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倩
摘要:盡管亞里士多德認為人是政治的存在者,但是成為朋友需要三個最基本的條件:相互抱有善意、相互了解善意以及基于快樂、有用或德性的相似,而且它還受到空間距離、差距和數(shù)量的限制。在亞里士多德看來,自由不是任性,自由人和自由人之間也存在領(lǐng)導和被領(lǐng)導的關(guān)系,但是被領(lǐng)導者不是完全喪失自由的,主人需要運用智慧去駕馭。
關(guān)鍵詞:亞里士多德;《五星大飯店》;朋友關(guān)系;主從關(guān)系
中圖分類號:I24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18-0056-02
一、朋友關(guān)系
亞里士多德認為無論是青年人、中年人還是老年人都需要朋友,無論人是處在好運中還是處在厄運中也都需要朋友。因為“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過共同的生活”。“一個孤獨的人的生活是艱難的”,而且兩個人“無論在思考上還是做事情上都比一個人強”。[1]也就是說,所有人都需要友愛,都渴望朋友。沒人喜歡一直孤獨,沒人能夠一直孤獨。
盡管人人都需要朋友,但是不可能和任意一個人都能成為朋友。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成為朋友需要三個最基本的條件:相互抱有善意,相互了解善意,基于快樂、有用或德性的相似。亞里士多德認為沒有回報的愛只是善意,不是愛。愛是需要相互作用的并且為對方所知。[1]潘玉龍和湯豆豆是兩情相悅,而金志愛和楊悅都只是單方面地喜歡潘玉龍?!奥浠ㄓ幸猓魉疅o情”,即便潘玉龍后來知曉了她們的心意,潘玉龍對她們還是作為普通朋友,未能產(chǎn)生深厚的感情。所以,友愛不是一廂情愿,而是雙方共同作用的。另外,亞里士多德明確表示基于快樂和有用的友愛是不持久的,因為它們帶有目的性。只有第三種友愛才是持久的。[1]潘玉龍和湯豆豆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念——追求真實。在每天夜里十二點,他們都會聽同一首曲子:《真實》。那是一支曲子,也是他們兩個人共同的信仰,能夠溝通彼此的心靈。[2]潘玉龍和湯豆豆是志同道合的一路人。而潘玉龍和金志愛以及潘玉龍和楊悅只是出于互幫互助而建立起來的關(guān)系。雙方是各取所需,各得好處。潘玉龍為了工作,為了薪水照顧金志愛,聽從金志愛的吩咐,幫助金志愛奪回韓國時代公司;金志愛為了留住潘玉龍答應救湯豆豆一命。楊悅為了潘玉龍幫助湯豆豆查明真相,險些喪命;潘玉龍為了償還恩情照料楊悅。潘玉龍對金志愛和楊悅不是出于愛,不是真情實感的流露,而是出于無奈,出于報恩,出于償還她們給予的好處,一旦還清,兩人的關(guān)系也就終止了,互不相欠。所以,只有德性相似的朋友才能成為長久的朋友。
除了友愛必備的三個基本條件,亞里士多德還指出友愛受到空間距離、差距和數(shù)量的影響。首先,亞里士多德明確提到“分離雖然不致摧毀友愛,卻妨礙其實現(xiàn)活動。但如果分離得太長久,友愛也會被淡忘”。[1]潘玉龍和湯豆豆后來聚少離多,漸漸產(chǎn)生了間隙,再加上佟經(jīng)理的故意挑撥,最后導致湯豆豆徹底喪失對潘玉龍的信任,和潘玉龍的關(guān)系徹底破裂。歸根結(jié)底,兩人相處的時間太少,缺乏溝通,漸生猜忌。所以,共同生活是友愛形成的重要前提。其次,亞里士多德認為雖然“對這種差距的界限不可能做出一個精確的規(guī)定,差距可以越來越大,而友愛依然存在。但是差距如果大到像人距離神那樣遠,友愛就肯定不能保持”。[1]在潘玉龍和金志愛之間,除了沒有愛情,阻隔兩人的還有生活背景上巨大的差距。一個是韓國時代公司的董事長,一個是萬乘大酒店的貼身管家。兩個人不僅僅存在國家和語言上的界限——“跨國之戀”,還存在財富的巨大差距——“男子版的灰姑娘”,雖然兩人可以成為普通朋友,但是由于差距過大,所以很難產(chǎn)生友愛,從而成為最親密的朋友。因此,差距不能懸殊,兩個人必須要有共同的話題,在同一層次上。最后,亞里士多德指出“一個人不可能是許多人的朋友,正如一個人不能同時與許多人相愛(因為愛是一種感情上的過度,由于其本性,它只能為一個人享有)”?!芭c許多人交朋友,對什么人都稱朋友的人,就似乎與任何人都不是朋友”。[1]因為“友誼猶如水那樣淡泊”,“恰恰像一勺甜酒混入了一缸清水”,“感情是這樣淡而無味”。[3]湯豆豆和金志愛生氣并離開潘玉龍都是因為無法忍受潘玉龍的“花心”,不“專一”。潘玉龍沒有妥善地處理好和湯豆豆、金志愛以及楊悅之間的關(guān)系,他顧及的人太多,卻不知道愛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忽略了和金志愛以及楊悅之間應有的距離,最后導致心愛的人——湯豆豆離他而去,所以朋友的數(shù)量是有界限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專屬的朋友圈,那個圈是有范圍的,數(shù)量不能過多,濫情就等同于無情,尤其對愛來說,它具有獨占性和專享性。
