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習題課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比較關鍵的組成部分,上好一節(jié)習題課,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了解和掌握,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進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習題課教學的開展,并采取有效的策略來更好的提高習題課教學效果。
關鍵詞 高中數學;習題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4-0165-01
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習題練習,而且新課改也對習題課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基本上都是教師對書本內容進行講解,而很少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進行思考,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不利于課堂效果的提升。而習題課的開展,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給予靈活的運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總結規(guī)律、夯實基礎,而且還可以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問題探索類習題的講解
在進行高中數學習題課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定義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定與課堂教學內容相匹配的數學問題,并引導和鼓勵學生對其進行分析,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數學習題通常是以問題為開端的,學生只有發(fā)現(xiàn)對問題進行充分的分析,才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的解決路徑,從而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實際上,數學解題過程就是學生對數學知識不斷轉化和聯(lián)想的過程,此時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氛圍中進行關聯(lián),或者將多個命題進行重組,從而完成思維結構的建構,其不僅可以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而且還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以確保問題得到最終的解決。
通過上述一題多變,多變歸一的解答,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系列新的題目,雖有有些題目學生可能無法有效的解答,但是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習題解答的意識。通過對習題進行變式教學,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
三、選擇合適的習題
在進行高中數學習題課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對習題進行選擇,并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1)習題要有針對性。由于習題有別于新課的講授,其主要是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和運用,要想更好的滿足上述要求,就需要教師所選擇的習題具有針對性的特點,以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2)習題要有可行性。在進行習題選擇過程中,既不要過于簡單,也不要過于復雜,要盡可能保證習題的可行性,從而達到預期的習題教學效果;(3)習題要具有典型性。對于習題教學而言,不求“多”,但求“精”,只有選擇典型性的問題,才可以更好的提高習題課教學效果;(4)習題選擇要注重對課本內容的挖掘。課本習題一般都是專家經過多次篩選后所得到的精品,但是在習題選擇時,教師不要拘泥于教材,嘗試對教材內容進行挖掘,以更好的發(fā)揮習題的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習題課的教學,并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學生特點來選擇習題內容,這樣既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問題解答能力。
參考文獻:
[1]何長斌.例談高中數學習題課中的“一題多變?一題多解”教學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5,8(11):164-165.
作者簡介:陳庚生(1990-),男,湖北孝感人,研究方向: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