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摘要】尋求“教”與“學”之間的契合點,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數學的適切性十分重要,對于教學的效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尊重每個同學的不同點,理解學生的個性,提高他們認識知識的能力以及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yǎng)。筆者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釋放學生的天性,追求數學教學適切性:呈現現實背景,提煉知識;設計梯度問題,自然共生;尊重個性思維,引導創(chuàng)新;拓展認知視野,夯實積淀。
【關鍵詞】天性 數學教學 適切性
在數學教學中,教學方法往往很重要。因此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置身其中,真正感受到數學的奧妙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成功地引起學生的興趣,引發(fā)他們的共鳴,所教內容要深刻考慮學生的需求,要把“教”和“學”有機結合,使教材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一、呈現現實背景,提煉知識
現實為知識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是知識的來源。知識從現實中來,并對現實進行升華和總結。之后,我們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解釋生活現象。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從現實中尋找知識的來源,從現實中提煉知識,加深學生的理解,引起學生的思考。
例如,筆者在講解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時,就從實際出發(fā)。筆者在課前引入這樣的實例:王大娘想靠著墻圍一個雞舍,這個雞舍為長方形,長6m,寬4m,長的那一邊靠墻,那么,王大娘要準備多長的籬笆網呢?顯然,這個問題是求長方形周長的問題。在筆者的提問之下,學生陷入了思考。有的學生說:“要準備(6+6+4+4)m長的籬笆。”而有的學生說:“一面靠墻,只用準備(6+4+4)m長的籬笆?!痹诖耍P者肯定后者的說法,并且指出題目中的“靠墻”二字說明只用圍3面。那么,為什么要這樣計算呢?這樣計算的概念叫什么呢?于是,筆者適時引出長方形的周長這個概念,即長方形一周的長度。那么,如果長方形的長為a,寬為b,周長為多少呢?同學們立刻說出(a+b+a+b),筆者要求學生將計算式化簡,就變成了C=2a+2b。通過此種方式的教學,不僅讓學生知道了數學在現實中的意義,也讓學生更加熱愛數學,而且,加深了學生對長方形周長的認知與了解,使其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現實是基礎,是一切知識的來源,知識是對現實進行總結。在教學中有效運用現實引導,會激發(fā)起同學們學習知識的熱情,使他們開動大腦,解決問題。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采用一些現實案例來指導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二、設計梯度問題,自然共生
在數學教學中,提問是一種不錯的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小學生正處于好動的年齡,上課時有很多的小動作,對于所學知識不會太關注。這時候,提出問題并點名回答,會引起學生的警覺,使他們認真聽講,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教師要在上課時積極提出問題,讓學生集中精神,引起學生思考。
例如,筆者在講解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分數的初步認識(二)”時,就設計了梯度問題。不同的學生理解知識的層次不同,因此,因材施教尤為重要。對于較低層次的學生來說,對分數的認識還很淺薄,需要老師的教導。此時,筆者可以用舉例子的方式讓他們認識到分數的存在。例如,筆者會說:“我們都知道1、2、3、4等這些數都是整數,但是1和2中間的數怎么表示呢?”由此引出分數的概念。中層次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筆者可以讓他們舉出生活中運用到分數的例子,并舉手發(fā)言,各抒己見。而對于高層次的學生來說,對分數已經知道的很多了,就需要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與研究,筆者可以讓他們用其他的表示方法來表示分數,可以簡單地提出小數的概念,讓他們找出分數與小數的關系以及轉化過程。這樣,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能顧及所有的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時刻處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停滯不前。
梯度問題,一級一級進行提問。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提問,發(fā)揮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把舊知識和新知識進行連接,既回顧舊知識,又掌握新知識,兩全其美。所以,教師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學習。
三、尊重個性思維,引導創(chuàng)新
人與人之間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一百個人有一百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對于同一道題,不同的同學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進而有不同的解題方法。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所要做的并不是將他們的思維模式化,而是應該尊重差異,鼓勵他們遵循自己的方法,不輕易放棄,爭取探索出更多的解題思路,對解題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
例如,筆者在講解蘇教版四年級下冊“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就注重學生自己的思維,引導創(chuàng)新。在講完本節(jié)課的內容之后,筆者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499×98=?看到這個題目,有的同學立刻動筆來計算,有的同學似乎在思考著什么。幾分鐘過去后同學們都已經有了結果,除了個別計算錯誤的同學之外,其他同學的答案都是48902,即為正確答案。筆者發(fā)現大部分同學算了滿滿一張,而有的同學計算量則很少。筆者挑選了其中計算量很少的學生讓他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他沒有遵循死套路,而是另辟蹊徑,把98看成(100-2),這樣,就可以寫成499×98=499×(100-2)=499×100-499×2=49900-998=48902。這樣,極大地簡化了運算步驟,同時,也減少了錯誤率。這時,一個學生舉手說自己還有簡單的運算方法:499×98=(500-1)×98=98×500-98=48902。顯然,這種方法也很簡單。通過個性展示,學生們了解到簡單的算法,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很有幫助。
個性是相對于共性來說的,正所謂有個性,才有共性。個性是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將個性有效運用,對教學發(fā)揮有很大的益處。所以,教學時不能一味地追求共同點,要積極鼓勵學生闡述自己的不同的想法,引導同學們進行創(chuàng)新,追求數學教學適切性。
四、拓展認知視野。夯實積淀
在學習數學時,課本上的知識畢竟有限,有時候,我們需要借助其他學科的知識講解數學知識,也可以摻雜一些數學故事,如名人探索數學的歷程來加深同學們的理解。這樣,學生可以了解到數學的奧妙以及發(fā)現的歷程,增加學生在生活實際中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信息與能力,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夯實積淀。
例如,筆者在講解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二)”時,就不僅僅局限于題目要求,而是從題目出發(fā),發(fā)覺更多的知識。有這樣一道題,要求學生根據統計表完成統計圖。學生已經學習了相關內容,并且已經掌握,對于此類題目的完成不費吹灰之力。但是,題目中涉及了兩個地方:上海和悉尼。這兩個地方的變化圖線完全不同,這是為什么呢?在課本后面,有一個“你知道嗎?”的小欄目,里面清楚地描述了原因,是因為兩個地方所處的半球不同,一個南半球,一個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所以圖線才不同。這樣,不僅讓學生學到了書本知識,而且教會了學生一些常識性知識,教會了學生不斷探索,對問題進行深究,做到知根知底。通過對這個題的講解,學生不僅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對地理知識也有一定的了解。
總之,探索數學教學方法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積極引導,還需要學生積極配合。教師所講內容要從現實中來,又要回歸于現實,服務于現實;設計的問題要多元化,做到教學相長;同時,還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鼓勵創(chuàng)新;最后,所教內容不能僅僅局限于數學,而是要將各門知識聯系起來,提高素養(yǎng),拓展視野。教師要探索多種方式,徹底釋放學生的天性,追求數學教學適切性,提高數學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