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智能電針聯(lián)合認知行為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2018-05-30 07:27:01劉曉利劉書蓮李聰慧丁慧琴
新中醫(yī) 2018年6期
關鍵詞:電針精神分裂癥效能

劉曉利,劉書蓮,李聰慧,丁慧琴

1.洛陽榮康醫(yī)院,河南 洛陽 471013;2.鄭州市衛(wèi)生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5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持續(xù)性反復發(fā)作的精神疾病,患者常表現(xiàn)為情感思維與行為障礙,難以融入正常社會生活。目前,精神分裂癥的治療多以藥物、生物學治療為主,其中藥物治療后雖可有效改善患者陽性癥狀,但極有可能降低患者的自我評價和社會交往能力,影響其預后;且精神分裂患者用藥依從性差,長期用藥對患者身體和社會功能造成極大隱患[1~2]。智能電針基于傳統(tǒng)針灸的理論,通過刺激參數(shù)變化處理留針時間,克服患者畏針心理,確保臨床療效的同時降低用針帶來的感染風險[3];認知行為干預作為一種心理療法,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增強社會支持并減輕患者病恥感與焦慮情緒[4~5]。本研究主要探討智能電針聯(lián)合認知行為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納入標準 符合《國際疾病分類(ICD-10)應用指導手冊》[6]中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且為首次發(fā)病者,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高于60分者;年齡20~60歲者;具備初中以上學歷者;均對本研究內(nèi)容與目的知情同意等。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本研究。

1.2 排除標準 合并腦部器質(zhì)性病變、精神發(fā)育遲滯或腦部神經(jīng)衰退者;伴有抑郁癥、意識功能障礙者;存在電針禁忌癥者;濫用藥物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等。

1.3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為2016年3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10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所有患者分為2組各54例。觀察組男34例,女20例;年齡22~57歲,平均(38.24±8.68)歲;病程1~8年,平均(3.59±1.04)年;受教育年限10~15年,平均(11.26±1.18)年。對照組男32例,女22例;年齡22~59歲,平均(39.63±8.71)歲;病程1~8年,平均(3.51±0.95)年;受教育年限 10~15年,平均(11.55±1.24)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 治療方法

2組均采用常規(guī)藥物聯(lián)合智能電針進行治療:①陽性癥狀者給予氯氮平、利培酮等,陰性癥狀者給予舍曲林、西酞普蘭等,此外可酌情給予地西泮類鎮(zhèn)靜藥物。②智能電針:選取百會、印堂、雙側太陽、足三里與合谷等穴位,常規(guī)消毒,所有患者均采用不銹鋼一次性針灸針,0.5~0.8寸針灸針平刺百會,施以平補平瀉法;0.3~0.5寸針灸針平刺印堂,30°~45°斜刺太陽穴,0.5~0.8寸針灸針直刺合谷,且均施以捻轉(zhuǎn)瀉法;1.0~1.5寸針灸針直刺足三里,施以捻轉(zhuǎn)提插補法;針刺同時將針柄與電針治療機接通,采用頻率為80~90次/min的脈沖電流,治療過程中緩慢增加電量,以患者局部麻、脹但感到舒適為限,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2組均連續(xù)治療3月。

2.1 對照組 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常規(guī)干預:指導患者用藥,并囑咐其謹遵醫(yī)囑,向患者家屬強調(diào)家庭照護與心理疏導的重要性。

2.2 觀察組 患者治療期間給予認知行為干預:①建立良好醫(yī)患關系,了解患者個性特點、自我評價及自我接納情況,并有序記錄患者思維、情感和行為變化,引導患者覺察自己的內(nèi)部邏輯;②認知行為訓練:開展心理診斷、心理教育、自我對話及寫治療日記等活動,加深患者對自身不良情緒與不良行為的認識,講解并傳授認知應對方法,提升其自我接納意識與適應社會的能力;采取放松訓練、社交練習等方式鼓勵患者多與社會接觸,并將認知行為技能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③正面鼓勵,依據(jù)患者表現(xiàn),挑選認真配合干預并積極完成各項治療者,給予正面反饋并樹立榜樣,如設置“社會需求滿足”獎勵,表現(xiàn)優(yōu)秀者可優(yōu)先選擇日?;顒臃绞?,如參與手工制作、書法繪畫、影視欣賞等,獎勵其與家人聯(lián)系等。

