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華
《石渠寶笈》記載了《千里江山圖》入藏清宮時的本幅用印情況:“卷前‘緝熙殿寶’一璽(圖1),又‘梁清標印’‘蕉林’二印,卷后一?。▓D2)漫漶不可識。”卷前印后來被“三希堂精鑒璽”疊壓。
呂曉女士撰文識別卷后印為“壽國公圖書印”,并考證此印為金代尚書右丞相高汝礪的收藏印,其主要依據(jù)是王惲(1227-1304)在《秋澗集》中多次提到壽國公收藏,并指明其姓“高”,居“丞相”位①,使得原來相對平靜的由北宋、南宋,再北上入元的收藏路徑陡生變數(shù):
1113年,王希孟獻畫,徽宗賜予蔡京(1047-1126),蔡京題首;
1126年,廢蔡京,籍沒;
1127年,金滅宋,擄至北方;
1220-1224年,高汝礪(1154-1224)鈐“壽國公圖書印”;
1224年后,此圖南歸杭州,宋理宗(1205-1264)收藏并鈐“緝熙殿寶”;
1276年,蒙古滅南宋,此圖再次歸北;
約12××年,15歲的溥光首次見到此卷,并于1303年題跋;
1233年,蒙古大軍壓境,金哀宗派使臣向宋理宗求和,名畫南歸也不無可能。兩條路徑最不合理的環(huán)節(jié)其實都在于宋理宗到溥光。
按徐一夔《始豐稿》卷八《題雪庵臨蘭亭帖》中溥光自署年齡72歲及同卷有牟巘(1227-1311)題跋,單純減法計算,溥光至遲生于1240年,這個生年有眾多文獻支持②。故溥光15歲不晚于1254年,此時宋蒙尚在敵對,宋理宗尚健在,其收藏是如何到了溥光眼前的?
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對相對清晰的“壽國公圖書印”都不識的《石渠寶笈》編寫者,辨認“緝熙殿寶”的能力是否可靠?
實際上,如圖3,此印尺寸與“緝熙殿寶”已有不可彌合的差異,但又實在晦暗莫辨,所以,學(xué)界對于《石渠寶笈》的釋讀更多是按照“或許是”“姑存其說”的態(tài)度來引用的,也有學(xué)者直接認為此印為偽“緝熙殿寶”印,而今天的手段已經(jīng)足以解決這個久懸未決的迷局—這根本就是另一個印。
原圖經(jīng)特殊步驟的圖像處理,強化磨損、破損痕跡和印色,得圖4。
圖像處理后,“殿寶”二字已了無疑義,由于原件在遞藏中存在較嚴重的漏蓋、滲化、磨損和破損,前二字大部分細節(jié)已經(jīng)泯滅,識別中需與原圖和原作反復(fù)對勘,了解痕量物質(zhì)的存在,排除磨損、破損痕跡的干擾。
找到相對清晰的殘存筆畫(圖5),通過字形及組合,使用排除法可縮小范圍。
第一字,字頭弧形,口朝上,略平坦,中豎較短,可完全排除“緝”的可能性。
第二字,左側(cè)殘存一橫兩豎,基本可判斷為“礻”旁,右側(cè)下方“U”型清晰,可能是“口”或“田”,但寬度明顯無法容納“田”字,且“U”型右上方界限清晰,高度亦無法容納“田”字,故可判定為“口”字,并完全排除“熙”字的可能性。
按篆書規(guī)律,朝上淺弧形缺口,可排除“大”“十”等字號,下缺連接橫畫,可排除“生”“青”字頭,“未”“朱”“告”“靠”“惠”“南”等獨體字一般為深弧形缺口,且筆畫組合亦相去甚遠,推測為“士”“土”頭,排除裂紋和磨損影響,其下為似斷實連的“口”字,總體疑似“吉”字頭。
“礻”“口”組合在漢字中非常有限,可查閱漢語字典(“礻”旁漢字篆、楷對應(yīng)清晰,《說文解字》收錄相對較少,故選用一般漢語字典),“礻”字偏旁下共一百一十六字,“礻”“口”組合僅有“祏”“祐”“祜”“祒”“祫”“祮”“祰”“禧”八字。
