皇帝雖然開明,欣賞他,可他老是觸犯龍顏,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皇帝容忍度降低了。這一切,都為他后來遭到流放聚結著危機。加上有小人從中搗鬼,抓住了他寫的一些詩,說是他毀謗圣上,皇上頂不住,就治他的罪了,流放了,和李白差不多了。
我們待會兒再說。
除此以外,蘇軾超過李白、杜甫,他還是一個散文家。他的散文可分為兩類,一是,思想性很深邃的策論和史論,二是藝術性的散文。他在中國散文史上是有地位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當年進京殿試,副試官是梅堯臣,一看蘇軾文章就激賞不已,呈主考官歐陽修,歐陽修更是覺得蘇軾既有儒家風范,又有個性鋒芒,語意敦厚樸實,頗有古文大家氣度。宋仁宗看了他的文章,曾經對皇后說,我為子孫得了兩個太平宰相。歐陽修后來看了他的書信,說:“讀軾書,不覺得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此人,讓出一頭地也。”還說:“更三十年,無人道著我也?!?/p>
你們都讀過他的《記承天寺夜游》,才一百個字不到,就寫出竹柏之影如藻荇,乃月色積水空明之效果,而欣賞竹柏之影,又是心靈閑適的效果,全篇都是散文句,好像隨意得很,卻成為經典。不像李白《春日宴桃李園序》那樣用了那么多的駢句,擺足了做文章的架勢。他的《石鐘山記》,不像李白僅僅是游山玩水而已,而是上升到智性,批評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有無”的權威共識。
他還是一個散文理論家,他的理論千年以后還很經典,寫散文要怎么樣才好?“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保ā洞鹬x民師書》)他又是大書法家,我特地跑到赤壁去看了他手書的《赤壁懷古》,還在前面自拍,意在把那百分之一秒的微笑,刻在時間的唇上。很可惜由于技術不行,沒拍好,打開給你們開開眼界。反正我不懂書法,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反正我這個人是真的。嘿嘿。(同學大笑)
他還是個畫家,大畫家,畫竹是很有名的。特別善于墨竹。畫家文與可,在京都是他的同事兼朋友。大畫家米芾在他流放時專門來訪問他。更可貴的是,他還是繪畫理論家。他還發(fā)展出一種畫論,反對形似,說:“作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笨偨Y了中國文人寫意畫,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他還提出詩畫合一的理論,本來畫是畫,詩是詩,是吧?但是他在《書摩詰(藍關煙雨圖>》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保|坡題跋)這是說,詩與畫的好處在皆長于視覺意象。他更杰出的貢獻在于把詩寫到畫里去。西方的油畫家,一般不是詩人,絕對不會把詩寫到畫里去的,但是,中國大概從魏晉以來,就有詩書畫合一的傳統(tǒng)。因為西方寫字用鵝毛,畫畫用刷子,鵝毛根本醮不動油漆。中國人畫畫、寫字、寫詩都用軟軟的毛筆,醮的都是墨水,自然而然,漸漸就把字寫到畫里去了,起初還是補充些年月之類,后來就把畫里表達不盡的意味用詩寫到畫上去。本來詩是畫的附屬品,到了蘇東坡手里,居然詩比畫還精彩。最著名的是他題在朋友慧崇和尚《春江曉景》上的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比缃窕鄢绲漠嬕呀洷粫r間淘汰了,蘇軾的題畫詩卻千年不朽,其中的“春江水暖鴨先知”,膾炙人口,成了哲理性的格言。
蘇軾敢于把詩寫到畫里去,可能與他還是一個書法家有關系。
蘇軾的詩畫合一論是很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沒有中國文化底蘊是看不懂的。20世紀90年代,我在華盛頓參觀美術館的中國館,有好多中國畫,一個中國教授帶著兒子去看畫,那個孩子已經美國化了,就說:“怎么搞的,畫里面怎么有好多字寫進去了?”父親就講:“這是詩啊?!薄斑@不是把畫給破壞了嗎?”爸爸就講了半天,孩子還是莫名其妙。我就插了一句,這不是“破壞”,而是中國人跨文體的獨創(chuàng)。宗白華先生有過評價,在畫幅上題詩、寫字,藉書法以點醒畫中的詩意。中國詩書畫統(tǒng)一,舉世無雙。發(fā)展到鄭板橋畫竹,用草書的筆法畫竹竿,隸書的筆法寫竹葉。有時,詩句占據了畫面很大空間,并不破壞寫意的畫境,在西洋畫上不管是寫實的,還是抽象的,題上詩句,肯定不倫不類,破壞幻境?!咀谙壬脑捠沁@樣的:“在畫幅上題詩、寫字,藉書法以點醒畫中的筆法,藉詩句以襯出畫中意境,而并不覺其破壞畫景(在西洋畫上題句即破壞其寫實幻境),這又是中國畫可注意的特色?!保ā墩撝形鳟嫹ǖ臏Y源與基礎》,《美學與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152頁)】
他還是一個哲學家,他研究過佛學,研究過道家,把儒家的入世思想、道家的順道無為、佛家的出世思想能融為一體。所以從文化素質上來講,他是中國文化更全面的代表。
