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穎
《說文解字》中“訟”解釋為“爭也”,因此無訟即理解為不爭、沒有爭斗。引申為一個社會因為沒有糾紛或犯罪而不需要法律或者有法律而擱置不用。1
一、儒家的“無訟”
傳統(tǒng)觀念中,無訟思想發(fā)源于儒家,其實不然,但是儒家確實是明確提出無訟這兩個字和思想的學派?!墩撜Z·顏淵》“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2翻譯為,在審判案件的時候,我和別人的目的是一樣的,就是要達到無訟。
首先,訴訟與儒家主張“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的禮治觀念相沖突。訴訟代表著紛爭,這違背了“和”的理想,而禮治是儒家提倡的治國之策之一,《論語·子路》“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3儒家思想強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把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看成不可分割的體系,儒家認為《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的道德原則,要求人們推己及人,把個人與社會看成矛盾的統(tǒng)一體,追求和諧的社會關系,儒家認為自然界和人類是一個統(tǒng)一的自然整體,人類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
想要實現“和”則必須實行德政,《論語·為政》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只有為政以德,以禮為教,才能形成儒家所提倡的《論語·顏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諧社會,因此儒家明確提出了無訟的概念。因此才有了《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9
二、墨家的“無訟”
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皆起不相愛?!薄赌印ぜ鎼凵稀?0。墨子認為社會混亂的根源在于人與人之間不相愛,諸侯國之間的不義之戰(zhàn)和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殘酷剝削就是不相愛的集中體現。而這種不相愛又是源于每個人的自私自利,因此墨子提出他的就是主張:“兼愛”,《墨子·兼愛中》“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11
而人人相兼愛,世上哪里還有訴訟,天下和諧無爭,自然就是無訟。而墨子的另一個觀點“非攻”所表達的無訟思想可能更加明確?!疤煜轮私韵鄲?,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薄赌印ぜ鎼壑小纷屘煜碌娜硕寄軌蛳鄲?,強的不欺負弱的,眾的不欺負寡的,富的不侮辱貧的,這就是墨子“兼愛”思想下的理想社會。在這樣的理想社會中,自然就沒有了訴訟的紛爭。
三、道家的“無訟”
道家所提倡的是“無為而治”,而爭是萬惡之源,想要達到理想社會,必須做到“使民不爭”,不爭即無訟。老子的政治觀是“無為”以清靜無為之道治理國家是最佳的治國方式,《老子·道經·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2最高的統(tǒng)治之道,是使老百姓不覺察其存在。其次之道是讓人民熱愛他。再次是讓人民贊美他。再其次是讓人民畏懼他。再其次是讓人民輕侮他。誠信是靠不住的,難免總有人失信呵!悠然而慎于出言,一切舉措成就,要讓百姓感到仿佛出于自然和自愿。而訴訟所代表的,則是“爭”,是老子的治國之道中最末的使民“畏之”、“侮之”。
基于此老子提出了“虛其心,弱其志”的治國要領,《老子·道經·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3可見使民“不爭”、“不為盜”則“心不亂”,因此天下太平,沒有了矛盾自然不需要訴訟,以此達到“無訟”。
四、法家的“無訟”
道家的無訟思想整體呈現出一種消極的“無為”思想,這與法家的積極入世有著鮮明的對比。法家是“法治”的提倡者,但是法家提倡“以法治國”的目的是《商君書·強去》“以刑去刑國治,以刑致刑國亂,故曰:行刑重輕,刑去事成,國強;重重而輕輕,刑至事生,國削。”14法家雖然沒有明確提出“無訟”,但是“以刑去刑”的目標明顯體現的就是無訟思想。
想要實現“以刑去刑”法家提出了《商君書·賞刑》“圣人之為國也,壹賞,壹刑,壹教?!?5的治國方略?!耙假p則兵無敵,壹刑則令行,壹教則下聽上。夫明賞不費,明刑不戮,明教不變,而民知于民務,國無異俗。明賞之猶至于無賞也,明刑之猶至于無刑也,明教之猶至于無教也?!焙喲远褪恰懊鞣ㄖ匦?,賞罰分明”《商君書·君臣》“法制明則民畏刑。法制不明,而求民之行令也,不可得也。民不從令,而求君之尊也,雖堯、舜之知,不能以治?!?6《商君書·禁使》“人主之所以禁使者,賞罰也。賞隨功,罰隨罪。故論功察罪不可不審也。夫賞高罰下,而上無必知其道也,與無道同也?!?7商鞅指出,刑賞乃是國君治理好國家的兩個首要手段。根據他對民眾本性的認識:人就是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的,國君可以用賞罰來管理百姓和官吏,而法律則是賞罰的唯一標準。因此,有功的人就應該受到獎賞,有過錯的就該接受應有的懲罰,做到公平對待,這樣才能樹立君主的權威。
注釋:
1.張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354-355.
2.《論語·顏淵》
3.《論語·子路》
4.《論語·雍也》
5.《論語·顏淵》
6.《論語·為政》
7.《論語·為政》
8.《論語·顏淵》
9.《論語·八佾》
10.《墨子·兼愛上》
11.《墨子·兼愛中》
12.《老子·道經·第十七章》
13.《老子·道經·第三章》
14.《商君書·強去》
15.《商君書·賞刑》
16.《商君書·君臣》
17.《商君書·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