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深
【摘要】初中英語“三步五環(huán)節(jié)”小組互動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旨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體現(xiàn)“主導”與“主體”的有機統(tǒng)一,實現(xiàn)“教”與“學”的和諧共振。本文以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上冊其中一個單元的教學為例,就初中英語“三步五環(huán)節(jié)”小組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論述。
【關鍵詞】初中英語 “三步五環(huán)節(jié)” 小組互助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5A-0096-04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逐漸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了穩(wěn)步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筆者在學習、借鑒優(yōu)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校的校情和學情,構建并實施了初中英語“三步五環(huán)節(jié)”小組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筆者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初中英語“三步五環(huán)節(jié)”小組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把新課標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進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談談初中英語“三步五環(huán)節(jié)”小組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
一、“三步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的基本內涵
(一)“三步”是指“課前預習—課堂探究—課后拓展”三個步驟。
1.課前預習。在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需要解決以下問題:什么時間預習?預習什么內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怎樣編制初中英語導學案?通過什么方法、手段使學生掌握學習目標等。
2.課堂探究。實施五環(huán)節(jié)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要體現(xiàn)“三講、三不講”(“三講”是指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點、易混點、易漏點。“三不講”是指學生已經學會了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教師講了學生怎么也學不會的不講。)
3.課后拓展。要體現(xiàn)“三布置、三不布置”。這里是指要多布置發(fā)散思維性、發(fā)展提高性和遷移應用性的作業(yè),要適當控制作業(yè)的數(shù)量。
(二)“五環(huán)節(jié)”是指在“課堂探究”中應包括“導入新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達標檢測”五個環(huán)節(jié)。
(三)“小組互助”是指以班級為單位,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組織能力、性格差異和綜合表現(xiàn)等,把學生分為不同的組,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組建由4~6人為一組的若干個互助合作學習小組,任命能力較強者為組長,明確組長與組員在課堂活動中的任務與職責,確定組內學習互助目標。教師組織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小組作用,使之成為教學管理單元,實現(xiàn)學生組內互助,組間競爭。
(四)“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
二、初中英語“三步五環(huán)節(jié)”小組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
現(xiàn)行的外研版初中英語教材中,每個模塊包含三種課型:對話、課文和單元復習。因此,教師要打破讀一句、翻譯一句、講解一句的低效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初中英語“三步五環(huán)節(jié)”小組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下面筆者以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上冊模塊7 “A famous story”第二單元“She was thinking about her cat”一課的教學為例,談談這一教學模式的運用。
(一)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包括預習提綱、預習自測和提出疑惑三個小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本環(huán)節(jié)中,要按照“預習提綱”的要求,自主預習初中英語課本,并獨立完成初中英語導學案上的“預習自測題”,還要把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寫在初中英語導學案的“提出疑惑”欄目上,將疑問留待上課時解決。筆者將用案例說明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
1.預習提綱
(1)需要根據(jù)音標,先試讀本單元的生詞,要能做到英漢互譯。
(2)讀熟并理解課本模塊7第2單元的課文。
(3)領會寫作要求,試著描述一則小故事。
2.預習自測
(1)根據(jù)句意及首字母或漢語提示寫出正確的單詞。
①It was a nice day until it s rained.
②My sister was doing her homework w I was watching TV.
(2)讀課文,英漢互譯下列短語,并在課文中劃出這些短語。
①have nothing to do
②too...to...
③what...for
④go down
⑤nothing strange
⑥從……拿出某物
⑦跑過
⑧考慮
⑨偶爾;一兩次
⑩(降)落到……上
3.提出疑惑
學生可將疑問填在下面的橫線上,供課堂解決。
這樣,學生就能在“預習提綱”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英語課本中的內容,完成“預習提綱”和“預習自測”中的練習題,并將預習過程中將不能解決的問題和自己的疑問填寫在“提出疑惑”一欄中。
(二)課堂探究
教師在上課時,要以初中英語導學案為抓手,組織學生按照“五環(huán)節(jié)”開展學習,完成初中英語導學案上的學習任務。
1.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尋找新舊知識的結合點,運用實物、圖片、故事、音樂、課件、視頻或對話等形式,精心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來巧妙地導入新課,引領學生迅速地進入最佳的課堂學習狀態(tài)。設計環(huán)節(jié)如下。
(1)通過師生互動,復習過去進行時,鼓勵他們描述《愛麗絲漫游奇境記》故事里的人物,導入新課。教學對話如下。
T:Hello,boys and girls.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We were having an English lesson.
