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乘用車市場被譽為汽車行業(yè)的桂冠,若想摘得這一桂冠,需做長時間的技術和人才儲備,不是一蹴而就的。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以近80萬輛好成績連續(xù)三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國,為迎2018年春節(jié)獻上了一份別樣的禮物。
而剛剛過去的2017年,對于重組后的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金龍”)來說也意義非凡。據南京金龍董事長黃宏生介紹,南京金龍在2017年吹響了進軍乘用車市場的號角?!?018年將是南京金龍開始新能源乘用車運營的元年?!?/p>
2011年,黃宏生成立了以南京金龍為主的開沃汽車集團,并開始大范圍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2017年,開沃汽車正式獲工信部批準的乘用車準入資質,并于同年年底獲新能源乘用車準入資質的驗收,正式涉入乘用車市場。
黃宏生認為,乘用車市場被稱為汽車行業(yè)的桂冠,若想摘得這一桂冠,需做長時間的技術和人才儲備,不是一蹴而就的。
那么,經過七年的前期沉淀,黃宏生將如何帶領開沃汽車在這場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tǒng)燃油車的革命浪潮中脫穎而出呢?《新能源汽車汽車》報記者以此為核心,展開了與黃宏生的第二次訪談篇。
七年沉淀 厚積薄發(fā)
《新能源汽車報》:開沃汽車自2011年成立,七年來是如何勤練內功不斷壯大的?
黃宏生:開沃汽車以南京金龍為主體,在新能源商用車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和市場口碑,產銷方面均位列全國排行榜前列。2017年,開沃汽車更是交出了10633輛市場銷量的好成績。其中,新能源大中客車銷量為3212輛,純電動物流車7421輛。
去年4月,開沃汽車正式獲得了工信部批準的乘用車準入資質,正式開啟搶占乘用車市場的征程。
截至目前,開沃汽車已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大客車研究院、輕型車研究院、乘用車研究院,成為了可以自主生產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部件的新能源整車制造廠家之一。
到2017年年底,開沃汽車共獲得專利386件。其中,大客264件、輕客96件、創(chuàng)源電池專利26件。
《新能源汽車報》:開沃汽車進軍乘用車市場的初衷是什么?為此,開沃汽車做了哪些工作?
黃宏生:開沃汽車進軍乘用車市場,可以追溯到2011年開沃集團成立的時候。在集團成立之初,我們就已經把進軍乘用車市場劃入了集團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時間表里。
乘用車市場一直都被譽為汽車行業(yè)的桂冠,那么怎樣摘取這項乘用車制造的桂冠呢?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從開沃汽車集團成立到2012年重組南京金龍,開沃汽車一直在儲備屬于我們自己在后期進軍乘用車市場時所需的技術力量和人才。
通過七年在乘用車方面的努力,2018年開沃汽車將有新能源乘用車陸續(xù)下線投入市場。2018年也將成為開沃汽車在乘用車市場運營的第一年。
截至目前,開沃汽車除擁有南京、武漢、深圳三大基地外,在建的還有呼和浩特、西安、廣州生產基地。目前,開沃汽車在南京總部的乘用車基地廠房正在陸續(xù)進駐設備,計劃2018年下半年投產。
先觸底 后呼吸
《新能源汽車報》:南京金龍一直以來都耕耘在商用車領域,為什么選擇以商用車為起點,然后再進入乘用車市場呢?
黃宏生:為進軍乘用車市場,我們前期花了七年時間在商用車領域進行大量“試水”,做了很多的技術和人才儲備。
從商用車到乘用車,南京金龍主要遵循的是循序漸進的推進步伐。因為乘用車對車輛品質要求更高,再者,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之初就開始大量推廣新能源乘用車,很冒險。我們認為,一開始就貿然進入乘用車領域,存活的機率很小,賠不起。
相對于乘用車的生產,進軍商用車市場會更容易,我們選擇了先易后難的方式。先做集中式的商用車,再做分散式的乘用車。
這個產業(yè)的水很深,我們只有在淺水區(qū)做好了,再往深水區(qū)去發(fā)展,才能做得更好。
《新能源汽車報》:南京金龍采用了“先易后難”的迂回戰(zhàn)術進軍乘用車市場,南京金龍為進軍乘用車市場前期的積淀主要體現在哪?兩者是否有共通之處?
黃宏生:開沃汽車生產的都是新能源汽車,因此兩者是共享技術的。大車和小車的動力電池技術、EMS管理系統(tǒng)、熱管理系統(tǒng)、恒溫管理系統(tǒng)均是通用的。
因為南京金龍之前是一家傳統(tǒng)燃油車汽車企業(yè),對電動汽車生產一無所知。再加上我又是從家電業(yè)出身,可以說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對我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
生產商用車是我們對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一個前期摸索,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必須掌握“三電”等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
利用重組后的時間,南京金龍把隊伍做大做強,為進軍乘用車領域這個更“難”的市場做好了前期準備。
截止到去年年底,開沃汽車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大客車研究院、輕型車研究院、物流車和乘用車技術研究中心,成為了國內集生產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于一身的汽車制造廠商。
南京金龍利用七年時間,完成的是一個由小學快速讀到大學的過程。為我們摘得乘用車制造的這項桂冠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截至目前,開沃汽車擁有六大生產基地?;厝拷ǔ珊螅_沃汽車將實現年產大中型客車5萬輛、輕型車物流車50萬輛、乘用車30萬輛、電池20GWh,產值將過千億。
商乘并舉 目標千億
《新能源汽車報》:如果要將開沃汽車的市場份額從5%提升至10%是否會有壓力?開沃汽車將通過哪些途徑來實現?
黃宏生:對于我們將今年提升5%商用車市場占有率的目標,我還是很有信心的。2017年,開沃汽車商用車銷售總量突破了10000輛,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尤其是我們在物流車領域發(fā)力,取得了驕人成績。相較于2016年的物流車銷量,2017年物流車銷量提升了30多倍。
另外,當前我們迎來了全面純電動公交替代燃油車時代的到來,純電動客車的市場占有率將有一個巨大的提升空間。
客車和物流車板塊將為我們提高市場占有率提供保證,因此2018年開沃汽車商用車市場占有率增至10%是有可能的。
很高興,在過去五年,純電動客車打敗了燃油客車。所有傳統(tǒng)客車的生產制造企業(yè),如果沒有新能源板塊,就一定是虧損的。
《新能源汽車報》:從2017年起,南京金龍正式開啟了進軍乘用車市場的進程,商乘并舉。那么,南京金龍的未來戰(zhàn)略目標是什么樣的?
黃宏生:踏入乘用車市場后,南京金龍采用的是商乘并舉的發(fā)展模式,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千億級目標。
預計到2025年實現大客車產銷3萬輛,實現主營業(yè)收入200億元;輕型車年產銷7萬輛,主營業(yè)務收入200億元;乘用車年產銷50萬輛,主營業(yè)務收入500億元;零部件主營業(yè)務收入300億元,全年總收入突破1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