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南朝軍府中的特殊府僚─典簽

2018-08-10 00:00陶新華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01年5期
關(guān)鍵詞:刺史

陶新華

南朝以后,軍府中有一種特殊的府僚,那就是典簽。清人趙翼有"齊制典簽之權(quán)太重"一條 札記①?,F(xiàn)代學者,對典簽制度也多加注意。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王仲犖《魏晉 南北朝史》、嚴耕望《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等專著對典簽都有專門篇幅予以介紹。專 門研究典簽制度的論文也不乏存在②。但是,學者們所論仍有可以重新解釋和應補充說 明之處。所以,我撰此文,綜合學界成果,補充自己的意見,以期幫助學界對典簽制度形 成更完整、系統(tǒng)的認識。

一、對《南史·呂文顯傳》的重新解釋

《南史》卷七七《恩幸·呂文顯傳》:"故事 ,府州部內(nèi)論事,皆簽前直敘所論之事 ,后云謹簽,日月下又云某官某簽,故府州置典簽以典之。本五品吏,宋初改為七職。"

中華書局點校本的標點如上,卻并不準確。因為簽是一種文書,《文心雕龍》卷五《書記》 :"牒之尤密,謂之為簽,簽者,纖密者也。"③簽有時又作動詞用,可作"呈送簽" 解,如《宋書》卷六○《范泰傳》:"時會稽王世子元顯專權(quán),內(nèi)外百官請假,不復表聞, 唯簽元顯而已。"《梁書》卷一《武帝紀上》:中興二年(502年)三月丁卯,"兗州刺史 馬元和簽:所領(lǐng)東平郡壽張縣見騶虞一"。《南史·呂文顯傳》的"簽"同樣應作"呈 送簽"解,所以這段文字的正確標點應是:"故事,府州部內(nèi)論事皆簽,前直敘所論之事, 后云謹簽,日月下又云某官某簽,故府州置典簽以典之。本五品吏,宋初改為七職。"如按 中華書局的標點,此段文字則不知所云。

至于"七職",《資治通鑒》卷一二○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五月條胡三省注引《南史》 此段文字,逕將"七職"引作"士職",呂思勉先生引《南史》此段文字時,也引作"士職 "④,嚴耕望據(jù)《南齊書·高帝紀》"考證"所引,也認為應作"士職"⑤。徐茂明則 認為"五品"或為衍文,或為"無品"之誤,"七職"應作"士職",并認為這樣理解,符 合典簽由"吏"上升為"士"的常理⑥。

其實,"七職"并不誤,《大唐六典》卷二九《諸王公府公主邑司》:"親王親事府典軍二 人,正五品上。"注:"《齊職儀》:諸公領(lǐng)兵職局,有庫典軍七職二人,倉典軍七職二人 。"《晉書》卷三三《王祥傳》:"武帝踐阼,拜太保,進爵為公,加置七官之職。"由《 齊職儀》及《王祥傳》,不難看出:"七職"、"七官之職"指公以上軍府的佐吏而言。《 南史·呂文顯傳》的意思可作如是解:典簽原是五品官的屬吏,宋初擴大到公以上軍府即諸 侯王的軍府也置典簽,并將典簽列于公府"七職"中。據(jù)《通典》卷三六、卷三七,曹魏的 州單車刺史、晉的不領(lǐng)兵刺史、宋的不領(lǐng)兵刺史都是五品官。典簽本是"五品吏",劉宋以 前,五品官即州官置典簽,與《南史·呂文顯傳》說劉宋以前"府州置典簽以典文書"正相 吻合。

所謂"七職"(或"七官之職")應是指七種具體的職官。如此理解,雖無直接根據(jù),但可 作為參照的根據(jù)卻有不少。

參證一,北齊領(lǐng)左右府、左右衛(wèi)坊率府等府中有左右備身五職、刀劍備身五職,備身五職員 ,其中刀劍備身五職是指都將、別將、統(tǒng)軍、軍主、幢主等五種職位,見《隋書》卷二七《 百官志中》"后齊"及《通典》卷三八《職官二十》"北齊職品"。北齊"五職"既然是指 五種具體的職位,我們將晉、南朝的"七職"、"七官"理解為指公府中的七種職位,在邏 輯上也就說得通了。

