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譽煒
古往今來,有關讀書重要性的論述很多,最形象、樸實而又深刻的,莫過于古人劉向所言: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明代于謙有七言絕句說得也蠻貼切:“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碑敶骷彝趺蓪ψx書的感受更為具體實在,他說:“讀書是學習。學習是一種發(fā)現,學習是一種探密,學習就如破案,自然界與人生的秘密隱藏得撲朔迷離,就像不容易一時破案。而當你從自然、歷史、社會、人生中發(fā)現了它們的隱蔽的真情,從前人的成果中了解了這種真情,你將會像破了一個大案一樣地充滿欣喜,欲罷不能!”
而面對知識爆炸時代的到來,“前半生充電,后半生放電”的想法早已不合時宜,終生讀書、終生學習已經成為時代的呼喚和要求,成為一個人很好生存的必要條件。如同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說過的那樣:“我們隊伍里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過去學的本領只有一點點,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漸漸告磬了。學習本領,這是我們許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弊匀?,要增長本領,很重要的途徑就是靠讀書學習,用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武裝頭腦,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在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讀書是一個長期的需要付出辛勞的過程,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而應當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水滴石穿。道理也就在這里。
讀書尤需勤奮刻苦。陳云同志有句名言:讀書要與懶惰作斗爭。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寫詩勉勵后輩要抓緊學習時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古往今來,那些有作為、有成就的人,都是如饑似渴汲取知識財富的人。科學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從不斷地學習思考和實踐中來。觀察周圍一些很少讀書學習的同志,多數并不是因為工作忙而顧不上讀書,而是一懶二惰在作祟。有的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競爭意識和責任意識,滿足于過得去,疲于應付;有的精力不集中,用于酒席牌桌閑聊的時間太多,坐不下來,讀不進去;有的沉醉于網絡和手機等快遞式碎片知識的索取,以此代替系統(tǒng)讀書學習;有的對鉆研新知識存有畏難情緒,讀書吃“偏食”,僅憑個人興趣。這些都是讀書學習的大敵。
讀書尤需科學選擇。要根據形勢任務和個人成長進步的需要去選擇讀書的內容,用分析的觀點吸收書中的精華,揚棄書中的糟粕。“開卷有益”歷來都不是絕對的。尤其是現在圖書市場上假冒偽劣的東西并不鮮見,讀壞書浪費寶貴的時間是一方面,毒害思想、誤人子弟是大事。還是要努力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在當前,首要的是要多讀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論述的書,力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盡快轉化為我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多讀高科技知識的書,為積極投身現代化建設事業(y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做好必要的知識儲備。多讀文學、歷史和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使我們更好地應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zhàn)。多讀各種業(yè)務技術書籍,使我們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
讀書尤需善于思考?!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行成于思,毀于隨”。這些都是千真萬確的治學格言。讀書要與思考交替進行,一邊讀書,一邊思考,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囫圇吞棗不行,死讀書、讀死書也不行。只有把書本上的東西,經過思考,變?yōu)樽约侯^腦中“會發(fā)酵”的知識,才能進入葉圣陶所倡導的“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為珠玉”的境界。在讀書過程中多回味、多思考、多分析的人,往往是那些好讀書、多讀書、善讀書的人,也是閱歷豐富、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衡量一個人讀書的優(yōu)劣、知識的多少,最終還是要看他能否干事,能否干成事。舍此,別無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