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欄目主編:佟榮喜
主編簡介:保定市易縣大龍華中心小學校長,中小學高級職稱,全國特色教育先進工作者,河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保定市師德標兵,保定市教育系統(tǒng)創(chuàng)先爭優(yōu)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數(shù)次在省級刊物發(fā)表論文,參與完成保定市《用國學經(jīng)典開辟兒童德育工作新途徑的研究》課題。
思想觀點:
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因輻射范圍廣,學生年齡小,在校時間長等諸多原因,對校園安全、學生心理、家校聯(lián)系、課余活動、課堂學習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加強寄宿制學生安全管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水平,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加強家校聯(lián)系,成為校長必須研究的新課題。
■ 易縣大龍華中心小學 佟榮喜
學校對寄宿生的管理既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也應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管理能力,為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做準備。
寄宿制學校的教育工作不僅要塑造孩子美好心靈,更應該培養(yǎng)留守兒童自主管理能力,使他們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大龍華中心小學結(jié)合實際,建立相關機制,搭建展示平臺,實行課堂自主學習,生活自主管理,課余自我展示,在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同時,讓學生的寄宿生活更豐富有趣。
構(gòu)建學生自我管理機制,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學校是學生培養(yǎng)個性的重要地方,我校在新生入學時就開始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同時,學校管理中成立學生會,負責全方位管理學校。實施“人人崗位責任制”和“值日班長制”,把班級還給學生,把問題留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成長。學生每四人為一組,組內(nèi)成員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學生每天要寫《成長日記》,記錄自己的成長歷程,自我反思,自查自糾,爭取天天有進步。學校通過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每月評選“星級文明班級”。
學生自主管理不但有效解決了領導很忙,教師很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的癥結(jié),同時更使學生的自主性和集體責任感得到明顯加強。
組建課堂學習小組,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校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從上海、北京、承德等地聘請專家和縣教研室教研員一起駐校指導教學,規(guī)范教師教學行為,開展高效課堂建設,開展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的探索。班級內(nèi)根據(jù)“同組異質(zhì)”原則,組建學習小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小組學習為中心展開教學,學生在課上充分交流。交流過程中,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答疑解惑,激發(fā)成績較差學生積極向上,最終實現(xiàn)小組成員共同進步。
搭建學生自我展示平臺,展現(xiàn)學生個性風采。學校成立了戲劇、書法、繪畫、詩詞、足球等16個社團,每天下午5點后開展一小時活動。社團成為有特長、有愛好的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有效平臺。詩詞社團自己編寫“教材”,下載央視《經(jīng)典詠流傳》視頻學唱古詩詞;戲劇社團走訪學校周邊村莊民間藝人,和藝人學唱當?shù)毓爬蠎蚍N——哈哈腔,并整理了哈哈腔的一些曲譜;國學社團同學還把《弟子規(guī)》配上音樂、舞蹈,編成了《弟子規(guī)》舞,課間全校同學唱跳《弟子規(guī)》舞成為學校一道亮麗風景。
這些活動的開展,都是學生自己參與組織完成的,展示了學生的風采,豐富了學生的寄宿生活。
■ 易縣狼牙山中心小學 許銀剛
相比普通住宿生,留守兒童往往更容易出現(xiàn)曠課、打架等不良行為。對于這些學生,我們不僅要關注他們的學習,更要關注他們的生活。實行“代管家長”制,讓教師把家長的一部分責任承接過來,從而使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有了更加精準的著力點。
對于偏遠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來說,學校承載的教育功能相對更多,學生吃、住、行、學,甚至得病診治,都需要教師關愛、關心,特別是留守兒童,更需要教師細心、耐心地呵護。農(nóng)村小學“代管家長”可以有效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不足。