2組均連續(xù)干預3月。

3 觀察指標與統(tǒng)計學方法

3.1 觀察指標 ①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PANSS評估2組治療效果,該量表包括陽性癥狀、陰性癥狀與一般精神病理3部分,按嚴重程度計為0~7分,得分越高表示精神分裂癥狀越嚴重;②分別于治療前、治療結束后與治療結束后3月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評估2組自我效能感,該量表包括10項目,各項目按嚴重程度計為0~4分,總分值為0~40分,評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好;③分別于治療前、治療結束后與治療結束后3月采用自擬中醫(yī)證候量表評定2組精神癥狀,情緒方面包括煩躁不安、惱怒多言、呆滯少語、妄想等;舌質(zhì)暗淡有瘀斑,舌苔發(fā)白或發(fā)黃;脈象細弦或沉弦而遲等;按嚴重程度分為無、輕、中、重度,分別計為1、2、3、4分,總分值為3~12分,評分越高表示精神癥狀越嚴重;④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量表(SQLS)評估2組生活質(zhì)量,該量表包括心理社會、動機/精力、癥狀/副反應等3部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zhì)量越差。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上述指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與χ2檢驗,組間不同時間點的比較,采用F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 治療結果

4.1 2組治療前后P A NS S評分比較 見表1。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2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評分及PANSS總分均下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P< 0.01)。

表1 2組治療前后P A N S S評分比較(±s) 分

表1 2組治療前后P A N S S評分比較(±s) 分

與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對照組同期比較,②P<0.05,③ P<0.01

組 別n觀察組對照組時 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54 54 54 54陽性癥狀21.53±5.29 15.41±4.15①③21.46±4.92 18.81±4.34①陰性癥狀19.04±4.57 14.20±4.24①②18.95±4.42 16.08±3.51①一般精神病理34.60±6.53 25.94±5.30①②36.43±6.41 28.27±4.15①總分74.52±8.10 52.10±7.52①②75.28±6.14 55.09±7.05①

4.2 2組治療前后G S E S評分比較 見表2。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結束后與治療結束后3月2組GSES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2 2組治療前后G S E S評分比較(±s) 分

表2 2組治療前后G S E S評分比較(±s) 分

與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1

組 別觀察組對照組n 54 54治療前14.94±2.37 15.02±2.29治療結束后24.94± 2.31①②18.28± 2.14①治療結束后3月29.54± 2.03①②22.98± 1.39①

4.3 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量表評分比較 見表3。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結束后與治療結束后3月2組中醫(yī)證候量表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3 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量表評分比較(±s) 分

表3 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量表評分比較(±s) 分

與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對照組同期比較,②P<0.01

組 別觀察組對照組n 54 54治療前10.57±0.50 9.94±0.63治療結束后6.25± 1.30①②8.03± 0.87①治療結束后3月4.28± 0.45①②5.97± 1.20①

4.4 2組治療前后S Q L S評分比較 見表4。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觀察組心理社會、動機/精力、癥狀/副反應評分及SQLS總分均下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

表4 2組治療前后S Q L S評分比較(±s) 分

表4 2組治療前后S Q L S評分比較(±s) 分

與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對照組同期比較,②P<0.01

組 別n觀察組對照組時 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54 54 54 54心理社會27.41±10.28 17.43±6.72①②27.86±10.25 27.04±9.42動機/精力42.74±9.97 35.21±9.50①②43.19±9.45 42.05±8.69癥狀/副反應26.62±4.68 13.30±5.87①②26.73±4.71 25.15±4.55總分93.72±12.16 65.20±5.64①②95.18±11.49 94.02±12.81

5 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慢性精神疾病,臨床認為其發(fā)病原因與遺傳、器質(zhì)性病變、社會壓力等因素有關,該疾病長期反復發(fā)作可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及正常生活。傳統(tǒng)藥物治療使得精神分裂癥患者抑郁、自殺、反復發(fā)作等風險升高,尋找新的治療方法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

中醫(yī)學將精神分裂癥歸屬癲狂范疇,癲證則基本符合陰性癥狀,狂證以陽性癥狀為主,此外較多患者伴有呆癥,即認知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社會功能下降等。唐宋元時期朱丹溪提出了運用“活套療法”治療癲狂,主張“以情勝情”;孫思邈則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十三鬼穴”治療癲證。精神分裂癥的病變關鍵在于思維障礙,《靈樞·本神》云:“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所以任務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思維障礙與五臟臟氣虛實有關,且主要與心氣,即腦功能有關,絡氣郁滯、絡脈瘀阻、絡虛不榮等是其主要病機。

針刺治療精神分裂癥在中醫(yī)體系中應用已久,特定穴位的選擇如十三鬼穴、百會、五輸穴等較為常見,且隨著智能電針的發(fā)明,使得針刺操作簡便化,持續(xù)精準刺激穴位的同時不影響其療效,無論是對疾病的整體治療還是靶癥狀的緩解均取得較好效果,得到臨床廣泛認可[7~8]。研究表明,與常規(guī)干預相比,認知行為干預在多種精神障礙的治療方法中具有獨到優(yōu)勢,具體表現(xiàn)為幫助患者增強其對自身癥狀的認識,強化其自知力、自控力、自省力,最終改善患者服藥依從性與治療配合度,提高臨床整體療效[9]。

