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振華
摘 要:作為普通高中階段學生必學的課程,學好高中政治具有重要意義,高中政治不僅是高考的重要得分科目,對高中生綜合分析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為學生以后的政治素養(yǎng)打下堅實基礎。但在當下的實際教學中,政治課成為很多高中生的“噩夢”,大多數(shù)學生會對政治課產生枯燥、無趣、沉悶等消極印象,這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模式有著直接關系。政治是一門有很強實用性和對生活有指導作用的學科,但往往教師的教學形式太單一,太過重視政治的理論而脫離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教師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地講解,內容空洞乏味,學生在臺下狂記濫背,只為應付考試,最終并沒有獲得任何知識和能力。探討如何對高中政治課堂學習進行改革,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主要研究如何將高中政治學習內容和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結合,將生活情境帶入學習課堂提高高中政治的學習效率,重新燃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改變學生對政治課產生的刻板印象。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情境化
一切教育皆來源于生活,很多政治教師將政治課教“死”了,就是因為沒有將政治課本中的各種概念和理論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沒有使學生產生與之切身相關的情感,教師要在生活中尋找政治的影子,尋找有教育意義的生活素材,將其引入課堂,喚醒學生的政治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中的各種概念理論,把政治課學“活”。
一、引導學生挖掘生活中的政治元素,帶入學習課堂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最終目的都是要活學活用,產生學習價值。高中政治也是一樣的,高中政治課程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四個板塊,教師首先要一改傳統(tǒng)呆板僵化的師生教學關系,做好師生交流互動工作,課堂下對于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課堂中與學生做好教學互動,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發(fā)表自己對政治的見解,引導學生挖掘生活中隱藏的政治元素。例如,每個人都要花錢,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就是高中政治課程中經濟生活這一教學板塊中的范疇,細化下去經濟活動就涉及消費、儲蓄、分配等經濟問題。教師可以布置課堂作業(yè)或小組調研活動等多種輔助教學手段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經濟活動中,深入體驗,深化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并且學會自我學習。
二、延展教學教材,引進多種教學資源
一直以來,高中政治課程的學習教材非常單一,僅局限于課本,學生關于政治知識全部來源于書本大段大段的文字,抽象而晦澀難懂,學生難以記憶、難以理解,自然不能從中體會到絲毫學習的樂趣,學習起來就如同嚼蠟般索然無味,教師的教學欲望也一同受挫。教師要掌握學生的興趣點,創(chuàng)新發(fā)展出符合學生口味的“新型教材”,從生活中尋找更多的教學資源,與書本結合教學,只有將政治教學生活化、情景化,將書本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學生才會樂意主動學習,對書本的理論知識才能理解得更透徹,掌握得更牢固。可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載體,如漫畫是學生喜愛的潮流之一,教師可尋找與課本內容相關的漫畫作為輔助教材,配以活潑輕松的教學語言,馬上就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還可請學生個人或分組進行漫畫創(chuàng)作,進行展出分享,講解其中的政治意義。探尋使用更多的“新型教材”和教學資源,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更貼近生活,增強政治教學中的生活化和時代感。
三、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同的教學模式,引入生活情境化教學
要改變以往教師作為課堂中心的授課模式,將學生作為主體進行教學,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探索問題、辨明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對學生的政治意識進行啟蒙。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關注社會發(fā)展動態(tài),培養(yǎng)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現(xiàn)代公民。如教師可帶領學生走進社區(qū),與社區(qū)合作,聯(lián)合舉辦知識技能競賽或辯論賽,選取一個時下熱門話題,如“拜金主義”,就這一話題開展正反方辯論,參與人員不局限于學生,可引入社區(qū)成員,讓辯方觀點更具有開放性,更與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接軌?;顒咏Y束后再在課程進行分析和總結,使學生對“拜金主義”這一社會現(xiàn)象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當下高中政治課程改革面對的問題是要解放學生的思維,走出“象牙塔”,與實際生活接軌,脫離生活中所學到的知識,不能學以致用是沒有意義的。而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學能真正幫助解決當前高中政治教學的窘境,對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提高教學質量都有實際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振發(fā).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情境教學研究[D].湖北大學,2011.
[2]高飛.試論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生活化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10.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