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金輝
摘要:語文教師要從課前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外教育活動等教學的各個層面來加強語文情感教育,將語文情感教育與語文教學緊密結合,充分發(fā)揮語文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拓展情感;情感因素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遍喿x是一種生命的活動,是一種感悟,一種體驗。體驗是孩子懂得感恩的基石,沒有情感體驗的感恩教育是膚淺的,尤其低年級學生的知識面狹窄,情感體驗比較少,比較薄弱。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應該加強閱讀中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對感恩教育有著更深刻的感悟。因此,德育教育在滲透中要講究藝術性和操作方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因素
小學語文教材的思想內(nèi)容極其豐富,插圖、掛圖和電教配套設施直觀新穎,符合小學生的觀察特點,對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及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制造氛圍,讓學生直觀感受,有身臨其境之感,讓教師的語言、情感、教學內(nèi)容連同渲染的課堂氣氛成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于學生的心里,激發(fā)出情感,從而使學生獲得更真實深刻的體會,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獲得思想啟迪的作用。
語文教材中的《升國旗》一課,對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完成教學任務,識記字詞,背誦課文,對國旗有個初步的認識即可。但是我認為深入一步,對他們進行入校后的第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是個很好的時機。于是我就利用多媒體設施播放有關國旗在各種場合出現(xiàn)、升起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并進行適當?shù)闹v解,引起學生對五星紅旗的注意和興趣,抓住這個時機,給學生灌輸五星紅旗的深刻含義,教導學生應該熱愛國旗,尊重國旗,并引入課文的原句“國歌聲中,我們立正,向您敬禮!”引導學生向國旗行隊禮和注目禮。此時,學生的情感激發(fā)起來,我立即創(chuàng)設情景,國歌響起,播放天安門升旗儀式的錄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我看到一個個小手舉起敬隊禮,童稚的眼睛里流露出對國旗敬愛的神情。我深信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已升起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二、科學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是課文教學的第一環(huán),如何在新課伊始,就很快地把學生引入規(guī)定的情境,使他們迅速地注意美和感知美呢?關鍵就在于精心設計好新課的導入。首先要精心設計好導語,要針對課文內(nèi)容,依據(jù)審美需要,設計好一篇能夠吸引學生注意乃至能夠打動學生心靈的開場白,或抒發(fā)感情,或設置懸念,或提出問題,或引述故事,一上課就把學生注意的目光和期盼的心情抓住,引導他們迅速進入審美主體的角色。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漪,就是這方面的典范。她在教《春》一文時,是這樣開頭的:“提到春天,我們就會想到春光明媚,綠滿天下,鳥語花香,萬象更新,自古以來,許多文人用筆描繪春天。杜甫有一首《絕句》,同學們還記得嗎?”(學生齊背“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保┱n一開頭,就充滿了詩情畫意,激活了課堂氣氛,又與要學的《春》極為吻合。
三、想象聯(lián)想,升華情感
閱讀教學中的想象,主要是讀者根據(jù)文本的語言描述生成新的意義世界的再造想象活動。教師要善于尋找和發(fā)掘作品的空白點和未定點,啟發(f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將自己的情感溶入其中。例如王安石詩“春風又綠江南岸”,設若教師抓了“綠”這個未定點,啟發(fā)學生的想象:春風怎樣綠了江南?綠了的江南是什么樣子?通過學生的填充,就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生機勃勃、鶯啼柳綠的江南春天境界,自然美、情感美、意境美溶于其中,這樣,語文教學才成為一個以情感與心靈擁抱的所在,并使學生的想象力從中得以冶煉。要善于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例如,當我們閱讀周敦頤的《愛蓮說》,會聯(lián)想到古人描寫蓮花的各種常見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蓮子已成荷葉老”等等。
四、課外活動,拓展情感
語文學科情感教育光靠課堂教學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大大地擴展情感的空間,這就是加強課外的情感教育活動。要將課堂情感經(jīng)驗擴展到課外的閱讀與寫作上來,通過比較廣泛而經(jīng)常的課外讀寫,使學生不斷強化情感體驗,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進行引導,比如,組織課外讀寫小組,寫日記、周記,開展心得經(jīng)驗交流,批閱課外讀書筆記,指導課外讀寫審美方法等。應定期組織學生舉行一些專題講座。專題講座不但可以鞏固語文基礎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比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的美學探討,以及有關唐詩宋詞中各種情感的專題探討等等。在教室里利用黑板報、墻報、簡報等形式,結合語文教學進度,定期或不定期的推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情感故事或是名人名言,使學生能夠經(jīng)常得到情感的熏陶。除此之外,可以有針對性的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讀書競賽、古詩文背誦大賽、詩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作文競賽以及辯論賽等活動。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情感,而且通過對詩文的誦讀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語文的情感體驗,在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時,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總之,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的紐帶。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語文教學必須跳出傳統(tǒng)的教學理論框架,以素質(zhì)教育為導向,以情感教育為主要手段,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的功能。語文教師要從課前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外教育活動等教學的各個層面來加強語文情感教育,將語文情感教育與語文教學緊密結合,充分發(fā)揮語文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