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西班牙語專業(yè)在全國各高校陸續(xù)成立,如何提高西班牙語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培養(yǎng)真正應用型的西班牙語人才,成為目前教師關注亟須探索的難題。本文通過對“任務型”教學法概念、特點、類型與設計等內容的分析,旨在改變眼下教師主講的教學現狀,在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方面尋求新突破。
關鍵詞:西班牙語;高職院校;任務型教學法;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劉晨,碩士,南京旅游職業(yè)學院國際旅游系助教,研究方向為高職西班牙語教學。(江蘇 南京 21110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32-0066-02
西班牙語一直被形容為“和上帝交談的語言”,是國際交流中使用最為廣泛的第二外語。我國高校的西班牙語專業(yè)從1952年至今取得了迅速的進步和發(fā)展。西班牙語不再是大眾所認為的小語種,大部分綜合性高校及其二級學院,還有很多職業(yè)院校都陸續(xù)開設了西班牙語專業(yè)。根據最新的數據,目前國內開設西班牙語專業(yè)的高校已達九十多所。然而,各大高職院校西班牙語課程的教學尤其是主導的西班牙語精讀課仍沒有脫離“填鴨式”教學模式,沒有著眼于培養(yǎng)實用型西班牙語人才,大部分西班牙語課堂教授過程中仍采取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
在西班牙語教學中,精讀是所有課程中的重中之重,是學好西班牙語最基礎并且課時量最大的課程。而目前各高校的西班牙語精讀課基本都是使用董燕生、劉建主編的《現代西班牙語》。這本教材編寫年代較久,書中很多詞匯已經與當今社會脫節(jié),語法難度高、密度大,這些因素都導致課堂上教師更傾向于使用主講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解的詞匯、課文、語法等知識點,并通過大量的筆頭題海戰(zhàn)術,如填空、翻譯、造句等來反復鞏固,這種模式確實培養(yǎng)出了一批西班牙語較強的學生,各高校西班牙語四級、八級能力考試的通過率逐年提高,但這些學生得不到口頭訓練,畢業(yè)后大都遭遇了“開口難”的瓶頸。
一、“任務型”教學法概述
1.“任務型”教學法的起源與內涵。20 世紀之前,語言教學一直被傳統(tǒng)方法主導,由于這種方法難以在課堂產生學生動力與互動交流,教育先鋒們開始進行改革,20世紀50年代以來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法,如聽說法、直接法等。隨后,Richards和Rodgers提出這些方法反映不了語言的自然屬性,也沒有教授學生如何自己去學習。20 世紀 60 年代開始,人們更加重視對學習者主體作用的探討與實踐,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學者Prabhu提出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用語言完成任務的方式學習語言,開始關注“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此基礎上,Nunan對交際任務設計模式的研究以及Willis對“任務型”學習框架的分析,使“任務型”教學從單一走向多元化?!叭蝿招徒虒W”的核心思想是“以學生為中心”,在“干”中學、“用”中學”。它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他們已有的目的語資源,讓他們在實踐中感知、認識。
2.西班牙語教學中的“任務型”教材。隨著西班牙和其他拉美西班牙語國家與我國的外交、經貿合作越來越頻繁,西班牙語的學習呈現“井噴”式發(fā)展,學生啟蒙年齡不斷下降,赴西留學逐年上漲,2017年教育部新修訂的高中課程方案也將西班牙語增加至內。目前國內的西班牙語教學中,董燕生、劉建編寫的《現代西班牙語》仍是各大院校的首選。這套教材由語法、課文和練習三部分組成,其設計理念仍然以中國傳統(tǒng)編寫教材觀念為主,從語法知識角度來設計課文和練習,忽視了語言學習者自主的語言發(fā)展需要。在課堂中教師無法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只能采取沉悶枯燥的傳統(tǒng)型填鴨式教學模式。相比之下另一套由西班牙專家編寫的供外國人學習西班牙語的教材《走遍西班牙》,更貼近現實生活,教師可以利用書中色彩繽紛的圖片、生動靈活的練習、每篇課后的文化點滴,設計任務讓學生充分互動,全面鍛煉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另外,國際西班牙語界公認的“全球最佳標準化西班牙語教程”《ELE現代版》也開始引進中國,填補了國內交際西班牙語教程的空白,率先引入西班牙母語國家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fā)式”“綜合式”教學法,使教師可以更靈活地設計出適合學生需求、特點的任務,促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投身于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應用,增加了西班牙語學習的趣味性和多樣性。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西班牙語課堂中的應用
