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晗
【摘 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新時代思想的集中表達,具備思想本身的特性與價值。本文從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分析思想特性的視角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特性展開研究,分別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能動性、主體性、可塑性、暫時隱蔽性以及傳遞恒值性來探究其時代價值,以達到更透徹地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的目的,更好地貫徹“十九大”傳遞的“中國精神”。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思想特性;時代價值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帶領著全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客觀存在的基礎上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總結凝練出的理性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內外形式深刻復雜的變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中國發(fā)展有了新的歷史方位,理論創(chuàng)新成為時代需要,必須從理論和實踐基礎上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歷史和時代的浪潮中應時而生,具有鮮明的思想特性和時代價值。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性的集中體現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能動性
思想的能動性定義為思想能自覺主動的支配人們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屬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能動性集中表現為:
1.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本質和規(guī)律
為指導黨和人民認識、堅持并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揭示了“三個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闡明了我國發(fā)展的新的歷史方位規(guī)律;新矛盾,我國主要矛盾已經轉變?yōu)槿嗣袢找嬖鲩L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但是新時代矛盾的轉化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的改變,我國必須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這是闡明了我國發(fā)展的主要癥結和發(fā)展階段的規(guī)律;新戰(zhàn)略,在黨的領導下全面深化改革,協(xié)調社會主要領域同向發(fā)力,宣布了“十四條堅持”作為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這是對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統(tǒng)籌規(guī)劃本質規(guī)律的揭示。必須深刻把握新時代、新矛盾以及新戰(zhàn)略的精神實質,才能科學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本質和規(guī)律,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
2.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實踐指南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xù)寫新篇章的靈魂旗幟,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行動指南?!鞍藗€明確”鮮明提出我國建設的總任務、總體布局以及總目標,指明了中國未來發(fā)展前進的方向,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概括和時代應答。同時結合“十四個堅持”將基本策略落到實處,統(tǒng)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內容,這是由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身先進性和純潔性以及以人為本的本質規(guī)定性所決定的?!鞍藗€明確”精神實質是靈魂旗幟,“十四個堅持”基本方略是行動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與方略兼敘的行動指南。
3.克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客觀條件內在制約性,把握社會主義發(fā)展趨勢前進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問題意識并保持高度的使命自覺,具備高度的時代敏感性和憂患意識,敢于直面黨的執(zhí)政風險和不足,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勇于自我革命去適配變革的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在每個階段都呈現不同的矛盾與特點,事物的發(fā)展總是受到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力的限制,在時代考驗更加嚴峻的新形勢下,黨中央抓住并解決主要矛盾,允許次要矛盾存在但無法改變時代發(fā)展的潮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克服客觀條件的內在制約性不是純邏輯性的經驗敘述,而是把握現實推進黨的實踐經驗產生質的飛躍,克服各種因素的相互制約和影響,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煥發(fā)新的生機活力。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體性
思想的主體性指思想具有附屬于個人頭腦的屬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其主體性表現在黨和人民實踐中對于理論本身的完善與發(fā)展:
1.全面性與層次性相協(xié)調
客觀條件的改變或是主觀能力的提升可轉換類型尋找觀察事物的最佳角度。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黨的治國理政基本方略更趨全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中國時代品格與國際特點有機結合,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同時籌劃國內戰(zhàn)略布局,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其次,同一種觀念進入頭腦形成的思想有層次差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成績尤其是十八大以來的跨越性發(fā)展絕非空想式架構,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于時局和世局的把握,分層次有主次地推進社會發(fā)展,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把握國情分階段發(fā)展是其層次性的重要體現。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面與層次相協(xié)調的科學體系。
2.階段性與過程性相結合
每項實踐活動都有階段性,每件事物的本質暴露都是過程性事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黨在自我革命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客觀事物的階段性特征不斷變化,黨也在作相應的自我調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黨對一切工作的指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當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改變經濟基礎時,上層建筑也在同向發(fā)力,堅持最高理想與發(fā)展綱領的有機結合,克服階段性困難,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階段性發(fā)展;但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社會主義發(fā)展的精神旗幟不是偶然的階段性事件,是在長時間的實踐過程中形成的過程性科學理論,同時,由于其本身的開放性,未來社會對它的價值需求仍然呈過程性逐漸顯現。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階段性與過程性的結合體。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可塑性
思想的可塑性指人的思想在外界影響下,其性質會發(fā)生變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可塑性是與其開放性相伴而生。
1.自我塑造與升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誕生之前,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一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精神旗幟,指導著中國社會的建設,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向前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在實踐過程自我完善和升華,這種過程性的不斷塑造,是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這不僅是其深刻的精神內涵和精神實質以及“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有機結合的完整體系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是其實踐意義和行動指南的時代價值不斷顯現的過程。
