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阿彬
走到那里,就像走近時間的深處,那是四百年的邂逅。駐足近端,云霧鎖山,哪怕伸長脖子向里張望,濃霧讓你失望,它癡情鎖住和守候這個四個世紀歷史的桃源秘境——畬村坪水。
何謂“桃源秘境”?據說寨口狹窄,青山聳峙,一條源于厝連尖、挺侖嶺兩峰間的小溪穿寨而過,經寨口往南流入歸德溪,寨子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外人鮮有進入,故有此說。
云霧任性遮掩,似乎拒絕人鉆進時空隧道,生怕打破古鐘的嘀嗒輪回,驚醒畬村世外般的、久遠的安寧。于是乎,我索性在村口溪上涼亭小憩賞霧。
閩南高山的霧就像千軍萬馬,無論怎樣奔騰翻涌,也總牢牢地封住山里山外,鎖住近乎與世隔絕的時光。原本800多米的海拔讓人感嘆畬村很遠很山很閉塞,這變幻莫測的濃霧更令人好奇畬村的神秘。
霧大,望不進畬村,也看不到來路。其實,出寨后有兩條路,一條往高安鎮(zhèn)區(qū),一條往南靖。通往鎮(zhèn)區(qū)原為羊腸小道,抗日期間,國民政府抽人在騰云嶺至尚東頭等路段修土戰(zhàn)壕,準備抵御日軍。到20世紀70年代開通簡易公路,10多年前鋪設了水泥路,成為華安第二個通水泥路的村。另外一條是往南靖縣金山鎮(zhèn),1949年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八支隊經此向高安進軍,攻占歸德鄉(xiāng)公所,打下后墘糧倉。解放初期,高安區(qū)公所征收的公糧由此運送出境支援前線,每天來往上千人,亦稱“坪水谷道”。如今,畬人走了新路仍念古,復原了一些臺階,古道已荒卻成新景。
距涼亭不遠處的路邊,有一石臼通過竹管引來清泉,謂之“新娘泉”。據說畬家阿哥迎娶外地畬家新娘回到村口,新娘都要洗塵垢、除煩惱,故“洗臉”又稱“喜臉”。我也上前彎腰掬了把泉水洗臉,冰涼的泉水瞬間驅走旅途的倦意,再掬把水喝,甘甜潤心。泉水中有喜氣,難怪畬家人惦記。
涼亭前的小溪碧綠,溪中魚兒暢游,歡快地穿梭在青山翠竹的倒影里,漫游在畬寨流年的族譜中……我似乎看到四百年前畬家先祖鐘元小從汀州跋山涉水,輾轉到此,刀耕火種,深居繁衍。如今,“崇德堂”古厝即為坪水鐘氏開基地。
10多年前,我在高安從教,因交通不便遺憾沒到訪坪水,后來從事新聞工作有幸參加村里的教學綜合樓落成剪彩。坪水不大,只有164戶、720人。村落狹小,破舊的土坯瓦房三三兩兩地散布在山腰,豬糞臭味隨風襲來。一個畬族小村與外界有大的落差,落后可想而知。
悠哉欣賞著,時間近乎停滯,煩惱和憂愁稀釋于青山秀水間。幽谷鳥鳴喚人醒,我沿著臨溪的村道漫步到了坪水畬寨口,古木山門佇立,“坪水”的嵌字聯格外顯眼:
坪上騰紫氣天賜禎祥,
水中煥金光生財地寶。
這也難怪!以往,坪水窮且“貧水”。前些年,大家籌資在山上建了大水池,引水入戶,村里再也不貧水了。有水,自然有靈氣與生氣。在山門上懸掛的一串串紅燈籠的映襯下,我似乎看到了青山綠水掩映中的畬村,昔日的窮山惡水已然為風水寶地。
進寨后,眼前一亮,整個畬寨的房子都變了樣,許多舊的土坯房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畬寨特色民居,依山而建,灰坡屋頂,正面墻身黃色粉刷,側面抹灰,窗有“畬”字造型,畬族符號“束腰”,腰下貼著鵝卵石瓷磚,特色民居流淌著古樸的外在美。青山環(huán)抱,整村清新,溪水淙淙,翠竹綠草,偶有五鳳樓古厝、廊橋、瞭望塔點綴其中,自然而不突兀。
步入新時代,畬村創(chuàng)新意,畬寨有詩意。更讓人驚奇的是,畬寨人把坐刀轎、新娘泉、祭祀舞、觀蒼海、畬鄉(xiāng)苦茶等展現畬族風土人情的文化遺珠傳承下來,以3D彩繪大尺寸地“復印”在多處畬家民居的外墻上,彩繪栩栩如生,美不勝收。此時我深深地體會到古今畬家人都樂觀向上、熱愛生活。