T:What did we learn yesterday?
S:We learned to use past on-goings.
T:Which story were we talking about?
S: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T:Good. Do you remember the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S:Yes. A white rabbit,the Queen of Hearts,the Cheshire Cat,the March Hare,the Mad Hatter and Alice.
(2)學習第2單元的新詞
(3)學生指出第2單元的圖片中,感到奇怪之處
T:Who is in the picture?
S:Its a rabbit.
T:Do you think it is strange?
S:Yes. Its wearing clothes.
T:Yes,thats the point. Usually rabbits dont wear clothes. Is there anything else strange?
S:Its looking at a watch.
T:Good. Why is it so strange?Today Lets learn more about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2.自主學習
學生根據(jù)導學案“自主學習”中的內容和要求,通過聽錄音做練習、聽錄音回答問題、閱讀對話或課文、看注解、找出重點問題并進行自主學習,當堂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內容。學生要對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做好記錄,為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打下基礎。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巡視課堂情況,及時了解學情,需要時可以進行適當?shù)闹笇А9P者是如此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
(1)速讀(Scan reading)
T:Boys and girls,its our reading time. Please read quickly and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①What was Alice doing when a white rabbit ran by?
②What was her sister doing then?
學生迅速閱讀課文,找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然后搶答。
(2)細讀(Careful reading)
T:Well done!Boys and girls!Now this time,I will make the exercise a little more difficult.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number the events in the order they happened. And there is still a competition between you. I will give you five minutes. If you know the answer,please hands up. And you will win stars for your group. Clear?Go!
Ss:Yes!(Read the text again and do Activity 3)
T:OK. Well done!Now lets do Activity 4,then check the answers.
3.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學生互相學習、互相釋疑、互相幫助、共同探究、共同提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小組成員把導學案“課前預習”中“提出疑惑”部分的疑難問題,和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交到互助合作學習小組進行討論探究,小組內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再提交到全班中進行討論?;ブ献鲗W習小組也可以依托導學案上教師預設的問題進行討論解決,把小組合作探究的成果進行交流展示,教師需要匯總學生在交流展示中出現(xiàn)的問題,準確把握各小組在合作學習中遇到的無法解決的問題,為精講點撥做好準備。筆者是這樣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
(1)學生跟讀課文
教師播放課文視頻,播放一句,暫停一次,學生觀看視頻并跟讀課文。
(2)學生閱讀課文時,需要找出含有過去進行時的句子和自己不懂的問題,并劃出謂語部分,注意be動詞的用法。
(3)小組合作討論答案和解決疑難問題。
(4)檢查答案
4.精講點撥
“精講點撥”是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的重要手段。教師應該具備準確把握課標和教材的能力,能夠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力求做到我們一直倡導的“三講、三不講”原則。筆者是這樣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
(1)Once or twice she looked into her sisters book(她偶爾看一眼姐姐的書).
[點撥]once or twice意為“ ”。
如:I read some books in the library once or twice a week(我一周去一兩次圖書館看書).
[拓展]once a week 一周一次 twice a week一周兩次
[運用]完成句子,每空一詞。
①我偶爾會去鄉(xiāng)下看望外婆。
I go to the countryside to visit my grandma
.
②他一個月要去北京出差兩次。
He goes to Beijing on business
.
(2)“And what is a book for?”thought Alice,“without pictures or conversations?”“沒有插圖也沒有對話的書有什么用?”愛麗絲想。
[點撥]“What…for?”表示“ / ”。
如:What did Tom go with me for?湯姆為什么和我一起去?
[運用]單項選擇。
( ) did your father give you a broken bowl ?
A.Why;for B.How;on C.What;if D.What;for
(3)Suddenly a white rabbit with pink eyes ran by.突然,一只粉紅色眼睛的白兔跑過。
[點撥]run by意為“跑過”,相當于run past。其中by做介詞,表示“經過;路過”。
如:pass by 經過;路過 walk by/past 走過
run across 跑著穿過 run after 追趕;追逐
[運用]完成句子,每空一詞。
當她撿球時,一個小男孩跑過。
A little boy was when she picked up the ball.
(4)There was nothing strange about that(關于那個沒有什么好奇怪的).
[點撥]形容詞作定語修飾復合不定代詞時,形容詞要放在復合不定代詞之后。
例如:她有一些有趣的事要告訴你。She has something interesting to tell you.
[運用]單項選擇。
You have just read the newspaper. Did you find in it?