2.兼容繼承與未來價值的解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緊密結合,總結十八大以來的全部實踐經驗和科學理論,這是傳統(tǒng)理論的繼承和時代意義的解讀與創(chuàng)新,將中國風格與世界性和開放性相結合,解構歷史理論的新價值,重組時代理論的科學內涵體現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兼容繼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同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開放性,其精神內涵和未來價值的解構也會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而豐富,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兼容繼承與未來價值解構的有機結合體。
(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暫時隱蔽性
思想的暫時隱蔽性指思想具有在特定時空領域內被遮掩住不易被人察覺的屬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暫時隱蔽性表現在:
1.強大的邏輯凝練和經驗概括能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fā)展。它不僅是對歷史經驗的高度概括更是對未來籌謀發(fā)展的基本方略,是中國現階段發(fā)展的最高思想旗幟,但思想作為一種精神形式具有不可見和隱蔽的屬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八個明確”闡明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備一種強大的邏輯凝練性,要更深刻的領悟其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必須長期貫徹落實“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以更深層次的社會主義實踐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現出更強大的真理說服力,將隱性價值在實踐過程中演變?yōu)轱@性意義。
2.發(fā)展目標達成度的不可預估
對內看,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盡管黨和人民都積累了豐富的建設經驗,但是在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速度和程度不可預估,對外看,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光明與曲折并存,未來發(fā)展態(tài)勢不可預估,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性的發(fā)揮,滯緩了中國風格與世界視野結合的時代品格的彰顯。奮斗目標和未來價值的不可預估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的戰(zhàn)略安排與實踐的契合程度和質量不可預估,實踐價值逐漸顯現的過程讓其具備了暫時隱蔽性。
(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遞恒值性
思想的傳遞恒值性指思想具有傳遞后其價值依然存在的屬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遞恒值性具體表現在:
1.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價值提升
思想作為一種精神現象傳遞后依然存在于人腦中,其價值不會因為思想的傳遞而減少價值,相反在實踐活動中其價值會不斷增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新時代,新目標,新戰(zhàn)略”的靈魂旗幟,在實踐過程中的延續(xù),以及在各思想主體之間的傳遞,都不會影響其價值意義的凸顯,而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不斷升華,價值呈過程性不斷顯現。因此,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備傳遞恒值性。
2.社會思潮辯駁中的理論定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開放性不僅意味著其體系本身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同時意味著它將承載著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為世人所檢驗,這是思想的交鋒,也是思想本身的真理性檢驗。這種思想的辯駁到達一定程度會出現相應的社會思潮,這些思潮中闡述的觀點可能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度一致,但是也不可避免會出現國內外非馬克思主義甚至是反馬克思主義者煽動社會情緒進行抵制或歪曲等現象。在這種思想的博弈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維定力會得到檢驗,因此對于“不同的聲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也是其傳遞恒值性的一種體現。
二、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性探究其時代價值
(一)能動性和可塑性衍生的使命自覺為創(chuàng)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實踐認證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能動性決定其具備高度的使命自覺,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它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具有共同的理論基礎、價值體系和思想精髓,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實踐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理論創(chuàng)新的自覺性,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放性和科學性;從思想層面拓寬中國視野,傳遞中國思想,凝聚中國力量,繼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系的優(yōu)越性,也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飛躍,用“新話語”詮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時代內涵的方式為創(chuàng)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實踐認證,也為黨和人民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實踐指南。
(二)主體性伴隨的多角度、層次性及階段性思考模式為應對“新時代,新目標,新戰(zhàn)略”提供靈魂支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并且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的新目標要求具備全新的應對方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階段性實際,指導黨和人民多角度著手,從經濟基礎,上層建筑各個領域作了有層次的全面規(guī)劃,這些基本方略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科學經驗凝練的戰(zhàn)略定力,也是黨審時度勢的戰(zhàn)略思維創(chuàng)新,其核心意識集中體現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為應對“新時代,新目標,新戰(zhàn)略”提供靈魂支撐。
(三)傳遞恒值性樹立的文化自信為辨別新時代社會思潮提供價值標準
社會思潮是由現實社會問題引發(fā),由知識精英通過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的大眾化途徑來影響社會群眾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表現形式。當今中國馬克思主義是指導思想,但也存在民主社會主義、民粹主義等非馬克思主義或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當社會思潮與原有思想建構相互吸引或排斥時思想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因此要自覺抵制錯誤思潮必須樹立文化自信,但依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的意識形態(tài)精神指引遠遠不夠,必須對社會生活各領域有清晰的認識和判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貼近國際構建中國式話語體系,抵制國外錯誤思潮;貼近人民群眾構建大眾式話語體系,堅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為人民群眾自覺抵制國內外錯誤思潮提供了價值標準。
(四)暫時隱蔽性要求的真理性檢驗為落實“四個偉大”戰(zhàn)略目標提供行動指南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暫時隱蔽性要求其通過實踐檢驗真理性彰顯時代價值。在不斷檢驗自身真理性過程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是其自身訴求也是時代需要。要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必須不斷克服社會矛盾進行偉大斗爭,深入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宏偉奮斗目標和崇高精神境界的深刻表達,因此它的真理性檢驗與“四個偉大”戰(zhàn)略目標高度契合,并且“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基本方略統(tǒng)籌規(guī)劃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總體布局和行動綱領,對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我檢驗和發(fā)展的過程與“四個偉大”有機結合,就必須將其作為貫徹“四個偉大”的行動指南,不斷推進中國社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人民出版社.2017.10
[2]羅洪鐵.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重慶.2009。
[3]肖貴清,田橋.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7(01):76-83
[4]巴志鵬.科學發(fā)展觀形成的歷史背景[J].黨史文苑,2013(04):50-52
[5]安秀偉.論中國和平發(fā)展對外戰(zhàn)略提出的國內外背景[J].學理論,2010(15):10-11.
[6]龔少情,齊衛(wèi)平.使命自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特征[J].學術探索,2017(11):1-8
[7]龍新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意義[N].人民政協(xié)報,2017-10-2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