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wèi)東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醫(yī)院,新疆 阿拉爾 843300)
上呼吸道感染在臨床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急性炎癥,主要由于鼻腔、喉部以及咽部發(fā)炎所導致[1]。發(fā)病誘因主要在于遭受病毒感染,主要發(fā)病人群為兒童,兒童的發(fā)病率遠高于成年人[2]。造成感染的原因在于患者無法及時排除上呼吸道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堆積在鼻腔內(nèi)進而誘發(fā)感染[3]。臨床上主要是患有鼻竇炎或變應性鼻炎等鼻部疾病應用鼻腔沖洗的方法[4]。鼻腔沖洗在上呼吸道感染中應用的很少[5]。本次研究采用鼻腔沖洗作為輔助治療方法來治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餓兒童,在臨床上取得滿意的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從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兒中選取100例,將其隨機平均分成50例觀察組和50例對照組,對照組中男性患兒有31例,女性患兒有19例,年齡在1~7歲,平均年齡為(3.47±2.55)歲;觀察組中男性患兒有27例,女性患兒有23例,年齡在1~8歲,平均年齡為(3.86±2.4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癥狀分數(shù)(±s)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癥狀分數(shù)(±s)
分組 鼻塞 流涕 咳嗽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50) 2.21±0.98 2.01±0.76 2.43±0.87 2.21±0.76 2.01±0.65 1.87±0.54觀察組(n=50) 2.32±0.65 1.87±0.54 2.32±0.76 2.01±0.65 2.11±0.87 1.65±0.65 t 0.117 2.887 0.114 2.676 0.217 3.23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給予對照組的患兒以常規(guī)治療的方法,主要包含給予抗組胺藥、解熱鎮(zhèn)痛藥以及鹽酸偽麻黃堿等藥物進行對癥下藥的治療[6]?;颊呷粼诮邮苤委? d后癥狀沒有得到顯著的改善,則需要進一步通過痰培養(yǎng)的結(jié)果進行抗感染治療[7]。給予感染類型為細菌感染的患者以一代頭孢菌素或者青霉素進行治療[8]。給予感染類型為病毒感染的患者以鹽酸阿布多爾膠囊,采用口服的方式。觀察組以對照組的常規(guī)治療作為基礎,在此之上再以鼻腔沖洗治療作為輔助[9]。治療方法與步驟為:使患兒采取平臥的體位,為患兒墊上頸枕,頭部保持后仰的姿勢。注入0.5 mL生理鹽水至注射器中,然后將生理鹽水滴入一側(cè)鼻孔,另一側(cè)采用鼻腔清洗器做抽吸處理,對兩側(cè)鼻腔多次進行重復清洗,知道鼻腔內(nèi)沒有明顯分泌物即可。每次選取4-9 mL的沖洗液,每天進行1次[10]。
1.3 觀察指標:分別記錄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3天以及接受治療后3天流鼻涕、鼻塞以及咳嗽的情況,對這些癥狀進行評分[11]。若咳嗽每個小時沒有超過4次,擦鼻涕的次數(shù)1天不超過4次,只有在特意吸氣的時候有鼻塞的感覺則得1分;若咳嗽的頻率為每個小時5~9次,每天擦5~9次鼻涕,有間接性的鼻塞則得2分;若每個小時咳嗽超過9次,每天擦拭鼻涕超過9次,鼻塞嚴重無法用鼻子呼吸則得3分[12]。
1.4 統(tǒng)計方法:SPSS21.0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值用 表示,均行正態(tài)分布檢驗,采用雙側(cè)檢驗,比較用t檢驗。組內(nèi)治療前后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組間比較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率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鼻塞、流涕、咳嗽癥狀分數(shù),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鼻塞、流涕、咳嗽評分分別為(1.87±0.54)、(2.01±0.65)、(1.65±0.65),對照組患者的鼻塞、流涕、咳嗽評分分別為(2.01±0.76)、(2.21±0.76)、(1.87±0.54),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分數(shù)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上呼吸道感染有另一個通俗的學名,叫做普通感冒,誘病原因在于鼻咽黏膜出現(xiàn)水腫、黏液大量分泌、充血或中性粒細胞浸潤的情況,這些情況導致患者出現(xiàn)咳嗽、咽喉腫痛、流鼻涕以及鼻塞的病癥[13]。分泌物可通過吸鼻器沖洗鼻腔得到抑制,原因在于吸鼻器能夠促進鼻咽以及口腔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癥狀得以有效緩解改善[14]。
