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永和
物理知識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很新奇.覺得物理“好玩”是學生愛學物理的主要原因.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學好物理.但要想讓學生在“玩”中學好物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教師將物理知識的趣味性和教學巧妙結(jié)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啟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玩好”“玩明白”,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引入游戲,“玩”出學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充滿娛樂性的游戲活動能夠有效緩解學生在緊張學習中產(chǎn)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疲勞,提高學生們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講解“自由落體運動”這部分內(nèi)容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抓紙幣”小游戲.通常來說,人的反應時間是0.15s至0.4s.在游戲中,教師捏住紙幣的一端豎直向下,使紙幣保持靜止不動,學生用手在紙幣下端準備抓住紙幣,當教師松手時,紙幣落下,學生嘗試抓住紙幣,如果抓到了紙幣就歸學生.這時學生們興趣高漲,躍躍欲試.在游戲中,很多學生眼睜睜看著紙幣從自己的指間溜走,感覺到很遺憾.這時,教師可以問題引導:你們想知道自己的反應有多快嗎?學生們好奇心頓起.接著,教師將紙幣換成直尺,再要求學生兩人一組,一位學生用捏住直尺頂端,另一名學生手放在直尺下端準備抓住直尺,當直尺落下時馬上握住直尺,可測出直尺的降落高度.這時,教師就可引出自由落體運動的知識,引導學生計算出自己的反應時間.兩個小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學習熱情高漲.
二、巧變魔術(shù),“玩”出水平
魔術(shù)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主動探究知識.很多魔術(shù)的原理都和物理有關(guān),教師可通過魔術(shù)形式將實驗演示給學生看.例如,“液體的導熱性”實驗,筆者首先以問題引導學生:“同學們,我今天要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shù),你們想看嗎?”學生們:“想看”.筆者:“好的,我為大家表演一個‘鋼筋鐵骨小金魚的魔術(shù).”然后筆者開始進行魔術(shù)表演,我首先將實驗裝置放入一個黑盒子,只在正面留兩個窗口.在開始表演之前,筆者先營造氣氛:“你相信魚在開水中還能安然無恙嗎?下面是見證奇跡的時刻.”筆者用酒精燈加熱試管口,學生通過正面的觀察窗口只能看到酒精燈燒水,水沸騰后小金魚依然在試管底部游來游去.學生們看到這一幕,都很驚訝.筆者看著滿臉困惑的學生們問:“大家知道為什么小金魚沒事嗎?”學生們紛紛搖頭,表示不解.筆者因勢利導讓學生明白:水的導熱性能差.又如,筆者在教“大氣壓強”時,先向?qū)W生展示一對抽成真空的馬德堡半球,并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們能比一比誰的力氣大,看看誰可以把這兩個半球分開?”同學們聽了后,同學躍躍欲試.這時,筆者先要求一名比較瘦弱的男同學來嘗試,但他使出全身力氣也沒能把球分開.這時,其他學生的好勝心被激發(fā),熱情高漲,一名身體強壯的男同學主動請纓.于是,筆者讓他上臺嘗試,但結(jié)果是他也一樣沒有成功.這時,有學生提出要兩個人一起拉,還有的學生說,這個球本就是一個整體,根本沒辦法分開.筆者笑而不語,只是不經(jīng)意地打開了抽氣閥門,然后再讓一名女同學上臺嘗試,學生們紛紛懷疑,男同學都拉不開,一個弱小的女生怎么可能拉得開.只見她輕輕一拉就將球一分為二.學生們看到這一幕,驚訝不已.這時,筆者順勢引入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大氣壓強”,并讓學生們重新將球抽成真空再做一次試驗.至此,學生們對大氣壓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自制玩具,拓展教學
制作玩具本質(zhì)上就是探究性.人的好奇心會驅(qū)使人不斷探索、發(fā)現(xiàn)、體驗.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思考和動手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個規(guī)律,在教學中借助玩具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例如,在教聲學知識時,筆者知道學生自制玩具“土電話”,并要求學生用自己的制作的土電話進行模擬通話,以此驗證固體可以傳播聲音.此外,還有制作海螺、牛角號、風鈴等玩具,這些自制玩具都和聲學知識有關(guān),用它們引導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各種資源,如飲料瓶、氣球、乒乓球等組織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些簡單玩具.這樣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而且可以將他們用作課堂實驗教學的有效補充,可謂一舉多得.
綜上所述,讓學生有目的地“玩中學”,在玩中體會學習物理的樂趣.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積極地思考.通過為學生提供自由的探索實踐的機會,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實現(xiàn)物理教學科學性和趣味性的統(tǒng)一,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