與治療前相比較,治療后2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評分及PANSS總分均下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結束后與治療結束后3月2組中醫(yī)證候量表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在智能電針治療的同時給予認知行為干預后可強化患者自控力與用藥的依從性,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癥狀,提高其臨床療效。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能否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的自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影響個體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以及對社會活動的積極性和堅持性,因此,在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10~11]。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個體自主神經(jīng)喚起功能、兒茶酚胺分泌以及內(nèi)源性鴉片肽釋放水平等均是其制約因素,具體表現(xiàn)為自我效能感差者生化物質(zhì)水平異常升高,免疫系統(tǒng)失調(diào)或損傷[12~13]。

智能電針通過作用于特定穴位,調(diào)節(jié)經(jīng)絡趨于舒暢,促使陰陽平衡,機體整體功能得到改善,最終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認知行為療法通過整合行為療法和認知療法,改善其慣性思維模式,使其意識到非理性認知的隱患與危害,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實施良好的自我管理,熟練掌握認知和行為應對技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與理性的時間應對應激,進而增強自我效能感,減輕臨床癥狀并改善生活質(zhì)量[14]。

本研究結果表明,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結束后與治療結束后3月2組GSES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理社會、動機/精力、癥狀/副反應評分及SQLS總分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提示智能電針聯(lián)合認知行為干預可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效能感,并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

綜上,智能電針聯(lián)合認知行為干預在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中取得較好效果,在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的同時能提升其自我效能感,最終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以促進患者預后。

[1]范洪峰.利培酮聯(lián)合電針療法對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P300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5,28(1):43-45.

[2]王紅梅,趙勇.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患者的療效[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6,41(1):95-98,102.

[3]龔士虎,瞿永華,艾春啟.針灸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能力影響的研究[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17(4):79-81.

[4]Gawd a ?,Ko?ek M,OlbryJ,et al. Decreasing selfreported cognitive biasesand increasing clinicalinsight through meta-cognitiv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J]. J Behav Ther Exp Psychiatry,2015,48:98-104.

[5]唐偉,楊馥銀,章金良,等.棕櫚酸帕利哌酮長效針劑聯(lián)合認知行為干預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療效觀察[J].浙江醫(yī)學,2016,38(20):1679-1682.

[6]衛(wèi)生部衛(wèi)生統(tǒng)計信息中心,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世界衛(wèi)生組織疾病分類合作中心.國際疾病分類(ICD-10)應用指導手冊[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1.

[7]寧式穎,鄭璐,李響,等.針灸治療精神分裂癥取穴規(guī)律研究[J].中醫(yī)藥信息,2015,32(2):31-34.

[8]羅蛟龍,陳雨婷.針刺鬼門十三穴配合內(nèi)服生甘遂末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J].吉林中醫(yī)藥,2017,37(10):1064-1065.

[9]鄧小豆,張宏強,巍瓊.藥物聯(lián)合認知行為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25(9):1305-1309.

[10]榮建萍.自我效能理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 海南醫(yī)學,2015,26(15):2327-2329.

[11]Vaskinn A,Ventura J,Andreassen OA,et al.A social path to functioning in schizophrenia:from social self-efficacy through negative symptoms to social functional capacity[J].PsychiatryRes,2015,228(3):803-807.

[12]陸晶晶,茆正洪.認知行為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4,27(5):347-349.

[13]李江嬋,朱政仁,袁水蓮,等.焦點解決短期取向團體治療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9(31):3874-3877.

[14]儲文革,陳燕,趙兵,等.認知行為治療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6,26(6):394-396.

猜你喜歡
電針精神分裂癥效能
遷移探究 發(fā)揮效能
食品防腐劑治療精神分裂癥,靠譜嗎
同時多層擴散成像對胰腺病變的診斷效能
充分激發(fā)“以工代賑”的最大效能
五行音樂療法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作用的對照研究
腦爾新膠嚢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初步臨床觀察
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09
電針改善腦卒中患者膝過伸的效果
唐代前后期交通運輸效能對比分析
低頻電針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30例
湘潭县| 桐乡市| 邵武市| 抚州市| 邹平县| 宝山区| 隆林| 大竹县| 宜章县| 河西区| 望城县| 搜索| 许昌市| 门源| 富裕县| 达州市| 民乐县| 寿宁县| 龙泉市| 昂仁县| 西贡区| 乌苏市| 德江县| 邵东县| 临武县| 临沭县| 天台县| 北京市| 镇远县| 商丘市| 界首市| 宾川县| 微山县| 额敏县| 格尔木市| 开封县| 墨脱县| 屏边| 潼关县| 台北市|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