說了這么多,差一點忘記了,蘇東坡還是個美食家。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上有貢獻,他推廣的東坡肉,至今還是一道名菜。(學生哄堂大笑)這一點李白不可望其項背。李白只會夸耀他飲食有多豪華:“金樽美酒斗十干,玉盤珍饈值萬錢。”(《行路難》)這沒有什么,無非就是錢多。明顯有詩的夸張,還是從曹植的“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干”(《名都篇》)中套來的。蘇東坡流放到海南島蠻荒之地隨遇而安,享受特產:“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边@可真是叫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了。諸位,請設想一下,一斤荔枝大約是五十顆吧,三百顆,是多少?六斤。你們能吃得下嗎?福建莆田是產荔枝的,那里的人吃荔枝超過半斤,就要流鼻血的。蘇東坡寫自己貪吃的一句詩,增加了荔枝的文化含量。不過可惜的是,現(xiàn)在產荔枝的地方,不拿它當文化,而是拿它當廣告。最明顯的是,把它和楊貴妃弄到一起,用李商隱的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提高商品價值。不知別人怎么樣,反正我的感覺是,斯文掃地。
他實在是太有才了,文化成就太全面了。宋朝近三百年的詩史中,他的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他的散文與一代文宗歐陽修并稱“歐蘇”,他的書法,是“蘇黃米蔡”宋四家之首。其書用墨豐腴,輕重錯落,大小懸殊,天真嫵媚。黃庭堅在《山谷集》中說:“本朝善書者當推(蘇)為第一?!倍鸥φf李白“斗酒詩百篇”,我是不太相信的,但是,蘇東坡喝醉了稍稍醒來就索取文房四寶,寫他的“醉書”。我曾經跑赤壁去,看那石頭上他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后面就有他自述是醉書。這個書法大師,真是太浪漫了,和陶淵明喝醉了以后,隨便寫下詩句,等到酒醒了,再編輯一下,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文化到了宋朝,經兩三千年的積累,達到高度興盛。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年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敝T位,我引用這位大師的話,是要提醒大家,宋朝雖然武功不強,不如唐朝,但是文化卻超越了唐朝。宋朝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高峰,和蘇東坡同時,文化天宇上可謂星漢燦爛,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梅堯臣、米芾、文與可,每一個都發(fā)出不朽的光華,在繁星爭輝的天空,蘇東坡這顆星是特別奪目的,他的文化成就,是全方位的,他的光華是赤紅黃綠青藍紫,是彩虹式的。
但是,諸位請注意,每逢我說“但是”的時候,往往是特別重要的,因為我獨特的見解,我的老年狂,往往就在“但是”之后,而不是在“但是”之前。
但是,回到“但是”上,光有這些,他還很難稱得上偉大,他最了不起的是把這多方面的文化素養(yǎng),詩情畫意,人格精神,道家、佛家和儒家的哲學修養(yǎng),還有他的天才,集中到一個焦點上,凝聚在他的詞里面。如果沒有在詞的藝術上的貢獻,蘇東坡就不是蘇東坡了!正是在詞里,凝聚了他偉大的氣節(jié)、人格的精華,中國文化全面性天才,讓一千多年后的我們享受到和他零距離的精彩。
但是,我又要“但是”了。他并不是一開始就寫詞的,現(xiàn)在的史料證明,他是在當了杭州通判以后,才開始填詞的。但是,請允許我再“但是”一回,他開始的詞寫得不太出色。光憑這個時期的詞,他還只是一個比較不錯的詞人,但是還不能成為偉大詞人,他要成為偉大詞人,光靠他自己天生的才氣不行,光靠他自己用功還不行,還要一個條件,那就是讓他遭遇一回大難,把他折磨個半死,讓他從一個有作為的清官,一個曠世才子,像李白一樣被流放,沒有房子住,甚至餓肚子。只有這樣折磨他一番,他的全部天才,才能從逞才使氣的放浪形骸中解放出來,在藝術上、在思想上得到偉大的升華。
這是蘇東坡的不幸,可卻是中國文化的大幸。嚴峻的苦難造成了最燦爛的輝煌,這是歷史的規(guī)律嗎?不一定的,李白遭難以后所寫的作品并不比遭難以前好。
而他是在災難中,以宏大的氣度把詞的視野解放了,把它帶到時代的江河、生命的原野,以一股氣貫長虹的浩然之氣,橫掃了詞壇,他為詞壇開疆拓土,他自己可能也沒有想到,就這樣,日后被奉為一代豪放詞宗,成為這個領域里的無冕之王。他不會打仗,宋代會打仗的文士不多,但是,居然有一個“氣吞萬里如虎”的將軍成為他的追隨者,那就是辛棄疾。中國詞壇上,蘇辛珠聯(lián)璧合,藝術上的成就堪與李杜爭光。
如果沒有詞,沒有跟詞相結合的賦,哪怕他是一個政治家,也沒有什么特別了不起。在中國歷史上,這樣大義凜然、不要命的、舍生取義的政治家,通曉儒家、道家、佛家哲學的學者多了去了。他的繪畫、書法在中國美術史上,算不上第一流的。正是他把詞帶到中國文化史的昆侖之峰,正是由于在昆侖之峰,他的散文、書法、繪畫,他的文論、畫論,他的哲學,甚至于他的人格,才變得更重要,閃現(xiàn)出偉大的、奪目的虹彩。
但是,這是最后一個“但是”,要真正理解他的偉大貢獻,我們必須先要看一看在他的豪放之見席卷詞壇之前,詞的藝術境界處于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說明蘇東坡比之李白,要偉大得多了。
這說來話長,請允許我賣一下關子,下一次講吧。
(同學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