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娜
摘要:什么是學習拖延呢?指的是學生在有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往往把學習任務不斷往后延遲的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傾向。它是一種習慣性的行為延遲傾向,是人們對計劃要做的事情的不斷延期。這種行為傾向不僅表現(xiàn)在學習上,很多學生在生活上也總拖拖拉拉。嚴重的拖延行為已經(jīng)被認為是一種心理障礙。很多青少年的拖延行為是泛化的,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有拖延行為。事實上,生活上拖延的人更容易在學習上也拖延。
關鍵詞:拖延;自控能力;時間觀念;監(jiān)督;鼓勵
一、背景描述
王同學,男,8歲,獨生子,性格活潑好動,任性,父母溺愛,在學校經(jīng)常上課遲到、不認真聽講,不完成作業(yè)等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
日常生活行為的拖延
每天早晨都要媽媽把他從被窩里拽起來,然后慢吞吞刷牙洗臉,等著奶奶做好早餐,催他匆匆忙忙吃完,幫他收拾書包后才離家上學。
學校學習生活行為的拖延
不管是寫作業(yè)還是平時測驗考試,動作都比較慢。比如,課堂做練習,別人已經(jīng)做完,他經(jīng)常連題目都沒有看完,還經(jīng)常玩筆、畫畫,要么同桌說話,要么趴桌上一動不動,甚至寧愿發(fā)呆也不愿意抓緊時間動手寫作業(yè),直到放學了還有很多作業(yè)沒完成,即使老師反復提醒也無濟于事,有時回家繼續(xù)做,有時索性不做,老師反復提醒也無濟于事。在家寫作業(yè)的過程中也會右顧右盼,摸東摸西。寫的字缺筆少點,遇到難題也不愿意動腦筋思考,只會向媽媽求助完成。他經(jīng)常玩手機、看電視,很少看書學習。
二、分析問題
年幼時的王同學動作緩慢,做事很拖沓,母親和奶奶很心急,常常催促,于是王某學會了等待,等大人幫他完成任務。這種包辦恰恰剝奪了他鍛煉的機會,惰性因此越來越強,沒有自理的愿望,沒有責任心,不知道在什么時間段該干什么事情。
父親常年不在家,母親工作繁忙,父母把更多事情托付給奶奶,這更助長了王某的拖延。無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自控能力弱,同樣影響了他的學習,更可怕的是逐漸影響到了他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使他在學習上低期望,沒有價值感 。
同時,如影隨形的焦慮感也不斷困擾著他。學業(yè)的挫敗感和非理性信念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很強的焦慮情緒。越覺得自己做不好,就越擔心;越是擔心,越是著急,越是焦慮,就越拖延。
缺乏自控能力,使他的行為完成受沖動的控制。王同學經(jīng)常在開始學習時,會先做點暫時輕松的事,比如玩一會兒游戲。游戲很簡單,但魔力超大,抵擋不住誘惑,最終學習被擱置。
三、輔導過程
什么是學習拖延呢?指的是學生在有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往往把學習任務不斷往后延遲的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傾向。它是一種習慣性的行為延遲傾向,是人們對計劃要做的事情的不斷延期。這種行為傾向不僅表現(xiàn)在學習上,很多學生在生活上也總拖拖拉拉。嚴重的拖延行為已經(jīng)被認為是一種心理障礙。正如王同學,很多青少年的拖延行為是泛化的,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有拖延行為。事實上,生活上拖延的人更容易在學習上也拖延。讓我們學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能夠對癥下藥。
(一)改變非理性信念
鼓勵王同學做一些替代性信念的練習,通過把“ 我應該”“ 我無法”“ 我該怎么辦”“我老是”“ 都失敗 ” 的痛苦之語帶來的孤獨無助感,轉換為“ 我能夠”“我打算”“我知道能夠應付它”“我其實”“保證不出問題”的力量之語,勇于承擔,增強力量。
首先,要端正面對作業(yè)的態(tài)度,寫作業(yè)不僅是對自己學習效果的一種檢驗,也是對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知識的鞏固,因此寫作業(yè)是對學習負責的一種表現(xiàn)。作業(yè)內容大多數(shù)都是鞏固教師上課的內容,同時,我們可以幫助王同學調整期望,選擇一個真正感興趣的科目,然后努力嘗試在原來的基礎上進步一點點。在建立起自信后,可以嘗試一個更具挑戰(zhàn)性的知識點。
(二)幫助他們建立時間觀念
我們該怎樣幫助孩子們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呢?對孩子來說,時間是很抽象的概念,沒有可視可觸的形狀與顏色,看不見、摸不著,很多時候孩子總覺得自己很忙,時間根本不夠用,也自然沒有多余的時間來復習、預習等。事實上,生活中很多碎片化時間都被浪費掉了,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們去分析每一天的時間安排,找到時間都去哪了?如何充分利用時間,講究效率,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某件事做得最好。
