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東
摘要:現(xiàn)如今,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初中歷史課程教材中的知識點較多,內容繁雜且教師單純地講解課堂知識較為枯燥,學生學習興致不高,教學氛圍沉悶,教學效果不佳,故當前環(huán)境中,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需依據(jù)教學內容,積極思考和探索新型教學對策,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動力,從而增強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有效性。主要從學生學習興趣出發(fā)進行分析,研究并探討了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學習興趣
1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1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一般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一味的對某個教學知識點及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根據(jù)課堂學習內容劃分重點知識,要求學生們硬性背下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中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因此,有效地教學方式顯得尤為重要,初中歷史教師應跟隨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結合學生年齡的特殊性、課本內容及教學目標等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豐富自己的教學形式,通過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將知識傳遞給學生還應重視對學生人文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及滲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分析。自主探究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客觀分析歷史問題。教師應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采用小組合作討論式的教學方式針對某個教學重點及內容進行辯論或討論,采用問題導學的方式及故事導學的方式引出課堂內容進行教學,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采用角色互換的方式,讓學生嘗試教學,豐富課堂形式,讓學生在愉快、有趣的課堂上學習。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歷史第三單元《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教學過程中,針對活動課實施“秦始皇功過的辯論”這一主題的分組辯論賽,要求學生們在課后搜集一些關于秦始皇在政期間的舉措,討論及分析秦始皇的功過,提高課堂學習氛圍,轉變教學方式。
1.2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當下教師普遍采用“填鴨式”及“應試型”教學方法。教師一個人在臺上講,其他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單純靠劃重點,讓學生去死記硬背。這種教學模式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整個初中歷史教學的課堂都猶如一潭死水,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上課的過程中不是睡覺就是打哈氣,根本無法將注意力放歷史知識傳授身上。為改變教師唱“獨角戲”的現(xiàn)狀,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在教學行業(yè)的普及,教師應該及時引進國內外的教學模式來革新教學方法,增強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情感交流、感官刺激和思維擴散,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在教學模式上,主要可以采用的是“翻轉課堂”“情境教育”“互動模式”和“小組合作模式”等新式的教育模式。以“翻轉課堂”為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通過將教學中新放在學生自學上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學生課下的復習和預習,課上對知識的要點進行簡單的總結。主要依靠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發(fā)散思維,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通過翻轉課堂讓學生對于學習的內容不感到枯燥。同時,翻轉課堂主要依靠的是學生的自我學習,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讓學生加深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通過學生自己的發(fā)散思維,能夠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3端正學習目的和心態(tài)
如果想要學生對一件事有興趣,前提就是讓學生對那一件事有足夠的理解和認識,只有真正的懂得歷史的魅力,才會發(fā)自真心的愛上歷史這門學科。當下,很多學生對歷史學習認識不足,心態(tài)和目的都有偏差。一方面,學生認為歷史教育脫離與生活的實際。事實上,教師只需要舉一個簡單例子:很多學生喜歡玩游戲,游戲里凈是三國、西游等歷史神話題材的,如:當下最火熱的手游《王者榮耀》就是以歷史人物為題材,但很多學生游戲玩得開心,上歷史課卻沒精神。如果歷史老師和教學方式能加以結合或引導,一定會讓同學更有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讓學生去理解學習歷史的意義所在。當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認識加深,興趣也就隨之而來的。
1.4注重教學的趣味性
在當下歷史教學中,教學過程能否趣味橫生、妙語連連常常會決定學生是否會對一個教師有興趣。這說明,教師個人教學能力的高低和魅力的大小常常會對教學質量有關。而歷史教學中有著豐富的人文趣事,教師如果能將歷史故事講得生動活潑、身臨其境、扣人心弦,毫無疑問會讓學生的注意力緊緊握在手里。因此,教師應該著重擴展比較有趣的歷史事件以刺激學生的興趣,比如:講解周王朝的時,可以講講周公名字叫姬旦,春秋還有個人叫黑臀,然后順便延伸一下那時候雞蛋不叫雞蛋,叫雞卵,延伸到漢朝為了避諱呂雉,把雉寫成野雞,比如,講拿破侖的時候可以吐槽一下他的身高,講一講拿破侖為什么可以自己給自己加冕。這些小技巧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通過這樣的氛圍,既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于初中歷史教學的興趣,也讓教學質量得到保證,達到了初中歷史教學的目的。
1.5利用多媒體實施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及教學理念的先進化,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階段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將學生帶回到年代久遠的歷史故事中,將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古代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抽象的歷史場景變得更加生動化及形象化,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進學習過程中來。如在進行“輝煌的隋唐文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網(wǎng)上搜集一些隋唐文化的特點及代表性作品等供學生們進行欣賞,如在隋唐時代由普通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安濟橋,即為“趙州橋”,介紹一下趙州橋建造的時代背景及當時的不受重視、歷史相應的記載等,在豐富學生歷史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6組織開展相應的歷史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在課堂上采用相應的教學方式及教學途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開展相關的歷史課外實踐活動,拓展學生們的視野,豐富課堂表現(xiàn)形式,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通過走訪年老的街坊鄰居對人們生活形式及生活習慣上的變化進行調查。如在進行初二下冊第三單元第9課“改革開放”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訪年老的人群,調查改革開放后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變化及感受,將信息統(tǒng)計下來在課堂上針對自己收集的信息進行及時的分享及補充,提高學生們的參與度,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
結語
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立足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結合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的目標結合學生的年齡特殊性概念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形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曾毓珍.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4(10):84-85.
[2]楊鋒.淺談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科學,201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