狼牙山小學是一所山區(qū)農(nóng)村寄宿制小學。學校輻射范圍廣,學生多為留守兒童,相當一部分還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校全體師生吃住在學校,從早操到晚息,師生相處時間長,教師對留守兒童的喜怒哀樂覺察得最快,所以,在學習和生活方面,行使“代管家長”職責,學校教師責無旁貸。
實施雙向選擇,提升結(jié)對效力。“代管家長”主要選擇有責任心、有愛心,擅長與孩子溝通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以及中層及以上干部,代管對象為學校所有留守兒童。每位“代管家長”負責3-4名學生。首先對代管學生做全面細致的調(diào)查,了解學生的家庭成員、背景、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在此基礎上,至少兩名教師與學生及其家長深入接觸,最終由學生選擇確定一名為自己的“代管家長”,提升結(jié)對效力,為今后開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明確工作內(nèi)容,抓好結(jié)對落實?!按芗议L”制明確了教師的另一個身份,把家長的一部分責任承接過來,從而使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有了更加精準的著力點。
我們要求“代管家長”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關心所代管學生,定期與學生父母或監(jiān)護人溝通、與班主任溝通、與任課教師溝通,全面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家庭情況、學習情況、興趣愛好情況,并且要求每周與任課教師聯(lián)系不少于一次,每周與班主任聯(lián)系不少于一次,每半個月與學生家長聯(lián)系一次,指導培養(yǎng)興趣特長至少一項,每學期家訪至少一次,每學期末寫一份工作總結(jié)。
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培訓考核?!按芗议L”不等同于學生家長,但需要有家長的愛心與責任心。學校有針對性地對“代管家長”進行教育培訓,既強化師德師風教育,又包括常規(guī)教育培訓,特別是對青年教師進行基本看護知識的培訓,包括醫(yī)務知識、生活常識、生活技能的培訓等,使教師變成合格的“代管家長”。
為了方便學生和“代管家長”以及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學校給予“代管家長”一定的通信補貼,供應便于家訪的車輛。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家庭給予米面油等部分物資資助,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家庭實際困難。
同時,建立評價考核制度,每學期評選優(yōu)秀“代管家長”。優(yōu)秀“代管家長”納入年度考核,作為老師評先評優(yōu)依據(jù)?!按芗议L”的考核依據(jù)來源于學生成長記錄,結(jié)對學生在生活、學習、思想等各方面的進步情況。
■ 易縣南城司中心小學 李學偉
南城司中心小學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措施,確保接送學生車輛安全、飲食安全,提高學生應急避險能力,筑牢安全基石,打造鵝卵石特色文化,關愛留守兒童,提升學生素質(zhì),做到讓家長放心、學生開心、社會認可。
南城司中心小學地處易縣深山區(qū),寄宿生多,留守兒童比例大,如何保證學生安全,提升學生素質(zhì),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做到讓家長放心、學生開心、社會認可,是我們近年來在實踐中不懈探索、破解的主要難題。
筑牢安全基石,確保學生安全。安全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基礎,特別是寄宿制小學,學生年齡小,在校時間長,周末往返路途遠,山區(qū)鄉(xiāng)間公路坡陡、路窄、彎急、路長,一系列問題給學校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挑戰(zhàn)。首先,為確保接送學生車輛安全,學校嚴格管理接送學生車輛,遵循《易縣教育局接送學生車輛管理辦法》規(guī)定,并根據(jù)學校地處山區(qū),輻射范圍廣,天氣變化無常的特點,在各村確定一到兩名村干部為預警員。預警員所在村莊一旦遇到洪水、泥石流、暴雪等突發(fā)情況,立即和學校主管領導聯(lián)系,學校采取延遲放學、通知家長等應對措施,保障學生上下學安全。日常往返時,為了時時監(jiān)控接送學生車輛路線,學校要求司機在微信群中打開位置共享,學校管理員、家長可以督查車輛是否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其次,保障飲食安全。寄宿生一日三餐在校就餐,在嚴格進貨、加工操作流程基礎上,為了把住最后“進口”關,學校堅持領導陪餐制度。餐前半小時,由帶班領導試吃樣品餐,并做好相關記錄。在此基礎上,學校還制定食譜,每餐變換花樣,讓學生吃得健康,吃得開心。再次,開展應急演練。每月第一周開展防震、防火、防暴等應急演練,提高學生應急避險能力。
打造特色文化,提升學生素質(zhì)。寄宿制學生在校時間長,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讓每個孩子發(fā)揮自身專長,學校成立了十幾個社團,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其中。學校地處太行山拒馬河畔,河中鵝卵石很多,因地制宜,學校成立了鵝卵石繪畫社團。美術教師帶領學生撿石頭,洗石頭,繪石頭?,F(xiàn)在已經(jīng)初步形成以“人生百態(tài)”、“動物世界”、“植物園”、“卡通天地”等為主題的系列鵝卵石繪畫作品。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提升了審美水平。
2016年,為迎接河北省首屆旅發(fā)大會召開,我校師生用鵝卵石拼貼畫、布藝畫、糧食畫裝飾旅游點農(nóng)家院,提升了農(nóng)家院的文化品位,得到社會各界充分肯定。
