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潔
摘 要:顏之推是南北朝時著名教育思想家,以《顏氏家訓》著稱。他要求:家長對子女應(yīng)盡早施教,鼓勵刻苦讀書;父母對待子女應(yīng)嚴而有慈;重視環(huán)境教育的作用;注重道德情操的養(yǎng)成教育,這些有關(guān)家庭教育的思想,如今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guān)鍵詞:顏之推;《顏氏家訓》;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7-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7.121
隋朝初年,顏之推完成《顏氏家訓》一書。著此書旨在“整齊門內(nèi),提撕子孫”。此書自問世以后,備受推崇。然而,現(xiàn)代人回首再看1400多年前的這些訓子之言,其中仍有一些精華思想會沉淀下來,在當下依然具有借鑒意義。
一、盡早施教,刻苦讀書
顏之推主張對兒童的教育應(yīng)該從胎兒期開始。如不能實現(xiàn),需從嬰孩時期進行教育引導。否則,最佳教育時機一旦錯過,將對兒童的成長與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
幼年時期,由于性情純潔,兒童易于接受父母的教誨。能夠達到“若少成天性,習慣如自然”的效果。顏之推7歲時就能背誦《靈光殿賦》,之后每10年溫習1次,至今記憶猶新。然而,其20歲以后所學經(jīng)書,只一個月沒有溫習,就荒蕪了。所以,施教必須盡早,切勿失去最佳時機。
年輕時,如果不慎失去了重要的學習機會,也不必自暴自棄,只要之后能夠抓緊時間,更加專心刻苦地努力學習,同樣能成大器。曾子就是70歲才開始學習,后名聞天下;荀子也是50歲開始出去游學,后成為一代宗師。由此可見,“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也就是說,從小就刻苦努力,如同旭日東升放出的光芒;到了年歲已高再努力,就如同手持蠟燭在黑夜里行走,即便如此,也比什么都不做強多了。
要做到對兒童盡早施教,刻苦讀書,家長應(yīng)具備教育孩子的一般知識和相應(yīng)的教育能力。家長不僅要對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和身體狀況進行全面理解,還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心理發(fā)展需求,具備理解孩子、評價孩子、指導孩子、監(jiān)護孩子、協(xié)調(diào)親子關(guān)系、自我調(diào)控等一系列的教育能力。
二、嚴慈有度,防止過分溺愛
顏之推強調(diào),教育子女要做到嚴慈有度,不應(yīng)過分溺愛。如果父母對子女嚴而有愛,那么子女對待父母就會尊孝有加。反之,如果父母對子女只愛而不嚴,任其所欲,聽其所為,那么子女長大之后,必然會成敗子。
作為父母,必須克服對子女的溺愛,對其嚴慈有度。父母將其子女都視為掌上明珠。所以,父母往往努力為自己的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zhì)條件,盡其所能代勞孩子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情。更有甚者,有些父母將溺愛視為對孩子的愛護,其實不然,在安逸舒適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其抗挫折能力就會減弱。但是,父母嚴格要求孩子,也要做到嚴而有度。孩子在不同生長階段,其心理和生理特征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依據(jù)這些差異,對孩子提出恰當且可行的行為要求,不可難度過高,也不可操之過急。
三、重視環(huán)境教育的作用
作為父母,一定要維護純凈的家庭環(huán)境,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必然源于對父母行為的模仿。父母的言行對孩子來說就是標準。從此角度考慮,現(xiàn)代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們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父母要向孩子呈現(xiàn)正能量的生活態(tài)度。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始終展現(xiàn)出鍥而不舍、努力不懈的精神追求,以此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出擁有遠大理想和充滿正能量人生態(tài)度的孩子。
第二,父母要為孩子營造出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圍。父母作為家庭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和傳播者,營造出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圍,是其重要的責任?,F(xiàn)代社會生活的多元化發(fā)展,為創(chuàng)造健康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一起閱讀、參觀博物館、旅行以及體育鍛煉等方式,擴展知識,鍛煉體魄,提升能力,發(fā)展孩子的多元化的興趣以及多維度學習能力,促進孩子們健康、幸福、愉悅地成長。
第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構(gòu)建和諧家庭。父母之間要做到相互尊重彼此,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自然就會從中獲益,學會尊重他人,平等對待其他事物。只有孩子的合理意見得到了父母的足夠關(guān)注,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平等對待,他們才能夠自由成長,最終形成自主意識和責任心。
四、注重道德情操的養(yǎng)成教育
顏之推特別重視對孩子道德情操的養(yǎng)成教育,主張從細微處培養(yǎng)道德習慣,與人交往要選擇賢德之人,與人交往要做到真誠待人。
第一,從細微處培養(yǎng)道德習慣。顏之推認為:“用其言,棄其身,古人所恥。”從別人那里只是效仿到很細微的好行為,也要說明它的來源,無論這個人的地位和身份有多么低下和卑賤,也要將這個功勞歸功于他。顏之推為士大夫制定立身行己之道中,將愛護借閱的書籍一條納入其中。如果所借的書沒有讀完,而此時又突然遇到急事,一定要將所借書卷整理妥當,再起身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顏之推所看過的書均是完好無損,別人都很愿意將書借給他。
第二,與人交往要選擇賢德之人。顏之推認為,人在幼年,思維和個性都尚未定型,如經(jīng)常與圣德之人相處,自然會去效仿,其言談舉止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顏之推告誡族人子弟“君子必慎交游焉”。
第三,顏之推還強調(diào)做人要真誠。顏之推認為,源于內(nèi)心的誠意,一定能夠從外顯的行為中表露出來。只要細心觀察,是能夠感受到對方的真誠的。真誠的人同樣會受到別人的以誠相待。
作為父母,注重孩子的道德情操的養(yǎng)成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家庭教育只有從細微處著手,為孩子提供與賢德之人相處的機會,教育孩子真誠待人,在孩子遇到社會道義與一己之利相沖突時,才會做到舍小利而取大義,才能成為利于社會發(fā)展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黎順青,曹鴻遠,李知華.中國古代教育名著選讀[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2] 顧樹森.中國古代教育家語錄類編·補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