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
【關鍵詞】 教師;教學風格;形成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6—0092—01
教學風格是指教學活動的特色,是教師的教育思想、個性特點、教育技巧在教育過程中獨特的、和諧的結合和經(jīng)常性的表現(xiàn),是教學藝術趨于穩(wěn)定和成熟狀態(tài)的標志。教師多樣靈活的教學風格有助于包容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以便使每一類學生都有機會能夠按照自己的學習風格來學習,發(fā)揮自己的長處,讓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各得其所,各顯其長。因此,教師教學必須具有個性化的教學風格,或激情,或幽默,或親和,或理性。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教學風格的主要類型
教師是否具有教學風格,是衡量教師是否成熟的標志,是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的重要參數(shù)。教學風格具有層次高低之分。這里我們所指的教學風格是指教育藝術家在長期的教學藝術實踐探索中逐步形成,并通過高度完美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作風等方面穩(wěn)定、綜合地體現(xiàn)出來的鮮明獨特的教學個性特點與審美風貌。風格并不神秘,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教師講課深入淺出,條理清楚,層層剖析,環(huán)環(huán)相扣,論證嚴密,結構嚴謹?shù)睦碇切?;教師講課親切自然,樸素無華的自然型;教師講課情緒飽滿,把對科學文化的熱愛和追求融于對學生的關愛和期望之中的情感型;教師講課生動形象,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動人心弦的幽默型;教師精于教學的技巧,充滿機智,各種教學方法技巧可信手拈來,運用自如,恰到好處的技巧型等。
二、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方法
1. 形成教學風格要持之以恒地閱讀。我國宋代文學家蘇軾曾言: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此言恰恰成為教師成長的關鍵詞。莊子也曾說過:“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厘,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教師的“讀”需要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設計,擬出具體的讀書計劃,并掌握科學有效的方法。比如,教師要廣涉精覽以豐富其文化底蘊、拓寬知識結構。除了讀有字書外,還要讀“無字書”,即要讀“人”、讀“時”。讀“人”尤其要解讀世界名人的思想,吸取精髓為其所養(yǎng),為其所用。讀“時”是指讀通古代、近代、現(xiàn)代、當代等各時代的教育思想,把握其本質(zhì)與精華,使自己的教學更加理性,發(fā)展更具方向感。
2. 形成教學風格要謙虛謹慎地傾聽。教師要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去聆聽學生、家長、同行、專家和社會的不同聲音。教師要勇于、樂于、善于傾聽,從而了解學生的需求與心聲,把握共性與個性,捕捉其迸發(fā)的思維火花,這樣學生才會被“喚醒”、“激活”,實現(xiàn)自身主動的建構。
3. 形成教學風格要積極主動地“看”。要成為有教學風格的教師并非是閉門造車、孤軍作戰(zhàn)之術就能成就的,它需要整合教育群體的優(yōu)勢資源,需要博采眾家之所長、吸收所有名師之精華,要在平凡中覓精彩,現(xiàn)象中究本質(zhì),從而開闊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視野,提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比如,要走進全國知名教師的課堂,觀摩研討他們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之術,參悟其成才之道。總之,通過各種渠道,學習一切可學之人與可學之處,從中吸收合理的養(yǎng)分,將其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想,并落實于教學中,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格。
4. 形成教學風格要扎實有效地實踐。教師要躬行踐履,要樂于做、善于做、精于做?!白觥笔敲麕熕哂械暮诵母偁幜Γ薪虒W風格的教師,其教學水平首先是表征于“做”的效率與效果上。教育教學歸根結底是實踐性活動,教師要將所讀、所聽、所看、所想具體落實于教育教學活動,更需要勇于實踐、敢于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身的發(fā)展和學生的發(fā)展。
5. 形成教學風格要有反思的習慣。教師要有反思的習慣,精于反思。反思教學行為,反思與教育有關的觀點,反思某一個教育現(xiàn)象,反思自己的專業(yè)成長,反思學生的學習過程。在經(jīng)常性的反思過程中,教師會不斷地對自己的認知過程進行自我評估,完成針對自身知識的轉化、調(diào)整和重組過程。強烈的反思傾向和有意識思考問題的習慣使他們不但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直接促進了其自身良好知識結構的形成,在反思的習慣中實現(xiàn)從實踐到理論的升華,實現(xiàn)從普通教師到風格名師的飛躍。
6. 形成教學風格要有寫作的能力。寫作可以提高教師反思的能力,培養(yǎng)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分析力,可以將教師感性、零散的教學經(jīng)驗提升為理性的系統(tǒng)的教學理論?!皩憽笔恰白觥钡奶嵘?。教師的“寫”并非專指學術論文的撰寫,它可以是教學隨筆,可以是教學反思,可以是教育案例,也可以是教育故事。教師通過“寫”來實現(xiàn)經(jīng)驗的提升、理論的建構,從而形成獨特、深邃的教學思想。
7. 形成教學風格要有表達的欲望。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語言功底的修煉,通過有限的語言來構建無限的世界,用巧妙的語言去引導生本對話、生我對話、生師對話、生生對話,從而促成學生的發(fā)展。“說”不僅是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手段,也是思維再創(chuàng)造的一種方式。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