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欣賞一些著名的攝影代表作時,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攝影者精湛的攝影技術,也能夠從作品中感受到其中所蘊藏的思想性。本文主要圍繞攝影創(chuàng)作中的思想性以及紀實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攝影創(chuàng)作;思想性;紀實性
一幅優(yōu)秀的攝影作品,不僅要體現(xiàn)其高超的攝影技術,還需要包含一定的故事,使人們能夠與這幅作品產(chǎn)生共鳴。在這之中,攝影技術是思想性得以實現(xiàn)的保障,如果缺乏技術,那么思想性也就無從談起,此外,在攝影作品中,紀實性也異常的重要,攝影者要通過這幅作品傳達一定的信息。下文圍繞攝影創(chuàng)作中的思想性以及紀實性進行探究。
一、攝影創(chuàng)作中的思想性
隨著圖像時代的來臨,每一個攝影人都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而在攝影過程中,攝影者的頭腦最為關鍵,因為它是創(chuàng)意實現(xiàn)的源泉,任何一個有所成就的藝術家,同時也可以算的上是一個思想家。對于每一個攝影者而言,攝影技術非常重要,但是怎么才能夠將自己的思想或者情感融入到所拍攝的作品之中,也就顯得更加的重要了。在攝影過程中,攝影者在實現(xiàn)突破與創(chuàng)新時,最難得就是它的思想深度,而不是它的拍攝技術。
愛德華·韋斯頓,他在攝影過程中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向了水果、昆蟲等普通事物的形態(tài)上,將這些人們所熟悉的事物拍攝成照片。在拍攝這些照片時,他采用最小的光圈“F64”,而且還與其他愛好攝影的人組成了“F64”小組,他們提倡,要通過集中自己的精神,來對事物的表面質感進行觀察,繼而觸及生命的核心。另外,愛德華·韋斯頓也經(jīng)常拍一些人體,但是在他所拍攝的人體照片中,都沒有體現(xiàn)出人的情緒,甚至有一些連臉都不露,但是他所拍攝的照片與其他作品一樣,都有著令人吃驚的質感以及形態(tài),能夠讓人停留注視,繼而看到外形下面的內(nèi)在精神。
埃利奧特·歐威特,美國著名的攝影家,它所拍攝的作品與其他人有所不同,他的作品看上去就像是遭到人們莫名的誤解的受害者。而在這些受害者就如同是戲劇表演中的蹩腳演員,他們表情木然,好像在等待著別人的幕后提示。歐威特認為,他的創(chuàng)作思想較為簡單,就是希望使觀眾在自己的作品中獲得快樂,不過在這之前,首先需要提供給觀眾富有情感的照片,提供給觀眾具有人性的照片。 然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攝影作品,有些人的作品技術上完美無瑕,而且也能夠引人入勝,但是卻缺乏那一絲的人性,所以就會讓觀眾覺得照片中缺乏了神韻。
故此,攝影作品的優(yōu)劣,是從許多方面所決定的,一個優(yōu)秀的攝影作品,一方面,要做到構圖合理,做到畫面簡潔,要能夠體現(xiàn)出攝影者的攝影技巧,以給廣大觀眾帶來巨大的視覺沖擊力。另一方面,攝影者還需要突出一個明確的主體,通過這個主體來向觀眾傳遞一種思想。切忌只是形式上的唯美,這樣太過膚淺,還需要重視作品的內(nèi)涵。
二、攝影創(chuàng)作中的紀實性
攝影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那就是它的紀實性,在初期,攝影就是因為具有非常逼真的紀實性,所以人們都通過它來拍攝一些風景或者人物,以達到記錄大自然的目的,或者是達到記錄自己日常生活的目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影像正在包圍著人們的生活。例如,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相機來記錄自己的生活起居,或者是拍攝一些有意思的視頻來分享給大家,拍攝實時新聞等。當前,隨著現(xiàn)代交通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周游世界的夢想得以實現(xiàn),然而,在了解社會動態(tài)的過程中,人們主要還是通過各種傳播媒介得以實現(xiàn)的,甚至有些人推斷出,隨著影像傳播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但是所親眼目睹的風景或者事件會更少。因為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人們只需要通過影像傳播,就能夠了解世界發(fā)生的最新的新聞信息。
影像能夠為廣大觀眾提供目擊的快感,可以讓人們不在現(xiàn)場而產(chǎn)生一種置身現(xiàn)場的體驗。換句話說,影像已經(jīng)成為人們觀看世界的一面鏡子。故此,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它的紀實性也就無比的重要。
記錄類攝影創(chuàng)作需要堅持“真實性”的原則,還需要堅持“生活化”的原則,也就是所謂的“完全生活真實”,指的是讓攝影者在攝影過程中,要用事實說話,而且還要說真話,不能夠存在人為的虛構,以促使人們在觀看照片之后,能夠有所身臨其境,被照片中的生動、真切所感動。當前,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的人都會通過手機或者單反拍攝一些小視頻,然后將其分享給大家。在這些攝影作品中,都體現(xiàn)了真實性以及生活性的特點,其中不乏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能夠引發(fā)人們的共鳴,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
藝術類攝影創(chuàng)作與記錄類攝影不同,藝術類攝影所強調的“雙重真實”,也就是不僅僅要體現(xiàn)“生活的真實”,還需要體現(xiàn)“藝術的真實”,要將這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拍攝藝術類攝影時,就可以“人為虛構”,還可以經(jīng)過后期的電腦加工,也就是體現(xiàn)出藝術作品不僅僅是來源于生活,它更應該是高于生活的這一特點。所以在攝影過程中,攝影者不能夠簡單的去復制生活,而是要深入到生活之中,細心觀察,提煉一些生活素材,然后運用藝術的手法去進行拍攝。
三、結語
綜上,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攝影人員不僅僅要運用高超的攝影技術,為自己的作品增添色彩,還需要將自己的思想融入到作品之中,這樣才能夠使自己的作品更能打動人。此外,攝影創(chuàng)作還包括紀實性,也即是真實的反映社會生活。故此,在攝影過程中,除了藝術類的攝影之外,其他的攝影一定要體現(xiàn)出真實性的特點,不能夠存在人為的虛構。
參考文獻
[1]李鵬.對當代攝影創(chuàng)作中思想性與紀實性的思考[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3(11):225~226.
[2]王艷.藝術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淺談當代觀念攝影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方式[J].藝術研究,2016(02):194~195.
作者簡介:張見智(1996.03—),男,漢族,武昌工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