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鳴 黃海波 劉紅霞
內(nèi)容提要:在常州畫派惲南田美學觀念與“道成畫學中興”時代背景的雙重影響下,左氏四代才女書畫藝術家族性代代傳承關系形成、發(fā)展、嬗變的原因和內(nèi)在含義,分析其藝術特征,旨在為傳承常州畫派的藝術工作者提供理論上的借鑒。
關鍵詞:常州畫派;道成畫學中興;左氏才女;傳承關系;藝術特征
一、常州畫派左氏四代才女書畫傳承關系形成與發(fā)展的背景
(一)早期受常州畫派惲南田繪畫美學觀念的影響
明末清初,常州惲壽平(16331690)創(chuàng)立設色明凈、筆墨簡潔、格調(diào)清雅的沒骨花烏畫法,詩書畫三絕,反映了常州地域?qū)徝廊の?,濃縮了地方文化藝術的光輝燦爛形象,形成了常州畫派的“惲派”畫風。這不僅影響了常武地區(qū)惲氏后人,唐氏、左氏、莊氏、湯氏等家族,還澤被大江南北,長盛不衰。究其原因,是惲南田創(chuàng)立的繪畫美學觀念深入人心并對后人影響深遠。其特征如下。
1.簡淡清遠的審美追求
作為明代遺民,南田少年時隨父抗清失敗,后專習繪畫。失國之痛導致其喜好老莊,形成了他遠離喧囂、追求自由、向往超然塵外的逸趣。繪畫上表現(xiàn)為簡潔的構圖、淡雅的色調(diào)、闊遠的境界與高潔的情懷,正如莊子言:“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p>
2.“意”和“情”的繪畫思想
南田強調(diào)繪畫用“意”?!耙狻笔歉哂诋嬅嫘螒B(tài)、筆墨技巧等方面無形的繪畫語言,是作者在繪畫之外寄托的“意思”“思想”及表達的“意境”。如他所說的“古人用心在無筆墨處”“象外之意”,“無筆墨處”之“意”是象外之物,是物的第二自然,也是藝術的立基之地,與“韻”“趣”有相通之處,都是可意會而不可具體指陳的。南田學習前人的繪畫而“意”自得,用前人的筆法表達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這需要繪畫者養(yǎng)成更高的知識、文化與藝術的修養(yǎng)。
“情”,包括攝情、生情、移情等。在繪畫中化景物為情思,以情觀景觀物,以情作畫。反之,作畫者以情入畫,賞畫者才能感通而生情產(chǎn)生共鳴,乃至“可以潤澤神風,陶鑄性器”,獲得動人、感人的藝術效果。
3.“靜”與“凈”的美學標準
惲南田用筆、用墨、用色都十分“凈”且清雅、幽淡,畫面給人以“靜”的美感?!皟簟笔且浴办o”為根本的,書畫家要有靜氣,才能創(chuàng)造純凈、高逸的繪畫藝術。
在中國藝術與哲學觀念中,“靜”有三個層次:一是指環(huán)境的安靜,與喧囂相對;二是指心靈安靜,不為紛擾左右;三是指永恒的宇宙精神,無生無滅、無古無今的狀態(tài)。心與游,超越外在羈絆,從“人”的境界達到“天”的境界,就是“靜”。由靜及凈,由凈達深遠。
(二)中后期逐漸受“道咸畫學中興”3時代書畫藝術風氣的影響