由篆書字形和章法可排除有左、右下垂豎畫,以及“口”部偏位的“祏”“祐”二字。由“口”部縱高比例可排除“祏”“祐”“祜”“祒”“祫”“祮”“祰”七字。僅剩下的“禧”字正好是八個字中用于宮殿命名最祥瑞的一個。聯(lián)合第一字,從圖像、文字、字義釋讀的角度以“嘉禧”為最佳組合(圖6)。
《石渠寶笈》的錯誤釋讀說明幾個問題:
1.清早期此印狀態(tài)已經(jīng)難以辨認,引起錯誤釋讀;
2.“三希堂精鑒璽”的鈐蓋者甚至沒有注意到這里還有一枚收藏印;
圖1 被“三希堂精鑒璽”疊壓的“□□殿寶”晦暗莫辨
圖2“壽國公圖書印”局部相對清晰
圖3《千里江山圖》上“□□殿寶”與黃庭堅《花氣熏人帖》上“緝熙殿寶”有較大尺寸差異
3.錯誤釋讀,也否決了“嘉禧殿”為清代宮殿的可能性,查宋、金、元、明四朝宮殿名稱和字形,除“嘉禧”以外,尚無與以上圖近似者。
“嘉禧殿寶”完全襲用“緝熙殿寶”格局,亦非孤例,如明內(nèi)府收藏印“武英殿寶”即延續(xù)這一格局(圖7)。對比觀察,二者風格上又有較大差別(圖8),“緝熙殿寶”纖細勻稱、曲屈盤桓,如“熙”字的“灬”部造型正合趙孟頫(1254-1322)《印史序》中所謂“新奇相矜”“不遺馀巧”,以及吾丘衍(1272-1311)《學(xué)古編》中所謂“妄意盤屈”。“嘉禧殿寶”則采用純正的說文字形,線條上更加強調(diào)書寫性表現(xiàn),“漢魏而下典型質(zhì)樸之意,可仿佛而見之矣”(趙孟頫《印史序》語)。這些與趙孟頫印學(xué)思想暗合的形態(tài)特征與區(qū)別,默默地昭示著“嘉禧殿寶”的創(chuàng)作時代。
查《四庫全書》,“嘉禧殿”僅見于元代,屬隆福宮建筑群的一個偏殿,《元史》《南村輟耕錄》《日下舊聞考》有詳細記載。
至元十一年(1274),元世祖(1215-1294)為太子真金(1243-1285)建隆福宮;成宗(1265-1307)即位后,改為皇太后居所。武宗(1281-1311)至大元年(1308)為太后建興圣宮,隆福宮成為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之后的仁宗)東宮。至治三年(1323)英宗遇刺以后,元廷政變不斷,雖然多數(shù)時候隆福宮仍為東宮,但太子之位從此黯然。文宗讓位明宗退居太子位,也僅僅是策略性和短期性的,文宗所居?xùn)|宮則在興圣宮。因此隆福宮以仁宗時期最為顯耀。
隆福宮主殿為隆福殿,大德二年(1298),趙孟頫“奉隆福召命赴都”為太后寫經(jīng),太后以趙孟頫所擬改名“光天殿”。光天殿后殿為寢殿,左右偏殿為東暖殿即壽昌殿和西暖殿即嘉禧殿。一如故宮“養(yǎng)心殿”格局,嘉禧殿的地位也如同清代養(yǎng)心殿的西暖閣以及西暖閣的三希堂一樣,在仁宗為太子和皇帝的十馀年里,兼具了多種功能。而所有關(guān)于嘉禧殿的史料,絕大部分都集中在這一時期。
1.嘉禧殿是元仁宗處理政務(wù)的主要場所之一
相比清代養(yǎng)心殿西暖閣皇帝與大臣的秘談,仁宗時期的嘉禧殿不但政務(wù)活動頻繁,甚至有過接見群臣的記錄。如袁桷《清容居士集》載:“延祐二年群臣侍嘉禧殿,上曰:‘先朝備陟降持保無瑕缺者孰在’,咸未有對。上語曰:‘張上卿其人乎’,眾唯唯。遂制授開府儀同三司號加保運?!?/p>
2.同時,嘉禧殿又是元仁宗讀書、賞畫的重要場所
