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軍 張志國
[摘 要] 針對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展開分析,找出了機電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yè)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對策,希望這些對策能夠對高職的人才培養(yǎng)有所幫助。
[關 鍵 詞] 機械制造類專業(yè);實踐性教學;改革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2-0113-01
一、引言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機械制造類專業(yè)招生規(guī)模也有所壯大,但是教師隊伍專業(yè)水平以及機械制造類實踐性教學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急需我們解決。
二、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yè)實踐性教學現狀及面臨問題
(一)實踐性教學課時安排不夠,學生實踐操作技能較差
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yè)不同于一般文科類的理論型專業(yè),其是對技能要求比較高的專業(yè)類型,更多的是側重于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良好的實踐性操作能力對機械制造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勝任工作崗位的重要保障。但是就我國目前高校機械制造類專業(yè)的課時安排情況來看,實踐性教學課時只占到所有專業(yè)課時的40%至50%,極少數的高校實踐性教學課時會占到60%,而綜觀國外類似高校的類似專業(yè),其實踐性教學課時占所有專業(yè)課時的比例會高達70%至80%。由此可知,我國高校的實踐性教學課時安排是不夠的,學生得不到充足的實踐性操作,導致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較差。
(二)專業(yè)實習指導老師教學水平不夠高
在理論教學方面,我國國內高校的教師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學水平,但是就實踐指導方面,專業(yè)的實習指導教師不僅在數量上達不到要求,常常出現一個實習指導老師帶多批實習學生或大批量實習學生的現象。而且就專業(yè)實習指導水平而言,由于教師本身長期在高校中教學,自身的實踐操作技能也比較有限,在接受實習指導任務之前有的實訓課沒有經過短期的實踐操作技能培訓,因此這些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水平也達不到專業(yè)要求。
(三)經費欠缺,投入實訓的設備量不充足
隨著我國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大部分高校招生規(guī)模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擴大。但是由于高職的基本建設投入大,資金來源不足,大多數高職對實驗實訓設備的投入就顯得尤為力不從心。具體體現在實訓設備的數量極少,甚至不能滿足正常的實踐教學使用,教師更多的還是從理論的角度進行授課。此外,高職的實訓設備更新換代跟不上新技術、新設備的更新步伐。多數企業(yè)已使用了新的設備與新的技術,但是在高職中用于實踐教學的設備還是舊設備,學生在高職里雖然也學了相關知識,到實際到了工作崗位面臨新的設備新的技術還是無從下手,得重新再學習一遍。
三、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yè)實踐性教學改革對策
(一)加大實踐性課時安排量
根據我國高職教學的基本情況,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yè)的實踐性課時可以增加至占所有專業(yè)課時的50%至60%。在保持整體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壓縮理論教學的課時而增加實踐性教學的課時。千萬不能本末倒置,讓理論課時多于實踐性教學課時。而且盡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效果發(fā)揮至最好狀態(tài),那些需要實踐操作支撐的理論知識,教師在教授完理論知識之后要能夠讓學生馬上接觸到實踐操作,讓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當然,在選修課方面,高職也應盡可能地將選修課安排成一些實踐性的課程,讓機械制造類專業(yè)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機械,鍛煉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整體提升實踐性指導教師隊伍的專業(yè)知識與實踐指導水平
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關鍵性保障。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yè)的任教教師應適當引進一些由工程師、技師、現場專家。因為這些人員熟悉機械制造崗位對人才的知識、能力以及素質有什么樣的要求,他們本身的專業(yè)知識與操作技能也過硬,對學生的培養(yǎng)會更符合技術型人才的要求。此外,實踐性指導教師的隊伍構成也要引起重視,篩選那些專業(yè)知識與實踐指導水平同時具備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性學習之前,高職應先組織指導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加強教師的技能水平。
(三)加大資金投入,開展校企項目合作,保證實訓設備充足
高職院校除了政府的資金投入、補助之外還要多渠道籌措資金,可以通過開展校企項目合作,校企共同建設與使用實訓室,這些實訓室既可以用于企業(yè)生產活動又可以用于學生實訓時用。此外,可以通過頂崗實習的方式,讓學生進入企業(yè)中進行實踐實訓學習,這樣既解決了學校實訓設備的不足的情況,又可以讓學生早一點接觸工作崗位,讓學生對未來工作崗位的認識更為透徹。
四、結束語
相對于其他專業(yè),機械制造類專業(yè)的實踐性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機械制造類專業(yè)的學生,需要不斷地進行實踐性操作,才能在操作中積累豐富的經驗,才能在崗位中發(fā)光發(fā)亮。
參考文獻:
[1]王曉軍.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本科專業(yè)實踐性教學改革的研究[J].井岡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
[2]劉楠楠.淺談高職機械制造專業(yè)教學改革與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J].農業(yè)與技術,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