墻上有畬畫,畫中有畬事。先說鷹仔峰,遠眺是墨綠的雄鷹圖,鷹嘴、翅膀的輪廓十分明顯。據說這里遭受虎患,獵神派下獵鷹幫助滅虎?;绾?,獵鷹飛到山巔上化成了一座山峰,庇佑畬寨,是為“鷹仔峰”。再說百丈崖,又叫“思子巖”,相傳畬寨里有一位孝子,其母病重,他從族中巫醫(yī)口中得知畬寨外面有良方,不顧家庭阻攔毅然外出求醫(yī)。托鳥送來良藥,孝子卻不知所蹤。母親病好后,日日登高,在百丈崖遙望遠方,找尋兒子的蹤跡。最后化成了山間的白霧,流連于百丈崖周圍,思念的淚水化成了綿延的山澗,最終,坪水人為紀念這對母子就把這叫做“思子巖”。另有毛公瀑布,瀑布俯沖飛泄入澗,常年煙波升騰,霧靄彌漫,猶如輕紗罩在水面上。相傳,這里住著畬族的守護神毛公。族里不管發(fā)生大小事來到這里誠心地祈禱就能得到指引。
當然,坪水的田鼠干、苦茶都是十分出名的特色美食。秋收后,畬民夜里以竹器捕田鼠,捕殺后去內臟曬干,既補肉類不足,又除鼠害,是招待貴賓的佳肴,有“田鼠干豬肉價”之身價說。苦茶即為山茶,茶樹生長在高山巖石裂縫上,每棵至少上百年,采用傳統制茶工藝精制,飲苦茶可降肝火、助消化,蜂蜜浸泡茶葉,用水沖服治療小孩拉肚子。
畫里畫外看變化。巨變從何而來?畬民告訴我,他們發(fā)展蘆柑、雷竹、優(yōu)質單季稻等特色產業(yè)致富,后來建新房,整治環(huán)境衛(wèi)生,昔日人畜隔間混居、污水橫流的現象徹底改變。
天賜禎祥。2016年,坪水村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fā)展工作試點單位,兩年來投入數千萬元,建設特色村寨,打造特色旅游休閑度假村。2017年,鎮(zhèn)里引進廈門一家旅游公司開發(fā)鷹仔峰景區(qū),景區(qū)2018年底可建成。屆時,村委會與公司將按比例分成收益。
開春后,村里在通過鷹仔峰景區(qū)的水泥路邊新種植櫻花、觀賞竹、桃樹、李樹、葡萄樹等,為采摘游做了準備。那天,我們沿著這條路到了鷹仔峰腳下,本想登頂飽覽美景,探尋感人傳說的點滴遺跡,可惜通往峰頂的小道正在修筑。只能作罷,期待下次。
鄉(xiāng)村即為景區(qū)。建設者與創(chuàng)作者均緊抓畬族文化這條主脈不放,精心下手落筆,使得畬寨有新貌,更有畬家鄉(xiāng)愁,其心難能可貴。
畬民自稱“山哈”或“畬人”,信奉圖騰“犬鳥合一”。四百年來,坪水始終保留畬語、畬歌、畬俗等畬族特色文化,是閩南地區(qū)仍保留民族語言的三個畬族村之一,也是閩南畬族文化據點,“華安畬家民歌”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已出版書籍,在五美堂至今保留完整祖公圖。
畬寨有圍兩次爐、火把節(jié)、坐刀轎、踏火、填水缸、吃長壽菜等習俗,或驚險,或奇特。
且聽畬俗畬事。傳說很久以前的大年三十晚,畬民忙著過年,一位外出畬人歸來說,晚上地要下沉了,畬民不知所措,在族長壯膽下大家先回家吃了辭舊歲的團圓飯。當夜畬民苦苦煎熬,第二天地并沒有沉,恐懼后的畬民歡騰起來,再圍爐吃新春團圓飯以慶祝,形成一年圍兩次爐民俗。
還有“填水缸”。正月十五晚上,畬民會聚在一起談天喝茶,這時,小伙子會趁主人不留神,把主人家灶前的灶灰往水缸里倒,其他小伙子看到時要趕快把鞭炮點燃,祝賀這個家庭新年添福,紅紅火火。
畬寨的婚嫁習俗很獨特,即男拜女不拜。早期,婚嫁是畬族內封閉式的傳統婚姻,只能在盤、藍、雷、鐘這四姓內通婚。婚禮時,男拜女不拜,據說是祖先娶高辛帝第三女兒為妻,三公主是畬家女始祖,身著鳳凰裝出嫁,因身份尊貴,不必跪拜,只作揖即可,故有此俗。
“火把節(jié)”“坐刀轎”更是別具畬味。每逢正月初一晚,畬民歡聚祠堂,舉火把環(huán)村游行,畬家燃放鞭炮迎接,直到深夜回祠堂敬拜先祖,祈求五谷豐登,人丁興旺。再說“坐刀轎”。坐轎人稱“童子”,赤身赤腳,頭扎紅布巾,下身穿紅短褲,左手執(zhí)令劍和鏡子,右手拿鐵刺球,嘴含朱筆,壯漢抬轎,隨游藝隊伍出發(fā),“童子”坐在刀尖上,腳踏刀鋒上,任抬轎晃動,安然無恙?!白掇I”已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疤せ稹眲t與漢族的相似。
