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琰
〔摘要〕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的快速發(fā)展階段,邁入青春期的他們迎來了各種變化,特別是在情緒方面。他們朝氣蓬勃、意氣風發(fā)、熱血沸騰,展現(xiàn)了青少年獨有的成長魅力。同時,他們在碰到問題時又容易產(chǎn)生情緒,沖動、憤怒、難以自控。本案例的來訪者就碰到了類似的問題,情緒非常不穩(wěn)定,動不動就生氣、憤怒。咨詢師通過繪畫游戲、空椅子技術(shù)等幫助他理清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借助認知療法讓他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關(guān)鍵詞〕情緒管理;中學生;個案輔導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11-0044-04
郭鋒(化名),男,12歲,初一男生,身高1.52米,身體健康,無家族遺傳病史,學習成績中上,很健談,主動訴說自己遇到的困惑。
情緒非常不穩(wěn)定,易激惹,愛發(fā)脾氣,聽不進他人的意見,容易和老師、同學爭吵,在學校的人際關(guān)系比較差。
缺乏學習動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專心聽講,要么發(fā)呆,要么搞小動作,要么不經(jīng)思考搶答問題,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
存在認知偏差,性格倔強,自尊心過強,難以接受任何批評,而且喜歡大聲反駁他人;攻擊性強,對批評指責自己的人極易產(chǎn)生報復心理。
不愛回家,不喜歡父親,認為是父親的無能和壞脾氣影響了自己的成長;心疼母親,想為母親做點事卻又無能為力。
非獨生子,有一個剛滿8個月的弟弟,隨父母從外省來到中山居住并上學。父親之前做泥水工,由于工作失誤被辭退,現(xiàn)在沒有穩(wěn)定的工作,喜歡喝酒且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和母親吵架或是打罵當事人。母親沒有工作,主要負責日常家務及照看年幼的弟弟。母親很想給當事人較好的家庭環(huán)境及學習條件,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父母均沒有固定的經(jīng)濟收入,當事人經(jīng)常接受來自姑姑的經(jīng)濟資助。
班主任及科任老師評價:很有個性,喜歡思考問題,思維靈活;可性格倔強,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脾氣,聽不進老師、同學的意見,有時還會摔桌子扔凳子,給班級造成不良影響。
同學評價:斤斤計較,強詞奪理,情緒不穩(wěn)定,易失控,言行舉止不受大家認可,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心理老師觀察:當事人身材中上,見到師長能夠有禮貌地打招呼,主動和老師交流,知道自己脾氣暴躁情緒易失控,并且把這些都歸因于自己的家庭,認為父親給了自己很多不好的影響,希望自己能夠較好地控制情緒卻又沒有找到適合的方法。
從資料得知,父親經(jīng)常怨天尤人,怪自己時運不濟,母親覺得父親沒有家庭責任感,能力不足。為此,父母經(jīng)常吵架,有時還動起手來。當事人也覺得自己的父親無能,擔當不起家庭的責任,并且認為是父親的壞脾氣影響了自己的成長。當事人很心疼母親,希望能夠為母親分憂,如幫母親做家務,卻又耽誤了學習,希望母親能夠帶著自己和弟弟搬出去住,不再和父親一起居住,甚至希望父母離婚。當事人渴望有一個強大的父親或者是一個強大的母親,可目前父親和母親都不夠強大,連基本的經(jīng)濟都保障不了。父母間的不良關(guān)系給當事人帶來很大的影響,從而使其形成了倔強、敏感、暴躁的性格,缺乏情緒管理能力。在學習生活中表現(xiàn)出不聽教誨、不負責任、不當歸因、缺乏動機等特點。
情緒管理能力是指通過一定方式來反省和管理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以促進情緒和才能增長的能力,主要包括根據(jù)所獲得的信息判斷進入或離開某種情緒的能力;覺察與自己和他人有關(guān)的情緒的能力,調(diào)節(jié)與別人的情緒之間的關(guān)系等。由于中學生正處于身體迅速發(fā)展、心理逐步成熟、自我逐步發(fā)展的階段,他們的情緒易波動,很敏感,心理和情緒問題比較突出。當個體的情緒智力高時,其心理更健康,與同學、老師和家長的人際關(guān)系更融洽,學習成績也更加理想。反之,當個體的情緒智力較低時,其心理健康、人際關(guān)系和學業(yè)成績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郭鋒是被班主任帶過來的,當時他也知道自己的情緒越來越不受控制,學習成績受到了影響,在班里的人際關(guān)系也不理想,有主動改變的意愿。第一次見面時他就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說了很多關(guān)于他家庭的事,特別是父親的種種表現(xiàn)。因此,我和郭鋒商定接下來繼續(xù)咨詢,并制定了干預方案。
1.以繪畫創(chuàng)造自由空間,了解來訪者情緒的動態(tài)變化,讓來訪者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
2.運用空椅子技術(shù),紓解積壓在心底的各種情緒,嘗試著去理解父母。
3.采取認知領(lǐng)悟療法,幫助來訪者正確認識自己,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第一階段,以繪畫游戲創(chuàng)造自由空間,了解來訪者的情緒狀態(tài)。
在一個周二下午的自習課,郭鋒如約來到心理輔導室。為了能夠直觀形象地了解他此刻的狀態(tài),也讓他更快地認識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我準備了A4紙和筆,讓他補充完標題“我是——”,并在紙上自由地畫一幅畫。郭鋒點頭答應,拿著筆想了好一會兒才動筆畫。10分鐘過去,郭鋒放下筆,告訴我他已經(jīng)畫好了。
拿起郭鋒的畫,標題為“我是一個打火機”,紙上畫了一個正冒火的打火機。我讓他說說自己的畫,他說:“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打火機,一點就著。我的情緒也是這樣的,我很容易情緒沖動,喜歡發(fā)脾氣。我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可我就是控制不住?!闭f到這里,郭鋒顯得有點沮喪。
簡單的幾句話透露了郭鋒對自己目前狀態(tài)的不滿和無助,也表達了內(nèi)心的渴望。他有一定的自知力,知道自己的這種情緒不好,可對這樣的一種情緒狀態(tài),他又覺得自己無能為力。
師:你說自己像一個打火機,那么這個點火的人一般都有誰?
