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蘇文鈺 臺灣成功大學教授
我作為大學教授每一學期都找研究室學生聊天,我很明顯意識到學生們的表達能力愈來愈低,我需要重復提問,他們才能理解,學生還會同言反復,用“鬼打墻”的答案回應我。學生的表達能力只是教育成果退化的面向之一,整體而言,臺灣學生的思辨能力一年不如一年了。
擁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子進入教育體系后,只想學(老師覺得、家長覺得、自己覺得)對他們有用的東西。整個社會都在強調“效用”時,反映的是一種短視的價值觀——我現在付出的要在短期內有回報。
從中學課綱與升學考試的緊密鏈結,到大學課程內容需要接受畢業(yè)學生就業(yè)比例的考驗,各級學校的教育方針都服膺于一套又一套追求效率的標準。
這不是孩子的錯,是我們的社會灌輸了他們這樣的功利觀念。而從科技業(yè)的角度來看,如果不建立美感,不懂得“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我們將永遠無法脫離代工的命運。
我們的教育太在乎紙筆測驗,其他無法用分數量化、沒有標準答案的能力,因為長期被升學制度忽略,家長及學生也就無心下功夫培養(yǎng)他們的實作技巧或論述邏輯。
這樣的結果就是凡不能標準化測量的事物,都可能被孩子們冠上一句“不公平”的抱怨——工作分配不公平、教授給分不公平、就業(yè)機會不公平。凡是不順心意者,皆可以“不公平”為自己的失敗找到借口。
真正的能者不會要求別人給你“公平”,反倒會努力爭取機會,把“公平”分給別人。唯有替別人創(chuàng)造機會,真正的利益才會回到自己身上。
小學時用考試成績來區(qū)分好、壞學生;中學時用班排名和校排名來建立學生之間的高墻;到大學,則繼續(xù)用論文點數來訂定教授的等級;等到進了社會,再依年收入與職銜來區(qū)分地位。表面上大家行禮如儀,但臺面下卻為了登上金字塔頂端相互排擠。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蔽覀兊暮⒆釉谶@種表里不一、雙面性格的環(huán)境下有樣學樣,即便知道要合作,卻也因為少有合作的機會,而不知從何做起。
要孩子們既合作又競爭,其實一點都不困難,重點是“與別人合作,與自己競爭”。
在我看來,奉行資本主義的臺灣長期被有錢人綁架。富人想要賺得更多的財富,所以逼迫政府制定一些符合他們利益,把人變成生產工具的政策,讓教育有效率地幫業(yè)界培養(yǎng)人才,這使得我們的學科分類很制式、很細瑣。
為什么學校要培養(yǎng)業(yè)界需要的人才?教育難道非得與職業(yè)掛鉤才是正道?
為何我們要用如此不正當的責任定位,矮化教育的神圣性,甚至以“學生就業(yè)率”為大學評鑒的項目之一,好像學生找不到工作,就全然是學校的罪過?如果真是這樣,干脆把學校都變成職業(yè)訓練所不就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