《松雪齋集》存趙孟頫《宮詞二首》:“日照黃金寶殿開,雕闌玉砌擁層臺。一時侍衛(wèi)回身立,天步將臨玉斧來?!薄暗钗餍〉钐柤戊?,玉座中央靜不移。讀罷經(jīng)書香一炷,太平天子政無為?!?/p>
《松雪齋集》還記載了仁宗賞畫:“延祐五年(1318)四月二十七日,上御嘉禧殿。集賢大學(xué)士臣邦寧大司徒臣源進呈《農(nóng)桑圖》。上披覽再三,問:‘作詩者何人?’對曰:‘翰林承旨趙孟頫。’‘作圖者何人?’對曰:‘諸色人匠提舉臣楊叔謙?!霞钨p久之,人賜文綺一段,絹一段?!?/p>
《秘書監(jiān)志》載,延祐三年(1316)三月二十一日,仁宗在嘉禧殿下旨:“秘書監(jiān)里有的書畫無簽貼的,教趙子昂都寫了者?!蓖ㄟ^大規(guī)模的賞閱比較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學(xué)習模仿提出解決方案,目的是更方便的賞閱。這和乾隆皇帝的行為已經(jīng)比較接近,只是元仁宗壽短,僅活了36歲,沒能流傳多少痕跡而已。遺憾的是今天的存世元廷書畫藏品,除《快雪時晴帖》為題跋以外,趙孟頫簽貼已蕩然無存,而《千里江山圖》的早期簽貼也已不知所蹤,令人遠想慨然。
3、《道園學(xué)古錄》《草堂雅集》和《吳興備志》則記載了李衎、商琦、唐棣等為嘉禧殿繪制壁畫、屏風(今存《道園學(xué)古錄》將“嘉禧殿”誤作“嘉熙殿”,應(yīng)是手民所為,元代并無嘉熙殿)。
4、趙孟頫舊藏《五牛圖》收歸太子書房,即隆福宮嘉禧殿
延祐元年(1314)三月十三日,趙孟頫在《五牛圖》第三跋(圖9)有:“此圖仆舊藏,不知何時歸太子書房。太子以賜唐古臺平章,因得再展,抑何幸耶?!?/p>
這里的太子是誰?太子書房又在哪里?
圖4“□□殿寶”局部特殊處理高清圖像
圖5“□□殿寶”殘存筆畫標示
圖6“嘉禧殿寶”筆畫復(fù)原
圖7 明宣宗《石荔鼠圖》上的“武英殿寶”印
圖8“嘉禧殿寶”與“緝熙殿寶”比較
圖9 [元]趙孟頫跋唐韓滉《五牛圖》 局部
元貞元年(1295),趙孟頫罷職貶官③,自燕回。周密《云煙過眼錄》詳細記載了趙從北方所收書畫古物,其中就有這件《五牛圖》。再到延祐元年(1314)題跋,20年間元廷總共只立過兩個太子:一個是德壽太子,另一個即后來的元仁宗。元仁宗登基后,毀棄與武宗達成的“叔侄相傳”之約,遲遲不肯立武宗之子為儲,嫡子碩德八剌(即元英宗)被立太子已是延祐三年(1316),趙孟頫題跋時碩德八剌才11歲,還不是太子。又由于大德九年(1305)六月,成宗在病中冊立的德壽太子,當年十二月即先成宗而亡,《五牛圖》里的太子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而太子書房當然是嘉禧殿。
由此可見,嘉禧殿中的某個局部,對于喜好漢文化的元仁宗來說,正好相當于乾隆皇帝的“三希堂”。
溥光在大德七年(1303)題跋《千里江山圖》時稱“予自志學(xué)之歲,獲觀此卷,迄今已近百過”“一回拈出一回新”,故一般認為此圖曾為所藏。溥光收藏古代書畫,這個認識是有文獻支持的。
從至元初期開始,溥光所交皆當代名流④?!吨琳鼋蛑据嬝に掠^》錄閻復(fù)(1236-1312)《大頭陀教圣音寺碑銘》記載:“世祖皇帝嘗問宗教之原”、“至元辛巳(1281),賜大禪師之號,為頭陀教宗師”、“圣上(成宗)御極之初,璽書、錫命加昭文館大學(xué)士”,聲名顯赫。
按任士林(1253-1309)《松鄉(xiāng)集》卷二《頭陀福地甘露泉記》,溥光加昭文館大學(xué)士,至遲在大德二年(1298)。
