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長期以來,教師對詞匯教學缺少研究,指導粗放,學生之間詞匯掌握差異很大,形成一部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低,成績差的后果。本文從詞匯的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三個階段來解析英語詞匯教學,探索英語詞匯教學新途徑。
關鍵詞:詞匯教學;有效引導;分析
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學生中一般會經(jīng)歷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三個階段。然而,大部分學生在課前預習中缺少有效指導,呈現(xiàn)自由學習狀態(tài),有的學生會注意發(fā)音規(guī)律、詞根,學習的效果比較好;有的學生呈現(xiàn)死記硬背的狀態(tài),學習呈現(xiàn)嚴重的高耗低效的情況。英語詞匯預習、學習、復習到底有沒有規(guī)律可循,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分析。
一、 在真實的預習狀態(tài)下不同的詞匯學習方法逐漸影響學習效果
首先說明真實的預習狀態(tài)是指學生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詞匯到達的效果。一般地,面對一篇新課文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記憶的質量、數(shù)量、運用的程度作為評價指標。在學生剛進入七年級時,發(fā)現(xiàn)一個班級學生詞匯掌握程度參差不齊,極差較大,進入八九年級后這種差距進一步擴大。我們在拋開智力因素之外,從學習習慣、方法、興趣方面比較探索,發(fā)現(xiàn)這些因素對學生詞匯學習的效果產(chǎn)生的影響作用在逐步彰顯。
七年級時學生正處在中小學過渡期,本身對自己進入初中充滿期待,課前單詞預習比較認真,預習的時長和效果相差不大。比如,以七年級《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的單詞為例,要求學生回家背誦,記錄用時,以背完為評價標準,以下是需要完成的任務。
where在哪里;到哪里table桌子bed床bookcase書架;書柜sofa沙發(fā)chair椅子on在……之上under在……之下come來;來到come on快點desk書桌think認為;想;思考room房間their他(她;它)們hat帽子head頭yeah是的;對know知道;了解radio收音機;無線電廣播clock時鐘tape磁帶;錄音帶;錄像帶player播放機tape player錄音機model模型plane飛機model plane飛機模型tidy整潔的;井井有條的but但是our我們的everywhere處處;到處;各個地方always總是
從結果來看,全班三十個學生中有二十個完成任務,其中女生達到十三名,略高于男生。事后對學生訪談,已經(jīng)背完的學生,大部分覺得單詞預習耗時較多,比較無趣,沒有完成任務的學生也有同樣的感受,兩者不同在于,前者有更強的執(zhí)行力。我們在八年級、九年級中同樣選擇第四單元的單詞作為預習對象,任務和要求相同,在對比試驗中,發(fā)現(xiàn)學生隨著年齡上升呈現(xiàn)效果變差的情況,我們也陸續(xù)做過類似的任務,通過“查、訪、評、看”的方式了解對學生詞匯預習的感受,發(fā)現(xiàn)也大致相同。這一事例說明預習不能完全放手讓學生去做,至少在初中階段如此。老師需要在學生預習之時要積極干預,幫助學生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具體做法是,老師在學生預習之前把有符合規(guī)律的單詞或比較難記的單詞對學生適當點撥,結合單詞room中字母oo的組合,常發(fā)[u],tape中元音+輔音再+元音結尾,這類單詞,第一個元音發(fā)本身的字母音。這樣的點撥,發(fā)現(xiàn)學生預習的效率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有基于教情學情的逐步滲透還是一步到位的選擇問題。
二、 課堂之中的老師的引導方式直接影響學生詞匯學習的效果
英語詞匯教學要關注學生習到練就多少,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是怎樣習到練就的,老師在課堂之中學生的詞匯學習提供了哪些支持。要因需而講,通過講解學生能有較好的收獲,這樣的知識就應講,同樣要考慮以怎樣的方式來講。比如,
on:在……之上on the desk
in:在……里面in the box
under:在……之下under the tree
當然,若是詞組的話就需要死記硬背了,我歷來不反對記和誦,對死和硬卻有嚴重的質疑。死與硬的結果是在相當一段時間總有一些學生掌握不了in,on,under的用法,有的老師靠練習來強化,有的老師放在情境之中加以掌握。比如,樹下放著一張桌子,桌面上放著一個盒子,盒子里有一只老鼠。學生直觀地了解三個單詞的區(qū)別,學生不太喜歡干澀的記憶,情境化的場景是不錯的選擇。
在課堂中,英語詞匯的學習老師不能忽視范讀、范寫的作用。特別是英語初學者,學生的發(fā)音不夠準確,老師范讀來正音是不錯的選擇。英語字母、單詞、句子、文章書寫的美不美觀,老師的范寫也同樣重要。好的創(chuàng)造是從模仿開始的。
三、 課后復習中要為學生提供支持,讓學能學得到,用得上,能拿分
詞匯復習的效果主要通過練習來檢測的。我在教學中有課前三分鐘單詞聽寫,按單元舉行單詞競賽,舉行“我是詞匯王”等比賽,給學生機會和榮譽,能極大地刺激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但比賽總具有選優(yōu)性質,刺激的是一部分學生,對中下等學生缺少吸引力。
老師應該清醒地看出,在課堂教學的六種支持手段中,“查”和“評”只是輔助手段,而我們的老師卻當著核心手段使用,帶來的惡果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給學生布置大量的練習,搞題海戰(zhàn)術。老師必須明確,通過練習檢查、考察了解的是學生的困惑,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而學生復習解決的是知識與技能,問題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問題。這里舉例說明:
— Lets go to ask the teacher about the math problems.
— Why not work them out all by ?
A. ourselves B. himself C. themselves D. myself
這是一個典型的詞組考察,by oneself為固定搭配,根據(jù)上句中的Lets判斷,應該用by oneself。句意為“咱們?nèi)柪蠋熯@些數(shù)學題吧”“我們?yōu)楹尾蛔约鹤瞿亍薄=虒W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沒有掌握,通過這個練習達到鞏固詞組的目的。老師的講,學生的練,精講精練,才能學得到,用得上,能拿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簡介:
聶海琴,二級教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69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