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鴻
一、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文件,明確要求:“充分發(fā)揮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動了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發(fā)展。2005 年 2 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等有關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的文件,進一步要求“加強實踐教學”。2016 年 12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中明確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庇纱耍瑢Ω咝K枷胝谓逃闹匾暠惶岬搅艘粋€新的高度。思政課教學,特別是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愈發(fā)令人憂心。
1.思政課實踐教學課程設置虛化
高校思政課是高等學校學生公共必修課,其各門課程的課時量均有明確要求,比如:一般高校本科專業(yè)思政課教學大綱中均明確規(guī)定了各科目的總學時,《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為96學時,其中理論學時64學時,實踐學時32學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均為48學時,其中實踐學時不少于16學時。這體現(xiàn)了思想政治理論課雙維度推進的思想和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由于實踐教學體系的不完善,理論教學在學生的課程表中進行了明確的體現(xiàn)和具體安排,但是實踐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則未在學生課程表中明確體現(xiàn),而是將實踐教學完全交由思政課教師自主安排。教學管理部門則只是在形式上對學生的實踐成果,諸如實踐報告等進行形式審查,而忽視了過程管理。這就往往導致實踐教學被虛化,沒有真正得到落實。
2.思政課實踐教學路徑模糊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各個高校呈現(xiàn)出參差不齊的狀況。從實踐教學的路徑上來看,有的高校實踐教學僅僅是體現(xiàn)在課堂上,通過有限的案例分析和討論來填補實踐教學的空白;有的高校將實踐教學帶出課堂,引入校園,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來進行,但是由于缺乏系統(tǒng)性、目的不明確,缺少與學生管理部門和學生會等學生自治組織的有效協(xié)調(diào),且囿于校園范圍的局限性,實踐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有的高校讓實踐教學走進社區(qū),一方面為社區(qū)公益事業(yè)服務,另一方面讓學生受到鍛煉,提高能力;有的高校則通過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的方式,集中時間、地點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以上做法都是有益的探索,且不同程度地產(chǎn)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尚未從根本上探索出一條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清晰路徑。
3.思政課實踐教學力量分散,難以形成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這就意味著育人工作不僅僅是思政課教師的事情,也是其他專業(yè)課教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教學管理工作者以及其他高校工作人員共同的職責。當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實際上形成了這樣的局面:思政課教師抓“第一課堂”,即以教室為場所的教學活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抓“第二課堂”,即學生課外實踐活動;有些高校為適應新的形勢,開辟了“網(wǎng)絡課堂”,主要由學校黨委宣傳部門或團委負責?!叭齻€課堂”同時開展實踐育人工作,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全方位育人,但力量分散,相互之間缺乏有效協(xié)調(diào)和溝通,各自為戰(zhàn),難以形成合力,缺乏育人的系統(tǒng)性,育人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與此同時,無論是“第一課堂”“第二課堂”,還是“網(wǎng)絡課堂”,各高校往往只注重大一、大二低年級,而不太注重甚至忽視大三、大四高年級,沒有體現(xiàn)出全程育人的要求。基于以上存在的問題,根本措施就在于整合各種力量,把實踐教學的實踐方式系統(tǒng)化、明晰化,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的路徑來。
二、孝文化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融入分析
孝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貫穿于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約產(chǎn)生于五千年前,成書于商末周初的《易經(jīng)》,其中就有“王假有廟,致孝享也”的記載;《詩經(jīng)》中也出現(xiàn)了“吉蠲為饎,是用孝享”的文字記載;《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更是直接對“孝”進行定義:“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眢w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敝袊糯饨ńy(tǒng)治者倡導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把“孝”作為選拔官吏的重要標準,如漢朝的“舉孝廉”等。與此同時,有關孝的著作也大量出現(xiàn),如《二十四孝》《弟子規(guī)》等,民間的家訓、家規(guī)等也均將“孝”作為修身、齊家的根本。傳統(tǒng)孝文化把在家孝敬父母與在國忠于君主聯(lián)系在一起,并逐漸演變?yōu)樵谛⑽幕A上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百善孝為先”的思想文化觀念。新時期形成的《新二十四孝》在對傳統(tǒng)文化繼承的基礎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使傳統(tǒng)孝文化煥發(fā)出新的時代生機和活力。
