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區(qū)沙田學校 李思媛
本欄目由意象堂插畫配圖
近年來,我國發(fā)生的緊急醫(yī)療事故越來越多,這對民眾掌握緊急救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青少年急救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格外重要。上海市普陀區(qū)紅十字會近期組織舉辦了一次青少年現(xiàn)場緊急包扎比賽,我作為沙田學校包扎隊的一員,親身經(jīng)歷了這場緊張刺激的比賽。
當天下午一點,火辣辣的太陽照射著大地,我們包扎隊與啦啦隊來到了銅川學校,對手竟然是蟬聯(lián)兩屆冠軍的銅川學校,他們占有著天時地利人和。身為隊長,我立刻對大家說,真正的對手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我們都是同樣年齡段的,他們有什么可怕的。隊員們也都點點頭,戴上了紅十字袖章,比賽正式開始了。
第一個上場比賽的是陳龍同學,比賽的內(nèi)容是心肺復蘇與人工呼吸。只見他不慌不亂地走上場,隨著號令一響,陳龍同學即刻跪在模擬人體旁,雙手合掌,對著人體有節(jié)奏地猛按起來,一分鐘過后,他又按照標準的急救要求做起了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旁邊打分的老師裁判也連連稱贊起來,成績很不錯,可是對手畢竟是兩屆的冠軍,心肺復蘇與人工呼吸沒有一個錯誤,我們第一回合比賽就這樣輸了。
這給第二個上場的潘夢妍同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她走上場,鎮(zhèn)定地完成了左前臂大出血的包扎,但是我們還是輸給了強大的對手。一共只有五場比賽,如果接下來再輸,那么我們十進五就不可能了。
我頂著強大的壓力走上場,暗暗地告誡自己:我是隊長,我要為我們沙田學生急救隊爭口氣。我鎮(zhèn)定地開始做細致的人文關懷和傷口的包扎。
我把人體的各個部位都整理一遍,顯得有條不紊。比賽中,我完全投入進急救的場景,把眼前的模擬人體當作了真的現(xiàn)場受傷的人員。開始包扎傷口了。我迅速疊好包扎帶,一頭咬在嘴巴里,左手抬起人體的手臂,右手毫不含糊地繞圈包扎。我包的臂膀傷口上的繃帶不僅干凈整齊而且很緊,比規(guī)定的3分鐘時間提前25秒結束。最激動人心的時候到了,我的這場比賽得到了評委的一致好評,終于戰(zhàn)勝了銅川的對手。
1比2,我們扳回了一場,隊員們也都為我鼓掌。接下來是孫佳同學出場,她的項目是左大腿骨折的包扎,是我們當中比賽難度很大的一項。對方的女生氣場很強,只聽見他們的啦啦隊大聲呼喊,我知道他們是想最后給我們一擊,擊敗我們沙田學校。
孫佳雖然是個文文靜靜的女孩,但她的好勝心很強。只見她抬起人體又長又胖的左大腿,左手把繃帶貼緊大腿的根部,右手迅速地繞圈包扎起來,我們在一邊大聲鼓勁叫喊起來。我一邊喊一邊數(shù)她的圈數(shù)。10圈!一圈不多不少。包扎的部位干凈整齊包緊!她的成績也得到了評委的認可,她贏了!現(xiàn)在比分是2比2。
最后一位是我們最看好的張依柔同學,她的比賽內(nèi)容是胸口包扎和人文關懷。成敗在此一舉!只見她不緊不慢,鎮(zhèn)定自若。細節(jié)方面的人文關懷她做得很好,顯然要比銅川學生做得好。我們雙方的啦啦隊、帶隊老師以及邊上的裁判都屏住了呼吸,比賽現(xiàn)場充滿了緊張氣氛。張依柔同學不愧是好樣的,穩(wěn)扎穩(wěn)打。她先是斜著扎緊一個肩膀,然后前后繞圈包扎起人體的胸口部位。我們帶隊的醫(yī)生教師王老師不禁叫了起來:“張依柔,加油!”我們也跟著一起叫了起來:“張依柔,加油!”對手也不示弱,他們做得也是干凈利落。3分鐘又到了。
雙方隊員幾乎是同時放了手。裁判開始檢查起雙方的人體了。裁判老師檢查完畢以后,匯攏在一起進行最后評分。這個時候,賽場上很安靜,大家等待著最后的裁決。只見裁判長走上了講臺宣布:“最后一場胸口包扎,沙田學校勝出?!蔽覀冓A了!我們贏了!場下的隊員以及啦啦隊都歡呼了,我們贏了兩屆的冠軍,這是非常值得慶祝的!銅川的師生也走過來祝賀我們,但掩蓋不住他們的失落,他們畢竟是連著兩屆的冠軍??!
通過這次比賽,我們也明白了,這不僅僅是一場比賽,而是通過比賽讓我們學會一項技能,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能夠派上用處,明白它的重要性,救死扶傷,人人有責。在每一次的包扎學習中我都明白了許多,成長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