參證二,我們知道,魏晉以后侯以上軍府的屬官有"九官"一稱,《晉書》卷三四《羊祜傳 》:"武帝受禪,以佐命之勛,進號中軍將軍,加散騎常侍,改封郡公,邑三千戶。固讓不 受,乃進本爵為侯,置郎中令,備九官之職,加夫人印綬。"楊光輝先生考知晉時公府的" 九官"可能是指:相、典祠、典書、典衛(wèi)、典禮、侍郎、常侍及郎中令、中尉、大農(nóng)等三卿 ;或是典書丞、治書、中尉司馬、世子庶子、陵廟牧長、謁者、中大夫、舍人、典府⑦ 。

可見,史書中的"五職"、"七官"、"九官"都應是指五種、七種、九種具體的職位,只 是我們暫時還不知道"七職"是指哪七種具體的官職而已。我們還可以將唐代的情況聯(lián)系起 來看,唐代州也有七職,《舊唐書》卷六三《蕭蠫傳》:"其年(指武德元 年),州置七職 ,務取才望兼美者為之。及太宗臨雍州牧,以蠫為州都督。"此處"州都督 "應是"州都" 之誤,據(jù)《隋書》卷二八《百官志下》記載,雍州牧屬官有州都,無州都督;《隋書》卷四 六《韋師傳》:"于時晉王為雍州牧,盛存望第,以司空楊雄、尚書左仆射高赹并為州都督,引師為主簿。"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四○云:"州都下疑衍督字" ,所疑甚是。唐代七職設(shè)于州府,與魏晉南朝設(shè)于公府、王府不同,而且,七職的具體官名 也應與魏晉南朝的有異,但是,唐代州的"七職"應是指七種具體職位則是無疑的。這也有 助于證明我們對南朝"七職"的理解是有根據(jù)的。

此外,尚有一點可注意,以上學者們都將劉宋以后的典簽認作"士職",并且認為南朝以后典簽由此前的小吏上升為士人所任之職,但是,南朝的相應官制書中,無一將典簽列入其中者,這不是很奇怪嗎?整個魏晉南北朝,典簽見于官制書只有北齊,那時有諸開府典簽、司 州及三等以上州典簽、三等下州典簽,見《隋書》卷二七后齊官制和《通典》卷三八"北齊 職品"。這說明,此處的"七職"不大可能是"士職"之誤。

二、典簽的職責以及典簽設(shè)置的普遍性

《南史·呂文顯傳》的記述說明典簽是府州設(shè)置的一種典掌文書的官?!读簳肪矶稹蛾?伯之傳》:為征南將軍,江州刺史,"得文牒詞訟,惟作大諾而已。典簽傳口語,與奪決于 主者"。說明典簽又負有宣傳府主的教命的職責。典文書和傳教命應是典簽的原始職責。

《南史·呂文顯傳》:"宋氏晚運,多以幼少皇子為方鎮(zhèn),時主皆以親近左右領(lǐng)典簽,典簽 之權(quán)稍重。大明、泰始,長王臨藩,素族出鎮(zhèn),莫不出內(nèi)教命,刺史不得專其任也。"似乎 只有諸侯王及刺史府才設(shè)有典簽。但是,嚴耕望根據(jù)元嘉七年,假節(jié)、監(jiān)徐兗二州豫州之梁 郡諸軍事、徐州刺史,輔國將軍吉翰殺典簽⑧,以及齊末征南將軍江州刺史陳伯之府有典 簽等材料,認為宋初或中葉庶姓刺史府也置典簽,不限諸侯王府⑨。周兆望認為宋孝武帝 以后州一級行政單位,各府普遍設(shè)有典簽⑩。

