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燕,李 陽,石國棟,王 寧,王言奎
(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003)
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婦科惡性腫瘤,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并缺乏有效診斷方法,多達70%的患者確診時已為FIGO分期Ⅲ和Ⅳ期[1]。目前卵巢癌的篩查主要依靠陰道超聲檢查和腫瘤標記物檢測,后者包括糖類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和人附睪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HE4),HE4較CA125特異性高,在鑒別卵巢良惡性腫瘤及病情評估中廣泛應用,但在腎功異常卵巢癌患者中應用HE4評估病情時需綜合考慮。
患者于某,女,61歲,因“腹脹20余天”于2014年2月于我院婦科就診。既往無腎臟相關疾病。45歲自然絕經(jīng),G3P2A1。??撇轶w示三合診子宮直腸陷凹可捫及直徑約5cm腫物,質硬,活動差,查血CA125:1402.00U/ml(參考值:0~35U/ml),HE4:2535.5pmol/L(參考值:0~140pmol/L)。婦科超聲示雙附件區(qū)均見直徑約3cm實性低回聲團塊,盆腔內腹膜不規(guī)則增厚,子宮直腸陷凹探及2.9x3.1cm低回聲團塊。PET-CT示腹主動脈、雙側髂血管區(qū)等多發(fā)大小不等淋巴結,盆腔腹膜、大網(wǎng)膜、腸系膜等多處增厚,腹、盆腔、胸腔大量積液。子宮直腸陷凹腫物穿刺病理示卵巢低分化腺癌浸潤。初步診斷:卵巢癌?;颊呗殉舶┒喟l(fā)遠處轉移難以行理想的腫瘤細胞減滅術,于2014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間行紫杉醇靜脈化療聯(lián)合鉑類腹腔化療2次,化療后復查CA125:239.00U/ml,HE4:119.6pmol/L,較前下降明顯。再次行婦科檢查,三合診示子宮直腸陷凹腫物較前減小,CT示盆腔轉移灶較前稍減少。于2014年4月3日在全麻下行理想的腫瘤細胞減滅術+腹腔熱灌注化療術[2],術中見子宮正常大小,雙側卵巢略增大,表面見細小結節(jié),子宮直腸陷凹見直徑約4cm的壞死區(qū)域,乙狀結腸表面見約8×5cm腫瘤壞死灶,腹膜及腸管表面多發(fā)轉移病灶,大網(wǎng)膜餅狀增厚,手術當日及隔日行鉑類腹腔熱灌注2次。于2014年4月3日在全麻下行理想的腫瘤細胞減滅術+腹腔熱灌注化療術[2],術中見子宮正常大小,雙側卵巢略增大,表面見細小結節(jié),子宮直腸陷凹見直徑約4cm的壞死區(qū)域,乙狀結腸表面見約8×5cm腫瘤壞死灶,腹膜及腸管表面多發(fā)轉移病灶,大網(wǎng)膜餅狀增厚,手術當日及隔日行鉑類腹腔熱灌注2次。術后病理示左、右卵巢、輸卵管低分化漿液性腺癌,宮旁組織、大網(wǎng)膜、腸壁結節(jié)、腹主動脈旁及盆腔淋巴結見多發(fā)癌轉移。手術病理診斷:卵巢癌(ⅢC,G3)。術后復查CA125:90.75U/mL,HE4:113pmol/L,術后再次行紫杉醇聯(lián)合鉑類化療?;颊咝g后第4次化療后出現(xiàn)腎功異常,查血肌酐:140μmol/L(參考值:31~132μmol/L)、尿酸:526μmol/L(參考值:89.2~339μmol/L),腎內科會診后“腎功能不全”診斷明確,予金水寶膠囊等改善腎功治療?;熯^程中CA125持續(xù)下降,第4次化療后降至正常,維持在10U/mL以下;HE4維持在110pmol/L左右,但于術后第5次化療后逐漸升高,末次化療結束于2014年11月25日,共8療程,復查CA125:7.03 U/mL,HE4:162 pmol/L,評估PET-CT及查體均無明顯異常,考慮HE4升高不排除腎功影響,暫不考慮腫瘤復發(fā),經(jīng)討論后決定結束化療治療,門診隨訪。
