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江西中醫(yī)藥大學2017級非英語專業(yè)419名新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訪談的方式,了解影響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并通過客觀分析,得出結論: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總體水平不高;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總分存在性別差異,女生自我效能感優(yōu)于男生;A/B班同學的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差異不明顯;在影響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中,言語勸說排在首位。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yè)新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
作者簡介:何艷秋,碩士,江西中醫(yī)藥大學人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跨文化交際。(江西 南昌 330004)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課題(高校系列)“非英語專業(yè)新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編號:17YB144)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14-0124-03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美國認知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于1977年提出。班杜拉將自我效能感定義為:“人們對自己實現(xiàn)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即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在實現(xiàn)某一目標過程中,對自己能力的判斷和信念,其本質是個體對自身能力的感知。
隨著教育學與認知心理學的結合,自我效能感被廣泛地應用于教育領域。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對英語學習效能感展開理論或實證研究。實證研究的對象既有小學生,也有中學生,但更多的研究對象還是以大學生為主。這是因為自我效能感是影響自主學習的重要因素,而大學階段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1]
作為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非英語專業(yè)新生,在剛進入大學階段之初,會發(fā)現(xiàn)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式、學習動機、生活方式等都與之前的經歷有所不同。以學習方式為例,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一直奉行以教師教授為主的學習模式,而進入大學之后,更倡導以學生自學為主的學習模式;學習動機則從之前的應試教育轉變?yōu)榕囵B(yǎng)自身綜合能力的學習教育。在面臨眾多轉變的過程中,大一新生必定會產生各種的不適應。有研究顯示,自我效能感可以作為衡量新生入學適應水平的指標,預測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行為表現(xiàn)。[2] 盡管當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并不與學位證掛鉤,但大部分同學還是將大量時間精力用于英語學習,同時,非英語專業(yè)新生數量龐大,因此,了解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尤其是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水平,既有助于他們對于大學生身份的適應,也有助于他們大學英語的水平提高。
二、研究設計
1.研究問題。本次研究的主要問題為:①非英語專業(yè)新生英語自我效能感總體水平;②英語學習效能感中的性別差異;③A/B班學生在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上的比較;④影響他們英語學習效能的因素有哪些。
2.研究對象。隨機抽取江西中醫(yī)藥大學2017級8個英語教學班(A/B班各4個),共計學生466名?;厥沼行柧?19份。參與調查的同學的個人信息見表1。
3.研究過程。(1)量表調查。本次問卷調查借用了江西師范大學李夢茹在其碩士論文中所使用的《英語學習效能問卷調查表》,該量表覆蓋了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論中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幾大因素。該表使用中文,除去學生的基本信息外,還包含兩個子卷,共30道題目。子卷一與子卷二的信度系數α分別為0.7947與0.7018,均大于0.70,表明問卷可以用于本次調查。子卷一以學生的英語學習效能感自我評價為主,共20道題目,采用Likert量表設計,由1-5個選項組成,其中1表示完全同意,2表示同意,3表示不太清楚,4表示不同意,5表示完全不同意。20 個問題中,1、2、6、8、10、12、17、19是從正面描述,問題3, 4, 5, 11, 13, 14, 15, 16, 18,20是從反面描述。在反面描述中,得分越低,表明效能感越高。子卷二采用四分制的計分方式,以大學英語學習效能感來源為主,共10道題目,包括自我效能感來源(題1-5)、影響效能感的因素(題6-10)。
問卷調查于2017年10月在進行,按照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新生教學計劃,在新生上學的第四周進行。在上課老師的協(xié)助下,本次問卷利用問卷星發(fā)布,在問卷調查前,老師已利用課堂時間向學生說明此次問卷的目的,并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問卷有效率達89.9%。
(2)訪談。根據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筆者設計了4個相關問題。在課余時間選取了20名同學(其中男女生各10人),對他們進行訪談,希望借此訪談,可以進一步深入地了解影響非英語專業(yè)新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3)數據分析。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9.0對問卷調查收集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首先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其次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對不同性別與班級學生的英語自我效能感進行差異比較,并對訪談數據進行轉寫和分析。
三、研究結果分析
1.非英語專業(yè)新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總體水平。從表2可以看出,新生英語學習的自我效能感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均值為3.083,最大值為4.3,最小值為1.45,方差為0.442。
2.英語學習效能感中的性別差異。由表3可知,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總分存在性別差異(p=0.013<0.05),結合效能感總分的均值來看,大一女生的自我效能感總體比大一男生的效能感要高,這也符合之前的研究,表明了女生的語言學習的優(yōu)勢。自我效能感來源的總分,并不存在性別差異。
3.A/B班學生在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上的比較。由表4可知,新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來源的總分不存在分班差異。分級教學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根據學生入學之后的英語分級考試分數來決定學生進入何種英語教學班。此次的分析結果與之前認為學習效能感和學生成績呈正相關關系的研究不同,應結合該校分級考試情況做進一步研究。
4.影響學習效能感的因素。從表5對影響新生英語學生效能感的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新生的英語學習的自信主要來源于言語勸說(M=3.51)、教師自信(M=3.35)、學生自信(M=3.25),其次是成功經驗(M=3.15)、多樣化資源(3.11)、策略運用(M=3.01)。這些都是英語教育改革的重點。
四、啟示
本次研究結果如下:①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總體水平處于中等水平,盡管大部分同學對自己英語學習能力持積極態(tài)度,但依舊缺乏學習自信;②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總分存在性別差異,但自我效能感來源的總分并不存在性別差異;③A/B班同學的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差異不明顯;④在影響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中,成功經驗排在第一位。班杜拉認為,成功經驗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效能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這符合班杜拉的研究。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其他如教師自信、學生自信等也對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產生一定的影響。英語學習成績好和自我效能感兩者的因果關系在本研究中還不能確定,還需要今后的縱向研究再詳細的論證兩者的因果關系。
有研究表明,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的效果要顯著優(yōu)于高年級學生[3]。故而,作為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將及早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放于教學的首要地位。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言語鼓勵、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向學生展示自信、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功性經驗等途徑來積極培養(yǎng)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
參考文獻:
[1] 李珩.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與自我效能感的實證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16,(4) :235-245.
[2] 李宜軒,陳棍,姚翔,等.大學新生入學適應狀況研究—組織新成員社會適應理論的校園探索[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7 (4) :719-726.
[3] 張慶宗,吳喜艷.大學生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實證研究[J].外國語文,2010, (5) :137-141.
[4] 高興梅.大學英語學習者自我效能感與學習策略、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32):137-138.
[5] 龐維國.自主學習一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6] 仲彥.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學習策略實證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4.
責任編輯 程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