A.interesting anything B.anything interesting
C.interesting something D.something interesting
(5)While she was falling,she was thinking about her cat,Dinah.當她在下落的時候,她在考慮她的貓——黛娜。
[點撥]while為連詞,意為“當……時候”,引導時間狀語從句,強調主從句的動作同時發(fā)生,從句中的動詞是延續(xù)性的。
[運用]完成句子,每空一詞。
海倫在唱歌時,她媽媽在彈鋼琴。
While Helen ,her mother
the piano.
(6)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提交全班解決,全班解決不了的問題提交教師解決。
5.達標檢測
達標檢測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可以采用書面檢測,也可以采用口頭檢測。書面檢測主要完成初中英語導學案中的“達標檢測”或者教材、配套練習中的英語練習題;口頭檢測可以是背誦英語生詞、短語、句型,角色扮演或口頭復述英語課文等;也可以是互助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互測,也可以是教師的統(tǒng)一檢測。達標檢測題必須緊扣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考點、易錯點、易混點和易漏點,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層次性。達標檢測題要限時限量,學生要獨立完成。檢測時,教師要巡視,注重對學困生的檢查,收集學生答題信息。檢測結束后,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答案,同桌互批,小組討論展示,教師要及時對錯題進行講評點撥,確保訓練的有效性。例如,筆者是這樣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
(1)Do Activities 5-6
(2)學生當堂獨立完成下面的“達標檢測題”。
Ⅰ.單項選擇(必做題)。
①When I arrived at his office,he on the phone.
A.speaks B.spoke C.was speaking D.had spoken
②Lucy is free today.She has nothing .
A.do B.to do C.doing D.to doing
……
Ⅱ.根據(jù)漢語提示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詞。(必做題)
①他經常思考這個故事是在什么時候發(fā)生的。
He often when the story happened.
②獵人看見那匹狼正在追趕一只兔子。
The hunter saw the wolf a rabbit.
……
Ⅲ.Retell the text(選做題)
(3)教師利用課件出示相關練習題的答案,讓學生同桌互批,并討論答案,然后師生共同解答疑難問題。
(三)課后拓展
布置和批改課外作業(yè)是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反饋教學信息、改進教學,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技能的重要手段。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yè)時要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則,從學習目標的達成及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出發(fā),從學生的個體水平和知識層次出發(fā),精心布置適量的有針對性、層次性、實效性和趣味性的課外作業(yè)。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英語知識,整理課堂筆記,掌握新詞匯和語法知識等,可以布置一些分層次的英語作業(yè)(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也可以布置一些預習任務,讓學生預習相關詞匯、語法等知識,或查閱相關人物、事件的背景資料,為下一節(jié)英語課做好準備。課后拓展包括復習鞏固、分層作業(yè)和預習任務三個方面。筆者是這樣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
1.復習鞏固
(1)復習并牢記本單元的單詞、詞組、句型及語法
(2)整理課堂筆記,梳理知識框架,查漏補缺
2.分層作業(yè)
(1)抄寫并背誦本單元的詞匯(必做題)
(2)做《同步導學》第7模塊第2單元(必做題)
(3)讀熟課文(必做題)
(4)復述課文(選做題)
3.預習任務
(1)預習課本Module 7 Unit 3
(2)預習《同步導學》Module 7 Unit 3
(四)師生共同反思
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種互動過程,因此教學反思也應該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教師針對教學過程進行教學反思,另一方面,學生針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反思。師生共同反思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實現(xiàn)教學相長?!敖虒W反思”是教師對照課堂的鏡子,是教師進步的階梯,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源泉,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保證。
教師在課后要在導學案上填寫“教學反思”的內容,反思教學方法是否能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沒有失誤、對學生的指導是否到位、初中英語導學案的編制和使用是否有不足之處等。最后,教師還要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為下一次進行集體備課、修訂初中英語導學案提供重要參考。
“學后反思”是指學生基于自身的學習經歷,在課后進行的再學習的過程。學生可以通過“學后反思”梳理所學的知識點。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學后反思”的意義,亦可通過“學后反思”來診斷學情。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三步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預習、學習、復習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雖然初中英語“三步五環(huán)節(jié)”小組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還處于探索、實施階段,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解決,但筆者相信只要堅定信念,不懈努力,定會有收獲。
【參考文獻】
[1]岳建偉.“六步兩查兩展示”教學模式初探[J].甘肅教育,2014(15)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2017年度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初中英語‘三步五環(huán)節(jié)小組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編號:GDXKT1226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 周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