畬族文化如虹。今年春節(jié),畬寨民俗活動吸引游客上萬人。在畬族文化傳承且愈加熱火的背后,遷漳的畬寨人對文化有另一種追求與回饋,他們無疑是鐘氏后裔的另一抹彩虹。
時光倒流一個世紀。清光緒年間,畬寨五美堂鐘厚在漳州經商成功而舉家外遷定居漳州,傳下六房十七子孫,各房能人輩出。兒子鐘文英學識淵博,為晚清舉人,民國時期在漳州、廈門從教,鐘文英生育四男一女,四個兒子均是教師出身,后裔中共有數十人從事教育事業(yè),是漳州市頗有影響的教育世家。
鐘振發(fā)和鐘廷修均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其中,鐘振發(fā)為原任文化部北京聲樂研究所所長、國家一級演員,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他的演唱保留曲目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畬歌越唱越開心》《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家親》等等,他是頗受歡迎的男中音歌唱家,為“咽音學派”的帶頭人,被譽為“畬山飛出的金翅鳥”。特別要提的是,在20世紀80年代,鐘振發(fā)的家人亦是福建歌舞團的優(yōu)秀演員。另一位專家是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鐘廷修,工程科學造詣頗深。他們雖耄耋之年,因各種原因沒有回過坪水祖籍地而遺憾,但流淌在血脈中的畬情亦在賡續(xù)。
鐘金田與妻子歐陽璇對畬寨有著特殊感情,有著感人的故事。1949年9月漳州解放,夫妻主動迎接露宿街頭的解放軍進駐家中,第三野戰(zhàn)軍92師274團一營二連連部設在其家。歐陽璇用家中僅有的一臺縫紉機義務為解放軍同志縫補。1951年,歐陽璇回到坪水辦學,1954年丈夫病逝,她矢志不改,白天教孩子,晚上辦民校,堅持在畬村辦學20多年,教育部在1965年派人總結、宣傳她的辦學事跡,她榮獲省、市模范教師,被畬寨人譽為“哈羅娜”,即為畬語漢人女先生,至今仍受敬仰。鐘金田與歐陽璇生育六個子女,兒子鐘正聰、鐘正博以長輩為榮,把青春奉獻在山區(qū)華安。
讓人感動的是,鐘文英的長子鐘金標的孫女、現任漳州市外僑辦調研員、福建省第九屆政協委員鐘曉娟,得知村里還在收集畬家民歌,她專門聯系并邀請了中央音樂學院文學博士、全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副會長、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藍雪霏,在今年“火把節(jié)”那天,她們一起回訪畬寨。藍教授把20世紀80年代在坪水采風錄音的部分畬歌送回了畬寨,并為坪水本土文化保護與挖掘提供寶貴的指導性意見。
畬鄉(xiāng)畬情盼畬人歸。鐘振發(fā)用畬語演唱的《畬歌越唱越開心》似乎在畬寨響起——
采片竹葉當口琴,唱條畬歌給黨聽,黨是春風陣陣吹,春風吹綠畬寨頂。
畬山綠啊綠茵茵,畬水清啊清粼粼,春茶片片香,稻花點點金,牛羊肥又壯,瓜果甜透心。
畬山畬水鋪金銀,畬家不忘黨恩情,同心同德建畬村,畬歌越唱越開心。
離開畬寨返程,鐘振發(fā)的身影在眼前浮現,他從當初一名在大街小巷叫賣油條的小孩子,逐步成長為著名的歌唱演員……我不禁感慨,時光易老,古道蒼老,逐夢打拼,不管外出還是堅守。正如鐘振發(fā)《畬家光景步步高》歌中所唱“畬家開口笑,只因光景步步高”。期待,再等到坪水相逢的那天,畬寨一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