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云柯
語文學科教學主要依靠教材,但是語文教材中并沒有出現(xiàn)像數(shù)學等學科那樣清晰的教學內容。因此,“教什么”往往成為語文閱讀教學中一個不確定的內容。不同的教師根據(jù)自己對教材的解讀和把握,往往會有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把握到位,解讀準確,課堂高效,學生學有所得;把握偏差,解讀有誤,課堂低效,學生渾渾噩噩。如何準確地把握語文教材,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成為考量一個語文教師是否優(yōu)秀的重要標準。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jù)什么來選擇教學內容呢?筆者結合國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第21課《我叫黑臉琵鷺》第一課時的教學,談談對教學內容選擇的思考。
根據(jù)學段目標確定教學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了各個學段的教學目標和內容,為我們選擇教學內容提供了依據(jù)。
就識字寫字方面來看,第一學段的目標與內容中明確規(guī)定:“喜歡識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書寫,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薄澳苈?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根據(jù)學段目標,就可以確定《我叫黑臉琵鷺》一課的教學內容: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左”“右”“尋”“員”等8個四會字和“唯”“捕”等9個二會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岸帧?,即只需學生會讀、會認就行了;而“四會字”,除了要會讀、會認,還要求會寫、會默。
第一學段與閱讀相關的內容還有:“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币虼?,可以確定《我叫黑臉琵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我叫黑臉琵鷺》。
第一學段與閱讀相關的內容還有:“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币虼耍覀冇挚梢源_定《我叫黑臉琵鷺》教學內容:初步感知黑臉琵鷺的長相特點和它的生活習性。
根據(jù)學情選擇教學內容
根據(jù)課程標準中的學段目標和內容選取的教學內容,還必須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曾說過三個不教:學生已懂的不教;學生能自己學懂的不教;教了學生也不懂的暫時不教。
先看識字教學,8個生字中哪些學生已經會了,會了什么方面;哪些方面是他們不會的,是讀音,是字形,是字義,還是書寫?執(zhí)教者都必須逐一考慮。經過這樣的篩選,《我叫黑臉琵鷺》中8個生字的教學,“左”“右”是學生熟悉的字,教學由反義詞組成的詞語并拓展;“尋”是學生比較少見的生字,教學字義和字形的識記和書寫;“員”在生活中常見,教學字義;“香”和“米”可以由學生當小老師互教;“區(qū)”教學字義同時由于筆順容易寫錯,再教書寫規(guī)范。課文中的9個二會字結合語言環(huán)境教學生認讀。再來看朗讀。課文一共4個自然段,通過教師自己的反復朗讀和對二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的預估,朗讀教學的難點是第一自然段的“長相”,第二自然段的“琵琶”“唯獨”,第三自然段(含有5個二會字),第四自然段“米埔自然保護區(qū)”。這些難讀的地方解決了,學生朗讀整篇課文就沒有多大的障礙了。所以執(zhí)教者可以選擇這些內容展開教學。
根據(jù)教材特點選擇教學內容
不同的文本特點,教學的內容也應該是有所區(qū)別的。記敘文要引導學生按照文章的表達順序理清文章脈絡;說理文要引導學生,弄明白作者的觀點是什么,怎樣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的,狀物類的要讀清楚寫了什么物,寫了哪些方面,有什么特點。譬如,《我叫黑臉琵鷺》是一篇介紹小動物的文章,教師應當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理清作者向人們介紹了黑臉琵鷺的哪些方面,以及各自有什么特點。
另外,教材的編寫團隊在編寫教材時,對于教材的每一個部分的設置都是匠心獨具的,都有其目的和作用。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的內容的時候,要好好地研讀教材。國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后,都安排了“描紅臨寫”“積累運用”“朗讀理解”等板塊,這些內容都能進入課堂教學。比如,在《我叫黑臉琵鷺》課后的“積累運用”部分,出現(xiàn)的是一組反義詞“黑-白”“左-右”“長-短”“稀少-繁多”“溫暖-寒冷”,這些詞語不少都是生字,執(zhí)教者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完全可以結合生字教學來引導學生學習和積累。
結束語
依托語文課程標準,讓我們教得更有底氣;根據(jù)學情,讓我們教得更加高效;立足教材特點,讓我們教得更加扎實。筆者相信,如果小學語文教師能從這幾個方面去研讀文本,選擇教學內容,那么必定能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永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