一旦病原體在鼻腔內(nèi)的繁殖得到抑制,炎性分泌物減少,患兒的鼻塞以及流鼻涕等癥狀便能得到改善[15]。與此同時還能有效改善咳嗽的癥狀,減少對咽部的不利刺激[15]。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鼻塞、流涕、咳嗽癥狀分數(shù),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鼻塞、流涕、咳嗽評分分別為(1.87±0.54)、(2.01±0.65)、(1.65±0.65),對照組患者的鼻塞、流涕、咳嗽評分分別為(2.01±0.76)、(2.21±0.76)、(1.87±0.54),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分數(shù)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在接受治療后鼻塞以及咳嗽流涕等評分均高于觀察組,這說明鼻塞通過鼻腔沖洗能夠得到有效改善,有著促進體內(nèi)外換氣的效果,并且在換氣過程中能夠帶走熱量使體溫下降減弱炎癥的反應,與的潘敏及李立浩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17-18]。
綜上所述,臨床上針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兒運用生理鹽水對鼻腔進行沖洗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患兒的咳嗽、流涕以及鼻塞的癥狀改善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1] 葉圣博.高滲鹽水鼻腔沖洗在變應性鼻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27):149-150.
[2] 陳桂鋒,盛衛(wèi)國,賴余勝,等.兩種濃度鹽水鼻腔沖洗輔助治療兒童上氣道咳嗽綜合征近期療效比較[J].兒科藥學雜志,2017,23(7):24-26.
[3] 李梅華.鼻腔沖洗在兒童呼吸道感染輔助治療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20):2538-2540.
[4] 楊培新,朱雪妙,謝飛虎,等.不同溫度生理鹽水鼻腔沖洗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效果[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7,24(6):829-830.
[5] 關(guān)凱,李麗莎.鼻腔沖洗在變應性鼻炎防治中的應用[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7,31(3):22-27.
[6] 徐才成,曾玉芝,章學軍.不同濃度鹽水鼻腔沖洗治療變應性鼻炎效果觀察[J].白求恩醫(yī)學雜志,2017,15(2):178-180.
[7] 高志妹,陳磊.通竅鼻炎方聯(lián)合鼻腔沖洗治療小兒急性鼻竇炎53例[J].陜西中醫(yī),2016,37(9):1219-1220.
[8] 唐力行,高娟,張亞梅.布地奈德鹽水鼻腔沖洗治療兒童鼻-鼻竇炎療效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6,30(12):952-954.
[9] 劉萌.鼻腔沖洗輔助治療兒童上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16):80-81.
[10] 陳利娟,李立浩,關(guān)秀杯.鼻腔沖洗佐治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6(10):44-47.
[11] 邵霞,劉衛(wèi)娟,劉力行,等.嬰幼兒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方法的效果研究[J].上海護理,2016,16(3):61-63.
[12] 徐建華,潘以韻,陳蓉,等.鼻腔沖洗在兒童鼻部疾病中的應用[J].江蘇醫(yī)藥,2016,42(3):355-356.
[13] 張敏.生理鹽水鼻腔沖洗的溫度差異對成人變應性鼻炎治療的影響[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5,36(12):774-777.
[14] 楊映.鼻腔沖洗輔治兒童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5,22(22):3-4.
[15] 邵霞,劉衛(wèi)娟,劉力行,等.鼻腔沖洗聯(lián)合拍背吸痰治療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5,14(9):44-47.
[16] 胡燕香,陳維雅,黃慧.嬰幼兒上呼吸道感染應用鼻腔沖洗的效果[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9):88-89.
[17] 潘敏.高滲鹽水鼻腔沖洗改善慢性鼻—鼻竇炎癥癥狀的價值:系統(tǒng)評價及Meta分析[D].重慶: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
[18] 李立浩,陳利娟,吳勇,等.鼻腔沖洗輔助治療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J].廣東醫(yī)學,2015,36(2):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