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 安徽 蕪湖 241002)
每一座城市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都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空間形態(tài)。而在現(xiàn)代性和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的傳統(tǒng)城市逐漸失去其特色,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城市風貌。在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為了延續(xù)中國傳統(tǒng)城市文化,提高城市競爭力,挖掘中國古代城市的規(guī)劃思想十分必要。目前,對于歷史上的都城已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如北京、西安等,對于古代地方城市的關(guān)注還不夠,而恰恰正是數(shù)量龐大的地方城市體現(xiàn)了空間形態(tài)的多樣性。
本文以發(fā)展較為成熟的明清時期徽州府城和歙縣縣城為研究對象,地理范圍即現(xiàn)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歷史城區(qū)。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歙縣。自隋義寧(公元617年)至清末,歙縣一直是地區(qū)的政治中心。明清時期的徽州府城最初是在由歙人汪華在隋末所建,此后又多次改建修繕。北宋宣和年間,因方臘起義,府城被燒毀,治所遷至府城西北,又因水利不便,一年后遷回舊址。直至明代,府城的建設(shè)已基本定型,而歙縣縣城一直附郭為城,并未有建城之役。為了抵御倭寇,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知縣史桂芳筑縣城,至三十九年建成,縣治不再附郭。
“城市特色空間應當是能夠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體現(xiàn)地方文化的、表現(xiàn)時代特點的城市公共空間。(楊保軍,2013)”本文從四個不同尺度來分析歙縣古城特色空間的營造。
《荀子·強國》云:“其固塞險,形勢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薄痘罩莞尽酚涊d當?shù)匦蝿贋椤疤於贾T峰高插北霄,紫陽余麓橫絕南港,為達人之大觀”,“黟山四水前奔,遙遙不絕,蜿蜒如龍,紫陽問政二山矗起東南,勢若飛鳳”,《太平寰宇記》記載:“歙,翕也,謂山水翕聚也”。古城東倚問政山,北靠玉屏山,府縣兩城以斗山為界,西干山和紫陽山位于城南,與古城隔水相望。揚之、布射、富資、豐樂四水合于練江,繞古城西而南下浙江,為新安江主要支流??捎谩拔宸骞靶?,六水回瀾”來形容此地山水形勢。
圖1 山水形勢
圖片來源:自繪
圖2 城池形態(tài)
圖片來源:乾隆36年《歙縣志》
府城城墻始建于隋末,至明朝基本定型,南北亙斗麓,東據(jù)斗山之巔,而西阻練溪之上,盡斗麓,平地南北長而東西稍狹。有城門五座,即東門德勝,南門南山,西門潮水,小北門鎮(zhèn)安,大北門臨溪。并在城外東西北三面開潦池(護城河),只有城的南面和東南面由于山勢險要,沒有挖壕。歙縣縣城在明嘉靖時期才開始修建城墻,南接郡城之南山,東南踐天馬山,挨屏山之左支,上紫芝山東北,直下迎恩山,又起而鑿石壁,迤西接風云山,抱玉屏之上游。辟四門,南門紫陽,東門問政,北門新安,西北門玉屏。至此,府城與縣城并峙,形成近似“∞”的形態(tài)。
對于如此重要的建筑,古人在選址上頗具匠心。始建于城南,“倚山瞰溪,旁為風泉”,后“以書院地與古郡學地兩易,取溪山偉觀為明明德堂”,再“以其地卑濕,白于總府,復遷南阜舊壤,接烏聊山脈,拱向紫陽,尤為一郡山水勝處”,洪武年間,“移建于縣之右,舊西向改南向,與紫陽山為正,應中為堂”。紫陽書院歷史上多次搬遷,但在選址時都考慮和周邊山水的關(guān)系,朝向紫陽山,位于形勝之處。
本文通過對明清時期徽州府城和歙縣縣城空間的分析,發(fā)現(xiàn)古人一直將城市周邊的自然山水融入到城市建設(shè)中的各個層面,而正是這種自然與人工的結(jié)合創(chuàng)造了我國古代城市的特色空間。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我國的城市建設(shè)應當重視特色空間的營造,這既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也提升了城市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