門診隨訪期間,患者CA125維持在10U/mL,HE4波動于150~170pmol/L之間。化療結束6月后患者血肌酐逐漸下降,HE4值亦下降,于化療結束1年后HE4及腎功降至正常?;颊?016年10月21日復查CA125升高至31.47U/mL,HE4:109.5pmol/L,血肌酐:116μmol/L、尿酸:300μmol/L,再次行PET-CT檢查示右側頸部及鎖骨上區(qū)可見多個增大的淋巴結,大者直徑約20mm,考慮該腫大淋巴結為新發(fā)腫瘤病灶,遂在超聲引導下行右側頸部淋巴結穿刺活檢,病理示低分化轉移性腺癌浸潤,來源于卵巢,考慮卵巢癌復發(fā)??紤]患者復發(fā)距化療結束超過6個月,遂再次給予“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化療6次,化療過程中CA125持續(xù)下降,未見HE4及腎功異常。末次化療結束于2017月6月8日,復查CA125:9.49 U/mL,HE4:103.1pmol/L,血肌酐:115μmol/L、尿酸:390μmol/L?;颊攥F(xiàn)定期門診隨訪,無明顯不適,復查CT及B超均未見明顯異常。見圖1。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三大惡性腫瘤之一,約75%為卵巢上皮性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居婦科惡性腫瘤首位,約70%的患者經(jīng)過治療完全臨床緩解后仍會復發(fā)[1]。已有數(shù)百種潛在血清標記物被用于輔助診斷卵巢癌,包括廣泛的細胞因子、生長因子、粘附分子等,但目前僅有CA125被廣泛應用于卵巢癌臨床實踐。HE4是卵巢癌的新型腫瘤標記物,由位于染色體20q12~13.1的HE4基因(又名WFDC2)編碼,含乳清酸性蛋白(whey acidicprotein,WAP)結構域,相對分子質量約為13000 kd,被譽為“25 年來第1個有效的新的卵巢癌標記物”[3]。除腎功能外,年齡、感染、炎癥、激素水平等病理生理因素[6]均對血清HE4水平有重要影響。
圖1 CA125、HE4及肌酐的變化趨勢
HE4和CA125均可作為評判療效的血清學標志物,CA125特異性較低,假陽性率高。與CA125相比,HE4在卵巢癌復發(fā)監(jiān)測方面敏感度更高,比CA125提前3個月升高[1]。目前臨床上HE4廣泛應用于卵巢癌的診斷、化療療效監(jiān)測及預后、復發(fā)等方面,但均未考慮患者腎功對HE4的影響。本文章所述病例中,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通過Pearson法對本患者的HE4、CA125水平與腎功能指標進行相關性檢驗,HE4水平與血肌酐、尿酸水平呈明顯正相關( P<0.05);而CA125水平與血肌酐、尿酸水平無明顯相關(表1)。提示相對于CA125,HE4水平受腎功損害影響較大,而卵巢癌患者在化療過程中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腎功受損情況并不少見。Nagy等[4]的研究也證實了HE4水平和腎損害有密切關系。進一步研究表明,合并腎功能損害的婦科良性疾病患者的CA125水平顯著低于卵巢癌患者,而HE4水平與卵巢癌患者相當[5]。
表1 患者HE4、CA125水平與腎功能指標的相關性
本報道中,患者化療后腫瘤標志物變化趨勢出現(xiàn)1次明顯的分離(見圖1)?;颊咝g后化療過程中,CA125持續(xù)下降,于術后第4次化療后降至正常并維持在低水平;HE4術后已降至正常,但于第5次化療后出現(xiàn)短暫上升趨勢,在化療結束時,HE4水平一直高于正常值,與患者腎功受損同一時間,待腎功好轉后HE4緩慢下降?;颊吣[瘤復發(fā)時,CA125升高趨勢明顯,HE4亦出現(xiàn)緩慢升高,此時患者腎功正常,在復發(fā)化療后CA125、HE4均持續(xù)下降至正常并維持在低水平。根據(jù)患者病情分析,除腫瘤負荷外,患者HE4水平受腎臟功能影響較大,而CA125影響較小,因此引起治療過程中腫瘤標記物的分離。消除腎功能影響后,HE4可基本反映病情。因此,對此患者而言,CA125為更敏感及特異性指標。
本報道特別之處在于,患者由于化療引起腎功損傷,從而影響HE4水平,進而干擾病情評估。該病例提醒我們對于合并腎功異常的卵巢癌患者,在患者的療效評估及指導用藥方案時需綜合考慮腎功對HE4水平的影響,我們要關注腎臟功能對HE4的影響,避免單憑HE4水平指導用藥方案甚至過度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