學者們僅僅注意到地方政府設(shè)置典簽,其實,典簽作為一種掌管文書及傳達教命的官,中央 官府同樣設(shè)有此職,如宋末司徒袁粲府有典簽莫嗣祖,見《南齊書》卷一《高帝紀上》。說 典簽主要設(shè)于刺史府,也不準確,因為從史書記載來看,典簽應主要設(shè)于軍府。

我們說典簽是一種特殊的府僚,是因為它與府主的關(guān)系特殊,它不像其他府僚那樣與府主有 上下級關(guān)系,而有凌駕于府主之上的嫌疑。從上引《南史·呂文顯傳》的記載已可看出一點 端 倪?!赌淆R書·孝武諸子傳論》云:諸侯出鎮(zhèn)者,"行事執(zhí)其權(quán),典簽掣其肘,處地雖重, 行己莫由"?!赌鲜贰ぃR)巴陵王子倫傳》:"先是高帝、武帝為諸王置典簽,一方之事 ,悉以委之。每至覲接,輒留心顧問,刺史、行事之美惡,系于典簽之口,莫不折節(jié)推奉, 恒慮弗及,于是威行州部,權(quán)重蕃君?!懊鞯壅D異己者,諸王見害,悉典簽所殺,竟無 一人相抗。"此卷還記有許多典簽被人主利用來殺害諸王的例子,諸如此類的記載又見于《 資治通鑒》卷一三九齊明帝建武元年(494年)十月條。這些都說明典簽是由人主選擇親近 之人設(shè)于府中的,他們?yōu)槿酥鲌?zhí)行監(jiān)視府主和府主的代理人--行事的特殊職責。周兆望認 為,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后,典簽制度正式形成,標志之一是典簽特殊職能的明確 化和制度化。蕭齊一代,典簽之權(quán)特重,典簽制度臻于全盛(11)。

三、辯證地看典簽與府主的關(guān)系

從具體材料來看,典簽與府主的關(guān)系是比較復雜的,并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應看到,典簽在府中的地位比長史低下,《宋書》卷八四《孔覬傳》:大明六年(46 2年)后,為晉安王劉子綏冠軍將軍長史,江夏內(nèi)史,隨府轉(zhuǎn)后軍將軍長史,"為二府長史 ,典簽咨事,不呼不敢前,不令去不敢去"。說明典簽要向長史咨問事情,而且對長史畢恭 畢敬?!赌淆R書》卷三二《張岱傳》:歷臨海王征虜府、豫章王車騎府、晉安王征虜府三府 諮議,三王行事,"與典簽、主帥共事,事舉而情得"。說明通常情況下,典簽也和高級府 僚一樣,有責任共同辦理好府中的事務。

而且,長史對典簽的行為有督導職責,如做不到這一點,則長史會受到中央的懲罰?!赌淆R 書》卷四六《蕭惠基附弟惠朗傳》:齊武帝永明九年(491年),為西陽王征虜長史,行南 兗州事,"典簽何益孫贓罪百萬,棄市,惠朗坐免官"。《南齊書》卷五三《良政·沈憲傳 》:為西陽王蕭子明冠軍府長史,行府州事,永明八年(490年),"子明典簽劉道濟取府 州五十人役自給,又役子明左右及船仗,贓私百萬,為有司所奏,世祖怒,賜道濟死。憲坐 不糾免官"。

府主有時對典簽擅自殺戮,受到的懲罰并不很重,如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巴陵王劉 休若擅殺典簽夏寶期,只是由休若母加杖三百,由衛(wèi)將軍降號左將軍,貶使持節(jié)都督為監(jiān), 削封五百戶(12)。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長沙王蕭晃殺典簽,也只是"手詔賜杖 "而(13其次,應看到典簽負有監(jiān)視府主及府主的長史或行事的職責。