關愛留守兒童,密切家校聯(lián)系。寄宿的孩子遠離父母,往往不適應學校生活,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現(xiàn)想家、情緒低落等情況。對此,我校實行教師全天候值班制度,從學生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寢,都有教師陪伴。生病了,教師在和家長聯(lián)系的同時,第一時間將生病的學生送往醫(yī)院治療;想家了,老師和他們談心交流,老師成為寄宿生的“家長”。學校積極聯(lián)系公益組織、愛心企業(yè)家、當?shù)伛v軍,和留守兒童結(jié)對,幫助孩子解決困難。保持與父母的聯(lián)系,建立親情連線,每周定期開放,讓學生與在外打工的家長通話,緩解思念之情。
■ 易縣裴山初級中學 賀文成
學校經(jīng)常組織大型團體素質(zhì)拓展訓練活動,增強學生的責任感;通過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提升個體心理健康水平;以家校共建為紐帶,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健康和諧的人生并不直接建立在智商與能力基礎上,而取決于健全的心理素質(zhì)。要想讓學生成人、成才,必須在學生心理健康上下功夫。
裴山初級中學是一所農(nóng)村九年一貫制學校,住宿生780人,留守兒童12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87人。學校因地處農(nóng)村,學生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孩子普遍缺少家庭教育及溫暖,在做好孩子食宿、學習、安全等工作基礎上,學校重點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孩子健康心理,讓所有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以團體心理活動為載體,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入學伊始,為讓新生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新老師、新同學,學校心理老師鄧淑芳組織“成長心連心”大型團體素質(zhì)拓展訓練活動,通過“成長心連心”“大怪獸”等融冰活動,縮小彼此之間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讓陌生學生在實踐訓練中彼此了解,看到共同的興趣愛好,加速師生之間的認識、理解與溝通,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消除新生的陌生感,促進全體師生快速建立和諧的新集體。
同時,運用團體心理學解決教學實際問題,嘗試將團體心理輔導運用于班級管理,針對厭學等現(xiàn)象,主動進行心理干預,通過組織《原來我很棒》《開除自己,成就未來》《誰是我的小天使》等系列主題活動,幫助學生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通過組織《青春孕育夢想,責任點燃夢想》《師生合作求雙贏》等大型主題活動,喚醒學生的責任感,助力學生快速融入寄宿制生活。
以心理活動室為基地,提升個體心理健康水平。學校充分利用心理活動室,在開展團體訓練活動的同時針對個別學生進行專門心理輔導。
初一新生李俊琪同學,因想念父母,不適應寄宿生活,經(jīng)常自己偷偷落淚,心理教師通過“薩提亞”技術讓他看到父母也很想他,開始學習換位思考,同時他也看到了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關心,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
尚世玉同學因父親外出打工出現(xiàn)意外,長期在醫(yī)院接受治療,家庭變故使本來快樂的她變得憂郁,心理老師運用心理危機干預中的“陪伴、接納、包容”等技術使孩子順利度過了那段傷心難過的日子……
通過一系列正確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有不同心理問題的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上都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從而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以家校共建為紐帶,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在校內(nèi),學校實行任課教師分包學生制度,為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日常點滴。每名教師通過課內(nèi)外觀察、座談、各類活動等形式,時時關注所分包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狀況,做好相關記錄,及時幫助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
在校外,班主任和分包教師做好學生家訪工作,特別關注孤殘、留守、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等,與學生監(jiān)護人保持長效聯(lián)系,改變他們一些落后的觀念,教給他們一些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并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加強與外出務工學生父母的溝通交流,讓這些學生感受到家人、學校的關愛和溫暖,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定期邀請家長來校,同步感受孩子一天的生活學習情況,增進對孩子的了解,增加對學校的認同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