孩子更沒有成人那種“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概念,這就需要父母能夠觀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幫助孩子樹立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以便積極應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挑戰(zhàn)。
1、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
最好是具體到細節(jié),比如什么時間起床,洗漱需要多長時間,吃飯需要多長時間,放學后做作業(yè)和看電視多長時間,幾點休息等,都要嚴格制定,這樣會對孩子起到約束和監(jiān)管的作用。孩子將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才能明確地認識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良好的作息習慣還有助于幫助孩子學會守秩序。
2、建立任務清單,要事優(yōu)先
在感到事情太多,無從下手時,就先把清單列出來吧,這樣,才能決定哪一個是重要的,才能做到要事優(yōu)先,做好規(guī)劃,重點突出。首先,我們按照任務的重要性和緊急性將其劃分歸類。也就是分為四類:①重要而緊急的;②重要但次緊急的;③次重要但緊急的;④既次重要也次緊急的。
3、一次完成“一塊”事情
時間觀念以劃分的方式交給學生,他們能理解得更好。通常這意味著留出一段特定的時間,“一大塊”時間,去做一個特定的任務。分解成塊的任務能讓學生把一部分特定的時間分配給這個活動,從而減輕他們的壓力。他們只需在短期內記憶特定的活動或步驟,而不用同時記住好幾個行動。
(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理解和接納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表現(xiàn)拖拉的孩子,其內心是無助的,情緒是不愉快的。父母過多的干涉和訓斥,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敵意。 父母親對孩子一定要充滿信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耐心。家長不能因為孩子經(jīng)常不按時獨立完成作業(yè)而用責怪抱怨、威脅恐嚇的語言,對他表現(xiàn)出無奈、厭煩、冷漠的情緒。家長要讓孩子表達自己,認真傾聽,理解和接納孩子。耐心的等待,可以先給孩子提出較低的要求,待他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揚乃至獎勵,然后逐漸提高要求,通過期待的眼神、贊許的笑容、激勵的語言來滋潤孩子的心田,用愛心和責任喚起孩子的信任,避免給孩子造成更多的精神壓力,從而使孩子樂于無休止地積極奮發(fā)向上。
(四)監(jiān)督與鼓勵
表現(xiàn)拖拉的孩子,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支持和監(jiān)督,訂立行為契約。契約所體現(xiàn)的平等和尊重能強化行為改變的效果。與家長商定后確定行為契約,在吸引王某的不良行為和不愉快后果之間建立聯(lián)系,要求其家長進行監(jiān)督,完成任務則及時表揚,未完成則明確提出批評意見。
老師盡力為他營造一個相對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把他安排與一個成績優(yōu)異學生坐在一起,便于幫助他。課堂上有意識多關注他,一旦發(fā)現(xiàn)他注意力不集中及時提醒。在作業(yè)本上多寫一些表揚、鼓勵的話,多在全班學生面前肯定他,給他信心。
四、輔導效果
通過訓練輔導對王某的持續(xù)性效果,王某訓練輔導后二個月的拖延行為進行觀察記錄。上課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和以前相比長了很多,做作業(yè)時也較專心。作業(yè)書寫工整,完成作業(yè)后能主動給老師批改,有錯題也會及時訂正,學習成績有了一定提高。
在輔導結束后兩周,雖然發(fā)現(xiàn)王某拖拉行為有所回升,同時還發(fā)現(xiàn)對不感興趣的任務,仍有較明顯的拖延。但王某持續(xù)效能得到加強,鞏固效果顯著,學業(yè)成績得到穩(wěn)定提升。
五、經(jīng)驗和反思
學業(yè)拖延是廣泛存在于學生當中的一種不良行為習慣,這種行為如果不及時得到糾正,延續(xù)到成年,會造成時間和精力的巨大浪費,效率低下,降低自尊和自信心,并伴隨焦慮、內疚等消極情緒體驗,對人的發(fā)展和心理健康極為不利。但試圖改變一個人多年習慣了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確實是不容易的,徹底擺脫學習拖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別是在早期,需要老師和家長給予具體可行的指導,加上有力的監(jiān)督,及時的反饋和總結。逐漸提升孩子的時間觀念,對于行為的自控能力,能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逐漸建立時間觀念,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樹立積極地自我信念。
北京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學校心理衛(wèi)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