《南齊書》卷一《高帝紀上》:"司徒袁粲、尚書令劉秉見太祖威權(quán)漸盛,慮不自安,與( 王)蘊及黃回等相結(jié)舉事,殿內(nèi)宿衛(wèi)主帥,無不協(xié)同?!拥浜災米嬷又\,太祖召問 嗣祖:袁謀反,何不啟聞?嗣祖曰:事主義無二心,雖死不敢泄也。"這說明典簽 一方面負有監(jiān)察府主行為的職責,另一面,它又自認是府主的下屬,有忠于府主的義務。

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典簽的作用將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典簽有時會不惜出賣府主。齊武帝時,典簽趙渥啟江州刺史、武陵王蕭畢的得失,畢被征還為左民尚書(14)?!赌鲜贰肪硭娜叮R)南平王銳傳》:永明十年(492年 ),出為南中郎將、湘州刺史,延興元年(494年),明帝作輔,害諸王,遣裴叔業(yè)平尋陽, 仍進湘州,"銳防閣周伯玉大言于眾曰:此非天子意,今斬叔業(yè),舉兵匡社稷,誰敢不同 !銳典簽叱左右斬之,銳見害,伯玉下獄誅"。天監(jiān)初年,梁武帝派鄧元起代輔國將軍、 益州刺史劉季連,"季連受命,飭還裝",但典簽朱道琛卻侵奪府中士人的財產(chǎn),又挑撥季 連與元起的關(guān)系,使季連被迫造反,見《梁書》卷二○《劉季連傳》。梁武帝時,南康王典 簽湯道愍曾糾長史、行事王僧孺的罪行,使僧孺"逮詣南司,坐免官,久之不調(diào)"(1 5)。梁天監(jiān)初,征南將軍、江州刺史陳伯之反對梁武帝,其長史程元沖因被伯之免官而欲 刺殺伯 之,也"使伯之典簽呂孝通、戴元則為內(nèi)應"。見《梁書》卷二○《陳伯之傳》?!赌鲜贰?卷四四《(齊)巴陵王子倫傳》和《資治通鑒》卷一三九還記有許多典簽被人主利用來殺害 諸王的例子,并說:"及明帝誅異己者,諸王見害,悉典簽所殺,竟無一人相抗。"

另一方面,有時典簽又協(xié)同府主,對抗中央王朝。宋前廢帝欲害晉安王劉子勛,子勛典簽謝 道遇與長史、行事鄧琬一同策劃造反,見《宋書》卷八四《鄧琬傳》。宋后廢帝元徽元年( 473年),驃騎將軍,督江州、越州諸軍事桂陽王劉休范欲舉兵襲朝廷,密與典簽許公輿謀 之,次年五月,舉兵反,見《宋書》卷七九《桂陽王休范傳》。宋孝武帝劉駿為江州都督、 南中郎將時,府中有典簽戴法興、戴明寶、蔡閑三人,孝武帝起兵討元兇劉劭時,三人都為 參軍督護,見《宋書》卷九四《恩幸·戴法興傳》。

至于典簽究竟會站在中央王朝一邊,還是會倒向府主,可能視具體情況而定。周兆望認為, 在老皇帝去世后,新的皇帝不可能全面更換諸王典簽時,往往會發(fā)生舊典簽與新皇帝的矛盾 ,這些典簽常常與諸王合謀,試圖推翻新皇帝(16)。從史書記載來看,這個判斷基本 符合 實際,如我們上舉幾次典簽隨同府主對抗中央的事件,都發(fā)生在朝代交替的時候。但并非所 有 典簽都會反對新皇帝,即以上面說到宋泰始元年晉安王劉子勛反叛明帝為例,這次反叛的挑 起者有子勛的典簽謝道遇參加,但隨同子勛造反的臨海王劉子頊,陸安王劉子綏,二人的典 簽即前軍典簽范道興、后軍典簽馮次民都與其府主立場不同,被害(17)。