元代朝廷崇佛重道,對于帝師和高僧尤其恩寵、濫賞有加,導(dǎo)致元僧整體相對富裕和世俗化,并成為社會問題,引起中書省為代表的財稅體系與帝師、宣政院為代表的僧院體系反復(fù)爭論,到英宗、泰定時期,甚至為了克制僧院過度富有,出臺禁止和尚、道士購買民間土地的措施⑤。溥光過早獲得如此崇高的地位,為其參與古書畫收藏打下了良好的經(jīng)濟基礎(chǔ)。
除了佛學(xué)、詩文、書畫、音樂以外,張之翰(?-1296)《西巖集》卷四有詩《題雪庵所藏韓幹廄馬圖》記敘和評價了溥光的收藏和鑒定:“雪庵眼明識真本,身是三生老支遁。世無伯樂亦無韓,晴窗獨坐憐神駿?!背题牱颉堆羌肪硎濉独钛┾峙R諸家法帖后》也贊嘆溥光“具一只眼然后能識”。
圖10 元代大同盆地中的大同和應(yīng)州的地理位置
由于兩宋滅亡,大量宮廷古代書畫藏品流入北方市場,以趙孟頫入仕后“向非親友贈,蔬食常不飽”的財力,見于周密《云煙過眼錄》著錄的收藏,也有唐宋法書名畫十馀件,尚“不能盡記”。還通過《趙孟頫與鮮于樞合札冊》《致季宗元二札卷》等信札向友人介紹市場見聞,集中展示了元初北方古書畫市場的繁榮。
良好的鑒賞水平、經(jīng)濟基礎(chǔ)、廣泛與名流交往和活躍的市場等內(nèi)、外部條件,使得溥光擁有了收藏古書畫的所有必要條件,并有實踐記錄。
在溥光的眾多交游中,早期交往以張之翰和王惲最重要。王惲祖、父與高汝礪同朝為官,王惲《秋澗集》中除了四次記載高汝礪三件收藏的三個分散渠道以外,與溥光的贈詩亦有多首,其《玉堂嘉話》還記載了與溥光觀、論柳公權(quán)書。不考慮王惲,將高汝礪和溥光聯(lián)系起來的還有地理因素。高汝礪為應(yīng)州金城人,溥光籍貫云中(今大同)。金置西京路、元置大同路,治所在今大同,遼、金、元三代均為五京之西京地位,應(yīng)州即所轄,兩地相距百里有馀。地形上,二者同屬山西大同盆地,大同在盆地北部中心,應(yīng)州在盆地中部,交通便利(圖10)。無論少年溥光近游還是高汝礪家族的遷徙,大同和應(yīng)州之間出現(xiàn)二者交集都具有大概率。
從存世詩作看,溥光早年大部分時間在山西大同度過,清《大同府志》收錄《初出云中》一首道出了他“乍出囂塵”的喜悅。由此,溥光15歲初次看到《千里江山圖》的地點更可能就在大同。又《將歸望云中喜而有作》一首,溥光離開大同后還時有回歸。
由上,從高汝礪家族到溥光,有著高概率藏品傳遞路徑,此亦否決了金末《千里江山圖》回歸南宋“緝熙殿”的可能性。
文獻可查的溥光最晚活動記錄為延祐四年(1317),見《松雪齋集》卷七《賢樂堂記》,溥光奉元仁宗敕,書“賢樂之堂”匾,可見君臣之誼。是年溥光不低于78歲,其藏品的轉(zhuǎn)移和散失也當在此前或此后,能得“江山”者不言而喻。
“嘉禧殿寶”印的成功解析,清除了《石渠寶笈》錯誤釋讀的干擾,解決了前面《千里江山圖》由宋至元流傳的重大疑點。金滅宋后《千里江山圖》被擄至北方,歸壽國公高汝礪;元滅金,此圖并未南歸宋理宗,而是一直留在了北方,這才有了三十年后15歲溥光第一次見到的可能;又五十馀年,溥光題跋;四年后,愛育黎拔力八達成為武宗朝太子。至大四年(1311)正月初八日,武宗暴亡,兄終弟及,仁宗得“江山”,正好對接溥光藏品轉(zhuǎn)移和散失期。
更具體的時間,不妨借用趙孟頫關(guān)于《五牛圖》的說辭,“不知何時”就是最好的答案,畢竟總有很多事情是“不可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