1.西班牙語課堂中“任務型”教學法的設計。近年來,“任務型”教學法越來越受到語言學家和外語教學實踐者的認可和接受,成為廣泛應用的一種外語教學方法。在西班牙語教學中,教師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在設計課堂時,任務的設計一定要盡量貼近日常生活,如“和朋友討論一條新聞”“通過電話進行住宿的預定”“在餐廳進行點菜”“寫封明信片或者郵件”“和朋友一起制定出游計劃”等,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得到鍛煉,提高他們的思維和分析等綜合能力。但也不能過多關注趣味性,一味地迎合學生的興趣而忽略語言功能。一般來說,教師在設計“任務”時可以參考Ellis定義“任務”的6個特點:“任務”是一系列的計劃;“任務”要有意義,而且在完成過程中必須使用到已習得的語言資源;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必須要有交流,而且交流的語言必須要反映真實世界;“任務”必須涉及聽、說、讀、寫四方面任何一個的練習;“任務”的完成過程即是一個認知的游戲過程,對所有的信息進行選擇、分類、排序、思考、評價;“任務”應該有早就預設好的最終結果,用來對每個任務的完成進行評價?!叭蝿铡笨梢苑譃閮深悾活愂墙涣餍腿蝿?,旨在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文本,語言在這一過程中作為一種工具使用。另外一類是語言型任務,旨在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更偏向于語言的詞匯、語法、概念、語音等的訓練。
2.西班牙語課堂中“任務型”教學法的意義。由于習慣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認為知識僅僅來源于教師和書本,在課堂中完全沒有機會練習,課外更是不會主動和同伴去進行口頭操練。而“任務型教學”強調學習者不是只重復他人的話,而是通過交流來學會交流,要關注學習過程本身,學生必須理解所學語言的意義才能完成“任務”,因此,“任務型”教學對于培養(yǎng)應用型西班牙語人才是相當好的一種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正確的語言環(huán)境,讓他們自己做決定,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合作、積極、參與的動力,強化其在學習中的自主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擔任兩種主要角色,一是使整個“任務”的完成過程更加簡單,在學生遇到任何困難時給予幫助;二是作為獨立的參與者,在旁觀察,對學習節(jié)奏進行控制和管理,對任務最終的結果進行監(jiān)督和改正。
對于傳統(tǒng)的以教師主導輸入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法更加重視語言的輸出。學生通過大量自主的西班牙語語言的組織和構建,以及在和老師、同學的交流互動中自我領悟進而歸納概括出規(guī)則,對自身的西班牙語水平進行自我提高。
綜上所述,“任務型”教學法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和交際技能,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能、競爭技能和工作技能等。我們應該堅持“任務型”教學法強調“大量真實性的輸出”“做中學”等原則,營造貼近生活、符合學生興趣方向的任務,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積極融合新舊知識,并主動與同學展開互動。 “任務型”教學是一種開放的、動態(tài)的學習方法,對于外語教學來說是一種較好的課堂模式,但這并不意味著“任務型”教學法和傳統(tǒng)的教學法是完全對立的。高校西班牙語教師應當融入多種教學法的優(yōu)點,根據自身學校、所用教材、所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最符合學生西班牙語語言發(fā)展的“任務型”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 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 夏紀梅.“任務教學法”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效益[J].中國大學教學, 2001,(6).
[3] 方文禮.外語任務型教學法縱談[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9).
[4] 豐玉芳,唐曉巖.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
[5] 楊瓊.基礎西班牙語課堂中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研究——以西班牙語教材《nuevo ELE》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
[6] 余澤標.任務型教學研究現狀[J].重慶師專學報,2001,(2).
[7] 吳文.任務型教學的產生發(fā)展及反思[J].文山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3).
[8] 欒昀.任務型教學法在西班牙語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2,(12).
[9] 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10] 蘇秋萍.任務型教學在實踐中的定位[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4).
[11] 胡一寧.用任務型教學途徑設計教學活動的實踐性探索[J].國外外語教學,2005,(2).
[12]趙振華,莫新語.近年來我國任務型語言教學研究述評[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5,(8).
責任編輯 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