郭鋒:很多人。
師:能說具體點嗎?
郭鋒:班上的同學,有時候我說一句話,他們反駁我,我就不服,就會很生氣,然后和他們爭吵。還有我爸爸,我回到家,看到他那個樣子,我就忍不住憤怒。我爸也總是訓我,他也看不慣我。
師:嗯,那你回到家看到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呢?
郭鋒:就是喝得醉醺醺躺在床上,不買菜不煮飯,我媽又要帶弟弟,有時候也顧不上煮飯。我放學回到家就要煮飯、洗碗。我有時候會說一下我爸,他就罵我,還罵我媽。他很懶,不愿意出去找工作,又不幫忙做家務。
說到這里,郭鋒憤怒的情緒出現(xiàn)了,喘著粗氣,眼里透著不解、憤憤不平的目光。是的,父親的種種表現(xiàn)讓他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甚至在母親面前,他不知不覺就承擔起父親該承擔的一些家庭責任。
師:在情緒上,你認為爸爸給你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是嗎?
郭鋒:是的,有時候我覺得我是看不起我爸爸,他自己能力不足找不到好工作,還不愿意承擔養(yǎng)家糊口的責任。
在郭鋒的敘述中,可以看到他對父親的憤怒,特別是對于父親脾氣暴躁的一面表示難以理解和接受。在他看來,失去了工作并不代表完全的失敗,因為可以另外找到合適的工作。可父親迷上喝酒、脾氣變壞、與母親吵架、打罵自己,這些都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逃避,是不承擔責任的表現(xiàn)。郭鋒還認為自己的脾氣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父親的影響,如果沒有父親,他可能會生活得更好。他不喜歡脾氣暴躁的父親,可自己在為人處世的時候又偏偏和父親一樣脾氣暴躁,情緒沖動。有時候他甚至希望父母離婚,自己跟著母親和弟弟一起生活,他覺得這是目前能夠想到的最好的解決辦法。
郭鋒的情緒從憤怒慢慢平復下來,我讓他在畫的左邊寫上最近常出現(xiàn)的消極情緒。他寫下了“憤怒、傷心、痛苦、迷?!?,并說在家里面對父母時最容易出現(xiàn)這些情緒。接著我讓他在畫的右邊寫上最近常出現(xiàn)的積極情緒。他想了想,寫下了“開心、快樂”兩個詞。我讓他具體談談出現(xiàn)這兩種情緒時的事件。不過他可能比較少關(guān)注自己的積極情緒,想了好一會才說道:“受到老師表揚時會比較開心,回到家看著可愛的弟弟時也會覺得挺快樂的?!?/p>
不管現(xiàn)實如何,郭鋒還是能夠去發(fā)現(xiàn)美好的人和事,這就是他自身積極的力量。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我們結(jié)束了這一次的咨詢,并約好了下一次咨詢的時間。
第二階段,運用空椅子技術(shù),紓解不良情緒,試著理解父母。
在約定好的咨詢時間里,郭鋒如期而至,這也表明了他渴望改變的積極心態(tài)。經(jīng)了解,郭鋒自己很想去和爸爸溝通,希望爸爸能夠有所改變,讓家變得更像家,可往往話才說一半就被爸爸打斷了,接著就是一頓指責、批評,甚至打罵。漸漸地,郭鋒不愿也不敢多說,怕激惹爸爸,導致出現(xiàn)更多不好的局面。對于媽媽,郭鋒是既心疼媽媽的艱辛,又不滿媽媽在爸爸面前懦弱的表現(xiàn)。
父母本是孩子最親密和信賴的人,父母的言行舉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方向。正如郭鋒自己說的,如果爸爸沒有失去工作、沒有酗酒、脾氣沒有變暴躁,也許他的脾氣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他情緒不穩(wěn)易憤怒,心中對父母更是有諸多不滿。為了能夠更好地紓解郭鋒的這種情緒,我搬來一張椅子,讓郭鋒把椅子當成是自己的爸爸媽媽,然后向著空椅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爸爸,其實我有時候挺恨你的?!惫h第一句話就直接向爸爸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可說完這句話他就停了下來,低著頭不說話,雙手在繞來繞去。我沒有出聲,靜靜地等待他。
“爸爸,我很想我們倆能夠靜下來好好說話,我已經(jīng)讀初中,不再是小孩子了,我也想和他們(同學)一樣有溫馨的家,放學回到家就有飯吃,周末有爸爸媽媽陪著出去玩。我不想一回到家就看到你黑著的臉,更不想看到喝醉酒亂發(fā)脾氣的你……”
說到這里,郭鋒紅了眼圈,說話也有點哽咽。我給了他一個鼓勵和理解的眼神,他又繼續(xù)說。也許是積壓得太久了,他對著空椅子說了好多話,情緒也慢慢地平靜下來。