南朝大多數(shù)時候,典簽將站在中央王朝一邊,因為典簽往往出身低微,背不起協(xié)同諸王或地 方軍政職官反叛朝廷的罪責,而且,南朝的諸王也往往是年紀輕,見識短淺,不可能有大的 作 為,陳長琦對南朝幼王出鎮(zhèn)及反叛中央王朝時,諸王通常失敗的事實有詳細的論(18 ),請參看。

《資治通鑒》卷一三九,齊明帝建武元年(494年)十月記:明帝知典簽之弊,"乃詔: 自今諸州有急事,當密以奏聞,勿復遣典簽入都。自是典簽之任浸輕矣"。齊明帝以后, 典簽的確較少出現(xiàn)于史籍中了,但也并未完全絕跡,如上面說到梁初輔國將軍、益州刺史劉 季連府中有典簽朱道?。荒峡低醯浜灉理m長史、行事王僧孺。陳太建十一年(579年 ),始興王陳叔陵造反,"諮議參軍兼記室鄭信、中錄事參軍兼記室韋諒、典簽俞公喜,并 伏誅"。見《陳書》卷三六《始興王叔陵傳》。

①《廿二史札記》卷一二,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202頁。

②周兆望:《南朝典簽制度剖析》,載《江西大學學報》(哲社版)1987年第3 期;徐茂明:《試論南朝的典簽》,載《蘇州大學學報》(社科版)1988年第4期;越智重 明:《典簽考》,載《東洋史研究》13卷6號。

③黃叔琳、李詳、楊明照等:《〈文心雕龍〉校注》,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 87頁。

④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75頁。

⑤⑨嚴耕望:《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990年版,第216頁。注⑤的《南齊書·高帝紀》"考證",據(jù)閻步克教授告知,應是 指殿本《南齊書·高帝紀》考證所引的"臣(王)祖庚曰"。

⑥徐茂明:《試論南朝的典簽》。《蘇州大學學報》(社科版)1988年第4期。

⑦《漢唐封爵制度研究》,學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頁。

⑧《宋書》卷六五《吉翰傳》。

⑩(11)(16)周兆望:《南朝典簽制度剖析》。《江西大學學報》(哲社版 ))1987年第3期。

(12)《宋書》卷七二《巴陵王休若傳》。

(13)《南齊書》卷三五《長沙威王晃傳》。

(14)《南齊書》卷三五《武陵昭王畢傳》。

(15)《南史》卷五九《王僧孺?zhèn)鳌贰?/p>

(17)《宋書》卷八四《鄧琬傳》載宋明帝詔。此詔不言范、馮二典簽的府主 是誰,但二人分別稱"前軍典簽"、"后軍典簽",典簽的軍號通常是隨其府主而定,核對 《鄧琬傳》所載隨同子勛造反的諸方鎮(zhèn),臨海王子頊帶前將軍軍號,安陸王子綏帶后將軍軍 號,因此推斷二人的府主分別是子頊和子綏。

(18)陳長琦:《南朝時代的幼王出鎮(zhèn)》?!度A南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6年第1期。お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歷史系)ぴ鶉偽嗉:倪金榮

猜你喜歡
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漢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之原因解析
建武十八年改革后刺史職權(quán)變化研究
唐代刺史與地方文學生態(tài)的建構(gòu)
試論丁原的騎都尉身份
論漢朝刺史制度與瑞典議會監(jiān)察專員制度的比較研究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
西漢刺史制度研究
公事公辦,私事私辦
庄河市| 丹东市| 同心县| 海原县| 汝南县| 开鲁县| 山丹县| 麻阳| 青冈县| 聂荣县| 江西省| 广西| 武清区| 盐边县| 阜新| 县级市| 体育| 民县| 沙河市| 宁武县| 龙泉市| 高安市| 寻乌县| 庆元县| 明星| 遵义市| 宜黄县| 玛沁县| 阳新县| 柏乡县| 合山市| 车致| 江都市| 金昌市| 阿拉善右旗| 灵璧县| 海南省| 广河县| 新疆| 东丽区| 灵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