二、主從關(guān)系
人與人交往,可能形成朋友關(guān)系,也可能形成主從關(guān)系。亞里士多德提到“自由人對于奴隸的治理是主從組合的一種形態(tài);丈夫?qū)τ谄拮佑质且环N;成年人對于兒童又是一種”。[3]也就是說,主奴關(guān)系只是主從關(guān)系的一種形式。在自由人和自由人之間也存在著領(lǐng)導和被領(lǐng)導的關(guān)系。
潘玉龍和金志愛是貼身管家和客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對潘玉龍來說,服務宗旨就是:客人是我們的上帝,客人永遠是對的,我們要讓客人完全滿意!永遠不對客人說“不”。所以,潘玉龍必須服從金志愛的命令,順從金志愛的要求。金志愛可以喜怒無常,而潘玉龍必須始終一樣,始終保持微笑。[2]事實上,金志愛和潘玉龍是不平等的,存在著統(tǒng)治和被統(tǒng)治的關(guān)系,而友愛恰恰就在于平等。[1]
潘玉龍和佟經(jīng)理是下級和上級之間的關(guān)系。在潘玉龍的媽媽生命垂危,急需上呼吸機的時候,黃萬鈞總裁匯去四萬塊錢。再加上湯豆豆在盛元集團擔任形象代言人,潘玉龍“試圖堅守的眼神,不知為何忽然瓦解,變得軟弱起來。終于,他的手似乎放棄了抵抗”。[2]潘玉龍不得不讓佟經(jīng)理拿走鑰匙,不得不允許他們進入1948房間盜竊機密文件。事實上,潘玉龍已經(jīng)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了,喪失了“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
潘玉龍雖然是法律意義上的“自由人”,但在實際生活中卻“不自由”。正如盧梭所說:“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由不等同于任性,而且還要忍受別人的任性。只要經(jīng)濟未完全獨立,就處于被領(lǐng)導的地位,就不可能為所欲為,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如果經(jīng)濟未獨立,又不愿服從領(lǐng)導,不愿受約束,看上去好像獲得了自由,實際上這只是“虛幻的自由”。因為,結(jié)果就是一無所有,什么也做不了。
那么,被領(lǐng)導者是否只能順從,完全喪失了自由呢?在弗洛姆看來,即使在絕境中也有自由。自由是絕對的。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有自己選擇的權(quán)利。亞里士多德也明確提出主人之所以成為主人,不在于占有奴隸,而在于運用奴隸。[3]也就是說,主人要能夠駕馭奴隸,使奴隸能夠聽從自己,為自己所用。所以,被領(lǐng)導者有可能也會不服從領(lǐng)導者,關(guān)鍵在于領(lǐng)導者的力量。潘玉龍曾對金志愛說過,“客人的話不能都聽”。潘玉龍對佟經(jīng)理也不是唯命是從。老王有一次問佟經(jīng)理:“潘玉龍不是你的人嗎?他不是歸你領(lǐng)導嗎?”佟經(jīng)理當時回答:“這種事不是領(lǐng)導不領(lǐng)導的問題”。[2]也就是說,佟經(jīng)理對潘玉龍也無計可施,甚至兩人因為沖突還大打出手。因此,雖然大多數(shù)人處在“不自由”的狀態(tài)下,大多處在被統(tǒng)治的地位,但是還是具有自由意志的,還是存在思考的權(quán)利,存在選擇的權(quán)利。這樣,主人就要具備一定的智慧和德性,否則很有可能成為“奴隸的奴隸”。
參考文獻:
[1][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廖申白,譯.商務印書館,2015:228,278-279,231-233,237-239,242,285.
[2]海巖.五星大飯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198,205,227,274,346,374.
[3][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2016:20,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