這次咨詢還布置了家庭作業(yè),即每天回到家后都要和爸爸媽媽有語言上的交流,并且要盡量克制自己的情緒,哪怕爸爸發(fā)脾氣了,自己也要保持冷靜。
最后,在比較融洽的氛圍中,我們結(jié)束了第二次咨詢,并約好了下次的咨詢時間。
第三階段,采取認知領(lǐng)悟療法,幫助來訪者正確認識自己,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從資料可知,郭鋒存在認知偏差,性格敏感倔強,把自己脾氣暴躁情緒易失控歸因于家庭的影響,特別是對父親有諸多不滿,認為父親給了自己很多不好的影響。這種認知偏差,源于郭鋒看問題時傾向于外歸因,認為自己是對的,如果自己沒做好,那是因為父母沒做好,影響了自己的成長。這讓他難以正確認識自己,難以正確定位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出現(xiàn)不良情緒時更是難以控制。為此,我通過認知領(lǐng)悟療法,來幫助郭鋒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正確定位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找到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學會理解父母,承擔自己能承擔的責任。
特別是第二次咨詢后,郭鋒堅持完成我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并且會在課間的時候向我說一下和爸爸媽媽交流的情況,大部分時候爸爸都會和往常一樣發(fā)脾氣,郭鋒自己也有時候會控制不住發(fā)脾氣,甚至和爸爸吵架??上驳氖遣还茉鯓樱缸又g的交流多了,情感在加深,郭鋒在談話中還提到爸爸其實也不容易,特別是失去工作給爸爸比較大的打擊,弟弟的到來又加重了經(jīng)濟壓力。
師:近來和爸爸媽媽交流,感覺怎樣?
郭鋒:感覺比之前好一些了,爸爸有一次還主動問我的學習和成績。
師:哦,那真是太好了。之前你說自己像一個打火機,現(xiàn)在覺得有沒有變化?
郭鋒:我覺得自己現(xiàn)在還是一個打火機,可點火的人變成了我自己。就是說我現(xiàn)在比較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和爸爸交流的時候,我都會先預想著爸爸可能會發(fā)脾氣。如果爸爸真的發(fā)脾氣了,我有思想準備,情緒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如果爸爸沒有發(fā)脾氣,我就會覺得很開心。
師:這個轉(zhuǎn)變很好,看來你的進步還是挺大的。那接下來你希望怎么去做得更好?
郭鋒:我想學一些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因為我有時候還是控制不住自己。
于是,我們這次咨詢重點談到了調(diào)節(jié)情緒的一些具體做法。如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用合理的方法表達情緒,掌握深呼吸、握緊拳頭再放松等簡單有效的調(diào)節(jié)方法。
這個案例跟蹤了大概三個月,除了三次時間比較長的輔導,平時在課余時間還會交流一下家庭作業(yè)的完成情況,適時地提供一些建議,并通過班主任觀察郭鋒的變化。三個月后,經(jīng)班主任、科任老師和同學的反饋,郭鋒的情緒管理有了進步,和父母的關(guān)系也有了改善;在學校,郭鋒上課比以前認真了些,但還是會發(fā)呆或做小動作,作業(yè)至少能夠完成并上交;和同學的關(guān)系也有了緩和,有時候還能以幽默的方式來化解同學間的小矛盾。
在輔導過程中,我一直保持對郭鋒的積極關(guān)注,同時還發(fā)動班主任、科任老師、心理委員的力量,為郭鋒的變化成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強大的動力。
這個案例輔導的成功之處,一方面是郭鋒和父母的關(guān)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他能夠理解父親的苦楚并積極去和父親交流;另一方面是郭鋒自己在情緒管理上有了較大的進步,能夠掌握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去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可在學習方面,郭鋒的學習基礎(chǔ)比較差,還需要開展進一步的輔導。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永寧中學,中山,528400)