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合,即要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革命文化與倡導時代精神相結合。孝文化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維系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倫理道德紐帶,將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不僅有利于提升青年學子的道德修養(yǎng)、提供豐富實踐教育資源,同時也為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了新的路徑。
如何將傳統(tǒng)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來,涉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結合,下面謹結合筆者所在的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的實際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路徑作粗淺探索:
(1)依托孝文化名城和研究機構推動孝文化資源進校園助力思政課實踐教學。湖北省孝感市是全國唯一一個以“孝”命名的城市,是中國孝文化之鄉(xiāng),孝道之風沿襲千年,有著深厚的孝文化底蘊,傳頌著孝子董永“賣身葬父”的動人故事。中華孝文化研究中心是湖北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立足孝感,依托湖北工程學院開展孝文化研究。筆者所在的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立足孝感辦學,作為湖北工程學院的獨立學院,同在一個校區(qū),在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思政課實踐教學方面可以近水樓臺,引入豐富的孝文化資源。通過聘請孝文化研究專家進課堂,開展專題講座,乃至指導開展孝文化活動等形式將孝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來,鐫刻到學生的頭腦中,體現(xiàn)到實際行動上。
(2)開辟孝文化“網(wǎng)絡課堂”創(chuàng)新思政課實踐教學形式?;ヂ?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正在對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造?!盎ヂ?lián)網(wǎng)課堂”以其便捷、不受時空限制和學生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出現(xiàn),贏得了廣大學子的歡迎。網(wǎng)絡課堂有利于改變思政課單調(diào)的課堂教學,探索出多種途徑、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1]近年來,中華孝文化研究中心著力打造了一批精品網(wǎng)絡課程,如肖波教授主講的《說孝》,胡澤勇、羅移山等教授主講的《孝文化講壇》系列講座等都是可供廣大學生學習孝文化的好素材。與此同時,還可以依托自身優(yōu)勢,與中華孝文化研究中心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適合我校學生實際狀況的網(wǎng)絡精品課程。當然“網(wǎng)絡課程”的內(nèi)容還不僅限于此,思政課部門可以大量收集適合學生的孝文化素材,包括孝文化故事、孝文化文章、孝文化視頻資料等推送到“網(wǎng)絡課堂”上供學生自學,同時密切聯(lián)系學校宣傳和學生工作部門,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孝道事跡進行報道和宣傳,在全校掀起一股知孝、行孝、揚孝的濃厚氛圍。
(3)開展“第二課堂”孝文化活動,豐富思政課實踐教學內(nèi)容?!八枷胝谓逃膬r值屬性、教育環(huán)境的新變化、受教育主體自身的新特點,都需要第一課堂向第二課堂延伸和拓展,需要第二課堂對第一課堂教學效果的夯實和內(nèi)化,‘兩個課堂有機結合方能發(fā)揮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育人功能的合力?!盵2]近年來,孝感市在市縣鄉(xiāng)村四級廣泛開展“十大孝子”“孝感楷?!薄暗赖履7丁薄案袆尤宋铩薄白蠲佬⒘刹俊薄靶⒂H敬老小天使”“好媳婦”等評選活動和以“知孝行孝·崇德向善”萬人孝心傳遞活動等系列孝文化活動,不僅傳遞了孝道文化,而且營造了良好的孝廉文化風氣。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實踐教學方面應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結合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一批精品校園孝文化第二課堂學生活動,構建孝德校園。
(4)依托孝文化資源建立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固化思政課實踐教學平臺。董永作為千古孝子的楷模,其“賣身葬父”的動人故事流傳至今。孝感的董永公園不僅以其名而命名,園內(nèi)還保存有完好的董永墓及石碑,有“二十四孝”文化墻、孝文化陳列館等,孝感市孝昌縣打造的孝文化集鎮(zhèn)——丹陽古鎮(zhèn),形成了孝老愛親的濃厚氛圍和社會風尚,涌現(xiàn)出了一批“行孝傳孝”的模范典型,如“夜守癱父”的張鑫、“孝老愛親”的夏四歡和“侍奉雙母”的周儒漢等。近年來,孝感市著力打造的孝文化旅游節(jié)品牌,其影響力日益擴大,孝道觀念更加深入人心。這些有形和無形的孝文化資源是廣大青年學子接受教育的良好素材。思政課實踐教學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建立實踐教育基地,讓學生親身體會和感受身邊濃厚的孝道文化,通過接受教育而知孝,通過向模范人物學習而自覺行孝,并讓每個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學子作揚孝的使者,將孝道文化傳承好、發(fā)揚好、踐行好!
文化本身就具有思想滲透性,能夠牽引人的行為,在潛移默化中使人形成一種慣性行為。優(yōu)良的文化,對人們的思想行為會有積極的影響。孝文化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孝”作為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其豐富的教育內(nèi)涵和思想對開展好思政課實踐教學具有巨大的幫助,能夠更加豐富實踐教學的內(nèi)容,為思政課實踐教學開辟出一條既有文化依托,又具現(xiàn)實承載的路徑。把孝文化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促進孝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傊趧?chuàng)新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中,孝文化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結合點,特別是作為孝文化之鄉(xiāng)的孝感高校更應該發(fā)揮獨特優(yōu)勢,積極探索將孝文化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路徑。
參考文獻:
[1]賴松齡,何國新.開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網(wǎng)絡陣地[J].高教探索,2011(6):109-112.
[2]王新華,劉永志.以特色主題活動為載體創(chuàng)設思政第二課堂[J].中國高等教育,2012(2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