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玲
閱讀與寫作既有相對獨立性,又有密切的聯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寫作是閱讀的延伸,是知識積累程度的反映。因此,我們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將閱讀長期植根于寫作的沃土中,使學生更好地從閱讀中學習寫作,以利于其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學生如果對閱讀不怵不懼,沒有心理障礙,樂意閱讀,自覺閱讀,那閱讀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可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
(一)課內外閱讀的有機結合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在現今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閱讀教學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課內閱讀,一是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是指在課堂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閱讀活動。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課內閱讀的繼續(xù)與擴展。教師要找到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銜接點,只有找到了這個銜接點,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有效地調動。
(二)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
1. 舉辦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下面幾種讀書活動:
(1)開展“好書推薦卡”“好書換一換”活動。通過同學之間交換圖書,增加閱讀量,增強讀書興趣。
(2)定期舉辦讀書筆記展覽。教師可在班里專門設置“學生作品展示欄”,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制作形狀各異、五顏六色的讀書卡,里面可以寫上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名人名言或文段或讀后感言等,然后讓學生和教師一起挑選出優(yōu)秀讀書卡粘貼在展示欄中。
(3)召開讀書心得交流會。通過交流會的形式,讓學生把自己閱讀時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同學,讓同學彼此增進對閱讀的進一步了解,這樣無形中就給學生一個動力,促進了讀書的勁頭。
2. 舉辦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如講故事比賽、字詞積累競賽、百科知識競賽、口頭作文賽、作家作品知多少比賽、手抄報比賽等等,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閱讀的價值所在。
二、教給閱讀方法,做好讀書筆記
(一)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良好的學習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閱讀也要講究方法,若教會了學生閱讀方法,就等于給了學生“點金術”?!罢n內得法,課外用法。”課堂上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鼓勵學生應用到課外閱讀上。
(二)引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有句老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外閱讀應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讀書筆記的類型很多,我讓學生專門準備一本“閱讀積累本”,用來做讀書筆記。在教學中我重點指導學生做好以下幾種讀書筆記:1.摘抄型:即摘抄好詞好句、生活常識等來豐富語言,增長知識。要求學生把課內外閱讀中的重點詞句,精彩的段落或名言、警句等摘錄在“閱讀積累本”上。2.感想型:即在讀完一本讀物后,結合現實和個人經歷寫出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及感想和體會,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3.想象型:主要是續(xù)編故事,改寫故事,發(fā)展聯想和想象能力,從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這類筆記可以有效減少習作中套路陳舊、千篇一律的現象,體現學生的個性和靈性,提高寫作的興趣。。
三、閱讀積累知識,學會寫作運用
(一)多寫常練
教師要鼓勵學生寫日記,把自己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把生活中感興趣的事寫下來。日記當長即長,能短則短,把閱讀中積累的知識在日記中加以靈活運用,死的語言、詞匯就變活了。在教學中,我還經常結合所學課文布置相關的“小練筆”作業(yè)?!靶【毠P”不是完整的一篇作文,只要求寫一段話,學生容易接受。老師選出優(yōu)秀作品粘貼在“學生作品展示欄”中,讓同學們交流學習,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
(二)先模仿后創(chuàng)新
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會潛移默化地掌握到一些寫作方法,一篇好的文章也確實能為學生提供一種好的寫作模式。模仿好作品的寫作模式也是提高他們寫作水平的一個好方法。當然,模仿不等于抄襲,學會用別人的方法來寫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學生寫作文時,教師應允許模仿,鼓勵創(chuàng)新,這種循序漸進、由易至難的方法很受學生的歡迎,大大減少了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