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學科,學習語文的重點在語言文字運用。如何以文本為載體,瀆寫結合,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人手:
先是稍加點撥,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內(nèi)心的獨特體驗。
講解《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講到“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我問:“同學們,你們想象一下,周瑜當時是怎樣‘長嘆一聲的?”一時間,“唉”聲此起彼伏,我趁機追問:“周瑜,你為什么唉聲嘆氣?”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說:“我周瑜白認為足智多謀,但與諸葛亮相比,真是差遠了!我感到很自卑。”有的說:“我白認為挺有才干,很了不起,沒想到諸葛亮比我更厲害,我輸?shù)眯姆诜??!薄?/p>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抓住課文中能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的關鍵點,把學生帶人情境之中,不但能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加深對事物的認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同理心。而這對“寫”來說,都是必要和重要的。
但有時候,由于時代差距、經(jīng)歷不同,小學生并不是總能與課文中的描述產(chǎn)生強烈共鳴。此時,就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了。 《水》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主要回憶了作者孩提時洗澡的不易:下雨時,用雨水洗澡;干燥時,母親用一勺水為四兄弟解暑納涼。我們學校的一位青年教師在教這節(jié)課時,引導學生反復品讀文中描寫雨中狂歡的段落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想象雨中的人還會做些什么,并寫下來。
故事生動、感人,孩子們情緒高昂,很是興奮,但當他們拿起筆真正去寫的時候卻犯了愁。因為我們生活的地方不缺水,學生從來沒有缺水的體驗。為此,我們立足文本,聯(lián)系學生生活,努力尋找學生的共鳴點。在品讀一勺水洗澡的段落時,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動作、炎夏中水從頭流到腳底的感受……感受細節(jié)描寫的魅力后,轉(zhuǎn)而引導他們通過細節(jié)來描寫口渴難忍時痛快喝水的感受,也可以寫從炎炎烈日下走進空調(diào)房的感覺……這些場景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學生有話可說,練起筆來也就有感可發(fā)了。
然后是揣摩文本表達方式,習得語用方法。
《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為數(shù)不多的通訊報道類文章。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點面結合的寫法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在寫作上,本文既有群體的描寫,又有個人寫照,有詳細敘述,也有粗線條的勾勒,點面結合充分展現(xiàn)了子弟兵“錚錚鐵漢”“勇保人民”的本色。在教學中,我們對比研讀第二和第四自然段,通過標畫語句、匯報交流、感情朗讀、合理想象等方法,感受當時場面的壯舉;抓住黃曉文“咬、拔、扯、捆、扛、爬”等動作,品讀用詞的準確傳神,感悟“錚錚鐵漢”的內(nèi)涵。通過比較這兩種描述方式,引導學生體會“群體”與“個體”的關系,領悟點面結合寫法的好處。然后,讓學生回顧生活畫面,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進行場面描寫。學生的練筆帶給了我們驚喜,他們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或?qū)懸淮伟魏颖荣?,或?qū)懸还?jié)有趣的實驗課,稚嫩的筆端漸顯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