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斌
[摘 要]通過對高中生物遺傳學問題分層次教學的探究,來說明如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解生物題時,達到由易到難,逐步掌握解題技巧的目的。
[關(guān)鍵詞]遺傳學問題;分層次教學;高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 G633.9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11-0096-01
分層次教學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shù)姆謱哟尾呗院拖嗷プ饔弥械玫阶詈玫陌l(fā)展。分層次教學的目的就是既降低“學困生”的學習難度,又滿足“學優(yōu)生”的學習需求。
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相關(guān)問題是高中生物遺傳學問題的重中之重。
其中,“雜合體中決定某一性狀的成對遺傳因子,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彼此分離,互不干擾,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對遺傳因子中的一個,從而產(chǎn)生數(shù)目相等的、兩種類型的配子,且獨立地遺傳給后代”,這就是孟德爾的分離定律。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則是指具有兩對(或更多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進行雜交,在F1產(chǎn)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現(xiàn)為自由組合,這就是自由組合規(guī)律的實質(zhì)。也就是說,一對等位基因與另一對等位基因的分離與組合互不干擾,各自獨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分離定律是自由組合定律的基礎(chǔ),學生如果能夠掌握分離定律并靈活運用,那么在解題中就會事半功倍,并且在后面的學習中可更快速地掌握自由組合定律。筆者下面通過兩道例題來展現(xiàn)分離定律在解題中的運用及分層次教學的滲透。
【例1】 在人類,正常A對白化?。╝)是顯性,求下面家系中(如下圖)有關(guān)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
(1)9號個體為有病個體的概率 。
(2)7號個體為雜合體的概率 。
(3)10號個體為有病男性的概率 。
解析:(1)8號為有病的個體,其基因型為aa,僅考慮膚色這方面的基因,8號的兩個致病基因由其父親的a
型精子和母親的a型卵細胞結(jié)合得來,故其雙親都必有
一個致病基因a,即其雙親的基因型都為Aa,都是雜合子。其中,父親產(chǎn)生a型精子的概率為1/2,母親產(chǎn)生a型卵細胞的概率也是1/2,這兩種配子結(jié)合,形成患病個體的概率=1/2×1/2,即生出9號患病個體的概率為1/4。
(2)7個體為正常,已經(jīng)圈定了范圍,是正常的個體,只能從表現(xiàn)正常的個體中求雜合子的概率,而雙親都是雜合子(Aa),Aa個體雜交后代為1/4AA,1/2Aa,1/4aa,所以在表現(xiàn)正常的個體中求雜合子的概率=1/2Aa÷[1/4AA+1/2Aa]=2/3。
(3)同理,6號個體為雜合子的概率也是2/3。一個雜合子產(chǎn)生配子的類型有兩種:A和a,比例是1∶1,即產(chǎn)生含致病基因a的配子的概率是1/2。
2/3Aa產(chǎn)生含致病基因a的配子的概率=2/3×1/2=1/3,也就是說,6和7號個體產(chǎn)生a型精子和a型卵細胞的概率都是1/3,那他們生出患病后代的概率=1/3×1/3=1/9。在正常情況下,生男和生女的概率是一樣的,即各占1/2,所以他們生出患病男孩子的概率為1/9×1/2=1/18。
【例2】 基因型AaBbCc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雜交,這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產(chǎn)生后代表現(xiàn)型的種類是( )。
A.4 B.8 C.9 D.18
解析:本題是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問題,但同樣可以用基因分離定律解答。個體中每一對基因都遵循基因分離定律:Aa×Aa后代有2種表現(xiàn)型;Bb×BB后代有1種表現(xiàn)型;Cc×Cc后代有2種表現(xiàn)型,所以后代表現(xiàn)型的種類有2×1×2=4,故答案為A。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實際教學中,對于基礎(chǔ)較差的學困生或?qū)虻淖杂山M合定律理解不透徹的學生,可以將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問題轉(zhuǎn)化為若干個分離定律問題,從而達到化繁為簡,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自由組合定律的目的,進而使自由組合定律問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所接受。這也是高中生物分層次教學的典型實例。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