黃賓虹是中國近代杰出的畫家,在文字、全石、治印、詩詞方面功底深厚并獨具慧眼。他晚年提出“道成畫學中興”說,是指19世紀前中期,以道光、咸豐兩朝為核心,包括之前的嘉慶及之后的同治,跨度70余年的一段時期,藝術并未隨著政治、經(jīng)濟衰落而后退,書畫家追求雄強風格,將金石筆法引入繪畫,形成反映民族繪畫精神的時代藝術風氣,倡導新的美學觀念。黃賓虹提出“道成畫學中興”說的目的是強調(diào)書法入畫,以金石文字的精華融入繪畫的筆墨意蘊中?!暗莱伞睍r期與左氏家族才女所處時代吻合,此藝術風氣對她們的藝術形成不無影響。
(三)書香世家成員相互濡染與共同促進
左氏家族家學淵源深厚,詩書畫藝世代相傳,使得書畫藝術呈現(xiàn)家族性、群體性特征。其中以左氏家族四代才女為典型。左錫璇、左錫嘉、左錫蕙,人稱“左氏三姐妹”,皆以“惲派”花卉聞名。三人書畫藝術,在家族中具有承先啟后的作用。家族傳承與師徒傳承的方式,將文脈與藝心代代相傳,繼承并發(fā)揚了常州畫派的繪畫精神與意蘊。左錫璇嫁袁績懋,有女兒袁毓卿,留下詩畫名;左錫嘉與曾詠次女曾懿、五女曾彥亦留下詩畫名。因而袁毓卿、曾懿、曾彥為左家第二代才女。袁毓卿的學生莊曜孚亦留畫名,她是與左家有師承關系的第三代才女。袁勵準(左錫璇兒子袁學昌與姨左錫嘉女兒曾懿親上結親,育袁勵準等六子)之女袁防、袁勵衡與姨家表親張仲芬之女袁曉園,均留下書畫名。因此袁昉、袁曉園為左家第四代才女。
左氏四代才女九人,處在晚清至民國時朗,正與黃賓虹先生提出的“道咸畫學中興”時期吻合,以書入畫,她們的藝術也受到了時代藝術風氣的影響。第一代左氏三姐妹,出生于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晚清時期;第二代才女袁毓卿、曾懿、曾彥,出生于19世紀四五十年代,活動于清末;第三代莊曜孚生于19世紀70年代,活動于清末民初;第四代才女袁防、袁曉園生于20世紀初,接受民國教育,經(jīng)歷國家政權變遷與時代巨變,袁曉園更是生活在國外多年后葉落歸根。(具體關系詳見2018年6月號《書畫世界》第19面表1)
二、左氏四代才女書畫藝術特征
左氏四代才女的書畫藝術透露出深厚的家學淵源和傳統(tǒng)功底,通過也們家傳或師承,代代傳承而又變化創(chuàng)新,筆墨精神、詩化意境—脈相承又各自呈現(xiàn)獨特面貌。
(一)四代才女書畫藝術個人特征
1.時代特征在書畫藝術上的體現(xiàn)
隨著時間的推進以及社會與時代的變遷,才女藝術作品代代更迭演進。她們不斷傳承傳統(tǒng)經(jīng)典,又不斷接受新的文化與風尚。第一代左氏三姐妹離惲派最接近,第二代才女作品面貌有所改變,特別是曾家姐妹。一方面由于“道成畫學中興”金石學的倡導,曾家姐妹的書法師法高古篆隸書,繪畫呈現(xiàn)出較強的金石筆意;另—方面也因左錫嘉寡后攜子女到四川華陽生活,脫離了“惲派”核心地帶。第三代由于家族中多為兒子,女子畫名卓著的僅是與袁毓卿有師承關系的莊曜孚。她一生雖然輾轉各地,但常州畫派的精神氣質(zhì),她傳承得非常完整。同時莊曜孚繪畫融入了多種技法,讓作品充滿生意靈氣。第四代才女受過五四新文化的洗禮,學貫中西又堅守傳統(tǒng)經(jīng)典。袁防與袁曉園都是曾懿的孫女,書畫藝術主要傳承了父親的特質(zhì),加之民國時期書法提倡金石碑學,繪畫提倡大寫意,她們的書畫風呈現(xiàn)出女中豪杰的丈夫氣,形式上離常州畫派遠了。但書畫顯現(xiàn)出的書卷氣、清雅古意的精神氣質(zhì),仍與常州畫派—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